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在瀛臺

七月中旬,都督府在西郊軍營劃出一片空置的營區,經過一番修繕和調整,成爲警察學校的校址。吳紹霆親自拜訪伯力安,通過伯力安僱傭了五名蘇格蘭場的資深警察、兩名受過專業偵緝訓練的偵探以及一名倫敦警察指揮學院的教官。預計這些外籍教官需要三個月之後才能抵達廣州,而廣東警察學校從月底正式掛牌成立,安排學員入學。

三個月前沒能編入第三師的各縣士兵合計兩千多人,軍部將這些士兵安置在原籍,每個月補助一筆生活費。警察學校成立之後,每一期學員人數限制在五百人,分批次逐一培訓。

同時警政工作陸續展開,都督府成立警務處,調後勤部部長倪端擔任警務處處長。規劃全省警務分配,再次啓用梁鴻楷擔任後勤部部長。

梁鴻楷這段時間一直在韶關督導第六團,陳光璧這隻老狐狸表面上對梁鴻楷客客氣氣、馬首是瞻,可是暗中卻一直在牴觸梁鴻楷。韶關是他的地盤,他雖然畏懼吳紹霆,但只要自己不違背吳紹霆的大方向,在下面小打小鬧廣州政府還是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何況這是吳紹霆親口承諾過的。

在剛剛外調韶關的那段時間,梁鴻楷本性中的野心重新復燃,認爲自己在韶關一定能夠風生水起、培養自己的勢力。再加上他發現陳光璧是一個阿諛奉承之輩,第六團團長郝少義又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更是堅定了他的打算。

然而才一個月的時間,他立刻發現事情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順利,正是陳光璧和郝少義看上去和和氣氣,讓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去戒備心,非但被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三個月後,他再無一絲一毫的脾氣,只能老老實實的安守本分。

在廣州庫銀失竊案上,吳紹霆一直沒有拿莫擎宇開刀。他並非顧慮莫擎宇的兵權,要說硬碰硬這是他最拿手的事情。經過在雲浮與二十三鎮一戰之後,他決定將這廣州庫銀件事塵封,因爲莫擎宇的第二團在雲浮毫無保留的打了一場硬仗,堅決執行並完成了他的命令。這說明莫擎宇貪財卻不貪權,是一個可以好好掌握的部下。

廣東省如火如荼的發展之際,南北議和已經接近了尾聲。

七月十五日,鳳山被調回北京,雖然這位早該死的滿清大將極不情願,然而袁世凱故意停了第一鎮的軍餉糧草以及軍火供應,鳳山無奈之下只好北上回京。袁世凱任命北洋系何宗蓮以副都統代理第一鎮軍務,下令全軍據守漢陽、漢口,停止進攻武昌。

湖南方面的清軍勢力一直到七月二十二日方纔停戰,在湖南的部隊不是北洋麾下,這讓袁世凱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恐嚇住湖南清軍將領。四川、奉天、安徽等省也相繼在月底之前停戰,革命軍與清軍勢力各自撤退休整。

唐紹儀沒有遵從袁世凱的命令返回北方,而是在上海留住了下來。雖然南北談判的進展他不再參與,可心思卻沒有從這上面挪開過。爲了應付袁世凱的懷疑,他與江浙大富商張靜江一同在上海成立了揚子保險公司,藉助打理實業的掩護,繼續留在上海觀察國內政治走向。

事實上唐紹儀已經開始懷疑袁世凱的居心了,他從北方來滬與伍廷芳和談,目的是真誠的希望促成南北和平統一。可是眼看和談接近尾聲,袁世凱卻一電將他召回,這是赤裸裸的竊奪了他的政治功績。同時袁世凱在聽說南方願意送出大總統之位後顯得如此心急,儼然露出了一副野心家的真實面目。

