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

岑春渲耐心等待着梁啓超開出的條件,當然他聽到梁啓超這樣的口氣,已經知道進步黨人肯定要獅子大開口。要讓廣東完完全全、實打實的歸附中央政府,這種條件別說吳紹霆不會答應,自己也絕不會代替吳紹霆答應。

“我們的意思就是,廣東不僅要取消獨立,歸附中央政府領導,承認大總統的法統地位,而且還要將全省稅政交付中央政府財政部監管,同時還要取消革命粵軍的番號,改爲編制。相信這樣的條件大總統一定會答應,而吳都督也能保全自己在廣東的地位。”梁啓超不疾不徐的列出了條件。

“卓如你的意思究竟是讓中央政府財政部監管,還是直接將廣東的稅政納入中央財政部?”岑春渲警惕的詢問道。

“廣東省自然是要上繳全部稅收,而廣東軍政府的開支維繫由中央政府直接劃撥。廣東是中華民國一部分,國家稅收原本就應該統一一致,這件事想必岑先生應該理解。吳都督首開地方政府真正歸附中央政府的先例,若能做到財政一統,必然是促進國走上統一的大功臣,這也能表現廣東對停戰議和的誠心了。”梁啓超充滿期望的說道,語氣十分誠懇。

岑春渲當然相信梁啓超說出這番話是源自真心,可是梁啓超未免也太理想化了。如今不說南方軍閥,就算屬於北洋政府的安徽、江蘇、山東、陝西等省,無一不是自給自足,從來沒說過將省內稅政全部上繳給中央,再由中央下撥。這不僅僅是一件極其麻煩的事情,更重要的還是直接把全省的命運交給北京政府。萬一北京政府有什麼貪污、剋扣挪用,沒有資金下撥到省一級,那省政府豈不是立刻要崩潰?

就算西方民主國家在稅政上也分國家稅務和地方稅務,哪裡有一棍子打死的道理?當然,他知道進步黨目前在中央政府唯一掌握的實權就是財政,因此這些理想的黨政分子恨不得把全國各省的稅收全部收歸己用,以此壯大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他沒有急着表態,故作沉思之後,向在座各位問了道:“老頭子我尚且有一些疑惑之處,縱然我答應了貴黨的所有條件,可是貴黨用什麼方法撮合這次停戰呢?”

這時,熊希齡呵呵的笑了道:“雲公若是真能答應這些條件,我們自然會聯名向大總統提議停戰的事宜,以我等進步黨今時今日在中央政府的地位,再加上廣東方面的誠意,提議必定十拿九穩。”

岑春渲慢條斯理的問道:“若老頭子理解不錯,是我現在跟貴黨談定條件,貴黨再去與大總統磋商定論,是否?”

熊希齡不禁尷尬起來,他已經猜出了岑春渲的潛臺詞,如果歸根結底是要去跟大總統磋商,何必還要經過進步黨這一環節?進步黨無非就是要在這件事當中插一腳,一方面體現進步黨的作爲,另外一方面也能叢中謀取自己的利益。

梁啓超接過話來說道:“岑先生,你與大總統談只是本意,並不能代表中央政府的態度,到時候大總統開出的條件未必會比我們現在更實在。相反,若是我們進步黨叢中翰旋,這是體現了中央政府對待廣東戰爭的態度,在理據和氣勢上更能說服大總統。”

岑春渲微笑着點了點頭,說道:“卓如所言不假。但是卓如有沒有考慮過,財政關係一聲政權的命脈,如果把財政都交出去了,那跟讓北洋軍打下廣東又有什麼區別?”

梁啓超等人面面相覷,一時都是一副爲難的表情,岑春渲的話雖然說得太過嚴重,可多多少少是有道理了。掌控了一省財政,正是掌握了一省軍政府的命脈,無論是軍隊、交通、重輕工業的發展,就連市井小販、學校文化都各個細末環節都有影響。一旦中央政府要針對廣東省,只要縮減撥款即可達成目的。

王印川嘆了一口氣,打破了沉默說道:“雲公,雖說如此,可畢竟吳都督能保全自己的地位,廣東都督和軍政府依然由他來統領,這總比一仗打下來什麼都沒有要強些。”

岑春渲哈哈笑道:“王議員,你這話讓我這個老頭子聽起來怎麼像是施捨給我們?照我說,既然老頭子能與貴黨走在一起,自然是有共同的利益,如果這件事談不攏,吳大都督跟北洋軍繼續血拼,到頭來大家都不好過。”

