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2初現疑端1+2

午時三刻,西唐巷子裡的伊人閣纔算有了些腳步聲,這些做夜間生意的花樓酒肆,不過午時,是絕對不會有人起牀的。不過在花魁如煙大美人的房間裡,卻是另外一番景象……臨窗的長條几上,已然擺放了空置的茶盤、果盤、碗碟、酒杯等物,一盅清粥瓷盅裡,還嫋嫋地升着餘熱,顯然是已經有人用過了午飯。

有些甜暖的薰香從青銅獸紋鼎中嫋嫋升起,如煙一身粉荷色束腰馬面長裙,披着銀紅色薄紗披帛,端坐在瑤琴之前,看向窗邊慵懶地斜倚着,神思早不知飛到何處的絕色少年,滿是委曲地撅起小嘴,“您到底要不要聽如煙撫琴啊?如煙都已經爲您準備好久了。”

天生帶着些顫音的嬌媚嗓音,如三月桃花般綻放的紅脣,再配上如煙如霧的一雙多情眼眸,不愧是整條花街評選出的花魁,如煙大美人的確是有將男人迷得魂不守舍的本錢。這般委曲中又帶着些討好的楚楚可憐樣兒,換成旁的男人看見,不知該有多心疼,可惜少年完全無視她的“媚眼”和“嬌嗔”,不耐煩地皺起漂亮的眉頭,“愛彈不彈!”

如煙大美人雖然被硬生生給堵了回來,卻半分不惱,眼中反而還涌起了濃濃的興味,狡黠地問道:“君二少您到底是怎麼了?在我這屋裡坐了好幾天了,不見您正眼瞧我一下,這是有什麼心事呢嗎?有的話不如說給我聽聽,或許我能幫您開解一二呀。”

這樣的話這四天來不知說過多少次了,君逸之從來沒有理過她,不過今天卻沒象前幾日那般直接堵回去,而是低頭拿扇柄輕敲着自己的掌心,似乎在思索什麼,而後,含糊又遲疑地問,“嗯……那個……你知不知道,女子……是不是……是不是……喜歡……喜歡……”

“喜歡什麼?想問什麼您直接問吶。”連等了幾個喜歡之後,還沒待到下文的如煙開始着急了,微微有些興奮的問道。

君逸之卻彆扭地將頭轉向窗外,不給她看自己微紅的俊臉,“有男子喜歡她,她會不會喜歡?”

如煙本來就很大的眼球睜得跟銅鈴一樣了,興奮得口齒不清,“喜、喜歡……你喜歡誰?你是不是向她表白了?”

君名之氣悶,他怎麼好意思說!那晚他向俞筱晚表白,雖非信口開河,可也是怕母妃說了什麼,讓她對他心生隔閡,才倉促說出口,一說完,他自己都覺得慒了,再一瞧俞筱晚愣神又蹙眉的小臉,當下就做了逃兵,飛快地溜走了,生恐從俞筱晚的嘴裡聽到他不想聽的話。

不過,他臨走之前,還是丟下了一句話,“吳庶妃悶得慌,你要多去探一探纔好。”

這也算是變相的邀約,他輕功不錯,出入曹府不怕有人發覺,可到底於女子的閨譽有損,若是能換一處地方,光明正大的見面,就不怕旁人發覺後有什麼不妥。他與攝政王和王妃關係都十分親近,出入攝政王府的後花園十分自由。雖說明裡王妃纔是他正兒八經的皇嬸子,象張側妃、吳庶妃這樣的,大可不認,不過他若要認,旁人也挑不出什麼錯來。

因而在俞筱晚的生辰那日之後,他就差了人日夜守在曹府幾處側門處,只等俞筱晚出了府,他就尋個藉口去攝政王府,再借探望之機,去吳庶妃那兒“巧遇”晚兒去。

可惜連等了四天,俞筱晚都窩在曹府中,他不相信她沒聽懂他的意思,明明知道卻這樣避着他,難道是……有個結果,讓君逸之的心情很不好,也不願往這處想,可又禁不住自己的思緒,總往這處想,加之這幾天他仔細回憶了兩人幾次見面時相處的情形,怎麼都找不出她對他有所不同的地方來,這就更讓他感到不安,所以他纔想問一問如煙,女人喜歡不喜歡男人表白。

不過,他瞬間又後悔了,想起如煙這傢伙的本質有多惡劣,跟韓世昭的關係有多親密,沒繼續說下去,不然,以後肯定多個把柄在韓世昭那小子手上。

如煙卻已經被他勾起了興趣,腰肢一扭,傍到君逸之身邊坐下,嘿嘿笑着,緊緊盯着他追問道:“到底喜歡誰嘛?是不是上回世昭說的那個小姑娘啊?聽說很漂亮,還彈得一手好琴吶,說來給人家聽聽看嘛,或許我能幫你想出哄佳人的辦法呢。”

“滾!”君逸之懶得跟如煙廢話,一手將她推遠一點,“真臭!”

“臭?這可是一百兩銀子一盒的安南檀香!我薰了四五日才薰到這衣上的。”如煙氣得騰地站起來,連連跺腳,呯一聲摔門而去……當然,她並不是真的生氣,是想辦法找韓世昭,跟他商量怎麼從君逸之的嘴裡套話去了。

君逸之打了一個寒顫,被如煙的嬌嗔給噁心的,忙扭頭去看窗外的景色,餘光卻總是留意着巷子口,希望能看到來報信的楚王府僕從,心思不停轉動,是不是……不應該這般坐等?

