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小才大用

百姓狀告總司令,這可是共和時代的頭一遭,這要是讓記者知道,總司令又要頭疼了,所以,這狀紙就不能在衙門口接。趙北將那告狀的一老一少帶進總督衙門,就在剛纔審訊刺客的衙門正堂接了狀紙,看了幾眼,又問了幾句,這才弄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於是傳令下去,叫總軍法官吳祿貞跑步來見。吳祿貞氣喘噓噓的跑到總督衙門,趙北將那狀紙往他面前一遞,說道:“綬卿,有人告咱們共和軍拐帶人口,你好好看看這狀紙。”吳祿貞看完狀紙,說道:“這是怎麼回事?總司令拐帶人口?此話從何說起?你們兩人老實說,這是不是有人教唆你們的?栽贓總司令,那可是重罪!”這最後兩句話是對那告狀的一老一少說的,語氣相當嚴厲。

那告狀的一老少,老的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少的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都是本地人氏,老頭名叫秦時亨,是成都一家廣洋貨店的掌櫃,少年名叫秦石頭,是這秦掌櫃的族侄,同時也是貨店的一名夥計。狀紙上說,那個被總司令“帶”走的人名叫秦宏文,是這秦掌櫃的獨子,也是秦家廣洋貨店的二掌櫃,現年二十一歲,上過成都高等師範學堂,肄業後曾在一家洋行做寫字,後來洋行歇業,他便回了秦家鋪子做二掌櫃,共和軍西征四川,成都光復後,這個秦宏文就被共和軍“拐帶”走了,所以,這秦掌櫃要來狀告總司令。

被總軍法官問秦掌櫃先怯了幾分,戰戰兢兢幾乎不敢開口說話,倒是那貨店夥計秦石頭少年心性,頂撞了幾句。“共和軍就是總司令的;伍,共和軍拐帶人口,啷格不告總司令?總司令家法不嚴,底下人拐帶人口就是總司令的錯!”這句雖然很沒有禮貌。不過倒是有些歪理。畢竟。這共和軍現在基本上就是“趙家軍”。但是另一方面。司令確實是無辜地。所以他很惱火。其實這件事地真相併不復雜:總司令命吳祿貞負責組建一支業憲兵部隊。以加強部隊地軍紀。並在戰爭時期承擔作戰區地一部分警察職能。

這支憲兵部隊對文化地要求較高。所有地士兵都必須識字以這兵源很成問題。到目前爲止。尚未徵募足額。所以前兩天成都光復之後司令同意吳祿貞就地徵募憲兵。那個秦宏文就是藉着這個機會在今日上午應募了一名共和軍地新兵。被編入憲兵營。報名之後。他回家收拾了行李。留了張紙條後便偷偷離家出走。秦掌櫃看見了紙條當時就昏了過去。老秦家幾代單傳秦宏文就是秦掌櫃地掌上明珠。還指望着他來繼承家業呢哪裡肯放他去參軍打仗當炮灰?秦掌櫃當時就想把兒子叫回來。

但是紙條上只有簡單地幾句話他只知道兒子當地是憲兵。至於憲兵是個什麼兵。誰也說不清楚。秦掌櫃是號啕大哭。驚動了鄰居。也不知是哪個促狹鬼出了個主意。叫秦掌櫃去告狀。告誰呢?就告總司令。反正聽說總司令“和藹可親”。想必不會治秦掌櫃地罪。什麼叫“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這就是啊。剛纔趙北聽到秦掌櫃地哭訴之後。差點就要暴走。他親民只是做個姿態。可不是想跟那位“泥菩薩”黎元洪黎議長學習。看起來。以後還得“恩威並施”纔是。百姓可以優待。但總司令地權威也必須得到尊重!其實秦掌櫃當時如果冷靜一點的話,根本就不敢來告總司令,自古民告官,便是告贏了也落不了什麼好,何況,這位總司令不僅“和藹可親”,而且還有一個“小趙屠”的諢號,雖說那是滿清頑固派的污衊之辭,但也可看出這位總司令的稟性,那就是剛柔兼濟,惹惱了他,未必不會剁幾顆刁民的腦袋立立威。