梁啓超嘆了一口氣,認真的說道:“岑先生,這些條件已經是我們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定論,絕對沒有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之意。政治合作講究雙方共贏,這一點我們還是知道的。一旦談定下來,吳大都督不僅能保全身份地位,同時也爲促進中華一統奠定做出貢獻,這是名利皆收的事情呀。”

岑春渲沉思片刻,他心中已經有了決定,交出廣東省稅政大權是絕對不可能,但是現在也沒必要急着向進步黨人攤牌,畢竟進步黨這個關係是要爭取,攤牌只會傷了和氣。他稍微調整了一下表情,然後說道:“這樣吧,這件事老頭子我還真沒料到,所以必須得請示廣東方面覈准。卓如,老頭子我是瞭解你的,也知道你們在這件事上的用心,不管結果如何,老頭子都先表示感謝。”

梁啓超自嘲的笑道:“岑先生太客氣了,我們進步黨所作所爲,也都是爲了國家好。”

熊希齡也說道:“岑先生能明白我們的誠心那是最好不過了。”

岑春渲微微點了點頭,正準備起身告辭。

不過在這個時候,梁啓超似乎有所感想,忽然又語重心長的說了道:“不過話說回來,岑先生或許還沒有真正明白我們的心意。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更希望岑先生您的立場。”

岑春渲不禁有些奇怪,問道:“我的立場?”

梁啓超深深的點了點頭,極爲鄭重的說道:“就想先生曾經支持先師進行維新運動一樣,如今的中國四分五裂,袁大總統是唯一有能力完成天下一統的人物。先生何必要去廣東謀求發展,真正需要先生的可是這個國家呀。”

岑春渲臉色陷入了沉思,他並不是在考慮梁啓超的話,而是在設想倘使坐在大總統位置上的不是袁世凱,自己會不會選擇在北方一展拳腳?他與袁世凱的芥蒂已經不能用利益來衡量,“南岑北袁”這個稱號已經很明顯定義了他們兩個人的角色,正如同水與火不能相容一樣,若是袁世凱在北方,他斷然會堅持在南方。

他對前清的感情可不是一般,儒家理學思想培養出來的人,忠君報國已經是刻入骨髓之中。他痛恨的不單單是袁世凱欺世盜名,更是因爲袁世凱背信棄義、篡朝竊國。之所以寧願跟着革命一派做事,一方面是他對南方的依戀,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跟北方袁世凱作對,當然其中也有受到革命派的影響,改變了一些舊友的觀點。

聽了梁啓超的話,他現在只能無可奈何的笑道:“卓如的好意我心領了,有些事你是不會明白。老頭子先前已經說過,之所以從上海再次出山也是想爲這個國家做點事,而老頭子我在廣州所作所爲,正是如此。”

梁啓超與熊希齡對視了一眼,他們兩個人都有些驚訝,難道在岑春渲眼裡廣州軍政府已經足以代表這個國家了?

岑春渲端起茶几上的茶杯,將溫熱的茶水一飲而盡,之後起身告辭。

梁啓超等人並沒有急着走,只是將岑春渲送到大門口,看着岑春渲上了馬車。之後,衆人又返回了客廳裡面。

熊希齡嘆了一口氣,皺着眉頭說道:“照我看,雲公藉口請示,實則根本不想接受我們這一項條件。唉,咱們也是誠心誠意,又不見得佔廣東的便宜。要不是這樣的話,大總統那邊豈能答應停戰?”

蒲殿俊說道:“照我看,岑先生或許會繞開我們,直接跟袁大總統談,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岑先生還能用其他條件說服大總統。”

熊希齡哼了一聲,冷冷的說道:“袁大總統.獨斷專行人人皆知,這停戰如果輕易就說服了,那袁大總統當初的決心豈不成了笑柄?”

蒲殿俊強調的說道:“我也是說運氣好的情況。誰知道袁大總統心裡想得什麼?今早懷仁堂侍從處不是有消息傳出來嗎?曹錕的南征軍和李純的江西軍雙雙謊報軍情,實際上在廣東戰場上進行的並不如意,萬一大總統權衡利弊,認爲繼續打下去不划算,選擇接受岑先生的條件,那咱們這些日子的努力不是白費了嗎?”

