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

對比廣東的熱鬧氣氛,郴州前敵指揮所內有了鮮明不同。

蕭耀南沉得住氣,可是曹錕已經連續幾番勃然大怒。樂昌縣告捷的賀電才發去沒多久,南征軍竟然陷入了粵軍的戰略包圍,後勤線被切斷,主力軍又無法突破蛇嶺,在這麼下去四個團那可是有去無回的下場。

縱然每次曹錕的回電都是破口大罵,可是蕭耀南還是不斷的催要援軍,否則南征軍就真的被困死在廣東了。

蕭耀南這次是幡然醒悟,在揮師南下之前他信誓旦旦的向曹錕保證,橫掃廣東不需要很多的兵力,只用現拔現調即可。現在他才發現,自己太高估自己,也太低估粵軍。

徵南軍在粵北陷入困境時,曹錕在湯鄉茗的面前也陷入了困境。他嘴巴上雖然痛罵蕭耀南不已,可內心深處依然在思索着解決問題的辦法,自己在湖南都待了快半年時間,怎麼可能就這麼讓湯鄉茗奪了地盤。

開戰之初,曹錕也隱隱約約覺得調給蕭耀南的兵力不太充足,想想李純在江西混的風生水起,關鍵是第三鎮背後的段祺瑞力挺李純。只可惜第一鎮的何宗蓮跟曹錕關係不熟,只顧着在湖北舞刀弄槍,以至於曹錕三個月時間只編了五個團的兵力。

曹錕現在很苦惱,一方面無顏向湖北司令部求援,另外一方面又必須儘快籌兵支援徵南軍。萬般無奈之下,他只能在湖南省內到處搜刮資金、強拉壯丁,同時把株洲、湘潭等地原屬譚廷闓的部隊徵調過來。

到了十一月底時,長沙總司令部總算倉促的編了兩個雜牌團,派給蕭耀南的去支援粵北的徵南軍。這兩個雜牌團全部沒有滿編,武器彈藥也不充裕。蕭耀南接手之後簡直哭笑不得,這種戰鬥力的團豈不是丟北洋軍的顏面嗎?

曹錕給蕭耀南去了一封電報:

“此番對粵用兵,非我第一鎮一己之事,蓋因大總統所劃之謀定,是以四省合圍粵地,如今何以獨我湖南一處使力?江西事息,李司令自當發兵助力。前線之事我託付汝,汝欲求精銳之援,或可與李司令電聯,或可與閩軍協商。我處後方爲協調而統籌,前線作戰之事汝須盡心盡力,勿負吾託。”

蕭耀南知道曹錕的意思是讓敦促江西、福建一起發兵,這種事原應該也歸曹錕負責纔是,如今曹錕推給自己,可見長沙方面與湯鄉茗的角逐愈演愈烈。

他是顧不得長沙的情況,當務之急還是發兵救援部下才是要緊。

當晚蕭耀南與江西司令部取得聯繫,語氣懇切的向李純說明利害關係,望李純儘早發兵來援。李純回電稱,所部正在籌集最後的戰略物資,不日即南下與南征軍會師。

這個“不日”一詞讓蕭耀南很是不快,足見李純還是沒有確定南下的日期。無奈之下,他只好將手裡的兩個雜牌團重新整頓一番,把武器裝備儘量裝配齊全,然後親自帶兵從郴州出發,抵達宜章縣坐鎮前線進攻。

戰事打到今天,南征軍在粵北的形式每況日下,他再不親自出馬扭轉局面,這個責任可是揹負不起的。

粵北的戰事對粵軍來說進展的很順利,第七團、第八團和第九團成功壓制住了南征軍四個團的兵力。十五日時,樂昌縣迫於物資短缺,不得不派出援軍去打通老坪石鎮的供給線。結果援軍在半路上遭到第九團的伏擊,付出慘重代價之後退回樂昌縣。