但是秦掌櫃愛子心切,哪裡顧得了那麼多,被人一攛掇,便找了個算命先生寫了張狀紙,帶着族侄秦石頭就告到了總督衙門,至於爲什麼要告到這裡,原因也很簡單,因爲這裡有“青天鼓”,革命了,共和了,過去看不見的青天現在總該給百姓做主了吧?小夥計在跟總軍法官頂牛,秦掌櫃卻“卟嗵”一聲跪了下去,衝着高坐上首的總司令磕了幾個響頭,號啕哭道:“總司令開恩,老秦家就這一根獨苗苗,這上了陣槍林彈雨的,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這可叫我怎麼活啊。

總司令開恩,放我家宏文回家,若是要拉兵、派差,小人願頂替宏文,刀山火海跟總司令闖了。”趙北見老頭哭得可憐,惻隱之心也蕩了蕩,不過到底是忍住了沒站起來,畢竟,這事他確實有些惱火,這老頭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如此誣告總司令,實在是讓人氣憤,這好在是了他們纔來告狀,要是剛纔審問那兩個刺客頭子的+進來鬧騰,那可就不好收場了,雖然事情很容易就能夠弄清楚,可是畢竟對於總司令的威望是有損害的。“秦時亨,你知道不知道,你這根本就是誣告!”趙北拿起驚堂木,用力拍了拍,嚇得老頭差點昏死過去。

總司令適可而止,話鋒一轉,說道:“既然在共和軍列了名字,便是現役軍人,無論如何也必須服完兵役,現在既然你兒子已是共和軍的現役軍人,就不能隨便脫離軍隊,否則就是逃兵,要軍法從事的!”老頭已是面無人色,只是磕頭,什麼話也不敢說了。那小夥計秦石也跪了下來,說道:“總司令開恩,掌櫃的願意出銀子,只要秦哥不上陣打仗,就是傾家蕩產,掌櫃的也願意。”那老頭連連點頭咽的不出話。“你們當我們軍是綠營、八旗麼?出錢就能不上陣?哼!其心可誅!”張激揚在一邊冷哼了聲,其實他也是心虛,因爲前兩天他的政宣委也鬧了幾回,都是家裡人不同意兒女參軍,只不過沒有鬧到總司令這裡,這些鬧事的人家多半都是日子過得不錯的,所以都視當兵爲險途眼前的秦掌櫃只怕家境也是不錯。

“都當兵,都不爲國效力,這個國家誰來保衛?不要說是洋人殺來,便是土匪、強盜過來,你們能抵擋?”吳祿貞也是氣夠戧,他更理解總司令爲什麼那麼強調開啓民智、激發民力的重要了,沒有國民的覺醒,就靠他們這幫軍人,什麼時候才能將這個垂危的國家帶出險境?“夠了!”總司令又拍了拍驚堂木,向吳祿道:“綬卿個秦宏文你有無印象?”“上午投的軍,有印象。這個人文化水平高,做憲兵確實可惜,本來我是打算推薦他去幹部學校的。”吳祿貞點了點頭。

“秦掌櫃兒子既然已經從軍,這又是他本人的意願非我們強迫他,按說不能立即退役,不過考慮到他是秦家獨子,情況比較特殊,我允許他再做一次選擇,等他過來跟他說說話,但如果他執意要從軍也不能強迫他,畢竟在共和時代了,青年人有選擇自己生活道路的權力宗法制度也應該退出歷史舞臺了。”總司令新鮮詞太多,秦掌櫃聽得有些艱難,不過這意思是明白的,當下連連點頭,又從荷包裡拿了張銀票呈上,說道:“小人願出五百兩銀子助軍。”趙北擺了擺手,說道:“我不要你的銀子。

