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鴦回到信都之後,將大軍屯紮在信都城外,自己隻身入城,去見司馬駿。1357924?6/810
信都城被水淹過之後,城內十分地殘破,直到晉軍拿下信都之後,信都原籍的百姓才陸續地遷了回來,信都城也纔算是恢復了一些生氣。
司馬駿的討逆大都督府暫時地安置在原來冀州的州署之中,經過了簡單的修繕,倒也有些舊日模樣。
文鴦在府門口停住馬,剛翻身下馬,就瞧見從府裡出了一行人,看裝束,是司馬駿的親兵衛隊,他們正將一五花大綁的人推搡着出了府門,嘴裡還罵罵咧咧個不停。
儘管不知道是什麼緣故,但文鴦還是多看了一眼,這一瞧不打緊,卻讓文鴦大吃了一驚,原來那五花大綁綁住的,卻是熟人,現在司職押糧官的周旨。
幾日前正是接到了周旨的急報,文鴦和馬隆纔會火速地趕往安國去救援,按理說,正是周旨的報信及時,纔會讓司馬駿免於遇難,若是論功行賞,周旨至少也有一份功勞的。
但沒想到幾天後周旨卻淪爲了階下囚,不光是階下囚,看這架式,分明是要推出轅門去斬首,這不禁讓文鴦心生疑惑,這周旨究竟是犯了何罪,要遭此極刑?
文鴦上前一步,將那隊衛兵給攔了下來,道:“周將軍所犯何事?你們這是準備將他押往那兒?”
儘管司馬駿的親兵衛隊平日驕縱的很,一般尋常的官吏他們都不放在眼裡,不過文鴦好歹是冀州刺史、討逆副都督,在軍中也是僅次於司馬駿的地位,那幾名親衛倒也不敢怠慢,拱手道:“文副都督,小的們是奉了汝陰王之令,將周旨推出府門斬首示衆的。”
文鴦大驚,道:“周將軍究竟是犯了何罪,要遭此極刑?”
爲首的親衛頭統領道:“這個小的就不知道了,文副都督要想知道詳情,那得去問汝陰王,小的們只是奉命行事。”
這時,周旨擡頭看向文鴦,神色悽惶地道:“文刺史救我!”
文鴦上前道:“周將軍,你爲何會落到這般田地,究竟是何緣故。”
周旨嘆了一口氣,向文鴦具述詳情。
原來司馬駿退回信都之後,變得喜怒無常,他沒有從自身總結這次慘敗的原因,反而是遷怒於大量的晉軍將領,凡是在安國之戰中畏懼怯戰,沒有作爲的將領,輕則丟官罷職,重則斬首處決,有好幾位在一線上指揮作戰的將領被司馬駿給處決了,整個晉軍之中,是人心惶惶。
周旨倒是沒有擔心,畢竟救援司馬駿的消息,是他最先傳遞出去的,論功行賞,周旨自然是有功無過。不過,很快有人向司馬駿檢舉揭發,說周旨包藏禍心,故意地隱瞞和拖延消息,將中路軍被圍的消息延遲了一天才送出去的,正是這一天的時間,讓司馬駿差點就沒有命了,讓晉軍折損了大半的人馬。
司馬駿盛怒之下,立刻將周旨抓了起來,派人進行了調查。
調查顯示,按規定周旨的運糧隊必須兩天向中路軍一次糧草輜重,也就是說如果周旨按時運送糧草的話,是完全有可能早一天得到中路軍被圍的消息,然而事實上卻是周旨未能及時地將糧草送出,耽擱了一天的時間,也致使中路軍被圍的消息晚了一天才傳遞到左右兩路軍之中。
在這救兵如救火的寶貴時刻,一天的意思那可是非同凡響的,司馬駿大怒,欲治周旨的延誤之罪。
周旨趕緊辯解,稱運糧之所以耽擱,那是因爲在過漳河浮橋的時候,浮橋突然地斷裂,導致糧草落水,所以才耽擱了一天的時間,這一點,負責浮橋的偏將何均可以證明。
當司馬駿傳喚何均到場之後,何均卻矢口否認浮橋曾出現斷裂的情況,只是說當時由於輜重營的負載過重,浮橋出了一點小狀況,但很快就得到了修復,一點也沒有耽擱輜重營的過河。
司馬駿接連處決了多名將領讓何均心裡直發毛,趕緊地推卸責任,如果被司馬駿怪罪到他的頭上,那他的人頭可真就保不住了,儘管這樣做周旨難逃一死,但別人死終歸好過自己死,何均在這個時候也只能是昧了良心了。
本來司馬駿就對羊祜的這些舊將心懷芥蒂,這下罪名坐實了,周旨百口莫辯,司馬駿毫不客氣地就下令將周旨推出府門斬首,以泄心頭之恨。
文鴦聽來,不禁是大皺眉頭,周旨可是晉軍中少有的猛將,衝鋒陷陣可是一把好手,現在司馬駿聽信何均之言,怒斬周旨,簡直就是自毀長城。
“你們切莫動手,某自去向汝陰王求情。”文鴦向那幾名親衛道。
鑑於文鴦的地位,那幾位親衛自然得答應下來,周旨的一顆項上人頭,暫保無虞,但最終能不能保住,還得看司馬駿的態度了。
文鴦徑直入內,拜見司馬駿。
“文將軍回來了。”司馬駿態度很是冷淡,當然這也是看在文鴦接到消息之後,積極主動救援的份上,否則的話,司馬駿又怎麼會縱容文鴦坐到這裡來。
文鴦也沒有過多地關注司馬駿的態度,直接了當地道:“汝陰王欲斬周旨,不知他所犯何之罪?”
司馬駿冷哼一聲,道:“周旨故意地隱匿軍情,構陷本王,如此罪大惡極,依律當誅。”
文鴦道:“據末將所知,周旨並非是有意地隱瞞軍情,而是由於浮橋斷裂導致耽擱,更何況周旨在得到大王被困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即向末將及馬將軍傳達急報,依末將看來,周旨非但無過而且有功,希望汝陰王可以收回成命。”
司馬駿冷笑道:“本王得以生還,不過是僥倖而已,可惜五萬大晉兒郎,卻沒有本王的運氣,全部戰死在了疆場,這一切皆是蓋因周旨貽誤軍機所致,如果周旨能早一日傳遞軍情的話,何至於是今日之局?假如本王不誅周旨,何以平民憤?如何對得起死難的五萬大晉兒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