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既是教師節又是張華初中同學會聚會的日子,這一天的天氣非常好,晴空麗日,湛藍的天,秋風習習,白雲朵朵。
“農家樂”的興起使都市的人越來越喜歡在節假的時候到鄉下體會原生態休閒的感覺。在這個秋收的季節,東郊丘陵的農家果園就成了當地農家民俗旅遊的代表。而今年的同學會聚會地點就設在由老班長楊梅提議的丘陵農家樂。
張華他們都沒有開車,而是統一坐租的大巴到丘陵。當大巴離開喧囂的城市逐漸駛入郊區時,眼前的景色也漸漸由林立的高樓大廈變成了低矮的民舍最後變成一望無際的田野。
莊稼地裡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農民們在趕着秋收,機器的轟鳴聲,喜悅聲,伴隨着歡愉的歌聲組成一首優美的旋律。田地裡稻穗金黃,微風吹拂,滾滾稻浪。林園中、山坡上碩果累累,把果樹壓的直不起腰。田埂裡、土坡旁、地堰邊,野花在人們揮灑的汗水中熾烈地怒放。花黃如金的野菊花,花簇似團的臭牡丹,吹着大喇叭的牽牛花用她們美麗動人的芳姿和暗香流動的馥氣默默競爭着。花叢上有飛着的蜜蜂和蝴蝶,還有很多叫不上名的小爬蟲,它們時而盤旋在花朵上,時而歇息在枝蔓間。
目的地是一處果林和田野連接的水泥壩子。這戶農民在壩子裡修了一個四米寬的大石桌,旁邊摞着的小竹凳有二、三十個。張華他們全都圍着石桌坐下來,桌子上擺放着當地的時蔬瓜果。學生和老師們一邊品嚐着新鮮的水果,一邊開心地聊天。
戴老師打量着遠處的景色,悠悠讚歎:“現在的農家樂搞得真好,周圍都是美麗的自然風景或田園風光,看着就舒心。”
蔡老師不無感慨地說:“我們當年上山下鄉的時候哪有心情體會這些,現在倒成了農村人向城市人提供的一種迴歸自然從而獲得身心放鬆、愉悅精神的休閒旅遊方式了。”
方老師推推鼻樑上的眼鏡,接口道:“是啊,年輕人沒有吃過那種苦是想象不到的,他們眼裡看到的都是和平時代的安逸。這樣也好,起碼孩子們不會再經歷動盪歲月的不安。”
班長楊梅打斷老師們的憶苦思甜,樂呵呵地說:“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廖師傅(農舍主人)說我們可以隨意採摘他地裡的莊稼和林子裡的水果,但是隻能在這裡吃,不能帶走。還有大家要注意保持場地的衛生,不要破壞還沒有成熟的農作物……”
沒等楊梅說完,同學們就鬨笑着散開,這種從未體驗過的鄉下生活讓每個人都興致勃勃,雀躍無比。在這裡,他們可以自己動手從綠意蠱然的玉米杆上掰下熟透了的玉米烤着吃;也可以用鋤頭挖出埋在土裡的花生,不等清洗就急忙剝開殼吃起裡面嫩甜的花生仁;甚至還可以直接從頭上摘下一兩串青紫交加的葡萄扔進嘴裡……
張華呼吸着清新的空氣,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這樣開心過。 在丈夫面前要做一個賢惠的妻子;在父母面前要做一個懂事的女兒;在徐雅麗和她的朋友面前還要做一個舉止優雅、秀外慧中的官太太。她的神經時刻緊繃着,小心翼翼地扮演好每一個角色。思想上的淺薄和精神上的空虛讓她越來越煩躁,她只覺得這種生活跟她以前的想象完全不一樣,這種感覺很累也很茫然。
“你怎麼不跟他們去烤玉米?”楊梅拍了張華肩膀一下,打斷了她的沉思。
“哦,在看風景呢,這裡的環境真不錯。”
“當然了,爲了安排好這次活動,我特的跑到丘陵考察了幾回才選了這個地方。”楊梅樂呵呵地笑道,“每次同學們都說聚會沒有新意,這次總能讓他們滿意了吧。”
“那可辛苦你了。”
“沒事,只要大家高興。走,一起過去洗花生,新出的花生吃着才水嫩。”