不過,你這‘誣告’的罪名跑不了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你兒子的事是你兒子的事,你的事是你的事,沒有任何證據就來告總司令拐帶人口,這要是放在前清時候,你有這個膽子麼?”總司令冷言冷語,秦掌櫃心裡發毛,不過也梗了梗脖子,豁出去了。“只要宏文回家,總司令便是砍了小人的腦袋,小人也絕無怨言。”“就算你兒子不願回家,你這‘誣告’的罪名也是跑不了的。綬卿,你去打個電話,命令秦宏文跑步前來報到,順便叫憲兵營把他的軍籍登記冊拿過來。

”不多時,秦宏文跟着一名副官趕到總督衙門,秦掌櫃一見兒子,頓時又是號啕大哭。秦宏文拉着父親走到一邊,父子倆爭論了一番,老頭見無法說服兒子,乾脆從天井撿了塊磚頭,往自己腦門上拍。這下子算是震懾住了兒子,秦宏文垂頭喪氣走到正堂,一個立正,向總司令敬禮。“感謝總司令給我這個機會,不過父命難違,我只能選擇退役了,革命時代,不能爲革命效力,實在無語。至於家父的‘誣告’罪,我願意替他承擔。”“你當法律是菜市場上的青菜,可以隨便討價還價的?”張激揚冷哼一聲,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神情,剛纔對這年輕人的好感頓時全無,扭過頭去等總司令發話,卻發現總司令仍在仔細研究秦宏文的軍籍登記冊。

共和軍的軍籍登記冊與其它軍隊的不一樣,所有識字的官兵必須填寫一份個人簡歷,附在登記冊上,哪怕除了給人放牛之外並無別的經歷,也必須寫上去,這既便於以後的提拔,也便於總司令掌握軍官的社會背景、人際關係。趙北合上簡歷,問道:“秦宏文,這簡歷上說,你以前在洋行做寫字,那家洋行是經營染料的?”“是。那是一家英國洋行,經營各國染料,英國貨、德國貨都有一些。不過本地並無大的印染廠,土布都是用土染料漂染,洋行經營不下去,只好關門了事。

”“簡歷上說,你曾被那家洋行送到香港總行學習化學,而且學了一年,都學的?”“基礎化學,成績尚可,本欲出國深造,奈何家父一力反對,只好作罷。”“學了一年化學,那應該算是半個專家了。你會不會製造染料並提純染料?”趙北站起身到秦宏文身邊。“照葫蘆畫瓢應該沒問題。總司令的意思是?”秦宏文眉頭一挑。趙北來回踱了幾步,示意田勁夫將無關人員遣散,這裡只留下幾個親信,以及這個半調子化學專家。“我打算在四川部建設一座大型化工廠,不知你有無興趣助我一臂之力?”總司令的擡舉讓秦宏文些激動,但很快冷靜下來。

“若是總司令個染坊,我或可助一臂之力是化工廠,這個我可不敢濫竽充數。”“化學專家,我的麾下也那麼幾個,還是留學生呢,不過他們都不是四川本地人,這座工廠既然建在四川,就離不開本地人的協助。”說這裡,趙北拍了拍秦宏文的肩膀,笑道:“怎麼樣?一樣是爲革命效力,但不必上戰場廝殺父親必不會反對。”“既然總司令擡,我就濫竽充數一回。只是不知這座工廠設在哪裡?成都?”見秦宏文問得直白,趙北搖了搖。“既然是化學工廠,就不能設在人煙稠密的城鎮只能放在山區,而且考慮到動力的需求個工廠必須選擇一個有較豐富水力資源和煤炭資源的地方。

