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文化發展

雖然說這些信息並不算實際上的發展行爲,但對制訂相關的發展計劃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如果沒有這些參考信心,誰能說得清楚中國文化教育事業處於什麼階段?誰能說的清楚未來發展文化教育需要重視什麼地方?

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調查工程,當大總統辦公室下達命令之後,中央政府立刻開始執行這項命令。就這樣從中央到省府,從省府到市府,從市府到其他地方政府,一場覆蓋全國的文化教育大發展進入前期預熱狀態。

儘管之前中央政府頒佈的“七年發展計劃”已經讓所有地方政府滿負荷運行,可章太炎事件傳開之後,各地方政府都很清楚這件事的嚴重性,這不僅是元首拿自己的尊嚴榮譽來辦事,更是關乎到元首的手腕魄力。如果這件事辦不妥,元首一怒之下肯定會嚴打嚴懲,因此哪怕忙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也必須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正是因爲這次全國範圍的文化教育統籌工作,使得所有地方政府都顯出了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也讓全國人民看到了一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政府。老百姓們漸漸意識到,黑暗的舊社會正在消失,一個嶄新的、先進的、與世界列強並駕齊驅的文明國家正在凝聚成型。

到了六月二十二日,全國的文化教育調查歷經千辛萬苦,總算匯聚到中央政府。

吳紹霆就在這一天召開了中央政府文化教育相關部門的全體官員工作會議,就全國開展的調查彙總信息組織討論和分析。

根據這次全國普及調查的情況來看,中國百分之六十八的人口處於教育匱乏狀態,而幾乎所有省市的文化發展水平都屬於十分落後的階段。也就是說,擁有五千年文明傳承的中華民族,如今基本上是屬於文盲性國家,所謂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到經過清朝統治以及清末半封建半殖民時期的摧殘,早已經退化到慘不忍睹的地步。

在這次調查過程中,一些別有用心的省市還特別安排了道德品性的測試,雖然這份測試嚴格的來說不屬於全國範圍,但也能算得上是抽樣調查。根據這些稀少的信息顯示,很多中國人已經完全失去最基礎的“道德”觀念,爲了生存、爲了更好的生存、爲了貪得無厭的生存,人們早已經把道德底線越拉越低。

不得不說,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文化教育和道德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因爲落後的文化教育環境,衍生出沒有道德觀念的人生觀,長此以往下去就將成爲民族性根深蒂固的惡習,甚至再像扭轉回來都十分困難。

吳紹霆在聽完官員們的彙報之後,陷入了冗長的沉思,這件事使得他聯想到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道德狀況,不敢攙扶老人,不敢見義勇爲,人們之間越來越陌生,各掃門前雪,甚至還變態到巴不得別人遭到天災人禍。

這就是沒有科學、素質的文化事業和教育事業造成的惡果,也是陳陋舊社會長期以往積累下來的腐敗氣息。縱然國家再富有、再強大,但民族性已經脆弱到極點,別所到時候迎接一場戰爭,哪怕是一場稍微有點規模的文化入侵就能摧毀整個中國的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道無形的壁壘,只要它越是強大,國家整體就越有韌性,哪怕外來勢力入侵到只剩下一省一城,全民族依然會衆志成城的頑抗下去。

這個時候他倒是有些想要感激章太炎了,要不是章太炎瘋狂的舉動,吳紹霆或許還不會有這樣的覺悟。中國要想全面發展,很多事情都必須立刻着手去辦。像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更是要儘快落實,從而彌補近代中國造成的文化教育斷面,讓中國重新走上文明強國的道路,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

這次討論會議一直進行了四天,前後開了十二場會議,中央政府終於開始起草相關的政策文件。根據文化教育部官員的總結,要想在目前狀況的中國大力提高文化教育事業,不僅要拋開門戶之見引進西方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文化拓展思路,更是要準備充足的發展經費,畢竟文化教育事業並不是純粹的盈利事業,它所創造的真正利潤將會以無形資產回饋到社會,因此這實際上是屬於國家的一種投資方式。

教育部部長蔡元培認爲,要發展文化必先發展教育,有教育才能有文化,同時國家通過各種方式來鼓勵民間自行發展文化教育,從而到達發展的廣面和普及化,雙管齊下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

有鑑於此,吳紹霆將自己醞釀許久的一個想法公佈了出來,他決定籌備五千萬預算經費,在中國建立兩套教育系統,其一是民辦教育系統,其二是官辦教育系統。雖然聽上去並沒有任何新意,甚至還有點陳腔濫調。但是他知道,官辦、民辦教育一直都只是嘴巴上說說,沒有哪一屆政府真正重視過,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把這個簡單的方法付諸實際,組建一套有效率、有作用的教育產業鏈。