曹府的墨玉居內,俞筱晚手捧着一冊書,走了一圈神,終於恍了回來,擡眸瞧見幾案上的杯子是空的,便伸出纖長的食指輕輕點了几案兩下。本該有人立即上前來添茶,可是等她將書翻了一頁,茶杯還是空的,她就不由得擡起了小腦袋,長嘆一聲,這裡有個比她還會走神的。

嘆息聲大了點兒,終於將芍藥的魂兒給喚了回來,結結巴巴地道:“小姐您怎麼了?”眼角的餘光看到几案上的空杯,忙提了一旁的茶壺,用手試了試壺壁上的溫度,覺得涼了,不好意思地笑道:“奴婢去換新的來。”

待芍藥換了新茶過來,俞筱晚捧着茶杯輕啜了幾口,尋思了一番,才問道:“芍藥姐姐這幾日總是魂不守舍的,可是有什麼煩心事?若有,便同我說,我能幫你的,自然會幫你。”

芍藥遲疑了許久,想到自己幾次三番的碰壁,真不如求表小姐說個情……她撲通一聲跪下,先磕了三個頭,才紅着一張俏臉道:“奴婢……奴婢有事兒想求小姐成全。”

“你說。”俞筱晚低頭喝着茶,透過升騰的水汽打量芍藥的表情。

芍藥支吾了半晌,纔將話兒給說圓了,“奴婢想去……想去順年堂服侍,求表小姐成全。”

俞筱晚嗤笑道:“府中人手的安置,似乎輪不到我這個表小姐來置喙,更別說你了。”

芍藥小臉一白,她何嘗不知去哪服侍由得不她來定,可是總想着表小姐得老太太的歡心,若是願意扶她一把,應當沒有問題,可聽表小姐這話的意思,就不願意了,她忙表忠心,“表小姐若能幫芍藥完成心願,芍藥一定不會忘了表小姐的恩德,日後必當報答。”

俞筱晚淡淡地看着芍藥,“心願?去順年堂服侍就是你的心願?你連話都不願直說,要我如何幫你?”

芍藥這一下是真的驚慌了,悄看了兩眼表小姐的臉色,又左右瞟了瞟,稍間裡只有她和表小姐二人,才咬了咬牙,狠了狠,直言道:“芍藥……的確是生了不該的心思,可是,芍藥真心一片,求表小姐成全。”

俞筱晚盯着心慌得幾乎要哭出來的芍藥,忍不住輕輕嘆息了一聲,“你可知這段時間,爲何去順年堂的差事,我都讓你去?”

芍藥一驚,隨即心跳加快,心中升起一股難言的期盼,跟着聽到俞筱晚說道,“其實我知道你心裡想什麼,你想去順年堂,是爲了服侍武夫人,服侍好了武夫人,或許哪天,她會把你指給你想侍奉的男子對不對?”

雖然沒有直接說出曹中敏的名字,可也差不多了,芍藥小臉一白,原來她的心事早就被人發覺了。在這府裡,想侍奉兩位少爺、甚至是爵爺的丫頭,不知有多少個,可是沒人敢放在明面上來說。主子看中你是福氣,可你想那樣侍奉主子,就是妄想。

俞筱晚搖了搖頭,“你放心,我沒告訴別人。原本我也有心成全你,所以纔會差你去順年堂辦事,我想你每次也用盡方法多留一會兒了,可是今日會求到我的頭上,應該是大表哥拒絕過你了吧。”

她用的不是疑問的語氣,而是肯定的口氣。

芍藥臉色更白,用力咬了咬脣,擡起俏麗的小臉哀求道:“奴婢只想侍奉在敏少爺身邊,沒別的心思,敏少爺不喜歡奴婢也沒關係,只要奴婢能日日見到敏少爺就行。”

“若是,他不願見到你呢?”俞筱晚蹙了蹙眉,說出這句狠心話,讓芍藥的小臉立時白得毫無血色,見她一臉的不相信,俞筱晚又淡淡地道:“月底了,敏表哥一會下了衙,會到我這來交帳,我幫你問一問。你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再這般魂不守舍的,我就只能將你退回給老太太了。”

芍藥驚喜莫名,忙連連應聲,退了下去。

剛過晌午,曹中敏就帶着這個月的帳冊過來,向俞筱晚交帳,臉上的笑容十分舒展,“這個月又比上月翻了一番,七家店鋪一共營利二萬七千兩。”

他說着將幾本帳冊打開,翻到結算的那頁,一一指給俞筱晚看。帳房是文伯主管的,俞筱晚沒什麼不放心的,只看了一眼這個數字,就笑盈盈地道:“多謝表哥了。我看,以後每年一次的分紅,可以改爲每季一次了。”

曹中敏今年初又升了一級,可以每月初一、十五上朝旁聽了,若想再升,就是一個坎,低階官員晉級到中階官員有一個坎,很難邁過去,這其中有個人能力和努力的因素,也有人脈的因素。武氏雖是商戶出身,但家中兄弟衆多,嫁妝雖不少,但都是真金白銀,沒有能生錢的店鋪,在這一置千金的京城裡,那點銀子是不夠使的,因而俞筱晚才提出每季分成,免得曹中敏開口商借。

曹中敏眸光閃了閃,含笑打趣道:“你的店鋪,自是你說了算。我只管盡心盡力幫東家辦事便成了。”這便是領了俞筱晚的情。

跟聰明人說話就不必太直接,俞筱晚沉吟了一下,便含笑問道:“聽說武夫人房裡的巧如要配出去了,順年堂的人手會不會不足?我這兒反正多出一個人來,芍藥姐姐原先是在老太太屋裡服侍的,武夫人若是喜歡,我便讓芍藥姐姐服侍武夫人去。”

曹中敏臉上的笑容不變,端起茶杯喝了幾口,才緩緩地道:“我房裡還有兩個大丫頭,可以調一個去服侍母親,倒不見得人手會少。芍藥是老太太給你的人,母親怎敢搶?況且,她今年似乎也快二十了,應該要配出去了。”

俞筱晚微微一怔,“說來表哥也是要成親的人了,房裡不用人服侍麼?”

一般的貴族子弟在成親之前,都會收幾個暖牀的丫頭,免得新婚之夜手忙腳亂鬧笑話,不過這些通房丫頭以後的命運,卻都是捏在正妻的手裡。

說到這個,曹中敏今年已經有二十了,展眼就滿二十一,可是婚事卻沒着落。一開始張氏不上心,後來怕他搶曹中睿的爵位,絞盡腦汁給他挑了一門低門戶的小家碧玉,年紀也不大,要等到及笄纔好成婚,可惜在去年京城的一場時疫裡死了,婚事便不了了之。兼之現在曹中敏已經有了嫡子的身份,這親事上,張氏就更加“上心”了,不是不給他挑,而挑了幾戶,老太太和爵爺都不滿意,就這麼給耽擱了下來。

曹中敏沉吟了一下道:“不瞞你說,若不是因爲丫頭比小廝心細些,小廝們又不方便進內院來服侍,我房裡真是一個丫頭都不想要。”他頓了頓,怕自己說得不夠清楚,又強調道:“以後我房裡服侍的,只會是我妻子的人,我不想身邊有那麼些亂七八糟的人。”

俞筱晚露出明瞭的笑容,“大表嫂可是個有福氣的。”

曹中敏笑着搖了搖頭:“你大表嫂還不知在何方,倒是你,年底就出孝期了,聽母親說,老太太已經開始……呵呵。”

兩人在這廂相互打趣,屏風一陣動靜,俞筱晚蹙了蹙眉,低斥道:“誰在那裡,沒規矩!”

