第55章 熱鬧

楊雁回送胡喜梅離去後,回到屋裡,癱坐在牀前,默默倚着牀柱想事情。

很快,楊鴻、楊鶴兩兄弟進來了。她聲音有些大,兩位哥哥又不是聾子,自然能聽到。

兩個人也不知該罵她還是安慰她。

楊鶴在她身前走來走去,甚是焦慮:“以後千萬別再說這種話。我真是後悔給你看那麼多書。你是《李氏焚書》看多了麼?那書已被朝廷三番五次焚燒。我就是好奇爲何屢屢被禁,才淘來一本看看。我真不該好奇,不然也不會勾得你去讀那樣的書。你再這麼亂說話,我就不止被爹罰跪了!”

楊雁回沒心情回他的話。

楊鶴又道:“三言也不該給你看。別人都是看故事,你卻讀出了些什麼?幻想着自己是莘瑤琴麼?”

楊雁回翻個白眼:“我喜歡讀二拍裡的《滿少卿飢附飽颺,焦文姬生仇死報》,反覆讀了個幾十遍,要不要我把最喜歡的那段話念給你聽聽?”

楊鶴摸着鼻子退開,不再叨叨了,免得又招她滿口胡話。

楊雁回再沒心情搭理二哥,只是對楊鴻道:“大哥,我若去告發羅晚霞的叔父,勝算有幾分?”

楊鴻道:“《大康律》明令禁止略賣人口。便是弟妹、子孫、侄子、侄孫、外孫也不得略賣。若發賣十歲以下小兒,無論被賣者情不情願,皆以略賣論罪。可是你我皆知,這條律法根本就形同虛設。”

別的不說,秋吟是六歲被賣到楊家的。被賣去做丫鬟的女孩兒,這樣年紀的比比皆是。

形同虛設的律法,又豈止是這一條。《大康律》還明文規定,不許平民蓄養奴婢。然而,以楊家這樣的家底,只買了秋吟一個婢女來服侍小姐,已算十分勤儉了。

楊雁回道:“我與羅晚霞素來交好,她平白遭人迫害,被逼投河自盡,我實在看不過去。”

楊鴻道:“路見不平,便起拔刀相助之意,實乃人之常情。但父爲子綱,羅晚霞的父親已故,她和弟弟年紀幼小,叔叔便如同父親一般。叔叔要發賣她二人,別人縱然看不過去,卻也無計可施。若你真存了幫羅晚霞討公道的心,也只能暫且忍耐。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那對歹毒夫妻,說不得哪天就要犯在你手裡。”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說得好!

楊雁迴心道,她自己的仇也是如此,總要一點一點慢慢報纔好。急不來,也急不得。

楊鴻又道:“雁回,若你真想寫話本,便寫吧。但要切記兩條,否則大哥也不敢讓你寫。一則,萬不可署真名。畢竟後果難以預料,萬一那故事留的是罵名,好歹不干你的事。還有一條,每次寫完,要先給我看過再說。倘若你也寫個《焚書》出來,咱們家的麻煩可就大了。”

楊雁回反倒愣住了。她一通胡話,反倒說得大哥改了想法嗎?楊雁回便道:“其實原本還未想好,再說我纔多大,也不用急吼吼的找事做。見你不同意,就起了心故意跟你對着幹。可是漸漸的,就真想寫了。我也不會去寫《焚書》,沒那個本事,也沒那個膽氣,更沒那個興趣。我就只想杜撰些個有趣的故事,博人一笑罷了。我也不會胡亂找書坊供稿的,有些書坊盡出烏七八糟的話本,我還看不上眼呢。”

“哈哈哈”一旁的楊鶴笑道,“人家收不收你的文稿還兩說呢!說得好像自己是吳承恩、馮夢龍、許仲琳,書坊都求着你寫話本似的。你先寫個短故事來給我們看看吧。別才寫了三五個字,就嚷着手痠,再不肯拿筆了。”

楊雁回道:“你別小瞧我,待我哪天揚名立萬了,也讓你跟着沾沾光。”

