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分寸

何福光把話題拉回到正題上,他接着剛纔新增師團的內容說道:“日本官方文件要求在一個月內完成徵召,兩個半月之內完成訓練,這可是非常趕時間的增兵計劃要是這麼來算的話,正好能與第七師團、第十師團移防到朝鮮的時間差不多。也就是說,日本最有可能發動進攻的時間,就是在今年六月份到七月份左右。”

吳紹霆沉吟了一聲,鄭重的說道:“那我們就定在五月份左右主動挑起進攻,先對付旅順的第五師團和東三省南滿鐵路的六支守備隊。這僅僅是前奏,不過等到真正大決戰時,我要求一定要把戰場推到中朝邊境,儘量避免在本土上作戰!”

韋汝聰說道:“這事應該不難,第五師團和南滿鐵路守備隊總兵力不超過三萬,而且武器裝備非常落後,只要突襲計劃佈置的周全,行動的恰當,我想只要三天之內就能全殲了這股日軍勢力。”

這時何福光語氣嚴肅的說道:“不過,雖然我們是如此計劃,但是有一件事必須要在開戰之前徹底解決。”

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了何福光身上。

何福光接着說道:“東三省盤踞着大大小小的軍閥不少,這些人之前跟日本人來往密切。另外滿清王室不少遺貴也都跟日本交往不淺,一旦戰爭爆發,很難保證這些人當中沒有敗類出現。所以,這件事不可小視。”

吳紹霆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嚴肅的說道:“崇石所言極是。所以我有一個想法。”

何福光有些疑惑的看着吳紹霆,問道:“元首有主意?”

吳紹霆好整以暇的說道:“也算不上什麼主意,只不過是故技重施罷了。我決定一個月之後在奉天城舉行一次春季考覈閱兵,名義上是讓北一集團軍進行成立之後的第一次考覈,當然同時也是趁這個機會讓北一集團軍順利進駐東北。閱兵當天我會邀請東三省所有將領到場觀摩,屆時跟這些人好好談談,談得攏最好,談不攏的話……”

說到這裡,他雙眼閃過一絲兇光,臉色漸漸陰沉下來,卻沒有接着把話說完。

何福光與韋汝聰對視了一眼,周圍其他官員也都在心中暗暗提緊了一把。

他們並非不贊成對地方軍閥採取強硬的手段,只是就算要行動也得分清楚時機。吳紹霆剛剛確立元首制不久,雖然在輿論上把持住了全國的聲音,可北方那些手裡有兵的軍閥可沒有小老百姓那麼好糊弄。一旦在這個時候向東三省的軍閥動手,必然會使得北方其他省的軍閥提心吊膽,尤其是西北軍閥,想着北二集團軍就在眼皮子底下,只怕睡覺都不敢安心。再者有可靠消息稱,之前由於唐紹儀泄密事件和熊希齡叛國事件,英國、俄國還刻意與西北軍閥進行了暗中會面,可見這是非常明顯的隱患所在。

“元首,如果談不攏的話,您打算怎麼處理?”何福光表情嚴肅的問道。

“在我看來,這件事一定能談得攏,畢竟關乎國家利益,就算這些小軍閥私底下跟日本有什麼利益往來,他們也應該分清楚形勢。現在的形勢很簡單,如果不中央政府對付日本人,那就是與全國上下爲敵,這個責任他們承擔不起的。”吳紹霆平靜的說道,他的語氣裡透露着一股堅信不移的意味。雖然這僅僅是一種預想,但是他深知目前東三省的軍閥勢力還沒有完全凝聚成形,未來的東北王張作霖此時僅僅是一個小師長,東三省全部兵力合計也不過十萬之數。

東三省的軍閥應該有自知自明,目前東三省的民衆情緒早已形成了一股潮流,即便這些軍閥想要維持自己原有的統治地位,但也不可能不考慮民衆的影響。失去民心的統治者,註定將會失去一切。中央政府目前是中國最強的政府,又有全中國民心的,再加上這幾年一直在製造中日之間的矛盾,眼下以名正言順之師進攻全國公敵,軍閥們難道還敢公開站在日本一邊與全國作對嗎?