宜章縣的留守部隊在老坪石鎮催了足足五天之後,也勉強派出兩個營的兵力趕往支援。

然而這兩個營剛剛跨過省界,全軍上下還沒開一槍,結果又接到緊急命令火速返回宜章縣。因爲在援軍出發之後,粵軍第十一騎兵團在先前一個野戰連引導向,從丘陵深處繞道進入敵後,趁着宜章縣空虛時,發動了一次大突襲。

只一個晚上,宜章縣七座軍用物資倉庫被燒燬了六座,因爲派出援軍前往老坪石鎮,導致宜章縣幾乎無兵可守,粵軍騎兵團突入時如入無人之境。

粵軍騎兵團團長李文範沒有佔領宜章縣的意思,天亮之前率部撤離,利用騎兵的機動性能,來如急火、去如清風。當蕭耀南親自從郴州率部趕到宜昌縣時,這裡幾乎只剩下一片狼藉,後勤總部一個軍官都沒了。

看到這般情景,蕭耀南想哭的心都有了。

不過蕭耀南知道這一仗就算再艱難,也必須義無反顧的打下去。他和曹錕的前途幾乎都押在對粵作戰上,更何況前期的損失可以咬緊牙關忍過去,只要江西和福建發兵進攻,整個大局遲早還會掌控在北洋軍手裡。

十八日時,樂昌縣兩個騎兵營爲蕭耀南扳回了一點顏面。坐鎮樂昌縣的團長經過一番偵查,總算摸清楚第九團的屯兵之處,決定打一場奇襲戰。派出城中所有騎兵趁夜出發,直撲第九團團部。

這一晚對第九團來說太過驚心動魄,第九團着實沒有料到南征軍會主動偷襲,倉促之下團部險些全軍覆沒,團長許海英都親自披掛上陣阻擊敵人。就在千鈞一髮之時,附近的營部趕緊抽調部隊前來支援,前後夾擊之下,總算敗退了這支敵軍。

雖然這次奇襲未能成功,可是同樣給與粵軍一次打擊,或多或少振奮了一些士氣。

從月初到今天,蛇嶺的戰事越來越膠着。南征軍原本有超過粵軍的戰鬥力,只可惜從十五日開始後方中斷了軍火供應,到今天二十五日,連糧草都供應不上。早先老坪石鎮出事時,蛇嶺這邊因爲電報線遭到破壞,未能第一時間掌握情報組織回救。

等到接到消息時,粵軍戰略包圍已經完成,回救也無濟於事。

更重要的是,失去後勤物資不說,又失去了軍心士氣。雙重打擊之下,戰鬥力銳減。

連續發動了十多次進攻,竟然都讓第七團給擋下來了,兵力反倒傷亡不少。

粵軍第七團的姿態十分明確,敵人進攻就憑據工事防守反擊,敵人不動自己也不動,敵人撤退則尾隨追擊。南征軍面對這樣無奈的作戰,退無可退、進無可進,再過一段時間如果還沒有支援,部隊就活活的被困死在山溝裡。

廣州碼頭在這一天與衆不同,許多老百姓聚集在碼頭岸邊,懷着期盼和悲慟的心情,等待着從福建開來的一艘郵輪。學生自願組成歡迎隊,捧着一束束紅白相間的花捲,在瑟瑟秋風中排成整齊的隊形。軍政府的許多官員在都督吳紹霆的帶領下,站在碼頭泊位的第一排,他們穿着正式的公服,每個人的表情都十分莊重。

一個月前,革命粵軍第二師倖存的官兵經過幾番周折,從南京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上海,又從上海乘船廣東。結果貨輪在福建讓李厚基的海軍扣押了下來。

張勳和吳佩孚攻克南京之後,收繳了革命粵軍第二師所有的美式步槍,並且打算將這支部隊強行改編。然而粵軍士兵思鄉心切,多次出現逃兵。沒過多久,粵系軍官又發出聯名信,要求發還路費遣散他們回家。

吳佩孚深知這些粵軍士兵不會爲自己賣命,強留只會殃及池魚,又不能全部處死,索性賣了一個人情,發了路費讓他們各自回家。

於是第二師殘部集合一處,來到上海僱了一艘郵輪返回廣東。可是郵輪剛剛路過福建時,正好是曹錕出兵廣東之際。第二師殘部雖然所剩無幾,可畢竟是一支生力軍。李厚基接到段祺瑞命令,勒令不擇手段阻止該部返粵。

