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請出山

曾熙欣然說道:“難得在這個時候還有像吳都督這樣重視國粹文化的人,老朽與北宗先生只是一副空架子,吳都督肯聘請我們,我們未必有這能耐呀。”

吳紹霆笑道:“曾先生切莫這麼說,說起能耐,我吳紹霆難道是一個耍筆桿子的人嗎?若曾先生不肯南下,那紹霆只好留在上海不走,直到曾先生、李先生答應。”

曾熙與李瑞清對視一眼,李瑞清嘆息的說道:“吳都督這般盛情,我們兩個老頭子若還推辭,那就是太不識趣了。”

吳紹霆喜道:“多謝李先生,多謝曾先生。兩位近日即可有所準備,若兩位不嫌棄,過些時日跟在下的船南下返粵。若兩位先生願意自行前往,紹霆可資旅費。”

曾熙和李瑞清答應了下來。

吳紹霆又看向岑春煊,曾熙和李瑞清對於他來說,作用只是爲廣東都督府增加文化形象,讓廣東都督府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能更正派。他此番前來最重要的目的還是說服岑春煊加盟,有了岑春煊這個大人物,廣東的實力最少翻一番。從去年岑春煊捐助十萬支持廣東建設警察學校,可以看出去年他們的會談,在岑春煊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甚至可以說已經說動了岑春煊的心。

吳紹霆也很清楚一點,如果岑春煊真的願意南下不用等到今天。他今天專程面訪岑春煊,一方面是希望能促成這個大人物南下,另外一方面就算不成功也要知道岑春煊心中的想法。

“雲公,不知您意下如何?”他問道。

岑春煊不慌不忙的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之後,方纔說道:“吳都督的好意我再明白不過了。並非我矯情,只是在上海還有一些事尚待處理。不如這樣,懇請吳都督容我考慮一陣吧。”

吳紹霆有些失望,顯然他兩個目的都沒答道,既不能說服岑春煊南下,又不能套出岑春煊的原由。不過他沒有繼續勸說下去,岑春煊在看到聘書上的司法部長之後能說出考慮的話,這已經說明岑春煊明白和認同自己的心意了。他遺憾的嘆了一口氣,苦笑道:“紹霆不是一個婆媽的人,雲公能夠考慮紹霆的請求,已經是紹霆此番的大收穫了。希望雲公不論考慮結果如何,都能給紹霆一個迴應。”

岑春煊笑道:“這是自然。”

回到上海俱樂部,吳紹霆開始籌劃他在上海的第二步行動。第二天下午,他與鄧鏗帶着幾個隨從來到了上海國民黨黨部,以私人身份拜訪了宋教仁和廖仲愷。來到黨部大樓前,只見這裡懸掛着許多宣傳旗幟,甚至還有當選內閣總理的宋教仁畫像。政治氣氛濃厚。

縱然大選已經結束了,可是這幾天宋教仁依然十分忙碌,準備北上的行程並不寬鬆,還要與黨內各部門協調好組閣之後的政治方針和國家統一計劃。廖仲愷比宋教仁更忙,只不過他是往返宋教仁和孫中山之間的瞎忙活。周震鱗、章士釗等人也都在去年年底來到上海,不遺餘力的協助宋教仁參加大選。

一個文員走進了宋教仁的辦公室,宋教仁正在講一通電話。文員沒好意思打攪,只好悄悄走上前去,將一張名片放在了宋教仁面前。宋教仁向文員點頭示意了一下,隨手拿起了名片看了一眼,當他看清楚上面的名字之後,馬上對電話講道:“就先這樣,晚點我再去租界與你面談。好的,再見。”

他放下了電話,連忙對文員說道:“他人呢?”

