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顫慄中的世界

公元1940年的9月,世界仍在動盪與戰爭中顫慄。

在歐洲,自從德法戰爭結束之後,納粹德國已經取得在中歐、西歐的戰略優勢,而且正在逐步取得東歐的戰略優勢,波蘭的被征服只是納粹德國向東歐進行軍事滲透的第一步,隨着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宣佈參加德國所主持的“新歐洲”秩序,德國取得東歐的絕對戰略優勢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雖然英國政府仍在不屈不撓的進行着軍事抗爭,試圖抵擋住來自納粹德國的軍事進攻,但是問題在於,此時的英國,已不是在僅僅對抗德國一國之力,英國的工廠不僅要與德國的工廠進行生產競賽,而且還必須與那些已經完全控制在德國手中的被征服國家的工廠進行生產競賽,捷克的兵工廠、法國的兵工廠、盧森堡的鋼鐵廠、比利時的鋼鐵廠,這些國家的工廠正在爲德國軍隊提供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的軍事裝備,而來自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的石油則在保證這部德國戰爭機器的高速運轉,同時,英國的農場主也不得不與整個西歐、中歐、東歐、南歐的農場主進行生產競賽,對於英國而言,戰略劣勢是相當明顯的。

好在英國的背後站着一個美國,美國的工廠正在爲英國軍隊製造坦克、飛機、大炮、輪船以及步槍,美國的農場也在生產着足夠的農產品,供應着戰爭中那些飢餓的英國人,而作爲英聯邦的一分子,南非、加拿大的工廠和農場也在爲英國本土輸送着大量的軍用與民用物資,甚至還有軍隊。

英國首相先生曾在廣播講話中告訴英國人民,“戰爭或許會持續較長時間”,英國必須打贏這一仗,哪怕再艱苦,英國也絕對不會向德國投降,英國的軍隊將保衛英國,同時,首相先生也號召人民爲軍隊奉獻、服務,實際上,爲了發揮英國人的愛國熱情,英國政府已經組織起了一系列的捐贈活動,從製造飛機所需要的鋁製炊具到前線士兵急需的禦寒衣物,從製造子彈所需的銅製品到爲防空擔任警戒任務的地面防空警戒員,總之一句話,英國需要“愛國者的奉獻和犧牲精神”。

無論如何,英國政府至少還是決心抗戰到底的,不僅要與納粹德國作戰到底,而且要與軍國主義的日本作戰到底,英國政府必須讓自由世界國家的人民意識到它是在爲整個自由世界作戰,尤其要讓美國人民看到這一點。

雖然英國暫時還沒有屈服的跡象,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納粹德國的戰略實施,實際上,當南斯拉夫被德國軍隊佔領之後,整個歐洲的形勢都已發生變化,或許是看到英國已經自顧不暇,或許是得到了來自柏林的許諾,當澳大利亞抵抗政府的戰時內閣成員在一次日本空軍發動的空襲中全部罹難的消息得到英國報紙證實之後,西班牙佛朗哥政權終於向英國政府遞交了一份正式的外交照會,要求英國政府必須在1941年之前向西班牙方面移交直布羅陀的主權,這個控制着地中海與大西洋交通命脈的戰略要地對於地中海制海權的歸屬起着決定性作用,而現在,這裡實際上由英國佔領。

英國政府當然不會將直布羅陀交給西班牙佛朗哥政權掌握,因爲它與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保持着密切的聯繫,實際上,如果沒有來自德國和意大利的全力支持和軍事幹涉的話,佛朗哥將軍也不會贏得那場西班牙內戰的勝利,英國政府非常擔心,直布羅陀一旦落到佛朗哥政權手中,就等於是落到了德國和意大利手中,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則意味着地中海將完全掌握在德國和意大利手中。

也正因此,英國政府斷然回絕了西班牙政府發出的外交照會,同時決定向直布羅陀增加駐軍,尤其是空軍和海軍。

這就是所謂的“直布羅陀危機”,它的發生直接導致了英國與西班牙關係的完全破裂,雖然在此之前,兩國之間的關係也確實不怎麼樣。

英國國內也有輿論認爲,因爲直布羅陀的控制權問題而得罪西班牙是不理智的行爲,在這些英國戰略分析家看來,現在的英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在地中海的戰略主動權,雖然英國的地中海艦隊還在以馬耳他爲基地騷擾德國和意大利的地中海運輸線,試圖切斷德國和意大利的北非軍團後勤補給,但是由於埃及戰役已經接近尾聲,開羅已經被德國北非軍團佔領,英國陸軍部隊一路潰退,現在正在沿着尼羅河向蘇丹進行戰略撤退,那麼,英國地中海艦隊繼續呆在地中海戰區似乎已經沒有必要了,畢竟,如果失去了陸上戰場的主動權,制海權的爭奪已經毫無意義了,與其將實力尚存的地中海艦隊留在馬耳他與德國、意大利空軍周旋,倒不如將這支艦隊調回英國本土,部署在大西洋方向,以此保證英國與美國之間的戰略聯繫,並加強英國本土防禦。