”秦宏文正琢磨着哪裡設廠合適,卻見總司令擺了擺手。“秦宏文,你這就回家等候命令,等其他人趕到四川,我就派人去找你,如果你願意做化學組的副組長。”“那,那‘誣告’一事?”“你父親也是愛子心切事就不深究了。不過這懲戒是不能少的,這樣吧們秦家出錢,僱人將旗營的那幾道圍牆給拆了這事就算過去了。不過記住,這告狀的事就爛在心裡,誰都不許講。”秦掌櫃領着兒子千恩萬謝的告辭,張激揚、吳祿貞也各自散去,那張狀紙則被田勁夫撕成碎片。

“那化學工廠不是說要設在武漢附近麼?怎麼現在司令改主意了?”見田勁夫一臉茫然,趙北說道:“這座化學工廠除了用來生產藥品之外,我還打算用來製造一種武器,這種武器殺傷力巨大,還是設在偏遠地方爲妥,另外,四川地處內陸,信息閉塞,有利於保密。”“如此,不如讓化學組和鋼鐵組同乘一船,一同趕到成都。”“還是分乘兩艘船吧,我拍電報再從武漢借調一艘軍火船。川江航行就是冒險,雞蛋不能裝在一個籃子裡,這些海外歸來的留學生就是咱們中國的寶貝啊,好不容易把他們從同盟會、袁世凱那邊拉過來,可不能在川江裡毀了大好前程。

”說到這裡,趙北看了看天井上空那湛藍的天。“創業艱難啊,所有的人才都是寶貴的,咱們要充分利用每一個人才。對了,另外再拍一封電報,告訴那位還沒拿定主意的範旭東先生,雖然他的兄長範靜生在北洋做官,還給他謀了個銀圓局的職位,但是這北洋的官場就是繼承前清官場,像他這種一心實業救國的知識青年在官場裡是混不下去的,與其在官場裡遭人排擠,倒不如創辦實業,我可以給他資金。告訴範旭東,如果此次他不能立即動身入川的話,這頂‘中國化學工業之父’的桂冠就要戴到別人的頭上去了。

”“中國化學工業之父?這也太擡舉那個秦宏文了吧?就他那學了一年的半調子化學,能做這個‘中國化學工業之父’?好歹那範旭東是東京帝國大學化學系的高才生,雖然沒畢業,可到底是正經科班出身,便是一定要找人來做這個‘中國化學工業之父’,也輪不到秦宏文啊。”“這個道理說透了其實也不難懂。”看着這個迷惑不解的部下,趙北苦笑。“這叫‘小才大用’。秦宏文固然是個半調子化學專家,可是他畢竟比我們懂的多,只要委以重任,他必不會敷衍了事,這就好比是一臺蒸汽機,額定馬力只有一千,但是隻要使用得當,就能使他發揮出一千一百馬力的功率。

”這叫什麼歪理?難怪田勁夫奇怪,這“小才大用”本是後世商場上的經營理念,目的就是使僱員發揮全部潛力爲公司掙錢。“小才大用”都是小公司的伎倆,迫不得已爲之,因爲大才請不起,也好找。說到底,是這個時代的中國太缺乏人才了。“人才難得啊!”望着湛藍的天空,總司令喟然長嘆。

