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撲朔迷離(上)

卻聽那小兵說道:“原來,這滿清的狗皇帝是被咱們革命軍在北邊的一位內應給毒死的!戊戌年六君子變法,皇帝是跟六君子一個鼻孔出氣的,後來西太后殺了六君子,把皇帝也給關瀛臺去了,這以後啊,這皇帝就不怎麼管事了,雖說皇帝不管事,可到底是皇帝,每天山珍海味的吃着,人蔘鹿茸的補着,這小日子可比咱小老百姓強多了,皇帝是打定主意跟西太后比命長呢,等西太后一死,這皇帝就算是扶正了,只是皇帝卻沒想到,他的命是跟西太后的命連一塊的,西太后活不長,這皇帝也活不長。其實呀,先死的是西太后,皇帝當時還沒死,本來要被人扶回金鑾殿坐龍椅的,可還沒等皇帝從瀛臺出來,就被一包砒霜送上西天了。”

“啊?”另一個小兵驚訝道。“這麼說,皇帝是後死的,那爲啥朝廷要說是皇帝先死的?那個毒死皇帝的人又是誰?只怕是皇帝身邊的人吧?我聽說了,皇帝吃飯的時候,都有小太監先試毒的,想毒死皇帝,可不容易啊。”

“聽先鋒官他們幾位長官的意思,那個下毒的人是西太后身邊的一個大太監,他怕皇帝坐龍椅後對他不利,於是就下手了,不過那個大太監也不是幕後主使,幕後策劃一切的那個人,正是革命黨潛伏在北邊的一位內應,雖然幾位大人沒明說那人的名字,但我知道,那位內應不僅身居高位,而且在戊戌年皇帝變法的時候跟皇帝有過過節,如果皇帝親政,第一個不會放過的人就是他,所以呀,他一見西太后病重,就開始謀劃退路了,派人跑到南邊,跟咱們革命黨人搭上了線,答應做咱們革命黨的內應,於是,等西太后一嚥氣,那人就聯絡大太監,佈置了一番,照常傳膳,假裝太后還活着,然後用砒霜毒死了皇帝,又拖了小半天才宣佈西太后已死,然後再勾結幾位王爺、軍機,扶了個小孩當皇帝,結果是皆大歡喜,大皇帝死了,小皇帝就是木偶,大家就都可以拼命的撈錢做官,爲了掩人耳目,詔書顛倒了皇帝和西太后的死期,發出來的上諭就變了樣了。聽到皇帝死了,咱們南方革命黨就趁機起義了,這既是與那位北邊的內應商量好的條件,也是他答應給咱們的酬謝,那人說了,如果皇帝一死,天下人心動搖,就是革命的大好時候,只要咱們南方革命黨一起,天下大亂,就更沒人去關心皇帝死得蹊蹺了,等咱們革命黨佔了南方各省,那位內應就在北邊起兵聲援,如果大事可成,他就和咱們革命黨人劃江而治,平分天下。”

“厲害,厲害。不過如此一來,豈不是便宜了那個人?他佔北邊,咱們革命黨佔南邊,豈不是成了南北朝了?”

“那個人是漢人,南北朝就南北朝,總比韃子騎在咱們頭上好得多!”

“那倒也是。”

……

屋子外頭的那兩個小兵直管自說自話,渾然不知屋子裡的一衆俘虜已是呆若木雞。

沒辦法,他們聽到的這個故事實在是太過驚世駭俗,乍一聽似乎像是說書先生編得故事,但仔細一琢磨,這故事未免編得太過嚴絲合縫了些,如果不是真實的宮廷內幕的話,那麼,編這個故事的人一定是個天才,而且對於宮廷、官場上的權利鬥爭瞭解得非常透徹。

在場的人中有不少都是一二品的朝廷命官,尤其像端方、蔭昌這樣的旗人,身處權利中心,又是旗人貴胄,親信、朋友遍佈朝堂,消息自然靈通,對於他們來說,剛纔那兩個小兵的話裡透出的意思非常明白,不需要旁人提醒,他們幾乎同時都想起了同一個人:

袁世凱!