對於這種“失敗主義情緒”,英國首相先生進行了嚴厲批評,他直接告訴新聞界,地中海艦隊會回來保衛英國本土的,但是馬耳他和直布羅陀絕對不會不戰而降,如果西班牙人想得到直布羅陀的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向英國宣戰”。

英國政府的強硬立場使西班牙政府猶豫起來,到底是徹底倒向德國,還是聽從美國政府的“建議”繼續保持中立呢?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以佛朗哥政權的力量和野心,是很難立即下定決心的,他們打算繼續觀望,看看德國會不會進攻蘇聯,畢竟,只要蘇聯還站在那裡,德國就不可能在西班牙遭到英國進攻的情況下給予西班牙強有力的支援。

而好消息是,“亞細亞解放陣線”已經向蘇聯宣戰了,而且,開戰之後,蘇聯軍隊的表現就讓人大跌眼鏡,雖然中國國防軍裝備精良、作戰兇猛的特點已經在中英戰爭中得到了良好體現,可是,誰也沒有想到,蘇聯軍隊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或許傳聞是正確的,斯大林的肅反已經嚴重削弱了蘇聯軍隊的戰鬥力。

或許,德國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畢竟,“擴大德國的生存空間”一直是德國納粹所宣揚並信仰的,而東方“劣等種族”顯然是德國納粹最好的掠奪對象。

西班牙政府正是在這種形勢之下決定謹慎觀望,看看德國是不是會向蘇聯發起進攻,如果德國能夠消滅蘇聯的話,那麼,或許直布羅陀問題就可以得到迅速解決。

以上,是歐洲的局勢,時間點截止到1940年9月末。

至於亞洲的局勢,相比歐洲要平靜一些,雖然日本徵服澳大利亞的戰爭仍在進行,而且中國領導的“亞細亞解放陣線”也在與蘇聯進行着戰爭,但是除了戰場之外,整個亞洲的局勢是平靜的,或許阿拉伯半島正在醞釀一場新的戰爭,但是在對蘇戰爭結束之前,阿拉伯半島的戰爭也許還不會爆發,現在,亞洲的多數新興獨立國家正在全力關注着經濟問題,而1940年就是一個經濟利好時期,至少對於亞洲國家而言是這樣的,因爲交戰各國需要大量的物資,從工業原料到輕工業品,從鋼鐵到石油,這些東西正是亞洲各國能夠提供的商品。

中國與英國簽訂了和平條約之後,亞洲各國對英國的經濟制裁就立即解除了,而從1939年年底開始,英國與亞洲各國之間尤其是與中國、蘭芳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額就迅速上升,不僅恢復到了戰前水平,而且正在接連創造新的貿易記錄,英國是買方,它需要大量的物資,而換取這些物資則需要向亞洲貿易國支付黃金、白銀,這幾乎掏空了英國的國庫,雖然隨着美國的支援,英國對亞洲物資的需求正在下降,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只要你能夠抓住機會,現在的亞洲就是一個理想的投資場所,不僅亞洲商人瘋狂的投身於這場撈金運動,而且歐洲的許多避險資本也大量輸往亞洲。

現在的“亞細亞解放陣線”正在逐步由一個政治軍事組織向一個國際合作組織發展,它非常重視發展經濟與貿易,它不僅與英國做生意,而且也與德國、意大利、日本做生意,只要有錢可賺,而且沒有與該組織發生利益上的強烈衝突,那麼貿易就是不受限制的,只要你有資金、有資源,你就可以從這場盛宴中分一杯羹,而爲了更有效的掙錢,“亞細亞解放陣線”正在着手整合亞洲的經濟體系,作爲直接證據,一個旨在控制亞洲石油供應與價格的石油輸出統一組織正在籌備之中,一旦這個組織成立,所有亞洲的產油國都將按照一個標準的產量表進行生產,而據說,該組織的總部將設在上海。

除了控制石油供應與價格之外,“亞細亞解放陣線”還打算控制鋼鐵的價格、亞洲各國的關稅稅率,爲此目的,中國中樞政府正在鼓勵本國商人到亞洲各國進行廣泛投資,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加速中國的國際資本擴張,並加強與各國之間的友好關係,而爲了最終將亞洲變成一個統一的、親密的經濟體,亞洲通用貨幣體系也正在研究之中,毫無疑問,領導這一切的將是中國人,而從中獲取最大利益的也是中國人。

如果要問1940年對世界局勢影響最大的變量是什麼的話,那麼答案或許就是這個“亞細亞解放陣線”,這個組織已經越來越像一個小型的國際聯盟了,它對國際局勢的走向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英國、德國、意大利、美國,無論是哪一個國家,都已無法忽視亞洲因素對其國家戰略的影響。

也正因此,美國政府希望能夠邀請中國高層政界人士訪問美國,因爲美國政府非常清楚,“亞細亞解放陣線”的領導者就是中國,該組織的所有決策其實都是中國的意思。

現在太平洋上氣氛緊張,實在不是出訪外國的好時候,但是既然美方誠意十足,中國政府也不好完全謝絕,因此還是派出了以外務總長爲代表團長的外交訪問團,前往美國進行訪問,至於總統本人,則將前往中亞前線視察邊疆。

