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規劃南亞

另外四個邦則由中國委派總督,所有總督都授予一等公爵的爵位,而公爵前綴稱呼正好是所在“邦”的名稱沸*騰*(這是中國榮譽制度改革之後,一等公爵第一次有實際意義的封地,並且從此以後也成爲一種慣例,中國在海外的領地享受真正的爵位封地

除此之外,吳紹霆決定將老撾改名,以老撾中古時期的王朝名稱“瀾滄王朝”爲依據,將老撾正式易名爲“瀾滄聯邦”他還要求在瀾滄聯邦的憲法裡面,必須明確做出規定和註釋,稱瀾滄聯邦是名義上的合衆聯邦國,但中央政府的行使權力由中國中央政府代替

在中國委派瀾滄四位總督人選上,吳紹霆也擬好了名單,分別是爲:佔巴塞總督李純,受封爲佔巴塞大公爵;色貢總督吳復甄,受封爲色貢大公爵;琅南塔總督顧品珍,受封爲琅南塔大公爵;沙裡武耶總督朱培德,受封爲萬象大公爵,他也是唯一一個與封地名稱不同的海外大公爵

按照中華民國《憲法》附屬海外領土修正x法案,所有在海外任職的總督極其附屬官員,均是文職身份,在軍事方面只享有地方衛隊、憲兵部隊和警察的調動權,其餘擴編、練兵、預備役部隊以及駐地兵營全部歸屬國防x部直轄監管

不過考慮到非常時期,所以這項法案暫時不予執行,所有總督在上任之後仍然可以保留軍職,直到戰爭結束之後再酌情另外安排

瀾滄聯邦的成立不算什麼難事,哪怕中國在老撾沒有駐紮多少兵力,可是失去暹羅和英國兩大靠山,老撾上上下下都還指望着有人能來主持大局,總不至於讓黎明百姓餓死因此對於昆明元首行營的安排,他們只能逆來順受,甚至還能強顏歡笑表示支持

然而在暹羅的問題上卻顯得要棘手許多,不僅因爲暹羅本身就有一定的軍事實力,而且在此之前還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版圖,既不能扶植軍閥製造分裂,又不能明目張膽的宣佈廢除暹羅國號,實在是難以下手

如果中國真的要強行吞併暹羅,勢必會引起暹羅地方軍的頑抗,一旦鎮壓作戰不能在短時間之內取得成效,到時候事情就會越鬧越大,外界輿論就會抨擊中國的入侵行爲倒頭來只會平白無故的多增風險,這是得不償失的事

經過好幾天的連續會議,吳紹霆總算找到了一個折衷的解決辦法,他決定將暹羅按照瀾滄聯邦的方式分解整個國家

既然暹羅看上去是一個完整的國家,有着堅不可摧的統一政治,那中國就要針鋒相對,利用各種手段專門來打擊暹羅優勢的地方,直至所有優勢全部消失殆盡

吳紹霆計劃給予暹羅一個整體國家的名義,並且推行諸侯聯邦制度,扶持拉瑪六世爲暹羅國王,然後將暹羅全國分化爲十一個親王封地和七個諸侯城邦,由拉瑪六世的兄弟、子女分別獲得親王領地,另外則安排七個大貴族世襲諸侯爵位,並獲得城邦的統治權所有親王封地和諸侯城邦都擁有一定獨立的主權,也就是類似古代“國中國”的情況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消弱暹羅中央政府的權力,使得所謂的中央政府僅僅是一個較大一點的獨立城邦而已而且中國又是扶植卻克里王朝的血脈宗親出任十一個親王封地的領袖,不僅消弱了政治影響,讓暹羅方面容易接受,除此之外還在一定程度上拉攏這些暹羅皇室成員,讓這些皇室成員擁有自己的勢力圈和利益

按照吳紹霆的設想,他就是要讓暹羅皇室宗親相互之間產生矛盾,從而達到相互制衡的效果是人總會有私心,而面對權欲的私心自古以來過所有道德底線,甚至連家常倫理都可以不顧一旦這些親王的勢力得到鞏固,並且擁有自己的力量,任何想要試圖侵犯自己利益的人,都可以毫無顧忌的視爲敵人,哪怕對方是父親、兒子又或者其他親戚

中國方面所要做的,就是均衡這些親王的勢力,讓他們不至於太過強大又或者太過弱小,並且通過各種政治手段加強彼此之間的關係畢竟親王數量越多,能夠拉攏效忠於中國的機率也越大,同時相互之間制衡的程度也越強

在七個諸侯城邦之中,吳紹霆安排兩個城邦由中國將軍擔任諸侯,分別是:德烏敦城邦總督韓玉國,受封爲德烏敦一等大公爵、德烏敦世襲侯爵;烏通城邦總督黃毓成,受封爲烏通城邦一等大公爵、曼谷近畿世襲侯爵之所以有兩個爵位,前者是中華民國授予的對等爵位,而後者則是暹羅國王賜封的諸侯城邦爵位

