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英國人的陰謀

湖南南征軍的戰敗,或多或少給北京方面造成了一定影響,曹錕從湖北一路南下,在湖南是風生水起甚爲順利,而在進攻廣東的前十天境況也十分良好。哪裡知道江西軍剛剛南下,南征軍竟然連續作戰失利,轉眼間兵敗如斯。

北京新華門總統府,懷仁堂國政辦公廳今天來了一位非正式的客人。

半個小時前,袁世凱經過一番左思右想之後,最終決定以非正式的禮節接待這位客人。此人正是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

朱爾典(johnnewelljordan,1852―1925),英國外交家,生於愛爾蘭,爲農家子弟,就讀於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的皇后學院,擁有文學碩士學位。清光緒二年(1876)來華,先在北京領事館任見習翻譯員,曾於各口岸學習領事業務,對中國官場相當瞭解。1888年升爲北京公使館館員,1891年成爲中文書記長。1896年出任漢城總領事,1898年升爲駐華代理公使,1901年成爲辦理公使,1906年成爲駐華特命全權公使。1920年退休之後,曾出席華盛頓會議。

不可否認朱爾典是一個地道的中國通,甚至還會兩種漢語方言。前清還在的那會兒,他出入各種場合經常穿着漢服,直到中華民國成立之後,中國的文化與西方相融其甚,他才重新穿上英格蘭紳士的高領禮服。

國政辦公廳的小會堂裡,袁世凱甚至連自己的心腹大臣都屏退出,只單獨與朱爾典會面於此。雖然是小會堂,可是五十多人坐席的會場面積,對於兩個人來說仍然顯得十足空曠。

“不可否認,大總統閣下您的計劃受到了影響,迄今爲止,我們五國使團還不能明確對整個善後大局的波動有多深。”朱爾典在徵得袁世凱允許之後,從精緻的金屬煙盒裡抽出了一支捲菸,優雅的點燃上,美美的吸了一口氣。

“我認爲你應該看看最新的報道,”袁世凱挪了一下自己發福的身軀,一身**的大總統禮服讓他坐着的時候很不舒適,他語氣帶着威嚴和不耐煩,骨子裡最討厭這些洋人一有風吹草動就雞飛狗跳,“江西已經出兵了,僅僅兩天就輕而易舉挫敗了廣東最精銳的第一師。說起來這個精銳一詞,也不過是他們廣東人自己冠名罷了,在我北洋勁旅面前,他們不足一提,就像湖南、江西和江蘇一樣。”

“都到今天這份兒上了,我自然很願意相信大總統閣下的話,這是沒得說的。”朱爾典拿出了他的京片子拖長了兒化音說道,“不過今天敝人來拜見大總統閣下,重要的還是向大總統閣下闡述我們西方使節對廣東問題的最新看法。”

“哦,是嗎?我還以爲你今天來找我,是要談談西藏的問題。既然如此,你先說說看吧。”袁世凱陰鬱臉色,懷疑的說道。

“大前天敝人與法國公使先生談過,昨天也跟德國、日本兩位公使照過面。雖然大家的分析方式大相徑庭,不過意見還是十分明確的一致。大總統閣下在借款合同上預言大選之前平定國事,我們外國友邦非常支持和期待和平局面的到來。只是自七月至今,我們發現廣東都督吳紹霆………”

“我有必要打斷一下,吳紹霆是非法都督,我五個月前已經免除他的職銜,這個年輕人只不過以專橫獨裁的手段脅持廣東軍政府效命於他罷了。”袁世凱大聲的插嘴道。他現在一聽到“廣東都督”這四個字,都感到渾身不自在。

以前他還沒有太在意,可就在最近幾個月這種感覺越來越明顯,甚至快讓他的憂鬱症更添幾分程度。

朱爾典揚了揚眉毛,帶着禮節的歉意微微笑了笑。他並不是很在乎袁世凱的這句話,在各國使節看來,哪怕是一幫匪徒稱霸了一座城池,那也是名副其實的領導人。他藉助彈去捲菸的菸灰來調整自己的坐姿,說道:“請總統閣下原諒,我會記住這一點的。”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接着說道:“吳紹霆從七月到今天,前後有快有五個月的時間,他在孫文領導的所謂的二次革命之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是我們一致認爲的結果。戰爭持續到今天,吳紹霆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孫文。他主動挑起兩廣之戰,又不斷策動廣西、四川甚至福建響應二次革命,已經足以讓人刮目相待了。”

袁世凱沉默不語,他自然要比洋人更先意識到這一點,這也是最近爲什麼頗有憂鬱的原因。從一開始他只當吳紹霆是一個善於統兵的軍閥,就像蔡松坡一樣讓人值得欣賞。可是原本三個月即可結束的戰爭,竟因爲廣東一省而拖延至今,平定了江西、江蘇和湖南,卻又冒出了四川和廣西,福建也隱患甚重。