被她罵了一句,屏風後傳出“噗”地一笑,就見一身火紅彤衫的惟芳長公主從屏風後轉出來,笑嘻嘻地道:“原來晚兒要選親了麼?”

跟在她身後的,竟是羞答答的韓甜雅。

曹中敏一驚,忙起身撩袍要拜,“見過長公主。”

“好了,男兒膝下有黃金,你不知道麼?”惟芳不滿地看着這個中規中矩的男人一眼,阻止了他下拜。

俞筱晚忙上前深福一禮,“見過長公主。”又笑着跟韓甜雅行禮,“韓妹妹好。”

來了女子,曹中敏就不便留下了,給韓甜雅見了一禮,俞筱晚略微引薦了一下之後,便拿着帳冊告辭離開。

俞筱晚將二人讓到炕上坐下。惟芳長公主摸了摸溫暖的炕蓆,不由得訝道:“這天兒你還燒火炕?”

俞筱晚有些不好意思,“我小時身子不好,體寒、怕冷。”又看向韓甜雅,她不知在想什麼,立在屏風邊,絕色的小臉兒有些微的紅暈,俞筱晚招呼道:“甜雅,快坐啊。”

韓甜雅忙在炕邊坐下,笑道:“其實我屋裡也燒了火盆,這還沒進三月,就是到了四月倒春寒的時候,也很冷的。”

惟芳長公主哈哈地笑着拍了拍韓甜雅,“不用你圓話,我跟晚兒的交情可好了。”

韓甜雅小臉微微透出些粉色,掩脣輕笑道:“是我多心了。”

她雖然性子文靜,卻也爽朗,有錯認錯,雖只見過兩面,沒聊多久,俞筱晚卻挺喜歡她。韓甜雅又不好意思地問,“你的大表哥打你有事吧?我們忽然造訪,可是打擾你們談事了?”

俞筱晚笑道:“沒事,正好談完了。”

韓甜雅紅着小臉,指着惟芳長公主道:“其實,我們早來了,長公主她……她非不讓通傳……抱歉。”

惟芳長公主咯咯地笑道:“又沒聽到什麼要緊的事,不就是你表哥不願收你推薦的通房丫頭嘛,多大的事兒,不過呢,他這樣倒是讓我了順眼幾分。”

韓甜雅卻認真地道:“再不要緊,偷聽也是不該的。況且,象曹公子這樣的正人君子,長公主您爲何要瞧不順眼呢?”

惟芳長公主沒興趣地道:“那傢伙一板一眼的,跟個木頭人一樣,無趣得很。”

韓甜雅卻辯道:“我倒覺得曹公子知書識禮,方纔行禮的時候,眼光都沒亂瞟,可見身正心正,並非是一板一眼。”

惟芳長公主懶得跟她辯,“你覺得是識禮就是識禮吧,你對他印象好,我可不。”韓甜雅的小臉上,粉色更甚,有化爲血色的趨勢。

俞筱晚好奇地瞟了韓甜雅一眼,心中一動,不會是因爲大表哥表白說不願收通房,所以打動了小姑娘的芳心吧?她又仔細看了看韓甜雅的臉色,被韓甜雅察覺,慌忙捧起一隻茶杯,垂下頭仔細打量,研究茶杯上的花色。俞筱晚心中更爲肯定了一分,就算不是喜愛,也確實是印象十分好!她怕韓甜雅覺得彆扭,忙轉了話題,問這兩位貴客:“今日怎麼想着上門來玩?”

惟芳長公主大翻一個白眼,“下帖子請你,你就找盡藉口推脫,我們倆個只好上門來拿人了。你快換身衣裳,陪我和甜雅去攝政王府賞花去。”

俞筱晚小臉不知怎麼的就紅了,努力鎮定地找藉口:“我今日……”

惟芳長公主根本就不給她拒絕的機會,“別想找藉口,我一早兒問了你的丫頭,你這幾天都沒事。”

遲疑了片刻,俞筱晚便妥協道,“好吧,正好我也想去看看吳姐姐。”就不知那個人會不會去……

待俞筱晚換了裝,三人便乘車直接到了攝政王府。王妃不在府中,俞筱晚等人便直接去了吳庶妃的水風景,惟芳長公主是個坐不住的,兼之吳庶妃的身份無法與其相比,便沒心思多坐,幾次使眼色給俞筱晚,要她陪自己去花園。

花園裡只怕有人等着吧?俞筱晚當即便拒絕道:“我陪吳姐姐說幾句話,你們先去玩吧。”

她不知自己的心裡到底是如何想的,那晚隨口說出一句話,竟引了君逸之的表白,一開始她很震驚,震驚得腦中一片空白,還沒醒過神來,他就一溜煙跑了,讓她到今日還在迷糊,到底那晚君逸之來沒來過她的榻前,有沒有說出那句震動她心的話……還算有本《百制方》,否則,俞筱晚真會以爲自己在做夢。

可是,知道自己不是在做夢,並不表示她能坦然面對君逸之,否則,這些天惟芳長公主幾次三番地遞帖子約她,她早就赴約了,不必等到今日。其實,到現在她也不知該如何時好,若是……若是一會兒見到君逸之,他追問她的想法,她該怎麼說?

他說“我心悅你,任何人也不能阻擋”,她不是不感動,可是……想到楚王妃的態度,她多少有些卻步。說她完全不在意,那是不可能的,婆婆的刁難,會讓新媳婦力不從心,全身疲憊,他若站在她的身邊,必定會引起楚王妃更大的反感。若她受了委曲,是可以向他傾訴,可能一開始,他會盡力安撫,可那是他的母親,他除了安撫她,也沒別的辦法吧?若是長年累月地這般下去,他的耐心也會慢慢告罄的吧?