當然,“總統視察邊疆”的說法只是一個障眼法,真實的情況是,中國的總統先生只在中亞前線呆了一天時間,然後就乘坐飛機秘密飛往巴勒斯坦地區,並將前往西奈半島風景勝地沙姆沙伊赫,在那裡,一場絕密的高級別外交會晤將在一艘軍艦上舉行,這場秘密會晤代號“三巨頭會議”。

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1079章 前線(上)第517章 塞翁失馬第757章 特殊武器第452章 戲劇性的落幕第472章 一個人的力量第1259章 猙獰巨人(上)第705章 敵人與朋友(上)第1145章 越過邊境(上)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425章 改換門庭第372章 天上掉餡餅第604章 盡忠職守第911章 混亂第760章 交涉(上)第562章 佈局西進第838章 一切都是利益(下)第1180章 共識(下)第171章 內外交困第972章 變數(下)第559章 南苑會議(上)第234章 代號“曼佗羅”第818章 恃才傲物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411章 進京(上)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389章 升官發財(上)第512章 四萬萬(下)第1148章 突破阻擊(下)第420章 小動作(下)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244章 美國大腿(下)第360章 軍閥與政客(下)第1184章 全球衝突(下)第907章 財政整理(上)第956章 速戰速決第1023章 圖窮匕見(上)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883章 英國方案(上)第1104章 迎擊(下)第1263章 密謀者第90章 決心第921章 草原軍團第1052章 獵鷹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1153章 反擊與防守(上)第852章 鋼師第157章 師長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482章 局(下)第405章 妥協第793章 巴達維亞(上)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899章 亞洲的覺醒(上)第1067章 曼德勒的天空(上)第765章 山中無老虎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905章 一筆交易第536章 替罪羊第783章 隱居療養(上)第1003章 各有心思(上)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667章 噬血鯊魚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436章 廣東事變(下)第551章 西康(上)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459章 投機第754章 幕後策劃者第1213章 試探第891章 最後的調停努力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23章 大時代第961章 填鴨行動(上)第303章 南國破曉第1216章 突襲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1256章 末日武器(下)第1148章 突破阻擊(下)第123章 試辦共和第658章 進攻(上)第1185章 瘋狂的世界第550章 另一個戰場第614章 深山老林第67章 拉肥豬第800章 泛亞細亞主義第146章 炮擊第647章 着急上火第469章 北巡山海關(上)第63章 漢冶萍(上)第1187章 極光之下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1210章 合作與對抗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741章 風起南洋(上)第593章 國民田產調查案
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1079章 前線(上)第517章 塞翁失馬第757章 特殊武器第452章 戲劇性的落幕第472章 一個人的力量第1259章 猙獰巨人(上)第705章 敵人與朋友(上)第1145章 越過邊境(上)第323章 南北之間(上)第425章 改換門庭第372章 天上掉餡餅第604章 盡忠職守第911章 混亂第760章 交涉(上)第562章 佈局西進第838章 一切都是利益(下)第1180章 共識(下)第171章 內外交困第972章 變數(下)第559章 南苑會議(上)第234章 代號“曼佗羅”第818章 恃才傲物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411章 進京(上)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389章 升官發財(上)第512章 四萬萬(下)第1148章 突破阻擊(下)第420章 小動作(下)第1252章 毛遂自薦第244章 美國大腿(下)第360章 軍閥與政客(下)第1184章 全球衝突(下)第907章 財政整理(上)第956章 速戰速決第1023章 圖窮匕見(上)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883章 英國方案(上)第1104章 迎擊(下)第1263章 密謀者第90章 決心第921章 草原軍團第1052章 獵鷹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1153章 反擊與防守(上)第852章 鋼師第157章 師長第348章 唯一的出路第482章 局(下)第405章 妥協第793章 巴達維亞(上)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877章 西原計劃第899章 亞洲的覺醒(上)第1067章 曼德勒的天空(上)第765章 山中無老虎第648章 經濟戰(上)第1199章 海上對峙第905章 一筆交易第536章 替罪羊第783章 隱居療養(上)第1003章 各有心思(上)第521章 團結一切第667章 噬血鯊魚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436章 廣東事變(下)第551章 西康(上)第277章 軍政學院第459章 投機第754章 幕後策劃者第1213章 試探第891章 最後的調停努力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23章 大時代第961章 填鴨行動(上)第303章 南國破曉第1216章 突襲第261章 時局紛亂(上)第605章 脆弱的和平第1256章 末日武器(下)第1148章 突破阻擊(下)第123章 試辦共和第658章 進攻(上)第1185章 瘋狂的世界第550章 另一個戰場第614章 深山老林第67章 拉肥豬第800章 泛亞細亞主義第146章 炮擊第647章 着急上火第469章 北巡山海關(上)第63章 漢冶萍(上)第1187章 極光之下第755章 展示力量第1210章 合作與對抗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741章 風起南洋(上)第593章 國民田產調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