文員回答道:“在一樓的小茶室休息。”

宋教仁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服,匆匆的走出了辦公室,先來到了走廊另外一邊的一間公共科室,在敞開着的門上敲了敲。科室裡面的幾個文員都擡起頭來了。

“行嚴,仲愷,廣東那邊來客人了。”宋教仁站在門口喊了道,同時還向科室裡面的章士釗、廖仲愷招了招手。

章士釗、廖仲愷立刻走了出來,宋教仁沒有向他們說什麼,帶着他們下樓去了。章士釗、廖仲愷聽說廣東那邊來客人,並沒有意識到是吳紹霆,還以爲是朱執信、莫紀彭等人。當他們來到一樓小茶室時,看到穿着西裝革履的吳紹霆一行人,不禁大敢詫異。

“震之?你怎麼來上海了,事先也不通知一聲,什麼時候到的?”廖仲愷熱情的問了道。

吳紹霆站起身來,笑道:“剛到一兩天。哎,這次來上海並非公事,只是私下向幾位去年幫過我的朋友道謝罷了。”

宋教仁走上來跟吳紹霆握了握手,假裝責怪的說道:“難道不是公事你就不來見我們了嗎?放下我們各自的身份,大家還是好朋友嘛。”

吳紹霆哈哈笑道:“漁父兄所言極是,我之錯。之前不曾作通知,主要是因爲我知道漁父兄最近肯定忙的不得了。今天來拜會的路上我還忐忑不安,咱們的大總理會不會有空接見我呢。今天見不到的話,後天是上元節,我還打算在那天再來找你呢!”

宋教仁笑着在吳紹霆肩膀上打了一下,沒好氣的說道:“吳都督你這是笑話人是嗎?”

大家都鬨笑了一陣。

宋教仁請衆人落座,大家相互絮叨一些近況。從宋教仁那裡得知到黃興還在南京,孫中山上個月回滬,現住在江南製造局都督府。吳紹霆深知宋教仁現在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北上組閣,所以特意詢問了一番行程準備。

“前面的工作都差不多了,我黨昨天剛剛派了專員先去北京那邊安排。擬定是在二十三號乘火車到天津,克強會在南京等我,說是要送我北上。”宋教仁說道。

“二十三號?行,我就在上海多留幾天,到時候我送你到南京,克強再從南京送你到北京,好的很。”吳紹霆鄭重的說道。

宋教仁連忙推辭道:“震之,你離開廣東那麼久,萬一廣東出什麼事可不好。好歹廣東是革命首義之地,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克強說要送我去北京我都覺得麻煩,我三十多歲的人,還是小孩子嗎?”

吳紹霆堅持說道:“漁父啊,你這次是代表全中國人民北上施行民主事業,自從去年革命之後,這可是大家翹首以盼將近一年的頭等大事,無論於公於私,我送送你是應該的。就這麼決定了,你不要推辭。你要是再推辭,我告訴你,我可會追在火車後面跑着送你到南京。”

大家被逗笑了起來。宋教仁感激的點了點頭,嘆道:“你都這麼說了,我可不敢再亂來。”

晚上衆人到黨部附近的飯店吃了一頓飯,回頭又到宋教仁公寓聚談了一番。

吳紹霆關切的詢問了宋教仁組閣之後的政治方針,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整個完善談話都很愉快,大家心平氣和的各抒己見,對中國未來充滿了希望。晚上九點過後,衆人陸續起身告辭,吳紹霆帶着手下返回了上海俱樂部。

回到房間,吳紹霆先前愉快的情緒一掃全無,從下午見到宋教仁到剛纔告辭,他一直都是裝出一副充滿希望的樣子。雖然歷史因他而發生了改變,可是很多大事件隨之也提前發生了,幾乎是辛亥革命之後的翻版。他原本還很相信蝴蝶效應,認爲歷史會走上大的岔口,顯然這個想法是錯的,岔口只是局部,“歷史必然性”還在起着主導作用。

他不太確定宋教仁這次北上會不會遇刺,所以纔要求送其到南京。到時候在火車站,他跟手下還能照應一下宋教仁,到了南京之後則由黃興接手,或許就能避免慘案的發生了。如果說孫中山遇刺,他可能不會那麼關心,反倒還會輕鬆一些。可是宋教仁是一個難得可以拉攏的革命黨人物,尤其國民黨成立之後宋教仁的政治地位一下子拔高到新的層次。