“晚兒,晚兒,在想什麼呢?”吳麗絹喚了幾聲,總算得到迴應,不由得笑道:“頭一回見你這般心神不屬的樣子,小女孩到底是長大了。”

吳麗絹明媚的清眸仔細看着俞筱晚兩頰升起的紅雲,更是確定了心中所測,知小女孩的臉皮薄,便沒繼續問她,而是說起了三月末攝政王府的春宴,“到那時百花盛放,花園會很漂亮,不比歷王府的差,你可一定要來,就算是陪我解解悶也成。”

俞筱晚含糊地應承了一聲。這時一位宮女捧了托盤進來,輕輕向吳麗絹屈了屈膝,“庶妃請用。”

俞筱晚十分靈敏地聞到了藥香味兒,不由得關心地問道:“吳姐姐身子不適嗎?”

牛嬤嬤在一旁代爲答道,“是有些胎弱,當初奶奶懷庶妃的時候,也是這般,所以王妃特意請了太醫來扶脈,開了安胎的方子,每日服用。”

俞筱晚忙道:“讓我聞一聞……我也算是久病成醫了,多少還是知曉一些藥理的。”

捧托盤的宮女似有些不滿,淡淡地提醒,“太醫說過,這藥要乘熱喝。”

吳麗絹輕笑道:“瞧一瞧不妨事。”示意牛嬤嬤將藥碗端給俞筱晚,含笑道:“方子是宮裡的,幾代的皇妃們都是服用的這個,藥材也是王妃指了特定的人揀藥、驗藥,就是熬藥,都是這位墨珏姑娘親手熬的,也是由她親自送來。墨珏姑娘是王妃的陪嫁丫頭,再沒比她更信得過的人了。”

這番話讓墨珏的臉色好了些,可是瞧見俞筱晚仍是端了藥碗仔細嗅聞,還用小拇指指甲挑了些放在嘴裡品嚐,臉色又沉了下去,“王妃一心盼着庶妃能再爲王爺添位公子,竟是比庶妃自己還操心一些。”

這藥沒問題。

俞筱晚擡眸一笑,將藥碗放入托盤,“王妃謙和寬容,世人都知曉的。”

吳麗絹安心服了藥,墨珏福了福告退,待暖閣裡都是自己人了,她才衝俞筱晚輕輕一笑,小聲道:“你放心,我很小心的。而且王妃也的確是希望我生個兒子出來。”她輕輕摸着已經顯懷的腹部,聲音輕柔得彷彿鵝毛落地,“她說,想抱着我的兒子。”

俞筱晚不由得輕輕一震,王妃要抱着吳庶妃的兒子,這就意味着吳庶妃再不能同自己的孩子親近,不過……也有益處,甚至對於吳麗絹來說,利大於弊。吳麗絹不待她嘆息,便笑着道:“這是寶寶的福氣,將來入了玉牒,就是正經的嫡子了。”

她特意少說了一個字,其實應當是嫡長子纔對。

俞筱晚見她想得開,便笑道:“是啊,況且您總是他的生母,王妃大度,定不會苛待您。”說着還是有些不放心,便笑道:“讓我給您瞧瞧脈如何?”

吳庶妃邊笑邊伸出手,露出潔白的手腕,“你還會扶脈不成?”

俞筱晚將指頭搭在脈處,邊聽脈邊應道:“會一點點。”聽着聽着蹙起了眉,“胎象不是很穩。”

牛嬤嬤忙道:“大概是隨了奶奶。”

小武錯也是胎象不穩,懷得艱難,所以只生了吳麗絹一個女兒,旁人都覺得女兒隨母親很正常,可是俞筱晚卻蹙眉道:“不是說吳先生身子骨不好嗎?”

她認爲多半應當是吳父的原因。俞筱晚便道:“我回去仔細想想,有什麼好方子沒。”

其實太醫已經是最好的大夫了,吳麗絹卻不想駁了俞筱晚的好意,便含笑道:“那就多謝了……啊,對了,前幾日外邦送來一批貢果,頂稀罕的,你帶些回去嚐嚐吧。”

俞筱晚沒推辭,牛嬤嬤便去提了一食盒過來,揭開給俞筱晚看,俞筱晚立即便皺起了眉頭,“這種果子您吃過沒有?”

見俞筱晚萬分嚴肅的小臉,吳麗絹不由得噗嗤一聲笑了,心中卻是感動的,忙應道:“沒有吃。這紅丹果性燥熱,是活血之物,王妃特意叮囑過我,連淺嘗都萬萬不可。只是這紅丹果十分稀罕,特意放些在我這兒,可以待客,也可以給自家姐妹嚐個鮮。”她看了一眼牛嬤嬤和師嬤嬤,“平常不用之時,也是鎖在透風的食櫃裡,鑰匙只有兩位嬤嬤有。”

那牛嬤嬤不知是否精明,師嬤嬤是從宮中出來的,一些小伎倆必定識得,俞筱晚這才鬆了一口氣,柔聲道:“那晚兒就卻之不恭了。”想一想不放心,仍是暗示道:“懷胎十月不容易,吳姐姐還是要萬分當心纔好。”

師嬤嬤忙代主子答道:“萬事都是小心翼翼的。庶妃平日裡走動,也不會出院子,若是去花園裡散心,也會早早使人佈置妥當,王妃也是每日親臨垂詢。”又說了些吳麗絹日常起居的例子,讓俞筱晚帶句安心話給小武氏。

俞筱晚微笑着迎合幾句,心裡卻還是不安定。前兩個月太醫來扶脈的時候,還說胎兒很穩,吳麗絹的身子也很康健,當時小武氏還高興得不得了,按說過了頭三個月,胎兒應當坐得更穩了纔是,怎麼反倒有了不穩的脈象?

這兩年她潛心研究醫術,雖然是自學,但也時常向藥房裡有經驗的老師傅和坐堂大夫請教,兼之她請俞文飈弄來的都是十分珍貴的醫學孤本,裡面記載的都是名醫名家的心血結晶,她又聰穎過人,在醫術上,已不是泛泛之輩。可是剛剛替吳麗絹扶了脈,的確是胎兒不穩的脈象,並不沒有中毒的跡象……

說話間,早有宮女在一旁將紅丹果用鏤空透氣的食盒裝了盤,交給外間俞筱晚帶來的丫頭初雲。

吳麗絹見她坐着不動,便問道:“長公主不是在園子裡等着你嗎?怎麼去尋她玩?難得連晴了幾日,園子裡的花草都開得極好呢。”

俞筱晚正在糾結去不去花園的問題,被吳麗絹這麼一說,倒不好再留下,孕婦易倦,總不能讓她長時間陪着自己,她只得欠了欠身,正要說話,就聽得垂簾外傳來一道靜謐動聽的男聲,“我來給小嬸子請安了。”

是君逸之!