楊鶴又是大笑道:“我盼着有那一天呢。你快些名利雙收呀,也好讓人知道,我楊鶴有個這麼本事的妹妹,堪比前朝陳溫生。”

楊雁回無甚心情說笑,不再答言。

楊鴻又道:“你們女孩兒家獨自去荒郊野外到底不好,明日大哥和你一道過去。”

楊雁回便應了。兄弟兩個又安慰了她一場,這才各自散了。

翌日,楊雁回準備了香燭紙錢果品,便和楊鴻一道去留各莊,尋了胡喜梅出來,祭拜羅晚霞。胡喜梅的未婚夫婿董雙喜也一同去了。

羅晚霞墳前不過隨意豎着個木碑,字也沒好好刻,只是上書幾個毛筆字:羅氏女之墓。立碑人姓名、生卒年月、立碑日期,一概皆無。

小小一個土饅頭,埋葬短短一生。

胡喜梅又哭了好大一場,惹得楊雁回也落了兩滴淚。楊雁回已不記得和羅晚霞更多的交情了,只知道她是個極好的女孩兒,又可憐她的遭遇,想起同爲女兒身,不免傷感。再被胡喜梅一招,這才落了幾滴淚,更深的便也沒了。

她們到了不久,學堂裡又有女孩兒們來祭拜,衆女不免抱頭痛哭一番。

離開羅晚霞的墳塋後,一衆女孩從羅晚霞的生前事說起,也不知怎地,就說到了明日蕭桐要從附近官道上過的事情來。

看來消息傳得很快。

羅晚霞被村民嘆息了沒兩天,就被蕭桐取代了。

人死如燈滅,十幾年人生路走過,一朝逝去,便如雁過無痕,花落無聲。

七月二十八這天,本是楊雁迴心心念念盼着的日子。一則要和秀雲結拜,二則前日忽聞蕭桐要經過。可是如今她卻沒那麼高興了。羅晚霞之死帶來的悲憤,沖淡了好些喜悅。

反倒是閔氏勸她去瞧瞧熱鬧散散心。楊雁回便和秋吟、楊鶴、小石頭一道去了。原本是要扯上秀雲也去的,她這兩日的精神已恢復了些。只是秀雲不願意,說左右也是見不到人的,她不想去看人家的車輪子,還不如在家照顧躺在炕上的母親。衆人也不好相強她。

附近一帶的村民,果然爭相前往官道上,各個想要一睹女侯風采。不少小孩、頑劣少年,跟猴兒似的,爬到了官道兩旁的樹上。那粗一些的樹枝上,各個都掛着幾隻猴兒。

要按照楊雁回的想法,村民只在距離自己村子那一處較近的官道上看一看熱鬧也就罷了。何苦還要跑到別的村子裡,再一路隨着車馬,跑到更遠的村子裡去?

她雖然仰慕蕭桐,但還沒仰慕到追着蕭桐的車輪子跑幾十里路的地步。

她心說,可見自己的同道中人甚多。大家都很崇敬女英雄嘛!

蕭家車馬尚未看到一丁點影子,便已有人來回奔忙,傳着說,還有幾裡幾裡就到了,如今已到了哪裡哪裡了。

楊雁迴心說,只怕皇帝出巡也不過如此了。

就在衆村民人潮涌動,擠在官道兩旁時,幾裡外的白龍鎮上,育嬰堂裡也是一片喜氣洋洋。

原是張老先生今兒個過壽呢!

張老先生有三個兒子,都在外地爲官,偏還都是些七品縣令,品階低、公務多。他也不忍人家夫妻相隔骨肉分離,只讓兒媳孫兒孫女,都隨去了兒子任上。只有個年近四十名喚永福的忠僕,在他身邊服侍多年。

張老先生在永福的勸說下,早早換了一身鮮亮衣衫,又被伺候着梳洗。只等着時辰差不多了,左近鄉里有頭臉的人都過來給他拜壽。

院子裡的孩子們也都在奔忙着,張貼壽字,灑掃院子,擺果品,幫着在廚下做飯。

張老先生於屋內坐了,時不時就朝院外瞅一眼,約莫過了兩刻鐘後,便道:“謹白怎麼還不來?”