袁世凱,這個出身於官宦世家的男人,自從踏上仕途,身邊總是不缺“伯樂”,官場之路走得可說是一帆風順,甲午戰爭之後,更是趁勢而起,靠着編練定武軍的政績贏得了朝廷大佬的欣賞,猶如一顆政壇新星冉冉升起,光彩照人,戊戌年後又被直隸總督榮祿收入夾袋,麾下定武軍也成了武衛諸軍中最有戰鬥力的一支新軍,庚子年八國聯軍殺到京城,榮祿麾下的武衛諸軍幾乎被橫掃一空,只有他袁世凱躲在山東看戲,一邊打着“東南互保”的幌子跟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眉來眼去,一邊掃蕩山東的義和拳,不僅保存了自己的實力,而且還贏得了洋人的好感,議和全權大臣李鴻章死後,他袁世凱就成了大清國朝廷和洋人共同青睞的人物,很好的充當了朝廷與列強之間皮條客的角色。

庚子年被八國聯軍暴打一頓的清廷終於醒悟過來,爲了討好洋人,也爲了維持統治,開始實行新政,而袁世凱也憑着對洋務的一知半解開始充當起了“新政先鋒”的角色,從編練新軍,到設立新式學堂,從獎勵通商,到倡議立憲,種種跡象表明,他袁世凱真的是一個洋務健將、維新首腦,在洋人和立憲派的眼裡,他袁世凱就是那個可以挽救這大清王朝的唯一人選。

但是誰又曾想到過,當初就是這個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時首鼠兩端,當看到維新派必敗之後,便向榮祿出賣了維新派,如果不是他的告密,慈禧太后也不會對維新派痛下殺手,這個老謀深算的女人原本是打算對維新派諸君採取“冷處理”的,但自從得知了維新派聯絡袁世凱、密謀兵諫頤和園之後,原本並無性命之憂的“戊戌六君子”立即被人提出牢房,審也沒審便被砍了腦袋,用自己的一腔熱血將袁世凱的頂子染得通紅,從此之後,袁世凱就步步高昇,在慈禧太后心中的位置僅次於榮祿。

對於這件事,袁世凱也曾極力撇清自己,在戊戌政變之後補記的一段日記中,極力否認了自己出賣維新派的舉動,似乎他真是無辜的一樣。

但歷史已證明一切!如果他袁世凱沒有出賣維新派,又怎能贏得慈禧太后的青睞?就靠他編練新軍?辦理洋務?朝廷裡不止他一個洋務人才,爲什麼慈禧只重用他一個?就是因爲他曾經用行動向慈禧太后證明了自己的忠誠,證據就是六君子的人頭。這年頭,朝廷需要的不是人才,而是走狗,忠心耿耿的走狗!

後世史學家經過認真研究,得出結論:無論袁世凱出賣維新派是在慈禧發動政變之前還是之後,他的行爲都加重了這場政變的血腥程度,導致變法運動以極其慘烈的結局收場,雖然那場脫離實際的變法註定不會成功。

對於袁世凱的表演,旁人或許不知,可端方和蔭昌卻是心裡透亮,正是因爲戊戌年間的背叛行徑,光緒皇帝對袁世凱恨之入骨,對此,袁世凱也十分清楚,如果光緒皇帝重新掌握權利的話,他袁世凱能夠得賜一丈白綾就已是皇恩浩蕩了,弄不好還得綁赴菜市口千刀萬剮,方解皇帝心頭之恨。

所以,袁世凱絕對有謀殺光緒皇帝的動機!如果剛纔那兩個小兵講述的是事實的話,他袁世凱至少不能擺脫謀殺皇帝的嫌疑!

粗略一看,問題的關鍵似乎是在皇帝的死亡時間上,如果皇帝真是死在慈禧太后之後,那麼一切就都說得通了,但實際上,即使皇帝死在慈禧太后之前,袁世凱依舊無法擺脫謀殺嫌疑,慈禧一死,光緒肯定會重新親政,以一位年近四十歲的成年君主臨朝,於朝於民都有好處,無論如何也好過一個三歲小兒,這個道理袁世凱懂,朝廷官員也懂,但袁世凱恐怕不想看到這個結果,所以,光緒非死不可!而且,光緒必須死在慈禧之前!

如此看來,無論光緒皇帝是死在慈禧太后之前還是之後,都極有可能是一個陰謀!而策劃這個陰謀的人也肯定是個不願意看到光緒皇帝重新掌權的人!

而最有嫌疑的就是袁世凱!但單憑他自己的力量絕對不可能置皇帝於死地,他肯定還有同謀!而且極有可能不止一個!因爲不想看到光緒皇帝親政的權臣絕對不在少數。

權利面前沒人會保持冷靜,況且,宮廷本就是陰謀詭計的淵藪!

但問題是,這兩個守在監房外的小兵講述的是事實嗎?或者,他們根本就是在講故事,一個虛構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目的只有一個:離間計。

難道革命黨要向“北洋柱石”袁世凱伸出黑手了嗎?

想到這裡,蔭昌頓覺背後冷汗涔涔而出。

編這個故事的革命黨人實在是太陰險了!