這個命令原本是讓李厚基擊沉郵輪,可是李厚基顧全福建省內尚有革命軍勢力,以免鬧出嚴重的後果,所以僅僅只是扣押了第二師殘部,並且嚴令封鎖消息。

馬錦春奉命出使福建,一開始也不知道這個消息,在許崇智司令部待了大半個月,直到六天前才偶然得知這一消息,當晚即發電報回廣州告知吳紹霆。

吳紹霆獲知這個消息,當天就與李厚基取得聯繫。

雖然廣東正與北洋政府處於交戰時期,李厚基是北洋軍出身,但同時也是福建地方政府的首腦,吳紹霆以廣東政府的名義聯繫福建政府並無不合適。

經過一番磋商,吳紹霆動用各種手段敦促李厚基放任,甚至威脅派出海軍與福建決戰。

李厚基本來沒打算長期扣留這批粵軍士兵,花錢花糧養一批隨時都有可能引發危機的人,真正是吃力不討好。如今扣押這批士兵的事情已經敗露,不管吳紹霆是否真的會跟福建決戰,但如果吳紹霆以此爲藉口,策動許崇智和福建革命黨人造反,那纔是嚴重的問題。

最終,李厚基答應無條件放人。

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1092章 ,龍戟級二號艦第889章 ,分寸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1083章 ,四月二十三日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85章 ,起義會議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234章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728章 ,湘贛鄂戰線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656章 ,夜談第210章 ,黃埔軍校第85章 ,起義會議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406章 ,進京第1008章 ,西北馬家軍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48章 ,血性之怒第695章 ,鬆坡將軍一談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46章 ,志同道合第661章 ,前奏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67章 ,整軍訓練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855章 ,支走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150章 ,黃埔洽談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466章 ,上海的混亂第663章 ,揭底第246章 ,窗戶紙第1139章 ,收復烏梁海第176章 ,廣東水師的頑抗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談第924章 ,大動作之前第261章 ,絞肉機第97章 ,陳芳提醒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66章 ,承受下場第976章 ,總攻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7章 ,上任哨官第451章 ,醒來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660章 ,着一手準備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232章 ,暴風雨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1151章 ,殖民計劃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1033章 ,聯合軍團第382章 ,停戰協約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892章 ,朝鮮人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356章 ,活捉蕭耀南第904章 ,中國轎車工業第30章 ,小惡作劇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450章 ,婚禮上的爆炸第135章 ,內部不和第1103章 ,破竹之勢第637章 ,長江長江
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1092章 ,龍戟級二號艦第889章 ,分寸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1083章 ,四月二十三日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241章 ,應接不暇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85章 ,起義會議第1197章 ,會孫中山第234章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728章 ,湘贛鄂戰線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656章 ,夜談第210章 ,黃埔軍校第85章 ,起義會議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406章 ,進京第1008章 ,西北馬家軍第915章 ,兵變開始第48章 ,血性之怒第695章 ,鬆坡將軍一談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46章 ,志同道合第661章 ,前奏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67章 ,整軍訓練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855章 ,支走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150章 ,黃埔洽談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466章 ,上海的混亂第663章 ,揭底第246章 ,窗戶紙第1139章 ,收復烏梁海第176章 ,廣東水師的頑抗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談第924章 ,大動作之前第261章 ,絞肉機第97章 ,陳芳提醒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691章 ,最後的聯合會議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66章 ,承受下場第976章 ,總攻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7章 ,上任哨官第451章 ,醒來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660章 ,着一手準備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232章 ,暴風雨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1151章 ,殖民計劃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1033章 ,聯合軍團第382章 ,停戰協約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892章 ,朝鮮人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356章 ,活捉蕭耀南第904章 ,中國轎車工業第30章 ,小惡作劇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450章 ,婚禮上的爆炸第135章 ,內部不和第1103章 ,破竹之勢第637章 ,長江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