“但是軍閥最擔心的未必是國家利益,而他們自己的利益,一旦北一集團軍和國防軍入駐東三省,他們的地位可是岌岌可危啊。這段時間東三省的軍閥之所以對中央政府的命令言聽計從,一方面是因爲我們中央軍沒有侵犯他們的利益,另外一方面也是他們在故意討好中央,不希望中央的勢力涉足地方。”韋汝驄分析的說道。

“韋將軍所言極是。我們並非對付不了一個兩個地方軍閥,然而眼下的難題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拿一個軍閥開刀,北方所有軍閥都會膽戰心驚。”何福光強調的說道。

周圍其他人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見,相互之間交頭接耳的議論着。

吳紹霆陷入了沉默狀態,他的臉色隨着思索而變得越來越沉重,所有人都在猜測着他的決定,也在等着他開口說出這個決定。足足過了三分鐘的時間,這或許是吳紹霆猶豫最久的一刻,事實上他此時正在猶豫的並非單單是出兵東北的決心,更多的還是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決心,或者說該如何參加這次世界大戰。

深深吸了一口氣之後,他終於開口做出了決定,說道:“在奉天春季軍操之前,派人到東三省去跟所有人接觸,儘可能的說服他們,有什麼條件可以坐下來慢慢談。如果這些人執迷不悟,甚至做出跟日本人勾結來對抗中央政府的事來,我是絕不會善罷甘休,哪怕對北方所有軍閥宣戰我也在所不惜。”

全場的氣氛頓時深受感染,從之前的擔憂漸漸變成一種嚴肅。他們當然知道這是吳紹霆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而這個決定也將意味着中國必須選擇一條高風險的發展道路。不過在場的人心裡也都非常明白,如果不能徹底解決軍閥問題和繼續保持對日本的強硬政策,中國遲早會陷入更加被動的國際環境之中,要想發展和壯大則會更加困難。

吳紹霆略略停頓了一會兒,隨後強調的說道:“與日本的決戰大家都明白這是什麼意義,如果我們不能專心致志應付這場決戰,我們大中華民國的前景終歸還是把持在洋人手裡。在這條道路上我們決不能心慈手軟,誰敢阻擋我們,誰就是我們的敵人。是敵人,就必須徹底、絕對的消滅!”

何福光鄭重其事的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大家都已經明白了元首的意思,接下來就按照這個意思來辦。東北一戰是真正關乎國家的命運,我們必然要全力以赴。”

韋汝驄點了點頭,雖然他心裡仍然認爲這麼做有些太草率,可凡事都會有風險,而且這次的行動只要操作的得當,未必真的會引起大反應。他沉着的說道:“即便事情鬧大了,只要北洋公黨能站在我們這邊,對付北方那些軍閥還是不在話下的。就是擔心洋人們也會趁着這個節骨眼暗中使壞,我們中央若不能一舉拿下軍閥,跟軍閥持續的消耗下去,那纔是最可怕的事情。”

吳紹霆嚴肅的臉上露出了幾絲欣慰,說道:“很好。第一個環節就這麼決定下來。”

何福光頓了頓,遲疑的問道:“元首,西藏和外蒙的事您打算如何安排?”