(繼續拉票。)

第406章 背叛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30章 傾軋(下)第410章 唯我獨尊第579章 國魂第721章 普蘭店第814章 保護人第1261章 來自“狼穴”的召喚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596章 政策分歧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288章 形勢有變(下)第75章 陰雨綿綿(下)第565章 結盟風波第262章 時局紛亂(下)第1259章 猙獰巨人(上)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241章 飛行基地(上)第969章 逐鹿(上)第804章 中華門前第540章 指點江山第320章 南與北的不眠之夜第576章 一個假設(下)第1109章 鏖戰第401章 消息靈通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357章 蘆臺(上)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126章 新時代新氣象第740章 好自爲之第669章 特混艦隊(下)第167章 租界(上)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855章 “石斑魚”號第61章 破舊立新(上)第725章 鴨綠江方向第954章 鋼鐵的較量(下)第11章 同仇敵愾第1038章 平叛(下)第91章 先遣司令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1100章 激戰(下)第240章 多管閒事與德國眼第1220章 古姆(下)第623章 戰爭已經爆發(上)第553章 雪山基地第883章 英國方案(上)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1194章 閃亮登場第69章 一念之間第254章 東湖之上(下)第870章 舊瓶裝新酒第923章 一面旗幟(上)第116章 張園(上)第705章 敵人與朋友(上)第518章 難得糊塗第897章 兩場戰爭(上)第805章 臺前幕後(上)第943章 鄂木斯克(上)第615章 游擊戰專家第1218章 準備打仗(下)第44章 反英通電第353章 四面楚歌(上)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39章 洋投名狀第405章 妥協第424章 當務之急第803章 勝利之師第126章 新時代新氣象第736章 世事人心第984章 1920年代(下)第388章 內閣總理(下)第937章 原子時代的序幕第801章 虛情假意第413章 大十字計劃(上)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1251章 步兵突擊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1134章 1939年夏秋第136章 立場不同第536章 替罪羊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1223章 炮戰第131章 雞犬升天第457章 南北商幫(上)第1274章 同謀者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910章 鐵錘第968章 西山莊園(下)第500章 調虎離山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981章 瘋狂的年代第647章 着急上火第1040章 謝幕(下)第694章 勝利與榮譽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748章 戰前第1105章 誘敵(上)第1263章 密謀者
第406章 背叛第1061章 亞洲解放運動第30章 傾軋(下)第410章 唯我獨尊第579章 國魂第721章 普蘭店第814章 保護人第1261章 來自“狼穴”的召喚第862章 自衛行動第596章 政策分歧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288章 形勢有變(下)第75章 陰雨綿綿(下)第565章 結盟風波第262章 時局紛亂(下)第1259章 猙獰巨人(上)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241章 飛行基地(上)第969章 逐鹿(上)第804章 中華門前第540章 指點江山第320章 南與北的不眠之夜第576章 一個假設(下)第1109章 鏖戰第401章 消息靈通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357章 蘆臺(上)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126章 新時代新氣象第740章 好自爲之第669章 特混艦隊(下)第167章 租界(上)第1081章 克拉地峽第855章 “石斑魚”號第61章 破舊立新(上)第725章 鴨綠江方向第954章 鋼鐵的較量(下)第11章 同仇敵愾第1038章 平叛(下)第91章 先遣司令第887章 中國的戰列艦(上)第1100章 激戰(下)第240章 多管閒事與德國眼第1220章 古姆(下)第623章 戰爭已經爆發(上)第553章 雪山基地第883章 英國方案(上)第1182章 全體會議第1194章 閃亮登場第69章 一念之間第254章 東湖之上(下)第870章 舊瓶裝新酒第923章 一面旗幟(上)第116章 張園(上)第705章 敵人與朋友(上)第518章 難得糊塗第897章 兩場戰爭(上)第805章 臺前幕後(上)第943章 鄂木斯克(上)第615章 游擊戰專家第1218章 準備打仗(下)第44章 反英通電第353章 四面楚歌(上)第1090章 戰爭販子第39章 洋投名狀第405章 妥協第424章 當務之急第803章 勝利之師第126章 新時代新氣象第736章 世事人心第984章 1920年代(下)第388章 內閣總理(下)第937章 原子時代的序幕第801章 虛情假意第413章 大十字計劃(上)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1251章 步兵突擊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1134章 1939年夏秋第136章 立場不同第536章 替罪羊第671章 杯弓蛇影第1223章 炮戰第131章 雞犬升天第457章 南北商幫(上)第1274章 同謀者第205章 託忒克氏第910章 鐵錘第968章 西山莊園(下)第500章 調虎離山第582章 重要任務第981章 瘋狂的年代第647章 着急上火第1040章 謝幕(下)第694章 勝利與榮譽第913章 南洋試驗田(上)第748章 戰前第1105章 誘敵(上)第1263章 密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