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龍濟光使者

新書推薦:

從一月十五日到一月十八日這三天時間裡,國內的局勢由原本的沉靜迅速升溫到了沸騰,革命、起義、造反、討伐的在各個省市蔓延了開來,這就好像是一種傳染病毒,一開始時潛伏期,現在是爆發期了。

韶關有不少報紙,出了本地的報紙之外,時常都還能接到外省的報紙,雖然基本上都是過期的。這說明韶關確實是一個交通發達的地方。

今天已經是十九日,吳紹霆在這段時間裡,已經完成了對韶關巡防軍的整編,正式冠上了第六團番號。不過第六團目前的建制不算太齊整,團部幾乎就是一個空架子,團長都還沒有任命。吳紹霆不急着物色第六團的團長,先讓師部警衛營督導第六團進行訓練。對於他來說,廣東省外的天下亂得一塌糊塗,可是自己卻能獨享安穩。

大革命唯一的作用是推翻了清政府,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必然會走向軍閥割據的時代。

既然已知這個事實,理所當然要趁着這個時候大力發展實力。

不過讓吳紹霆感到頭疼的還是二十三鎮龍濟光的從天而降,龍濟光本是廣西土司,不好好呆在廣西當本土軍閥非要跑到廣東來搶地盤!他記得歷史上龍濟光是佔據着廣東西南以及海南島這一帶,這都是窮鄉僻壤,哪怕後來在北洋政府的扶持上上位當上了廣東都督,那也只是曇花一現。

但話說回來,這印證龍濟光是有稱霸的實力!

他這幾天一直在尋思這件事,自己到底怎樣才能拔掉龍濟光這顆釘子。

要知道,龍濟光二十三鎮是老字號的部隊了,麾下少說也有五千人。

這五千人可不像韶關巡防軍,跟革命粵軍第一樣都是新軍出身,都有最好的裝備,都經過良好的訓練。僅僅是訓練程度有所不同罷了。但論作戰經驗,二十三鎮可比第一師豐富多了,二十三鎮在未被編練之前還參加過中法戰爭,近幾年還一直在負責剿匪和鎮壓會黨。

相比之下,第一師只有起義造反的經驗,唯一像樣的一戰就是韶關之戰,而且對手還是猶豫不決、當斷不能斷的巡防軍。

如果真的要第一師與二十三鎮火拼,在沒有海軍的協助之下,只怕會是及其慘烈的結局。

就在吳紹霆爲龍濟光的事擾心時,韶關縣府忽然接到了一封電報,發電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二十三鎮侍從處,但是電報發來的地點既不是梧州也不是雲浮,而是廣州。電報的內容是通知吳紹霆,龍濟光派來的一位官員即將從廣州北上抵達韶關,望與之一晤。想來這個龍濟光的使者是先到廣州會見了胡漢民,之後順道前來拜訪吳紹霆。

吳紹霆接到這個電報之後不由的更加納悶,龍濟光在這個時候派人來找自己,這是什麼意思?兩年前他與龍濟光第一次見面時,就發現這個未來的大軍閥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但不管怎麼說,做爲一個知道歷史走向的人,他同樣知道龍濟光最終是失敗的下場。

龍濟光在這十多天的時間裡,一眼看出了廣東局勢的要害,這一點從他調軍進駐雲浮就能看出來。二十三鎮有廣東新軍的番號,自然不可能在廣西境內佔地盤,另外廣西實力派陸榮廷當然也不會給二十三鎮任何機會。可以說龍濟光這份變動是恰到好處,既看準了廣西的變局,也看出了廣東目前的闇弱,還把我的很好避開了廣東水師的輻射。

那這次派來前來會晤,必然也是有備而來。

吳紹霆甚至有感覺,認爲龍濟光對他這個革命粵軍總裁也把握的一清二楚。如果真是如此,那這次見面或許就會是一場非暴力似的較量了。

電報是十八日下午派送,從廣州走水路來到韶關最快只需要兩天時間。

次日一早,韶關碼頭就接來了這位龍濟光的代表人物。吳紹霆在司令部接待了對方。如今韶關縣府與司令部是共用一處宅院,原先的縣衙一分爲二,前面是縣政府,後面就是第二師司令部。吳紹霆沒有前去縣政府大門迎接,就站在司令部門口等着來者穿過縣政府到來。

龍濟光派來的代表是二十三鎮侍從處總長,只見對方一身西裝,頭上還留着辮子,大約三十來歲的光景,不過在氣勢上給人的感覺卻好像是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似的。他由縣政府的一個文官引了進來,身後跟着四個同樣穿西裝的隨從,隨從與他一樣拖着長辮子。