接着,過不了一會便小聲咕唧一句,“謹白怎麼還不來?”

幾次過後,便道:“他這次是不來了吧?上回打了他一頓,他就再沒來了。”

永福投了手巾,收拾好了臉盆等物,拿了梳子過來,給老先生重新梳頭。老爺子便閉着眼享受起來。

永福聽張老爺子閉着眼還在念叨俞謹白,便道:“謹白定是有事,所以這些日子纔不來。今兒個這樣的日子,他一定來的。”

“他要來早來了,往年哪裡這麼晚過?”

永福嘆了口氣,勸道:“老爺子,不是小的說你,往後不能再那麼打孩子了。謹白已經大了,知道好面子了。你看看,把人打跑了,你又成日裡唸叨。”

正說着,忽然瞥見門邊露出一角衣袖,俞謹白手握成拳,輕壓在脣邊,似在偷笑。

永福便道:“老爺子,趕緊睜開眼瞧瞧吧,那個討打的來了。”

張老先生睜開眼,果然看到那個讓他又氣又恨又唸叨的小孽障,精神抖擻大步而入,看着還是那麼挺拔俊朗,英氣勃發。於是,一把鬍子立時氣得抖起來:“俞大爺來的可是早啊。”

俞謹白只是笑,走到近前,撩起衣襟,倒頭便拜,又笑嘻嘻道:“孩兒來給老先生拜壽,恭祝您老人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拜完了,他起來湊到張老先生身邊,笑道:“老先生莫氣,孩兒以後常來便是。這次是去給蕭夫人辦差了,這才走得久了些。”

張老先生氣呼呼道:“蕭夫人就沒捶你?你幹得那叫什麼事?這些日子總有人過來打聽你。逼得我這麼大一把年紀了,還要跟人睜眼說瞎話。”

俞謹白只得賠罪道:“孩兒知錯了,往後再不給您老人家惹麻煩了。”

“每回都說得好聽,過不了幾天,你又惹些禍端出來。”

俞謹白無奈了。他實在不記得自己給育嬰堂招什麼禍端了……看這架勢,老爺子又恨不能訓上他半個時辰。

只聽永福勸道:“老爺子,這都過去多久的事兒了,你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今兒個這大好的日子,您就別再爲這個教訓孩子了。謹白,那個……去廚房看看壽宴吧……瞧瞧還缺什麼,去幫幫林嫂子。”

俞謹白忙道:“好,這就去。老爺子近來可有想吃什麼新鮮東西?”

永福道:“還是往常那些。不過上回吃了你買來的魚,覺得很好吃,又叫不出那魚是個什麼名堂。不像尋常吃的那些。”

俞謹白笑道:“這個容易,我這就去買幾條回來。等到晚上,單單做給育嬰堂的孩子們和老爺子吃。”他估摸了一下,他現在身上的銀子不夠買壽宴所需的胭脂魚,也就夠讓孩子們嚐個鮮了。

說完,他便一溜煙跑得沒影了。

只剩張老先生和永福互相指責起來。

張老先生道:“什麼時候輪到你替我做主?我讓他走了嗎?”

永福卻道:“你看看,你又把孩子給嚇走了。”

“是你讓他走的。”

“是你把他嚇走的。”

最終,張老爺子氣哼哼道:“他哪是給我買魚去了。指不定跑去官道上,看蕭桐的熱鬧去了。”