在吳紹霆的設想之中,他計劃以官辦教育來負責小學和中學兩個階段,而民辦教育則集中在高等學府方面。當然,這只是一個規劃性的計劃,並沒有嚴格設置限定,民間教育資源同樣可以量力而爲,選擇承辦一些中小學;而官辦教育也未必不能涉足高等學府,比如目前國內幾所重點大學,基本上全部都是官辦。

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爲吳紹霆希望通過官辦教育來執行惠民政策,以國家財政補助的形式,優先讓國民大衆打下基礎學識,大幅降低文盲率。至於高等學府在目前階段並不鼓勵人人都就讀,只安排那些有繼續深造決心的人接受這方面教育。

按照這樣的預想,官辦教育的費用會很便宜,而民辦教育的費用會很昂貴,畢竟民辦教育也考慮盈利性來維持學校的運轉。

發展都成熟階段的時候,官辦教育僅僅是一種基礎教育系統,教育模式算不上出色也算不上壞,也就是中規中矩的樣子,只有官辦高等學府會在教育部直接管轄之下與時俱進。相反,民辦教育會形成一種自我演變的體制,在教育部監督下的自由經營時期,民辦教育會形成一種良性競爭,正所謂優勝劣汰,民辦教育只能不斷的改良自身教育水準才能生存下去。

最終,民辦高等學府將會成爲中國高等教育的中堅力量。因爲有了競爭,各大高校會通過改善學校環境、聘請優秀教員、提高學術科研的力度來增加自身核心競爭力。而且在大量培養出優秀人才之後,也會冥冥之中形成一種社會財富。

吳紹霆不希望中國教育像二十一世紀那樣走向教條式,他可以接受在小學、中學開設所謂的“美化統治者”的課程,但是大學一定要堅持自由化。也就是說,他在學生思想不成熟的時候給予一次灌輸“美化統治者”的機會,但當學生們成長、成熟之後,也要給予他們選擇是否堅持這種思想的機會。

【杯具啊,搬家之後新房子沒有小區光纖,電信說要重新派人安裝,但一直沒有後續消息。今天是用筆記本偷了一個沒密碼的無線網上傳文章,如果出現斷更還請各位大大見諒,純粹是網絡問題!】

第613章 ,瀘州和成都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791章 ,開戰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32章 ,遭遇劫案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21章 ,見革命黨第819章 ,誘敵第69章 ,營銷思路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467章 ,唐紹儀出面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679章 ,梧州事後第87章 ,似有隱情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711章 ,共謀第244章 ,北方的反應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30章 ,小惡作劇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1106章 ,琉球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475章 ,生產線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1133章 ,體制爭議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664章 ,動變第838章 ,討價還價第401章 ,北上前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319章 ,建黨的想法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976章 ,總攻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230章 ,德國人的交易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824章 ,中德夜談第602章 ,在宜賓第191章 ,老狐狸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827章 ,白熱化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982章 ,肇事第604章 ,升級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439章 ,見面第83章 ,狀元商人第41章 ,援軍到來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1046章 ,弗倫奇軍團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192章 ,國內山雨之前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663章 ,揭底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388章 ,雷烈風行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44章 ,立功升官第1211章 ,震動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251章 ,陸榮廷之怒第210章 ,黃埔軍校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188章 ,敲詐和勒索第44章 ,立功升官第558章 ,碼頭上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748章 ,遷都之前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爭執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170章 ,會師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3章 ,碼頭別見第86章 ,問題而來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
第613章 ,瀘州和成都第341章 ,戰壕鼓舞士氣第791章 ,開戰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32章 ,遭遇劫案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21章 ,見革命黨第819章 ,誘敵第69章 ,營銷思路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467章 ,唐紹儀出面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1216章 ,變相而談第679章 ,梧州事後第87章 ,似有隱情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711章 ,共謀第244章 ,北方的反應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30章 ,小惡作劇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1106章 ,琉球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475章 ,生產線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1133章 ,體制爭議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664章 ,動變第838章 ,討價還價第401章 ,北上前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319章 ,建黨的想法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976章 ,總攻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230章 ,德國人的交易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824章 ,中德夜談第602章 ,在宜賓第191章 ,老狐狸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827章 ,白熱化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982章 ,肇事第604章 ,升級第1045章 ,德里會議第439章 ,見面第83章 ,狀元商人第41章 ,援軍到來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1046章 ,弗倫奇軍團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192章 ,國內山雨之前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663章 ,揭底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388章 ,雷烈風行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44章 ,立功升官第1211章 ,震動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251章 ,陸榮廷之怒第210章 ,黃埔軍校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188章 ,敲詐和勒索第44章 ,立功升官第558章 ,碼頭上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748章 ,遷都之前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爭執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170章 ,會師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3章 ,碼頭別見第86章 ,問題而來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