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最大的底牌(上)

自從王巨火拼陳襄,這段時間終於清靜。

不過王巨自己也安靜,反正俺就是一個小人,你們變法罷,還是反對變法罷,與我沒關係。俺不會惹你們,但你們也休想惹俺。

可這個堅持不了多久的。

不用多長時間,東明縣事件就要發作,到時候兩派廝殺更加慘烈。還有呢,王巨聽說王雱即將赴京。王巨不怕呂惠卿與章惇,在變法前他們就成了“好朋友”,因此自己不支持變法,或者說不支持王安石的變法,呂惠卿雖不喜,但不會生氣。

至於王安石,他清高哪,那可能會放下身架,與自己這個毛頭小子交流溝通?

然而王雱需要身架嗎?只要這個衙內進京,肯定會找自己。到時候怎麼辦?王衙內不會真象史書上所記載的不堪,但確實是一個心性比較狹小,極度要強的人物。自己拒絕後,會有什麼結果?因此,到時候必然兩面樹敵。

這種情況,只有一策,三十六計,走爲上計。離開京城是好事。

所以無論王安石他們推出什麼變法,王巨一直緘默不語。

然而現在爲難了。

不管怎麼說,今天在延和殿上,呂惠卿是主動站在自己這一邊的,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自己還好意思再緘默嗎?

王巨喝着茶,整理着思緒。

大半天后才說:“吉甫兄,如果真要執行保甲法,最好要執行下面幾條。”

“那幾條?”

“第一條保丁家免去賦稅或免去一半賦稅。”

僅是第一條就讓呂惠卿愁眉苦臉。國家爲了填坑。斂財都來不及呢。還免稅!

“第二條勿得讓保丁自備武器。練兵所用的刀槍棍棒與弓矢,必須由朝廷提供。”

“第三條也制訂軍法,如果保丁家中確實婚嫁喪故,可以准許保丁請假,當然,如果僞冒家中有婚嫁喪病逃避練兵,可以嚴懲。練軍教頭也不得以任何藉口勒索保丁,否則嚴懲不怠。並且准許保丁舉報,凡接到保丁舉報教頭不法者,官員必須派專人下去查問。”

“第四條,凡是商賈務工,或從事其他職業,秋冬無暇練兵者,家中是獨子者,不得以任何藉口拉丁。”

“第五條,保丁除了秋冬練兵外,平時可以酌情巡鄉防盜。聯保鄉鄰平安,但不得以任何藉口。讓保丁從事各種力役。”

“第六條,保丁練兵者,朝廷的一些補貼,各州縣官員教頭不得以任何理由剋扣,否則嚴懲不怠。”

“這如何能做到?”曾布傻眼了。

“韓公當時爲什麼要在陝西執行三丁刺一?他可是首宰,難道不愛惜名聲嗎?無他故。朝廷豢養了大量禁兵,每年用費驚人,戰鬥力又差。因此韓公想仿佼唐朝府兵制度,增加民兵,減少禁兵。那麼國家支出將會大幅度減少,虧空也能漸漸彌補上。”

當時韓琦三丁刺一,也是被逼的。

所以無論司馬光再怎麼鬧,韓琦也堅持下來了。這是一個試驗,如果能成功,那麼國家財政會迅速轉好。

然而大順城之戰,蔡挺與王巨皆沒有派義勇上戰場,韓琦無輒了,雖然韓琦不喜,但蔡挺與王巨這麼做,確實是義勇戰鬥力太差,上了戰場未必會起作用,說不定還能拖累了戰友。

反正勝利了,就是真理!