除此之外,吳紹霆還以協助緬甸和暹羅復國之後的經濟建設爲理由,建議緬甸和暹羅將南部部分領土出售給中國,換取一筆復國建設經費,從而達到儘快恢復國家基礎建設的目的雖然這只是一份建議,但中國在派出外交專員進行交涉時,卻以幫助復國的名義,措辭強硬的要求緬甸、暹羅必須接受這個建議

緬甸目前是軍閥割據,波剛在密鐵拉成立的中央政府能夠直轄的地區少之又少,爲了解決財政問題,他只能順理成章的接受中國的建議反正南部地區他管不了,倒不如用這些不在權力之內的地方交換一筆經費,既能維持中央政府的運營,還能消弱南方的軍閥

至於暹羅在被中國強行劃分爲親王諸侯聯邦之後,中央政府的集權能力大不如前

何況失去英國這座靠山之後,暹羅財政赤字極其嚴重,國王甚至連大臣的薪金都發不出去當然,這其中原因不單單是因爲失去英國的資助,同時也有“東亞經濟復甦工程”暗箱操作,臨門一腳的將暹羅經濟命脈封死

這就是之前制訂的以經濟爲切入點,繼而掌控暹羅和老撾國家大權的計劃

在內外各種壓力之下,拉瑪六世只能簽署了這份喪權辱國的條約

關於緬甸和暹羅出售的國家領土範圍,是西起緬甸丹老東至暹羅的攀武裡,以這條橫切面的線爲界,以北的地區屬於緬甸、暹羅各國,以南的地區則全部歸屬中國總得來說,緬甸僅僅出售了兩萬平方公里的陸面國土,暹羅則出售了八萬平方公里的陸面國土

這部分地區是南亞次大陸與馬來亞對軌接壤的地方,是兼顧孟加拉灣、泰國海灣以及南沙海域的重要海上交通攔截線獲得了大約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就能輕而易舉的將勢力滲透到馬來諸島,以及爲廣闊的印度洋和澳洲

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478章 ,轎車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會議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936章 ,用意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553章 ,蔡鍔與小鳳仙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161章 ,西郊軍營之戰第726章 ,圍追吳佩孚曹錕第947章 ,援助計劃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620章 ,昆明一談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339章 ,秘密會議第612章 ,空襲之後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598章 ,突發事件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621章 ,收編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96章 ,一番切談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195章 ,談判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236章 ,請出山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52章 ,上任新軍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121章 ,獲悉陰謀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726章 ,圍追吳佩孚曹錕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520章 ,南安縣苦戰第234章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第805章 ,煎熬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29章 ,又見刁蠻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909章 ,一場陰謀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679章 ,梧州事後第1114章 ,預言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590章 ,多事之夜第765章 ,見曹錕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1102章 ,投彈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160章 ,同志們,革命!第299章 ,退和攻第1046章 ,弗倫奇軍團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415章 ,一談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1003章 ,北京大動第525章 ,胡宗南發現敵情第588章 ,議定第94章 ,明降實升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67章 ,整軍訓練第1103章 ,破竹之勢第643章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389章 ,南征軍內變第90章 ,先斬後奏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157章 ,討要軍費第1011章 ,市場花園行動開幕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665章 ,事未息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10章 ,空額規則第1017章 ,江界會戰
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478章 ,轎車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會議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936章 ,用意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553章 ,蔡鍔與小鳳仙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161章 ,西郊軍營之戰第726章 ,圍追吳佩孚曹錕第947章 ,援助計劃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620章 ,昆明一談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339章 ,秘密會議第612章 ,空襲之後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598章 ,突發事件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621章 ,收編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96章 ,一番切談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195章 ,談判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236章 ,請出山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52章 ,上任新軍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121章 ,獲悉陰謀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726章 ,圍追吳佩孚曹錕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520章 ,南安縣苦戰第234章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第805章 ,煎熬第1141章 ,歐戰大局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29章 ,又見刁蠻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909章 ,一場陰謀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679章 ,梧州事後第1114章 ,預言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590章 ,多事之夜第765章 ,見曹錕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1102章 ,投彈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160章 ,同志們,革命!第299章 ,退和攻第1046章 ,弗倫奇軍團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415章 ,一談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1003章 ,北京大動第525章 ,胡宗南發現敵情第588章 ,議定第94章 ,明降實升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67章 ,整軍訓練第1103章 ,破竹之勢第643章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389章 ,南征軍內變第90章 ,先斬後奏第850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157章 ,討要軍費第1011章 ,市場花園行動開幕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665章 ,事未息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10章 ,空額規則第1017章 ,江界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