第676章 南下第103章 爲民請命(上)第905章 一筆交易第1040章 謝幕(下)第688章 達子營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7章 船工第53章 貳臣(上)第459章 投機第928章 干涉(下)第1214章 敵人的陰影 丹丘第1239章 狹路相逢(上)第1089章 “覺醒”的亞洲第183章 心火第1039章 謝幕(上)第847章 模糊立場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963章 君子協定第247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下)第337章 戰勝之後(上)第500章 調虎離山第1143章 雷雨(上)第371章 收網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1191章 衛士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738章 逆勢而行(下)第457章 南北商幫(上)第162章 消炎藥第352章 北巡(下)第1045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393章 秋收行動第299章 橘子洲(上)第1084章 夜戰第917章 坐鎮邊境第959章 利益角逐第217章 拆豬圈(上)第1104章 迎擊(下)第640章 捷報(下)第586章 總統的充實生活第59章 戰漢陽(下)第82章 伐大樹(上)第30章 傾軋(下)第136章 立場不同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843章 醒獅第952章 攻擊(下)第337章 戰勝之後(上)第929章 海參崴第1189章 別墅協定第1049章 不沉的航空母艦第663章 進京(下)第34章 初步整編第994章 畿輔紛亂(下)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1242章 王牌對王牌(下)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842章 龍行南洋(下)第1215章 阿拉斯第637章 海面之下(下)第91章 先遣司令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683章 國戰(下)第1074章 海空戰(下)第331章 孤注一擲第965章 德意志的歷史之迷第437章 左膀右臂(上)第857章 火藥桶第585章 海軍還是海盜第586章 總統的充實生活第458章 南北商幫(下)第784章 隱居療養(下)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1111章 日落(上)第28章 大廈將傾(下)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418章 整軍(下)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12章 密議第47章 漢口車站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813章 1917年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920章 深秋(下)第1263章 密謀者第266章 師出有名第837章 一切都是利益(上)第1000章 信心與希望(下)第1065章 決不讓步第905章 一筆交易第66章 英雄的時代第1201章 亞洲決心(上)第475章 回京之後第624章 戰爭已經爆發(下)第603章 時代的選擇第537章 決定性勝利第1247章 開羅來客(上)第482章 局(下)第86章 卸磨殺驢(上)
第676章 南下第103章 爲民請命(上)第905章 一筆交易第1040章 謝幕(下)第688章 達子營第179章 統一思想第7章 船工第53章 貳臣(上)第459章 投機第928章 干涉(下)第1214章 敵人的陰影 丹丘第1239章 狹路相逢(上)第1089章 “覺醒”的亞洲第183章 心火第1039章 謝幕(上)第847章 模糊立場第915章 陸軍總動員(上)第963章 君子協定第247章 新女性與新武器(下)第337章 戰勝之後(上)第500章 調虎離山第1143章 雷雨(上)第371章 收網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1191章 衛士第706章 敵人與朋友(下)第738章 逆勢而行(下)第457章 南北商幫(上)第162章 消炎藥第352章 北巡(下)第1045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393章 秋收行動第299章 橘子洲(上)第1084章 夜戰第917章 坐鎮邊境第959章 利益角逐第217章 拆豬圈(上)第1104章 迎擊(下)第640章 捷報(下)第586章 總統的充實生活第59章 戰漢陽(下)第82章 伐大樹(上)第30章 傾軋(下)第136章 立場不同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843章 醒獅第952章 攻擊(下)第337章 戰勝之後(上)第929章 海參崴第1189章 別墅協定第1049章 不沉的航空母艦第663章 進京(下)第34章 初步整編第994章 畿輔紛亂(下)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1242章 王牌對王牌(下)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842章 龍行南洋(下)第1215章 阿拉斯第637章 海面之下(下)第91章 先遣司令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683章 國戰(下)第1074章 海空戰(下)第331章 孤注一擲第965章 德意志的歷史之迷第437章 左膀右臂(上)第857章 火藥桶第585章 海軍還是海盜第586章 總統的充實生活第458章 南北商幫(下)第784章 隱居療養(下)第384章 重逢鄭州(上)第1111章 日落(上)第28章 大廈將傾(下)第206章 聯合拔刀隊第418章 整軍(下)第1133章 前線停火線第12章 密議第47章 漢口車站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813章 1917年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920章 深秋(下)第1263章 密謀者第266章 師出有名第837章 一切都是利益(上)第1000章 信心與希望(下)第1065章 決不讓步第905章 一筆交易第66章 英雄的時代第1201章 亞洲決心(上)第475章 回京之後第624章 戰爭已經爆發(下)第603章 時代的選擇第537章 決定性勝利第1247章 開羅來客(上)第482章 局(下)第86章 卸磨殺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