衆人的精神再次繃緊起來,這兩件事同樣意義不小,一旦中國真的要收復西藏和外蒙,肯定會引起沙俄和英國的不滿。如果協約國拿這件事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和制裁,以吳紹霆的性格和跟德國人之間的盟約關係,只怕真的會正式宣佈加入同盟國對協約國宣戰,可中國一旦捲入了歐洲列強之間的作戰,到時候可不會像對付單單一個日本那麼簡單了。

吳紹霆表情堅定不移,語氣十分認真的說道:“收復西藏和外蒙乃至全中國被列強侵佔的土地,這是我們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不容置疑的要求。當然,西藏和外蒙的行動可以等到中日決戰差不多掌握大局之後再開始。當我們的大軍順利收復西藏和外蒙之後,如果德國人提供經濟和物資上的,或許我們對協約國的態度可以繼續強硬下去,如果德國人自身難保,那麼我們則改用外交手段調節與協約國的矛盾,專心對付日本即可。”

這是他最開始的想法,畢竟參加世界大戰不是一句話的事情,也不是手裡有士兵就能開戰,最關鍵的還是國家有沒有這個實力。更何況對中國來說,協約國在遠東地區的影響力明顯大於同盟國,這是要承擔非常巨大的風險,如果得不到德國的援助,憑白無故冒這樣的風險簡直是自討苦吃。

何福光微微的點了點頭,沉着的說道:“收復國土和對外開戰確實是兩碼事,我們一定要從長計議、審時度勢纔是。不過,如果歐洲戰場的形式有所預判,我認爲參加世界大戰是改變我們大中華民國國際地位最好的機會。”

韋汝驄擰着眉頭說道:“要說機會……世界大戰確實是一次機會,但是戰爭終歸是消耗國力的事情,依我看,我們中華民國目前單單應付日本國已經有風險,沒必要再增加更多的風險。何不趁着歐洲列強打得不可開交之時,我們中華民國暗中穩步發展,豈不更好?”

wωω_ttкan_℃o 吳紹霆打斷了他們二人的談話,他說道:“這件事我自有分寸,當務之急還是處理好亞洲戰略的第一個環節。”

“是。”何福光、韋汝驄應道。

第269章 ,爭奪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39章 ,突然交火第85章 ,起義會議第912章 ,暗流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228章 ,廣東聯合銀行第604章 ,升級第868章 ,探監第509章 ,戰之心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761章 ,婚姻第588章 ,議定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71章 ,商業同盟第35章 ,相互推卸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381章 ,蕭耀南的公開信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534章 ,潛入福州第669章 ,陰謀陽謀第1202章 ,大陸橋計劃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1066章 ,海峽殖民地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653章 ,大言第912章 ,暗流第474章 ,張家重工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913章 ,前兆第469章 ,血洗結束第109章 ,趙聲暗害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661章 ,前奏第490章 ,推心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280章 ,策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52章 ,上任新軍第851章 ,真格第819章 ,誘敵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隊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78章 ,拜訪恩師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619章 ,下手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311章 ,南征軍戰敗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1190章 ,軍事博覽會第621章 ,收編第1218章 ,直接干涉沙俄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351章 ,委屈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889章 ,分寸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1205章 ,中俄談判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92章 ,大校場上第1120章 ,亞洲擴張
第269章 ,爭奪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39章 ,突然交火第85章 ,起義會議第912章 ,暗流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228章 ,廣東聯合銀行第604章 ,升級第868章 ,探監第509章 ,戰之心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761章 ,婚姻第588章 ,議定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71章 ,商業同盟第35章 ,相互推卸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381章 ,蕭耀南的公開信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534章 ,潛入福州第669章 ,陰謀陽謀第1202章 ,大陸橋計劃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1066章 ,海峽殖民地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653章 ,大言第912章 ,暗流第474章 ,張家重工第1170章 ,國際利益的誘因第913章 ,前兆第469章 ,血洗結束第109章 ,趙聲暗害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661章 ,前奏第490章 ,推心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280章 ,策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52章 ,上任新軍第851章 ,真格第819章 ,誘敵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隊第492章 ,北方的動靜第78章 ,拜訪恩師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619章 ,下手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311章 ,南征軍戰敗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1190章 ,軍事博覽會第621章 ,收編第1218章 ,直接干涉沙俄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351章 ,委屈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889章 ,分寸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694章 ,長江戰略第681章 ,圍攻桂林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1205章 ,中俄談判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92章 ,大校場上第1120章 ,亞洲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