於公保全宋教仁可以得到一筆政治資源,於私哪怕沒有政治資源,政權到這個人才加盟同樣是一件不錯的事。宋教仁可是具有很多附加價值,不僅僅能拉來一批政治家,還能影響號召國內外的資產階級人士。

上元節這天,吳紹霆與孫中山、陳其美、廖仲愷、宋教仁等等一起在都督府會餐。

之後的幾天,廣東發來一份電報,告知第一批德國軍火已經順利抵達廣州。一萬五支毛瑟槍可不是一次就能完成運輸,更何況德國人也不是傻子,他們做了一筆吃虧的買賣,肯定不會讓吳紹霆好過。所以這批槍炮按照合同的規定,分六批次限期兩年之內交貨。第一批一共六千支步槍,一千萬發子彈,以及兩門大炮。電報發來時,相信貨物都已經卸載完畢了。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去年年底已經開始建設廠址,部分德國技術人員和機械陸續抵達廣州。德方的要求是由中方妥善安置這些技術員和機械,吳紹霆經過合計之後發現,這些人簡直就是豪華旅遊團,十二個人員、二十臺機械,維護費用竟然等同於一個加強連。吳紹霆只能認了,在談判時他坑了德國人太多,早就料到德國人敢答應這些條件是有代價的。

第824章 ,中德夜談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227章 ,善後大借款第859章 ,倒數準備第1147章 ,社會革命黨來訪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628章 ,開春之四川第382章 ,停戰協約第1154章 ,五年裁軍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169章 ,血戰廣仁路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305章 ,破襲戰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1140章 ,佈政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1186章 ,華盛頓計劃第717章 ,第三師鏖戰第689章 ,希望之滅第1031章 ,風捲殘雲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553章 ,蔡鍔與小鳳仙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238章 ,滬寧鐵路醫院第351章 ,委屈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759章 ,七個集團軍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644章 ,陳宦之決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643章第300章 ,佈局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1198章 ,安撫第138章 ,欲擒故縱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59章 ,別有用心第1079章 ,南亞進展第809章 ,空襲開始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1153章 ,南洋特別行省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911章 ,蔡鍔的想法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913章 ,前兆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1143章 ,雙方算盤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384章 ,善後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第56章 ,張家大少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763章 ,孫傳芳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632章 ,夾擊第283章 ,新年第358章 ,對話蕭耀南第1143章 ,雙方算盤第935章 ,條件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868章 ,探監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391章 ,蕭耀南之哀第53章 ,義正嚴詞第807章 ,第三天到來第273章 ,振軍第294章 ,貸款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987章 ,德國再次來訪第36章 ,識野追蹤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37章 ,追擊行動第760章 ,十月底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919章 ,真相第1028章 ,閉門會議
第824章 ,中德夜談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227章 ,善後大借款第859章 ,倒數準備第1147章 ,社會革命黨來訪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628章 ,開春之四川第382章 ,停戰協約第1154章 ,五年裁軍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169章 ,血戰廣仁路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305章 ,破襲戰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1140章 ,佈政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1186章 ,華盛頓計劃第717章 ,第三師鏖戰第689章 ,希望之滅第1031章 ,風捲殘雲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553章 ,蔡鍔與小鳳仙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238章 ,滬寧鐵路醫院第351章 ,委屈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759章 ,七個集團軍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644章 ,陳宦之決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643章第300章 ,佈局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1198章 ,安撫第138章 ,欲擒故縱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59章 ,別有用心第1079章 ,南亞進展第809章 ,空襲開始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1153章 ,南洋特別行省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911章 ,蔡鍔的想法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913章 ,前兆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1143章 ,雙方算盤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384章 ,善後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第56章 ,張家大少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763章 ,孫傳芳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632章 ,夾擊第283章 ,新年第358章 ,對話蕭耀南第1143章 ,雙方算盤第935章 ,條件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453章 ,孫中山的考慮第868章 ,探監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391章 ,蕭耀南之哀第53章 ,義正嚴詞第807章 ,第三天到來第273章 ,振軍第294章 ,貸款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987章 ,德國再次來訪第36章 ,識野追蹤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37章 ,追擊行動第760章 ,十月底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919章 ,真相第1028章 ,閉門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