可想而知,孫文點燃了前半場的硝煙,而吳紹霆掀起了後半場的巨浪。嚴格意義上來說,吳紹霆絕對要比孫文更可怕,因爲他從始至終都在戰鬥,而孫文在上海已經是無權無勢。

朱爾典索性把抽到一半的香菸直接搗滅掉,舒坦的說道:“吳紹霆在結束兩廣戰爭之後,他的財政出現了一些問題,他並不像廣西陸榮廷那樣,通過無限制發行紙幣從民間掠奪財富,他似乎是一個十分體惜民生的領導人。相信這也是爲什麼吳紹霆能‘非法’統制廣東至今重要原因。”

說到這裡時,他按耐不住發笑,雖然他不太想借用非法統制來諷刺袁世凱。

袁世凱看出了朱爾典的意味,臉色顯得更加陰冷,沒好氣的說道:“是嗎?我希望你能儘快說出重點,不要再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碎上浪費時間。”

“請原諒。廣東財政危機並沒有對吳紹霆造成影響,他做出了一些令人驚歎的舉措。據說他竟然向德國單方面提出貸款,好在德國人也不太情願廣東戰爭拖延中國和平大局的到來,拒絕了他的要求。之後廣東軍政府再次發行公債,一開始並不順利,但相信戰事進行到今天,公債早已經發售一罄。另外,孫文和宋教仁在上海帶領國民黨黨衆,也積極的爲廣東進行募款。美國人已經證實,上個月國民黨通過花旗銀行向廣東電匯了八十萬。”

“這件事我也知道。孫文冒險爲廣東募款的目的可不簡單,他只是想保全自己的政治地位,不願就這樣脫離這場革命,他用這筆錢向全國告知,他還是這場革命的領導者。”袁世凱冷冷的笑着說道。他有時候在想,吳紹霆到底有沒有看出孫文的這一手棋呢?

“大總統閣下所言極是。當然,敝人之所以說出這些話,目的是希望大總統閣下能清楚的認識吳紹霆這個人,他現在有不亞於孫文的號召力,手裡也有接近兩萬人的效忠者,更有革命陣營的全力支持。這已經對大總統閣下的善後計劃發出了很大的挑戰。”朱爾典煞有其事的說道,表情配合語氣,將一種災難的氣氛表揚的淋漓盡致。

袁世凱在心中冷哼了一聲:洋鬼子剛開始還說不確定波動有多大,現在又來嚇唬老子。他十分淡然的說道:“公使先生大可放心,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不等袁世凱的話音落定,朱爾典搖了搖頭強調的說道:“no,no,no,大總統閣下您還沒明白我的意思。敝人今天之所以出現在這裡,正是代表了法國、德國、日本還有俄國使節,向大總統閣下表示深切的擔憂。我們一致認爲,這場戰事應該在中國農曆新年到來之前徹底結束。”

袁世凱在心裡盤算了一下,現在是十二月中旬,辛亥年春節是二月份中旬,這個時間對他來說很充足。“怎麼,公使先生認爲對付區區廣東,兩個月的時間還不足夠嗎?”

朱爾典諱莫如深的笑道:“我們真誠的期待大總統能如願以償。不過……”

袁世凱就知道朱爾典今天到來不會是單純的提醒自己,他不動聲色的問道:“公使先生請直言吧。”

朱爾典試探的說道:“如果大總統閣下藉助我們大英帝國的協助,我相信公曆新年之前即可平定廣東的戰事。”

袁世凱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問道:“是嗎?我相信公使先生你還有附加的條件。”

朱爾典哈哈笑道:“相對於袁大總統完成中華民國一統的大任,敝人的條件根本不值一提。只要袁大總統閣下能接納敝人早上派人送來的外交備忘錄,我大英帝國在香港的五艘軍艦可以前往福建,換上福建海軍的軍旗,協同福建海軍進攻廣州。我們也跟日本人談好合作,屆時日方在臺灣會向福建海軍無限制提供炮彈和燃油補給。”

袁世凱一想到那短短几句話的外交備忘錄,只恨的牙癢癢,他可以容忍竊國之賊的稱呼,卻絕對不願意背上一個賣國之賊罵名。早在年初善後大借款時,英國人趁着初生的民國內亂不止,在西藏策劃了一系列分裂事件。六月份,他以中央政府的命令雲南、四川組成川滇聯軍進軍西藏,如今戰事非常順利,不日即可平息拉薩的叛亂。