俞筱晚頓時感覺渾身不自在,騰地一下便站了起來,動靜實在是大了些,好在舉止還算端莊,吳麗絹只是微微一怔,便聽得俞筱晚道:“吳姐姐,我回避一下。”

不等吳麗絹發話,她就提了裙子準備往屏風後避去,可她行動再快,也沒那個渾不拿禮數當回事的人快,不等丫頭通稟,君逸之就自己挑了簾子進來。

俞筱晚一驚,下意識地就回頭望去。琉璃珠簾在那人身後叮噹作響,在從房門漏進來的春光的照耀下,閃爍着五顏六色的璀璨光彩,交織成一片絢麗的彩色光網,襯在那人身後,點點光芒跳躍着涌入他濃密的睫毛之下,幾許濃窒得令人耳熱心燙的情感,從那雙極其高貴嫵媚的鳳目中流淌而出……

俞筱晚心慌得只想垂首避開這灼燒她雙目的視線,可是脖子卻僵硬得動也動不了分毫。

君逸之的目光在她瑩潤的小臉上轉了一圈,便步履灑脫地走到吳麗絹榻前,噙起一抹風流不羈的笑,揖了一禮,“見過小嬸子。”

他叫得這般親暱,倒叫俞筱晚暗吃了一驚,再看吳麗絹的神色,並無意外,想是已經叫慣了的。

原本庶妃也是上了皇家玉牒的,只要在攝政王面前有寵的,旁人自然是多奉承些,旁的皇侄叫聲小嬸子不算什麼,難爲這個傳聞中格外桀驁不馴的君二少肯叫她一聲小嬸子,吳麗絹一開始也是受寵若驚,可是今日……她看了看君逸之,又閃了一眼小臉看不出情緒的俞筱晚,心裡有了幾分底。於是含笑道:“快坐,都是親戚,就不必這般見外了。”

俞筱晚只得暗吐一口氣,向君逸之福了福,“君二公子安好。”

君逸之也客套地向她拱了拱手,“俞小姐安好。”

兩人一左一右在客座上坐下,三人便各懷心思,漫無邊際地聊起天來。

君逸之的目光總是似有若無地從俞筱晚的俏臉上飄過,害她跟椅子上鑲了釘板似的,坐立不安。其實也沒聊多久,在花園子裡等着不耐煩的惟芳長公主就拉着韓甜雅衝了進來,“唉,你們都坐在這裡幹什麼呀,花園裡的花開得那麼好,去花園玩吧。逸之,你跟我們一起玩吧。”

君逸之含笑道:“好啊。”

這姑侄倆都是大大咧咧的人,把個俞筱晚和韓甜雅給窘得擡不起頭來,哪有讓外男陪着一起玩的?吳麗絹也不知說什麼好,這是長公主提議的,難道她還能指責人家不懂禮數不成?

韓甜雅紅着臉跟君逸之見了禮,君逸之隨意地笑了笑,眉梢一挑,帶了三分風流七分輕佻,“似乎沒見過韓五小姐。”

換了攝政王妃在這兒,定然是要斥他沒規矩的,可是吳麗絹卻不敢,只得圓場道:“韓五小姐的確是極少來王府的……”

話未說完,便聽韓甜雅清亮的嗓音道:“家母告誡小女,出府不宜長久,小女先行告退了。”

吳麗絹有誥命在身,韓甜雅不便以“我”自稱,不過以她丞相嫡女的身份,在吳麗絹面前是不必自稱小女的,可是有外男在,不能以閨名相稱,不得已自謙一下,也是暗暗排暄了君逸之,他太過失禮。

君逸之卻似完全聽不懂,笑咪咪地使了個眼色給惟芳長公主,惟芳立時會意,忙草草向吳麗絹淺淺一禮,強拉着俞筱晚出了水風景,不給她跟着韓甜雅告辭的機會。

攝政王府的後花園自是非一般府第的花園可比,迎春花鋪了滿牆,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李花、淨白淺紫的四季蘭、還有成片的或火紅或嬌粉或嫩黃的名種茶花……俞筱晚被惟芳拉着走在前面,君逸之不緊不慢跟在她二人身後,視線不離前方那道窈窕秀麗的背影,連日來的鬱悶一掃而空,對接下來的會面隱隱期待。

三人尋了座小涼亭坐下,王府的僕婦們忙往東面掛了簾子。今日吹的是東風,雖然能夜放花千束,不過在這早春三月,拂在人身上,還是寒冷了些,故而將風面擋住,又有丫頭端來四個火盆,放在涼亭四角。

君逸之用扇柄指了指桌下,“把這盆放在這兒。”

丫頭不敢怠慢,忙將他身後的那個火盆放在桌下,靠在他腳邊。待丫頭退出涼亭,君逸之就不動聲色地將火盆用腳移到俞筱晚那邊,不多會兒,俞筱晚的身上便有了些暖意,縮在袖籠中的手伸了出來,瑩潤白皙,竟跟素色的襦裙呈現一色,若不是那銀絲滾的雲紋邊兒,君逸之都分不清哪一截是她的手臂。不過細看之下還是能分出來,少女的肌膚帶着青春的光澤,比上好的絲綢還要柔滑細嫩,若能執子之手,必將與子偕老……

君逸之這廂胡思亂想着,惟芳早將他的神情看在眼底,忍不住竊笑道:“逸之,你總盯着桌下看什麼?來跟我們說說話吧。”

君逸之千年難得一回地紅了耳根,清咳兩聲掩飾尷尬,隨即又恢復了風流倜儻的樣子,笑嘻嘻地問,“若要我說話,可得聊我喜歡的話題,什麼衣裳首飾的我可不聊。”

惟芳瞪他一眼,“你何時見我跟你聊過衣裳首飾?”

惟芳的話音才落,就聽亭外傳來一道淳厚的男聲,“他喜歡聊花樓的清倌兒和姑娘們,小姑姑你也陪他聊麼?”

