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彌彰西北

就在市場花園行動進行緊急調整的同時,在北京和奉天生的軍官大調整風波依然沒有平息,隨着北京大本營和北方軍事管理局對北京、天津一帶大整頓後,過兩百名官員在“作風調查”中落馬。

這兩百名官員當中僅僅只有十多人是因爲北大門暴動事件,其餘則全部是經過軍情局、政治監察部快調查後,因爲“收受賄賂”、“欺壓稱霸”、“貪贓枉法”甚至“文化水平不合格”等等罪名受到懲處。

所有官員全部是按照從從嚴的辦理原則,輕者革職查辦,查抄沒收家產,送入監獄有期徒刑,重者也不乏沒有判處死刑。比如一名縣鎮長官長期魚肉百姓,強搶民女,甚至還包庇殺人犯的親屬等等,直接被押入法場就地處決。

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全部聚焦在這件事上,按照吳紹霆大動作手筆的吩咐,這次整頓風波就是要大張旗鼓,讓所有官僚階級都受到一個嚴重的警告。

一時間輿論四起,議論紛紛,老百姓對這件事的看法自然是拍手叫好,經歷了幾十年被作威作福的官僚欺負,今日總算讓元好好整治了一番。不得不說,元是在爲這個國家做實事、做好事,是真真正正在爲老百姓着想。

十月二日這天早上,鄧鏗在北京大本營召開關於風紀整頓行動的新聞佈會,在會上重新強調之前有人在北京大本營內胡作非爲的事情,不僅擾亂軍事重地的秩序,更是傷害了當時在場的許多學生、新兵、民衆的尊嚴。他告訴到場的所有記者,這次在北京的大整頓正是給國民們一個交代,中央政府是不會允許所謂官僚特權的存在。

在佈會結束之前,鄧鏗同樣公佈了關於中央級別的一些官員的整頓情況,包括牽扯到北大門暴動事件中的國防部後勤總長倪映典,國防部參謀作戰會議李鴻祥等多人,因爲袒護違反亂紀的官僚作風,全部革職查辦,其中有人已經被判有期徒刑。

這次新聞佈會很快讓全國上下爲之震動,對於元直接下令在北京進行風紀整頓的工作,許多人都感到太突然了一些。更讓人感到吃驚的是,連倪映典這位從革命時期經歷執政時期再到共和時期的元老,都未能得以倖免,可見元是絕對動真格的。

然而,正因爲倪映典的落馬,讓其他位高權重的中央元老們不由自主的感到擔憂,連倪映典都能因爲稍微袒護了一下外甥而遭殃,那日後誰還敢落下任何把柄?自己辛辛苦苦奮鬥到今時今日,不能過一把官威癮,甚至還不能給親戚朋友一些照顧,這是多窩囊的事情

不僅追隨吳紹霆的元老們感到憂心忡忡,那些北方諸省的舊派人物,以及北洋政府時期的宿老們,同樣對北京事件拿捏不準。雖然表面上看去這次是事出有因,像張漢舉那樣在北京大本營放肆的人的的確確應該嚴懲不貸,可誰能辨別的清楚這是不是吳紹霆另有心機呢?

歷朝歷代開國領袖最忌諱的就是那些位高權重的功臣,幾乎沒有任何朝代不爲這件事而經歷過大動作。以吳紹霆這種年輕又富有野心的統治者,自然不會容忍官僚集團對其統治地位的威脅,北京事件很有可能只是一次小試牛刀。

北方諸省的軍政長官們多多少少都有顧慮,一邊派人到處打聽消息,一邊積極聯合省內省外的盟友勢力,無論如何都要保全自己的地方勢力。

而在這些人心惶惶的省中,反而要數西北甘肅最爲擔心。掌控西北軍事力量的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馬家軍,儘管之前蔡鍔、韋汝驄在蘭州整頓北方第二集團軍軍務,將馬家軍的五個師整編爲兩個師,編入北方第二集團軍序列之中,可這並不代表中央政府真能完全掌握馬家軍的統轄權。

尤其是青海馬家軍,地方土皇帝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要不是迫於北洋政府衰弱、北方諸省紛紛倒戈,他們是絕不會輕易向南京中央政府低頭。

西北四馬雖然分爲兩個派系,但可謂是淵源同處,青海馬家和寧夏馬家保持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儘管看上去貌合神離、各自爲政,不過卻儘量保持着雙方利益均衡,並且互不侵犯。

兩地馬家軍之所以對這次北京事件敏感異常,主要是因爲他們的情況與東三省的情況竟有驚人般的相似之處。馬家軍與奉系軍閥幾乎都是草莽出身,中央政府在東北設置了北方第一集團軍,在西北設置了北方第二集團軍。