第300章 在意第68章 好戲開鑼(中)第273章 未歸第73章 收繳第287章 計謀第68章 好戲開鑼(中)第303章 報信第143章 疑慮第181章 說親第7章 新的生活第26章 受傷第112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140章 農家女倒嫌官家子第50章 沒關係第215章 歡心第83章 施巧計巧入公侯府第119章 悔當初雁回思罷手第176章 逼迫第222章 鬧騰第293章 心思第270章 鬧事第80章 罵周氏雁回砸家宴第187章 尷尬第90章 生疑惑少俠查少女第132章 楊小妹話本抒相思第270章 鬧事第225章 包攬第33章 雨後第230章 日子第59章 離婚案第94章 妯娌相逢夫人動粗第34章 失望第108章 苦閔氏無端遭人忌第301章 心願第283章 大禮第172章 刁奴第84章 鬥惡婦閔氏逞英豪第1章 楔子上·紅顏薄命第147章 敗露第237章 變故(三)第227章 重聚第33章 雨後第84章 鬥惡婦閔氏逞英豪第94章 妯娌相逢夫人動粗第35章 負荊請罪第10章 憂煩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265章 對策第275章 斷義第19章 搬石頭第167章 轉折第288章 懇求第231章 約會第87章 姨母仗義巧爭名分第35章 負荊請罪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76章 桃花朵朵開(中)第304章 虛驚第128章 犯小人太監進讒言第114章第4章 長兄長嫂第92章 起變故惡人強入局第293章 心思第191章 往事第277章 往事(二)第289章 勸諫第124章 京郊村建起女浴堂第90章 生疑惑少俠查少女第39章 舊園遇故交(下)第228章 昭雪第199章 秘密第145章 不睦第101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二)第202章 露陷第168章 選擇第269章 會面第232章 廟會第253章 歉意第302章 不詳第301章 心願第134章 被擋駕佳人生怒意第77章 中秋變故第272章 恩愛第99章 迎新春智計驅大伯第197章 路窄第277章 往事(二)第221章 口福第235章 變故第102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三)第210章 非禮第277章 往事(二)第10章 憂煩第46章 誤中副車第270章 鬧事第181章 說親第265章 對策第291章 紛亂第130章 花浴堂蕭侯說世情第274章 威脅第133章 遭戲弄雁回懲頑兄
第300章 在意第68章 好戲開鑼(中)第273章 未歸第73章 收繳第287章 計謀第68章 好戲開鑼(中)第303章 報信第143章 疑慮第181章 說親第7章 新的生活第26章 受傷第112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140章 農家女倒嫌官家子第50章 沒關係第215章 歡心第83章 施巧計巧入公侯府第119章 悔當初雁回思罷手第176章 逼迫第222章 鬧騰第293章 心思第270章 鬧事第80章 罵周氏雁回砸家宴第187章 尷尬第90章 生疑惑少俠查少女第132章 楊小妹話本抒相思第270章 鬧事第225章 包攬第33章 雨後第230章 日子第59章 離婚案第94章 妯娌相逢夫人動粗第34章 失望第108章 苦閔氏無端遭人忌第301章 心願第283章 大禮第172章 刁奴第84章 鬥惡婦閔氏逞英豪第1章 楔子上·紅顏薄命第147章 敗露第237章 變故(三)第227章 重聚第33章 雨後第84章 鬥惡婦閔氏逞英豪第94章 妯娌相逢夫人動粗第35章 負荊請罪第10章 憂煩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265章 對策第275章 斷義第19章 搬石頭第167章 轉折第288章 懇求第231章 約會第87章 姨母仗義巧爭名分第35章 負荊請罪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76章 桃花朵朵開(中)第304章 虛驚第128章 犯小人太監進讒言第114章第4章 長兄長嫂第92章 起變故惡人強入局第293章 心思第191章 往事第277章 往事(二)第289章 勸諫第124章 京郊村建起女浴堂第90章 生疑惑少俠查少女第39章 舊園遇故交(下)第228章 昭雪第199章 秘密第145章 不睦第101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二)第202章 露陷第168章 選擇第269章 會面第232章 廟會第253章 歉意第302章 不詳第301章 心願第134章 被擋駕佳人生怒意第77章 中秋變故第272章 恩愛第99章 迎新春智計驅大伯第197章 路窄第277章 往事(二)第221章 口福第235章 變故第102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三)第210章 非禮第277章 往事(二)第10章 憂煩第46章 誤中副車第270章 鬧事第181章 說親第265章 對策第291章 紛亂第130章 花浴堂蕭侯說世情第274章 威脅第133章 遭戲弄雁回懲頑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