三人一怔,都轉頭去看,只見君之勉揹負雙手,慢慢踱來,濃而直的長眉微微挑起,一邊脣角勾着,一副取笑人的表情。他不扮裝不唱戲的時候,通常都是冷冰着一張俊臉,眸光也十分懾人,難得露出這副調侃的樣子來。惟芳也跟看稀奇似的,嘿嘿笑了笑,她原也想這樣打趣逸之,可是知道逸之心思的她,萬不敢在俞筱晚的面前觸逸之的黴頭,這會子有人挑了頭,她就只管看戲好了……誰讓宮中的生活這般無聊呢。

君逸之見到君之勉就沒好氣,更何況他在自己心上人面前揭短,就更加令他不滿。不過他可不是個喜歡吃虧的人,當下只是挑眉一笑,“咦,南城指揮使大人,這個時辰,你就辦完差了?還是唱完曲了?”

五城兵馬司指揮,主管京城治安,品級不高只有六品,卻非皇帝心腹不能任,非是權貴之後不能掌。君之勉是皇室血親,兩年前就在武舉中拿了個武探花,才得以擔任南城指揮使一職,可是這傢伙上個差卻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跑梨園比跑指揮衙門要勤得多,說起來也是個不務正業的,他跟他,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君之勉扯了扯嘴角,不以爲然地笑了笑,不待人相邀,便一撩衣襬在最後一張石凳上坐下。

他不拘禮,俞筱晚卻是不能,只得站起身來,要行禮。君之勉道:“罷了,今日是來賞花的,不必拘這些虛禮。我跟皇叔是一家人,俞小姐遠來是客,以茶當酒,先敬一杯。”

這話君逸之可不愛聽,不等俞筱晚應對,便輕笑一聲道:“我倒不知堂兄你也這般喜歡在內闈廝混了,明見着有客人在,還要厚顏坐下來。再者說,若論親疏遠近,你還能比小姑姑與皇叔更親近些?用得着你喧賓奪主麼?”

君之勉橫了他一眼,卻是無法應對,他跟君逸之比,差就差在臉皮的厚度上,比如說君逸之就敢承認他愛在內闈混,君之勉卻礙於名聲,不能直認下來。

惟芳長公主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漸漸嚼出了些不對味,可是她這個之勉皇侄,卻是個從頭腳冷冰冰的傢伙,似乎也沒見過晚兒幾面吧。不過說起來,晚兒這小模樣是招人疼,大概讓某人過目不忘了……

君之勉沒說話,君逸之便沒再乘勝追擊,三個人又閒聊了起來。多餘的俞筱晚只管看着手中的茶盅,她已經幾次表示要離去,可是惟芳卻怎麼也不允,她只能裝聾子啞巴,儘量少說話。

今日難得下朝早,攝政王在皇宮中處理完緊急奏摺,便乘轎回了王府。他每日辦完差,回到後院之中,總是先去王妃那兒坐上一坐,不過喝上幾口茶,若王妃告訴他沒什麼特別之事,他便會去秋海堂逗逗兒子,再去水風景看望懷胎六月的吳麗絹,之後,打算在哪宿夜,就在哪裡擺膳,日日如此。

今日王妃歸家省親,不在府中,攝政王在秋海堂坐了一刻多鐘,便去到水風景。吳麗絹在俞筱晚等人走了後,又覺得乏了,小憩了一會兒,這纔剛剛梳妝好,就聽門外唱駕“王爺駕到”,忙起身迎出去。

攝政王含笑拉住吳麗絹的手,不讓她福下身子,“不必虛禮。今日覺得如何?”

第一句話就是關懷,吳麗絹心中甜蜜,小意兒地答道:“尚好。王妃每日都送了安胎藥來,已經連服了十幾日了。”

攝政王點了點頭,“那藥方是我向太后討來的,宮中的秘方,應是不錯。”

雖然早從王妃的口中得知藥方是王爺特意爲她討來的,但親耳聽到王爺承認,感覺還是不同,更加甜蜜更加感動,吳麗絹緋色染頰,輕聲地道:“妾身謝過王爺。”

攝政王微微一笑,如春風撲面,拉着吳麗絹坐到自己身邊,柔聲道:“絹兒懷胎辛苦,本王要多謝絹兒纔是。”

攝政王有意放下身段,吳麗絹又刻意討好,兩人親親熱熱說了會子話,攝政王便道:“讓廚房送膳食到水風景來吧。”竟是要留宿在水風景。

吳麗絹心中一喜,隨即又憂,她如今身懷六甲,如何能服侍王爺,可是要她將這麼好的機會往外推,她也不願意,遲疑了一歇,擡眸看到師嬤嬤暗示的眼神,便下定了決心,柔聲道:“王爺在此歇息,是妾身的福氣,只是妾身如今多有不便,不能服侍王爺,不如今晚讓妾身的陪嫁丫頭喜兒來服侍王爺如何?”

喜兒聽得小臉一白,忙垂下頭看着腳尖。

攝政王微微一怔,隨即便失笑道:“你多慮了。本王只是想陪你用晚膳,一會兒還要去書房。”

吳麗絹和喜兒都暗鬆了一口氣,吳麗絹忽爾想到惟芳長公主等人,忙向王爺說明,府中來了客人。聽說是這幾人後,攝政王便笑道:“那就讓她們一同用膳吧。”

於是在花園子裡看着天色不早,正欣喜着可以告辭的俞筱晚,又被人請到了水風景來,水風景的偏廳裡只有一張大圓桌,這回不但要與君逸之和君之勉同桌,還多了一位俊朗出塵的攝政王,別提有多彆扭了。

廚房纔將膳食送來,張側妃便帶着兒子趕來,撅着小嘴嬌嗔地道:“府中來了客人,王爺也不告知妾身一下,晚兒也是妾身的表妹呢。”

攝政王便笑道:“正要差人去喚你。”

張君瑤立即笑開了顏,與長公主和二位君公子見了禮,依次在圓桌上坐下。攝政王坐在主位,左手邊是惟芳長公主、君之勉、君逸之,右手邊是張君瑤、吳麗絹、俞筱晚,雖然中間還隔着一個座位,可是也等於是君逸之與俞筱晚同坐了。

君逸之對這樣的坐次安排無比滿意,嘴裡就跟抹了蜜似的,待攝政王開了箸,便舉杯向王爺和吳庶妃道:“皇叔,小侄祝你和小嬸子再得麟兒。”

攝政王聽着高興,端起酒杯一飲,吳麗絹不能飲酒,便用茶杯回敬。

張君瑤聽得眼角抽了抽,嬌嗔地瞪了君逸之一眼,“君二公子好沒道理,你既然稱吳妹妹爲小嬸子,爲何從未聽你叫我一聲小嬸子?”