“好。”張華放下心中的煩瑣加入到同學們的勞動中。
所有人都在笑着、鬧着,只有一個女人在發呆,她就是張華的死對頭於霞。
於霞穿着一款時髦的運動休閒服,上衣前面點綴帶閃光片的印花,純淨的白色與柔和的粉紅搭配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配上收腰合體的黑色運動褲,使整個人看起來更富有運動氣息。且運動褲後袋印有粉紅花紋圖案,同時側邊的粉色壓條設計,增加了衣服的線條感,使她性感的曲線展現無遺。她扎着一個高高的馬尾,末梢毫無束縛地晃來晃去,給人一種嬌柔可愛的感覺。她還是如此的吸引人注意,可是她並沒有像從前那樣不停地顯擺自己的身材或是誇誇其談地炫耀自己的財富,她行之單影地杵立在葡萄架子下,像一隻孤獨的白天鵝。
還沒有坐上大巴的時候張華就察覺到於霞的不對勁。她今天幾乎沒怎麼化妝,薄薄的粉掩不住蒼白的臉龐,憔悴的面容下那雙深褐色的眼睛顯得烏黑而空洞,不知道她遭遇了怎樣的打擊,竟連張華從她面前走過都沒注意。既然她不主動挑釁,張華也就懶得和她鬥嘴。可是現在看到她楚楚可憐的的樣子,張華忽然升起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她想到去年羅曉小蘭曾經說過於霞兩口子在鬧離婚,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於是走過去輕輕問:“怎麼了?你好像不高興?”
於霞驀然回過頭,眼睛裡還帶着一絲慌亂的神情,她泛起一個苦澀的笑,“沒什麼,最近沒睡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見於霞不願意說,張華也不再過分追問,她裝作沒有看見於霞的表情,徑直道:“沒什麼事就一起過去玩吧,難得老同學們一年就這麼聚會一次。”
於霞點點頭,跟着張華走向石桌,她似想起來什麼,停下腳步問:“聽說你結婚了?”
“嗯,5月結的。”
“男的咋樣?有沒有錢?”於霞眼睛瞪得又圓又大,微微顫動的睫毛流露出她心中的緊張,她和張華一直在暗暗較勁,這次她可不希望被比下去。
張華不想過多談王東的事情,也不想告訴別人自己嫁了個“***”,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還湊合吧,反正餓不死我們。”
見張華連自己的丈夫都不敢多介紹,於霞以爲張華嫁的那個男人一定是個很普通的男人,於是鄙夷地看了對方一眼,“餓不死?”她沒有再說下去,只是不屑的表情似乎在爲自己的對手越來越差勁而不值。繼而她又高興起來,眼裡恢復了往昔的神采。呵,這次的比試她又贏了,起碼自己找了個有錢人。
同學會後,張華減少了應酬,除非是一些夫妻倆必須出席的聚會她才參加,平時就窩在家裡看書,有時候也回父母家看看。上次父母的話帶給她深深的震撼,以前她總是沉溺在自己的世界沒有考慮過父母的感受,現在她已經想明白,有那悲秋傷月的時間不如多陪陪老人家,千萬別等到“風欲靜而樹不止,子欲待而親不在”的時候才徒勞悲傷。至於孩子的事情則是可遇不可求,或許是時間還沒到,不是有的夫妻也是在結婚一兩年後纔有的嗎。自己也不能老是抱怨王東在家的時間少,畢竟王東有他的事業,他的社會圈子。雖然不能改變王東,但是她可以改變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態。婚姻生活本來就是平平淡淡,如果現在就受不了,那將來的幾十年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