孫中山在南京與唐紹儀也曾有電報往來,他們都共同認識到袁世凱的危險性。

雖然這個共同認識是介於孫中山和唐紹儀的各自政治利益的基礎上,然而能夠達成一致的利益,那就能促成一次政治聯盟。

南京臨時政府已經在暗中謀劃遏制北方的計劃,只可惜從七月底到八月初,頒佈一系列的法案來約束袁世凱的方法毫無進展,袁世凱在北方總能耍出一些手段。

八月初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之職,同一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同日宣統皇帝宣佈退位,滿清政權不復存在。而早在之前,袁世凱通過賄賂、收買和安撫滿清大員,讓這些人得以站在他的一邊。

沒過多久,經過宋教仁南京、上海、鎮江以及江浙一帶的積極奔走,將同盟會改組爲國民黨。宋教仁清楚的認識到袁世凱獨裁野心,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他不得不放下對君憲派、舊官僚的成見,希望能夠聯合所有政治勢力的力量,共同牽制袁世凱的獨裁行爲。

袁世凱惺惺作態的任命陸徵祥組建臨時內閣。同時也做出了上任以來值得國民尊敬的一件事,在蒙古和西藏的主權問題上,袁世凱發表了堅決的聲明,絕不承認任何分裂、侵佔的意圖,強調蒙古與西藏是中華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南北議和的達成,雖然讓南方感到很委屈,可是各界人士所期待的“和平統一”總算是浮出了水面。槍聲、炮聲、殺聲漸漸消落,一切百廢待興。

位於北京西城的大總統府,正大門新華門最近剛剛翻新,交叉懸掛了兩面五色國旗,門樓上對齊垂下來兩幅承託喜慶氣氛所用的條幅。正門兩旁,八名威嚴的儀仗隊士兵,整整齊齊的站在那裡,他們要仿效的就是白金漢宮門口的皇家警衛軍。

前幾天袁世凱很忙,他乘坐着從洋人手裡購買的總統轎車,每隔幾個小時就要進出新華門。他要去東交民巷與各國大使交談,又要去東堂子巷總理衙門處理一些還沒有搬進總統府的公務,還要去應付一下滿清退位的皇室。這些都不是什麼正經事,但是卻比正經事更能贏得大總統良好形象的效果。

今天好不容易清閒了下來,袁世凱慢悠悠的沿着南海中央的瀛臺走道,一邊看着護欄外邊南海水裡游來游去的魚,一邊怡然自得散着步。樑士怡、陸建章、楊士琦,以及一些老部下都陪伴在身後。他們都穿着昨天剛訂做好送來的禮服,每個人的神色都很爽朗,就如同這初秋明媚的天氣一樣。

“嗯,好,嗯嗯,很好。”袁世凱喃喃自語的笑着道。

跟着後面的衆人都在各自談笑,沒有注意到袁世凱喃喃自語,只有緊緊跟着袁世凱一側的老幕僚、出任政事堂機要局總長的張一麐聽到了,他從小站練兵時就跟着袁世凱,雖然公車上書那一會兒他也摻和了進去,可是袁世凱從始至終都對其信任有加。

張一麐走上前,低聲問了道:“總統大人,您有什麼要吩咐嗎?”

袁世凱看了張一麐一眼,肥厚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隨後嘆了一口氣,說道:“仲仁啊,我問你,你說我現在應該高興嗎?”

張一麐不是一個阿諛奉承的人,他沉思了片刻,認真的說道:“以屬下看,今日可高興,今日之後不可高興。”

袁世凱揚了揚眉毛,伸手摸了一下自己剛剛剃乾淨的腦袋,笑問道:“你說話總是讓人捉摸不透,你總是希望我來問你下文。仲仁啊,這個習慣不好呀。”

張一麐呵呵笑道:“總統閣下其實您是明白屬下的話,所以屬下才儘量說得簡單一些。”

袁世凱伸出一根手指在張一麐面前搖晃了一下,哈哈笑道:“仲仁,你這人呀……”

他當然明白張一麐的意思,今日可以一樂是因爲總算處理好了北京的大小事務,日後不能樂那是因爲國內的事務尚待整頓。偌大的中國可不是小小的北京那麼容易,今日一了之後何日能在樂尚未可知呀!