話說小嬸子這樣的稱呼,並非正式的稱謂,是君逸之愛叫便叫,不愛叫誰也不能強迫他。若是別的人,的確是不好厚此薄彼,叫了吳庶妃,就會叫張側妃,可惜君逸之不是別的人,他可不會在意旁人怎麼想,只是痞笑道:“張側妃可別這樣看着我,我怕皇叔吃醋呢。”

張君瑤立時一驚,急頭白臉地向王爺道:“王爺,妾身……”

攝政王擺了擺手,示意她不必解釋,笑斥了君逸之一句,“沒個正經,本王的內眷也敢笑話,快吃你的。”

君逸之嬉皮笑臉地伸筷子夾了一樣菜,放在惟芳長公主的碗裡,笑道:“這道糖醋子骨十分爽口,小姑姑嚐嚐。”

惟芳長公主,笑着品嚐了,點了點頭贊好。張君瑤在一旁看得暗掐衣袖,好你個君逸之,居然敢不把我放在眼裡!

君逸之又挨個兒給幾位女譽夾了菜,從他嘴裡都能說出個名堂來,最後輪到俞筱晚,俞筱晚心裡一驚,大庭廣衆的,這般可不妥,忙垂着頭瞪了他一眼,你敢夾給我試試看。

君逸之收到警告,卻不在意,笑嘻嘻地道:“原本跟俞小姐不是親戚,爲你夾菜是爲不妥,不過漏了你去,皇叔也會說我不待客不周。”邊說邊夾了一筷鹿血悶栗子,帶着點討好地道:“鹿血最是補氣血,吃了手足不寒。”

俞筱晚只得低着頭小聲道謝。剛把那幾粒栗子吃下,碗中又多了一筷雲霧燒鴨,就聽得君之勉道:“雲霧滋陰,女子吃了好。”

君逸之不能管君之勉的事,俞筱晚又是他的未婚妻,他連幫着拒絕的立場都沒有,便淡淡地瞥了一眼。那目光涼嗖嗖的,俞筱晚幾乎要將頭韓進碗裡去了,蚊子哼哼似的道了謝,火速解決了這團雲霧。

惟芳長公主嘿嘿地笑,“看不出之勉也你會幫人夾菜啊。”

君之勉也沒漏了旁人,學着君逸之的爲每位女眷都布了菜,才淡淡地道:“一枝獨秀不是春,總不能老讓逸之搶了你們的目光。”

攝政王則只是淡淡地瞟了二君一眼,便將目光放在吳庶妃的身上,雖沒有親自夾菜,卻也時常指點侍宴的宮女,將某某菜給吳麗絹。張君瑤便撒嬌也要,攝政王寵溺地笑笑,同樣也讓人佈菜給她。

晚膳在一團和氣中落幕,衆人又坐到稍間裡用茶。

張君瑤記恨君逸之不叫她小嬸子一事,待衆人坐下後,便讓宮女捧了兩個托盤,送到君逸之和君之勉面前,托盤裡放着兩塊赤金鑲上品翡翠的腰釦,款式不同,不過翡翠的大小卻是差不多。

“不知道皇侄們喜歡什麼,只好送些俗氣的阿堵物,皇侄們留着玩吧。”張君瑤說得輕描淡寫,又扭頭看向攝政王,“王爺,您上回賜的腰釦,妾身這就轉送了出去,您不會怪妾身吧?”

這腰釦原是要賞給張君瑤的兩位嫡親兄弟的。

攝政王只是淡淡一笑,“隨你喜歡。”

他這般說了,並沒指出張君瑤稱二君爲皇侄有何不妥,二君便不好推辭,皆收入懷中,向張君瑤拱了拱手錶示謝意。張君瑤滿心得意,朝着吳麗絹微微擡了擡下巴,矜持地笑着點了下頭,吳麗絹只作沒看見,親手給王爺奉茶,張君瑤也沒多作糾纏,卻讓乳孃將麒兒抱給王爺,分了王爺的心神。

女人之間的過招,往往在不經意間開始,又在一瞬間結束。

俞筱晚已經不想再留下,坐在一旁遠距離看了會子小寶寶之後,便乘王爺心情好,告罪回府。

攝政王也沒多留,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漫聲道:“絹兒時常覺得悶,你有空多過來陪陪她吧。”

俞筱晚連忙應下,君逸之也乘機長揖道:“小侄與小姑姑也打算告辭了,正好一同送了俞小姐回府。”

攝政王點了點頭,三人便結伴往退出。君之勉也起身要告辭,攝政王卻留了他下來,“一會兒我要問問你南城的事,你且留下。”

君之勉只好又坐回去,君逸之心中得意,回頭挑釁地瞟了君之勉一眼。他正走到屏風處,要拐彎繞過屏風的。這一回頭,眼睛自然看不到前方,屏風前方,正立着一對及胸高的大瓶,還插着幾支新春的桃花,若不注意,怕絆倒了瓷瓶。

俞筱晚走在另一邊,雖然看到了他的險情,卻來不及阻止,惟芳長公主手快地攔了他一下,君逸之卻忽覺眼前閃過一物,下意識地往旁一閃,反倒還正撞了上去。瓷瓶猛地一斜,還好君逸之和惟芳長公主眼疾手快,兩人合手扶住,不然這瓷瓶滑不留手,很難由一人扶住。

俞筱晚也輕訝一聲,幾步走過去幫忙,待瓷瓶扶正,她耳尖地聽到了一點某物滑動的聲音,便好奇地問上前來請罪的宮女道:“這瓶裡裝了什麼?”

宮女搖了搖頭,“就只是插了花,若是無花的季節,只呈着瓶兒的。”

這樣高大的裝飾用瓷瓶,釉色絢麗、花紋精美,的確是不需要插什麼花兒,裡面就更不用放什麼東西了。俞筱晚明明聽到了聲兒,又一直覺得吳麗絹的胎象有問題,自是不會庭,在惟芳長公主和君逸之不解的目光之下,她踮着腳伸頭往瓶內看。

她如今身量還不是很高,君逸之見她看得艱難,便好意將瓷瓶扶倒,“這樣能看見嗎?”