單單看到這個派頭,吳紹霆就覺得龍濟光是故意這般,看來姓龍的果然不是一隻好鳥。

過了縣府與司令部相隔的一條走廊,鄧鏗在走廊路口等候迎接。

對方還算禮貌的與鄧鏗打了招呼,然後就向這邊走了過來。

距離司令部大門還有幾步的時候,吳紹霆一臉笑容的走了上去,伸出雙手作勢要行拱手禮,那人也跟着要行拱手禮。不過就在這時,吳紹霆忽然一變,探出一隻手又去改行握手禮。然而對方猝不及防,兩隻手已經抱在了一起,頓時尷尬了起來。

“原來先生還習慣滿清的那一套呀。”吳紹霆譏誚的說道。

他現在不必給龍濟光的人任何面子,自己可不是以前一個小營長、小哨官了,論實力論地位已然與龍濟光平起平坐,甚至還要略勝一籌。雖然他現在動不了龍濟光,但那也意味着龍濟光動不了他!

對方怔了怔,心中頓時慍怒了起來,不過他卻隱藏的很好,非但沒有把不滿的情緒寫在臉上,相反先前的尷尬很快就消失全無了。他呵呵的笑了起來,然後自圓的說道:“吳總裁果然妙趣橫生呀,剛見面就跟在下開了一個玩笑。”

吳紹霆哈哈笑了起來,沒有繼續刁難下去。

對方調整了一下姿態,從容不迫的說道:“在下業已認識吳總裁,不過吳總裁未必認識在下這個小人物。鄙人蔡乃煌,字興舉,是二十三鎮侍從處總長。”

“原來是蔡先生,幸會幸會。”吳紹霆機械的笑道,然後轉身請對方一行人走進司令部大院。事實上他對蔡乃煌這個名字不算陌生,雖然蔡乃煌在民國曆史上確實是一個小人物,但好歹名留史書。此人是龍濟光心腹之一,之所以名留史書那是因爲他與龍濟光的另一心腹顏啓漢一同製造了捕殺革命黨人的“海珠慘案”。

不過“海珠慘案”那是經過歷史演義小說的誇大,前後僅僅擊斃了兩個革命黨成員,擊傷數人罷了。這與吳紹霆來說絲毫沒有任何關係,歷史從1910年開始走上了岔路,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會也不知道。

來到司令部大院一側的小客廳,吳紹霆與蔡乃煌分主客而坐,其餘隨扈人員也都落座。

“蔡先生此番來韶關,不知所爲何事?照理來說,蔡先生應該在廣州與胡都督會商過了,如果是關於二十三鎮投誠革命政府的事宜,蔡先生完全不必與我過問,但凡胡都督如何決議,我勢必全力贊成。”吳紹霆開門見山的說道,不過他的話語當中虛假的成分實在太多。單單贊成胡漢民的決議就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

《》是作者“閩南愚客”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478章 ,轎車第462章 ,口供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788章 ,年輕的空軍將領第301章 ,小鎮鏖戰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64章 ,昔日恩師第375章 ,泄露第994章 ,對話“毒氣彈”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588章 ,議定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612章 ,空襲之後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730章 ,政治婚姻第529章 ,李厚基覺悟第47章 ,交通意外第637章 ,長江長江第217章 ,談不攏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846章 ,造勢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993章 ,大行動之前第231章 ,在瀛臺第976章 ,總攻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593章 ,師團計劃第280章 ,策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1081章 ,應對之策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300章 ,佈局第625章 ,北洋之內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11章 ,整頓軍務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1022章 ,遊鬥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309章 ,敘舊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178章 ,起義告捷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1083章 ,四月二十三日第591章 ,雙方陰謀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724章 ,梧州火車站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1158章 ,莫斯科來電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1008章 ,西北馬家軍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談第676章 ,座談鬼胎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206章 ,德國啤酒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640章 ,閃擊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380章 ,袁世凱的決定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357章 ,複製格里芬行動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
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478章 ,轎車第462章 ,口供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788章 ,年輕的空軍將領第301章 ,小鎮鏖戰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64章 ,昔日恩師第375章 ,泄露第994章 ,對話“毒氣彈”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588章 ,議定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612章 ,空襲之後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730章 ,政治婚姻第529章 ,李厚基覺悟第47章 ,交通意外第637章 ,長江長江第217章 ,談不攏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846章 ,造勢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993章 ,大行動之前第231章 ,在瀛臺第976章 ,總攻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1097章 ,慘案和綠魔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593章 ,師團計劃第280章 ,策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481章 ,飛機計劃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1081章 ,應對之策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720章 ,浙軍起義第300章 ,佈局第625章 ,北洋之內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11章 ,整頓軍務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1022章 ,遊鬥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309章 ,敘舊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178章 ,起義告捷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1083章 ,四月二十三日第591章 ,雙方陰謀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724章 ,梧州火車站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1158章 ,莫斯科來電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789章 ,旅順司令部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1008章 ,西北馬家軍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談第676章 ,座談鬼胎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206章 ,德國啤酒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640章 ,閃擊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380章 ,袁世凱的決定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357章 ,複製格里芬行動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