生在四月份的東北三省“兵諫事件”,這正是西北馬家軍所有人的心裡寫照,如果有這樣的機會,他們同樣會採取這樣的行動,甚至會比奉系軍閥做的很狠。

可是東北三省的“兵諫事件”最終失敗,而付出的代價就是整個奉系軍閥被瓦解,許蘭洲、馮德麟等人全部遭到架空,整個東北三省的軍隊全面受到中央政府的監管。

此事當時就已經對西北馬家造成極其沉重的影響,他們忍不住猜測中央政府下一步會不會就是來對付自己?這個可能並不小,從北方第二集團軍的軍務整頓就能看出這一點,一旦中日戰爭偃旗息鼓之後,元吳紹霆只要再次下令調整北方第二集團軍的軍務,完全可以像對付奉系軍閥一樣,如法炮製的對付西北馬家。

而這次生在北京的整頓事件,更是讓西北馬家感到憂心忡忡,吳紹霆連自己的親信倪映典都能下手,並且單單通過一次小小的官僚子弟作風問題,把整個北京、天津都鬧得雞犬不寧,故意打壓的痕跡實在太明顯了。

對於西北馬家來說,他們不僅是出於保護個人利益才反對中央政府,而是因爲在他們身後還有許多國外勢力暗中扶持,正是有了這股底氣,馬家軍纔敢硬起腰板來跟中央政府叫板。

之前迫於全國輿論和北方大局形勢,再加上中央政府好歹有過承諾,所以他們才委屈求全,暫時向中央政府俯稱臣。可是經過這段時間的中央政府對地方勢力的壓制,已經讓他們這股委屈求全的心理開始動搖。

而在這個時候,沙俄、英國甚至日本的遊說者們頻繁的在耳邊開出“空頭支票”。

外國勢力的鼓動已經不是一次兩次,早在慶元會議時英國人已經成功說服青海馬家和寧夏馬家,以及新疆、內蒙古部分軍閥勢力,一旦協約國決定武力制裁中國,這些地方軍閥便會一躍而起反對南京中央政府。

只可惜慶元會議動作太大,還沒等協約國反應過來就已經被吳紹霆打壓下去。

如今,面對吳紹霆獨裁專政的統治,西北馬家日益感到威脅的逼近。儘管寧夏馬家的態度要稍微委婉一些,但始終是繃緊了神經,時時刻刻觀察着國內局勢的變動。而青海馬家則在九月底秘密接受了英國和日本兩方面的資助,總共價值一百萬英鎊物資和現款。

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34章 ,張直之憂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506章 ,柳州淪陷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494章 ,南北密謀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993章 ,大行動之前第827章 ,白熱化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169章 ,血戰廣仁路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937章 ,預計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948章 ,朝鮮臨時執政府第239章 ,推測第5章 ,初識倪端第1027章 ,在越南第339章 ,秘密會議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868章 ,探監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425章 ,返回廣州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967章 ,師部行動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4章 ,陸軍衙門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302章 ,湖南團成立第5章 ,初識倪端第35章 ,相互推卸第401章 ,北上前第695章 ,鬆坡將軍一談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617章 ,大伏擊第11章 ,整頓軍務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951章 ,風雲漸起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859章 ,倒數準備第400章 ,買賣還是交換?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803章 ,大夜襲第228章 ,廣東聯合銀行第991章 ,事露第172章 ,趙聲的不滿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68章 ,張家邀請第414章 ,青雲閣見蔡鍔第781章 ,安撫人心第21章 ,見革命黨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10章 ,空額規則第315章 ,無限制狙擊戰策略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802章 ,第二師援軍第44章 ,立功升官第405章 ,司徒美堂的想法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13章 ,展開訓練第665章 ,事未息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243章 ,上海俱樂部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856章 ,信與證
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34章 ,張直之憂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506章 ,柳州淪陷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1185章 ,中美會談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494章 ,南北密謀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993章 ,大行動之前第827章 ,白熱化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169章 ,血戰廣仁路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937章 ,預計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948章 ,朝鮮臨時執政府第239章 ,推測第5章 ,初識倪端第1027章 ,在越南第339章 ,秘密會議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868章 ,探監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425章 ,返回廣州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967章 ,師部行動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4章 ,陸軍衙門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302章 ,湖南團成立第5章 ,初識倪端第35章 ,相互推卸第401章 ,北上前第695章 ,鬆坡將軍一談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617章 ,大伏擊第11章 ,整頓軍務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951章 ,風雲漸起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859章 ,倒數準備第400章 ,買賣還是交換?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784章 ,正式宣佈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803章 ,大夜襲第228章 ,廣東聯合銀行第991章 ,事露第172章 ,趙聲的不滿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68章 ,張家邀請第414章 ,青雲閣見蔡鍔第781章 ,安撫人心第21章 ,見革命黨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10章 ,空額規則第315章 ,無限制狙擊戰策略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802章 ,第二師援軍第44章 ,立功升官第405章 ,司徒美堂的想法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13章 ,展開訓練第665章 ,事未息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243章 ,上海俱樂部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856章 ,信與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