俞筱晚就着燈光,仔細看了看瓶底,裡面竟有兩三顆黑色的小丸……她目光一厲,“裡面有東西。”

君逸之順着她的手指,也發覺了,便着人將小丸取出來。

小丸只有綠豆大小,也象綠豆那般堅硬,在瓶底滾動時,纔會發出輕微的聲音,若不是站得近,還真難聽見。

俞筱晚將小丸放在鼻下聞了聞,目光微變,又用指甲摳下一點,放在舌尖輕嘗,頓時變了臉色,立時提裙回到稍間,向攝政王福了福道:“王爺,屏風處的花瓶裡,有些催產的藥丸。”說着雙手呈上小丸。

難怪,沒有發覺吳麗絹中毒,卻胎象不移民,原來是被催產了。

裡面的人早就聽到了屏風處的動靜,攝政王眸光連閃,從她掌心裡捏起來看了看,沉聲道:“傳侍衛,將水風景的下人全數看押,再傳太醫來驗藥。”

這般一來,俞筱晚等人便不好走了,退到一旁。她偷偷看了張君瑤一眼,張君瑤的臉皮有些發緊,倒也沒露出多少怯意,只是回頭跟蘭嬤嬤道:“嬤嬤跟乳孃帶公子先回屋吧。”

蘭嬤嬤忙福了福道:“側妃請寬心,奴婢一定照顧好公子。”

忽然說句“請寬心”,俞筱晚直覺這兩人是在打商量,便輕柔地道:“還請嬤嬤留步,也請側妃靜心,待審問過後,再送小公子回屋吧。”

張君瑤冷着臉道:“晚兒,我倒不知這攝政王府,你也可以多嘴了。”

君逸之懶洋洋地笑道,“張側妃,莫生氣,我想俞小姐是一番好意。這小丸既是俞小姐發覺的,她自然還要幫着皇叔查一查誰人身上還有,你這麼急着送人走,日後若是落個嫌疑,豈非不美?”

張君瑤臉色僵了僵,卻是找不到話來反駁,再悄看攝政王的臉色,只見他垂眸看着手中的小丸,不言不笑,她便不敢開口了。

33 想倒把一靶99 成了香餌15064 新朋友25 張氏的反擊55 一起摔一跤171 大結局98 父親死因不因4 驚馬30 打的就是你145 爲了當你姑父73 最後一封信80 我心悅你109 待曉堂前拜舅姑263 一同出遊102 賜婚162 不和的種子140 撒謊前要先調查90 處罰29 第一個賭局87 不眠52 兇悍的曹家三小姐36 送上生辰厚禮13 都有嫌疑168 府裡還有太后的人176 贈琴148 這是犯案現場44 你居然敢打我60 生意難做157 百口莫辯二5 見面禮很貴重163章 收網了140 半夜火災51 不死心的張氏60 生意難做35 拜師學藝168 府裡還有太后的人2118 紫衣衛副領獻壽8 殺雞儆猴53 誰是戲中人156章 開光的木牌168 府裡還有太后的人261 狹路總相逢110 曹清儒的筆記86 王妃的病情247 舅母落入圈套了61 狹路總相逢146 父親以前的幕僚168 府裡還有太后的人1165 是不是早產1151 贈君明珠146 父親以前的幕僚166 曹清儒的秘密2106 拒絕127 蘭淑雲的舞113 楚王妃的猜測20 被人發現了28 瞞不住了64 新朋友56 收服美景40 撒謊前要先調查110 曹清儒的筆記165 是不是早產2133 都是陷阱135 連環計2146 父親以前的幕僚137 出人命了74 遇襲171 大結局91 婚事提上日程60 生意難做118 紫衣衛副領獻壽29 第一個賭局127 蘭淑雲的舞159章 母后安心休養吧111 晚兒接生62 結識了長公主160 多疑的蘭夫人2158 百口莫辯二1117 再見蔣大娘43 出大丑了109 待曉堂前拜舅姑278 誰是誰非92 把握機會59 就是那個人92 把握機會163章 收網了171 大結局89 自作孽不可活169章 別苑遇襲一1 中計81-82初現疑端1+296 山路遇險158 百口莫辯二1127 蘭淑雲的舞61 狹路總相逢18 怎麼這麼討厭61 狹路總相逢74 遇襲76 贈琴
33 想倒把一靶99 成了香餌15064 新朋友25 張氏的反擊55 一起摔一跤171 大結局98 父親死因不因4 驚馬30 打的就是你145 爲了當你姑父73 最後一封信80 我心悅你109 待曉堂前拜舅姑263 一同出遊102 賜婚162 不和的種子140 撒謊前要先調查90 處罰29 第一個賭局87 不眠52 兇悍的曹家三小姐36 送上生辰厚禮13 都有嫌疑168 府裡還有太后的人176 贈琴148 這是犯案現場44 你居然敢打我60 生意難做157 百口莫辯二5 見面禮很貴重163章 收網了140 半夜火災51 不死心的張氏60 生意難做35 拜師學藝168 府裡還有太后的人2118 紫衣衛副領獻壽8 殺雞儆猴53 誰是戲中人156章 開光的木牌168 府裡還有太后的人261 狹路總相逢110 曹清儒的筆記86 王妃的病情247 舅母落入圈套了61 狹路總相逢146 父親以前的幕僚168 府裡還有太后的人1165 是不是早產1151 贈君明珠146 父親以前的幕僚166 曹清儒的秘密2106 拒絕127 蘭淑雲的舞113 楚王妃的猜測20 被人發現了28 瞞不住了64 新朋友56 收服美景40 撒謊前要先調查110 曹清儒的筆記165 是不是早產2133 都是陷阱135 連環計2146 父親以前的幕僚137 出人命了74 遇襲171 大結局91 婚事提上日程60 生意難做118 紫衣衛副領獻壽29 第一個賭局127 蘭淑雲的舞159章 母后安心休養吧111 晚兒接生62 結識了長公主160 多疑的蘭夫人2158 百口莫辯二1117 再見蔣大娘43 出大丑了109 待曉堂前拜舅姑278 誰是誰非92 把握機會59 就是那個人92 把握機會163章 收網了171 大結局89 自作孽不可活169章 別苑遇襲一1 中計81-82初現疑端1+296 山路遇險158 百口莫辯二1127 蘭淑雲的舞61 狹路總相逢18 怎麼這麼討厭61 狹路總相逢74 遇襲76 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