王印川贊同的說道:“說的對,岑先生這次北上是我們進步黨一首接應,如果沒有我們牽線搭橋,只怕岑先生要進新華門都難。現在可好,岑先生如果揹着我們直接跟大總統談,而大總統又碰巧答應了岑先生的條件,我們不僅出了力,反倒什麼都不討好。”

熊希齡深深的點了點頭,他說道:“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我們必須想一個辦法。”

這時,坐在角落的一人突然提議道:“要不,我們先去跟大總統那邊談一談,要是能說服大總統接受我們開出的條件才同意停戰,就算岑先生繞開我們去找大總統也無妨呀。”

蒲殿俊讚道:“這個主意好,袁大總統巴不得能讓廣東徹底歸附中央政府管轄,說不定還會在這個條件之上另外再加條件。”

一直沒有說話的梁啓超聽到衆人談到這裡,終於有些忍不住了。他十分嚴肅的說道:“若真要這麼做,豈不是有落井下石的嫌疑?昨天我們已經討論過了,這次無論如何都是一場保全雙方利益的合作。損人利己,吾不爲。”

蒲殿俊說道:“卓如兄,你都說了要保全雙方利益,可萬一岑先生繞開我們,我們的利益從何談起?”

梁啓超堅定的說道:“現在說這些爲時過早,袁大總統未必願意跟岑先生直接交涉,張秘書長都說過袁大總統根本不喜歡跟岑先生見面,就算前天的會面那也只有形式上的一會而已。岑先生也想盡快辦妥此事,而跟我們合作是做好的選擇。”

衆人還要議論,熊希齡伸斷了所有人的話,他鄭重其事的說道:“大家都不要說了,今天就先到這裡。不管岑先生如何決定,我相信他事先都會跟我們打一聲招呼的,到時候再做決議也不遲。”

他說完這番話,下意識的看了一眼梁啓超,眼神中流露出一種深意。他並不是在幫梁啓超,只是在進步黨內梁啓超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意義,自己只不過是順水推舟賣一個人情。他自知坐在這裡的人都是政客,唯獨梁啓超是一個道德觀念極重的政客,不過真等到岑春渲損害進步黨利益時,他相信梁啓超還是會做出反擊。

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23章 ,虎頭蛇尾第1205章 ,中俄談判第244章 ,北方的反應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1201章 ,拜年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968章 ,山地狼行動第931章 ,無限制火力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745章 ,中美初探第96章 ,一番切談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488章 ,潛移默化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55章 ,按部就班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1042章 ,罪證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721章 ,由內而外第27章 ,交通意外第352章 ,北洋軍的痛楚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263章 ,在師部第243章 ,上海俱樂部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842章 ,會議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827章 ,白熱化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629章 ,在重慶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856章 ,信與證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488章 ,潛移默化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994章 ,對話“毒氣彈”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175章 ,周小虎之死第303章 ,誘敵深入第495章 ,力量加盟第1017章 ,江界會戰第859章 ,倒數準備第953章 ,毒氣彈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356章 ,碰巧第865章 ,直接攤牌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960章 ,戰況第1133章 ,體制爭議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263章 ,在師部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876章 ,決裂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351章 ,委屈第819章 ,誘敵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62章 ,堅持到底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爭執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858章 ,預示第1107章 ,預備針對第66章 ,承受下場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161章 ,西郊軍營之戰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680章 ,掃清廣西第344章 ,最長的一日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904章 ,中國轎車工業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736章 ,馮國璋活動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994章 ,對話“毒氣彈”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888章 ,亞洲戰略
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23章 ,虎頭蛇尾第1205章 ,中俄談判第244章 ,北方的反應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1201章 ,拜年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968章 ,山地狼行動第931章 ,無限制火力第287章 ,商界風波第745章 ,中美初探第96章 ,一番切談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488章 ,潛移默化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55章 ,按部就班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1042章 ,罪證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721章 ,由內而外第27章 ,交通意外第352章 ,北洋軍的痛楚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263章 ,在師部第243章 ,上海俱樂部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842章 ,會議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827章 ,白熱化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629章 ,在重慶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856章 ,信與證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488章 ,潛移默化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994章 ,對話“毒氣彈”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175章 ,周小虎之死第303章 ,誘敵深入第495章 ,力量加盟第1017章 ,江界會戰第859章 ,倒數準備第953章 ,毒氣彈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356章 ,碰巧第865章 ,直接攤牌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960章 ,戰況第1133章 ,體制爭議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263章 ,在師部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876章 ,決裂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140章 ,被迫升職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351章 ,委屈第819章 ,誘敵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62章 ,堅持到底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爭執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858章 ,預示第1107章 ,預備針對第66章 ,承受下場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161章 ,西郊軍營之戰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680章 ,掃清廣西第344章 ,最長的一日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904章 ,中國轎車工業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736章 ,馮國璋活動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994章 ,對話“毒氣彈”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888章 ,亞洲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