英國人曾經不止一次用延緩貸款來威脅北京政府,停止向拉薩輸兵,而今天早上朱爾典提出的所謂外交備忘錄,更是做出了四項申明:(一)不許中國干涉“西藏的內政”;(二)不能容許中國在拉薩或西藏保持無限制的軍隊;(三)要求根據以上各點訂立協議,作爲承認中華民國的條件;(四)在訂立協議前將對中國人封閉一切經往西藏的交通。

這些條件簡直是極其無理也極爲無禮,完全踐踏了中國的主權。

年初時,袁世凱爲了順利籌集善後大借款,不得不放緩了針對西藏的用兵。等到前兩期款項到手後,一方面欲在國內求一個好名聲,另一方面英國人在西藏製造好幾起慘案,迫於輿論的壓力,再者要分散西南四省的革命軍勢力,以免雲川一帶跟着孫文鬧二次革命,他才下令進軍西藏。

十月過後,英國人還真拿西藏爲理由拖延第三期貸款。今天朱爾典又親自前來,在威逼之後又採用利誘的手段,一定要把西藏的事給辦踏實了。

經過這一系列的周折,袁世凱雖然心中厭惡,可難免有幾分動搖了。

外交備忘錄又不是什麼正式外交信函,不需要簽署,也沒有時效的約束。

袁世凱正是打算先暫緩西藏的用兵,專心致志解決南方革命黨的問題。反正西藏的叛亂分子不堪一擊,英國人在西藏的駐軍又不足以威脅收復西藏的進度,這一點從川滇聯軍近來的戰況救可以得到應證。等穩定了南方版圖,徹底遏制革命勢力的隱患,再調過頭來處理西藏事宜也不遲。

不過這個問題他不打算今天就做出答覆,畢竟江西軍已經開始進攻廣東,粵軍在南雄吃了大虧,平定廣東的勝算有目共睹,何必要急着求外援呢?更何況外援在國內影響非同小可,未必是一件光彩的事。

袁世凱從容的乾笑了兩聲,看着朱爾典說道:“公使先生放心,我會認真考慮你的建議,一旦有下文我會盡快聯繫你的。”

朱爾典聳了聳肩膀,他早已料到這個結果,微笑道:“那好吧。希望大總統閣下一切都能順利!”

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52章 ,上任新軍第897章 ,南訪第471章 ,震怒在日本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206章 ,德國啤酒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98章 ,舊部後哨第914章 ,變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6章 ,將軍召見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360章 ,緊盯第385章 ,捧殺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76章 ,散財人氣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621章 ,收編第634章 ,重慶攻略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474章 ,張家重工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741章 ,泄密第756章 ,對話吳佩孚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92章 ,大校場上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643章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78章 ,拜訪恩師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22章 ,有事相求第312章 ,樂昌大敗第876章 ,決裂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633章 ,大選之前第553章 ,蔡鍔與小鳳仙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1000章 ,分拆計劃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686章 ,貴州會談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868章 ,探監第476章 ,德國人的大生意第935章 ,條件第826章 ,損傷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461章 ,夜闖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504章 ,吳紹霆會見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708章 ,蒼南縣伏擊第621章 ,收編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187章 ,北伐韶關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285章 ,粵桂戰爭結束第82章 ,不期而遇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316章 ,江西軍南下第975章 ,山地狼行動結束第8章 ,初到後哨第312章 ,樂昌大敗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71章 ,商業同盟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786章 ,諜報戰第914章 ,變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874章 ,日本的決心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
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52章 ,上任新軍第897章 ,南訪第471章 ,震怒在日本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206章 ,德國啤酒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635章 ,臨時廣州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98章 ,舊部後哨第914章 ,變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6章 ,將軍召見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360章 ,緊盯第385章 ,捧殺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76章 ,散財人氣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621章 ,收編第634章 ,重慶攻略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474章 ,張家重工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741章 ,泄密第756章 ,對話吳佩孚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92章 ,大校場上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643章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78章 ,拜訪恩師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22章 ,有事相求第312章 ,樂昌大敗第876章 ,決裂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906章 ,“山貓”越野戰車第633章 ,大選之前第553章 ,蔡鍔與小鳳仙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1000章 ,分拆計劃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686章 ,貴州會談第100章 ,總結大會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868章 ,探監第476章 ,德國人的大生意第935章 ,條件第826章 ,損傷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461章 ,夜闖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504章 ,吳紹霆會見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708章 ,蒼南縣伏擊第621章 ,收編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735章 ,梟雄病逝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187章 ,北伐韶關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285章 ,粵桂戰爭結束第82章 ,不期而遇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666章 ,“善後”工作第316章 ,江西軍南下第975章 ,山地狼行動結束第8章 ,初到後哨第312章 ,樂昌大敗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71章 ,商業同盟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786章 ,諜報戰第914章 ,變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874章 ,日本的決心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