張一麐瞭解袁世凱的爲人,袁世凱給他最大的感慨就是喜歡裝。裝糊塗,裝深沉,裝風度。這一切撮合在一起那就是腹黑。最初一段時間他跟着袁世凱時感到很累,後來慢慢適應了,也就習慣了對方爲人處世的風格。

“華甫昨天把禁衛局的事辦妥了,解決了我最後一個後顧之憂,從明天開始就要好好應付那些宵小了。”袁世凱長嘆了一聲,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閃過了一絲陰鬱的臉色,不過很快就消失全無。一張面具待久了,時不時會露出真面目。

張一麐知道袁世凱說的是禁衛軍兵變的事情,自宣統退位之後的這幾天,禁衛軍四個營多是旗人子弟,一直都不願意接受事實,不斷的躁動和抗命。前幾天禁衛局還發生了槍擊事件,一個漢人隊官被擊傷。袁世凱爲了顧全京城的局勢,在這個時候沒辦法派兵去鎮壓警衛軍。好在馮國璋從山東返回之後隻身前往禁衛局。馮國璋是昔日禁衛局主事官,他以個人性命擔保禁衛軍四個營日後享受同等待遇,這才平息了一場動亂。

袁世凱走得有些累了,他停下了腳步,靠在一個護欄的石柱上休息。

陸建章、楊士琦等人於是快步走了上來。

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597章 ,謀而後動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672章 ,五十慘案第252章 ,黃埔小將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2章 ,郵輪奇遇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588章 ,議定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訪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1047章 ,二十五師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3章 ,碼頭別見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851章 ,真格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509章 ,戰之心第472章 ,大發展之前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36章 ,識野追蹤第679章 ,梧州事後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645章 ,遷徙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840章 ,慶元會議的動作第620章 ,昆明一談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273章 ,振軍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1052章 ,新式轟炸機第110章 ,李琛變節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195章 ,談判第1071章 ,大正天皇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847章 ,病況第564章 ,第一次會議第596章 ,佈局四川第316章 ,江西軍南下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1052章 ,新式轟炸機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1180章 ,黃浦大飯店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294章 ,貸款第914章 ,變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900章 ,長樂海防線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687章 ,雲南聲勢第451章 ,醒來第868章 ,探監第896章 ,日本計劃第852章 ,放言第725章 ,蔣百里一談第1096章 ,突遭變故第598章 ,突發事件第279章 ,沈鴻英的毒手第954章 ,火線點燃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1102章 ,投彈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389章 ,南征軍內變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227章 ,善後大借款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959章 ,斷交
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597章 ,謀而後動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672章 ,五十慘案第252章 ,黃埔小將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2章 ,郵輪奇遇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588章 ,議定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訪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473章 ,發展工業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1047章 ,二十五師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3章 ,碼頭別見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843章 ,海軍副官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851章 ,真格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509章 ,戰之心第472章 ,大發展之前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36章 ,識野追蹤第679章 ,梧州事後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645章 ,遷徙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840章 ,慶元會議的動作第620章 ,昆明一談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273章 ,振軍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1052章 ,新式轟炸機第110章 ,李琛變節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195章 ,談判第1071章 ,大正天皇第248章 ,兩廣裂縫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847章 ,病況第564章 ,第一次會議第596章 ,佈局四川第316章 ,江西軍南下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1052章 ,新式轟炸機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1180章 ,黃浦大飯店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294章 ,貸款第914章 ,變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900章 ,長樂海防線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687章 ,雲南聲勢第451章 ,醒來第868章 ,探監第896章 ,日本計劃第852章 ,放言第725章 ,蔣百里一談第1096章 ,突遭變故第598章 ,突發事件第279章 ,沈鴻英的毒手第954章 ,火線點燃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1102章 ,投彈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389章 ,南征軍內變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227章 ,善後大借款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959章 ,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