“實際官家未即位之前,他好奇我少年時王家寨一戰,刻意召見了我,我就說過韓公的三丁刺一與府兵。唐初府兵成功,原因很多,首先那時唐朝百戰百勝,只要勝利了,就會有收穫,比如裴行儉西域一戰,便擄獲了大量財富,史冊上也略略記載。唐初人煙稀少,國家可以分配給府兵大量耕地,這能保障府兵家人衣食無憂。唐初物價低廉,國家給府兵錢帛足以滿足他們買馬、武器與其他物資,後來物價不揚,錢帛卻沒有增加,那些錢帛制辦戰場需要的武器戰馬已經遠遠不足了。還有最重要的一條,以前多是役兵制度,大家從心理上不排斥。所以後來府兵制度崩潰。到了明皇之時,爲了滿足開邊需要,不得不放手給各個節度使,這才形成安史之亂的禍患。”

“然後再說西夏與遼國,這兩國同樣多是役兵制度,不過他們與我朝形式不同。一是百姓雖兇悍,但比較懶散,空暇時間多,有足夠的時間練兵。二是他們用兵成本低,百姓貧困,也不會象我朝這樣,有什麼仁愛拖累,自縛手腳,只要打勝了,就會大肆抄掠,特別是入侵我們中原王朝,也許抄掠二十貫財富,對於我朝兵士來說,未必上眼,但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很是滿足。但就是這樣,他們也漸漸開始給常駐將士一些補貼。因此我朝不能仿佼之。”

呂惠卿聽到這裡問道:“子安,然而鄭白渠那幾萬保捷軍,如何解釋?”

“問得好,不僅鄭白渠那幾萬保捷軍,如果這一戰能證明那幾萬保捷軍是成功的,那麼將來朝廷會設更多類似的邊軍。另外還有蔡公、王韶、種諤在邊境所置的弓箭手。”

“爲何那些保捷軍弓箭手能保證戰鬥力,保丁與義勇卻不行?首先說弓箭手,他們是邊民,本身就十分兇悍,其次是免去所有賦稅,最後是邊境有大量荒田,那怕是廣種薄收,一年只種一季,也會獲得巨大的收穫,並且一年只種一季,就能抽出大量時間練兵備戰。吉甫公,這能明白吧,那就是唐初府兵的翻版。試問朝廷能不能做到免去保丁義勇所有的賦稅,並且又給他們大量耕地?”

“再說那幾萬保捷軍,他們耕地不多,然而因爲有鄭白渠。皆是良田。產量高。同樣也免去了大量賦稅,這樣,我算一算他們的收入。一等良田當時分配下去是一兵二十五畝地,平均一季半,最少能收穫六十石糧食,打算銷售四十石糧食,因爲總體陝西糧價比內陸稍貴,這一塊就能得到十幾貫的收益。還有。如果勤快,再種上兩畝地的桑麻,又能得到近十貫的收益。再加上朝廷每年發放十幾貫的兵餉,那麼一年收益就將近四十貫了。以前一個保捷軍薪酬加上補貼,也有將近三十貫。但補貼這一塊卻是上面將領剋扣最多的地方,往往下面兵士都得不到一半。如今兵士自耕自種,上面將領如何剋扣?加上全免稅,這些收入也幾乎全部裝到他們口袋了。”

“雖然這麼勤苦,還不及禁兵收入,然而他們是呆在鄉下的。衣食住行多是自給自足。四十貫的收入,相當於京城禁兵一百貫的收入。並且即便他們犧牲。這些地也屬於他們家屬的永業田。這樣算,他們還用不用擔心家人?還用不用讓妻子去做軍妓得活?”

“再到武器這一塊,義勇與保丁武器是自備的,甚至有的教頭弄來劣制武器,強行以高價賣給義勇。然而那幾萬保捷軍哪裡,武器卻是朝廷提供的。”

“最後到練兵這一塊,義勇強行被抓來練兵,僅是可憐的補貼還被剋扣,往往又被教頭勒索,最倒黴的強行被當作廂兵去做沉重的力役,說不定還放在戰場上賣命,義勇有沒有心情練兵?心態就是一個問題!但那幾萬保捷軍不同,國家給了這麼優厚的福利,從進入保捷軍開始,他們也就做好了當兵的準備,甚至練兵備戰比他們耕作更重要。即便因爲練兵耽擱了生產,因爲有了收入,也可以僱傭短工,減少家屬的負擔。”

“因此練兵時間更長,他們心態上不會排斥。因爲隨時可能進入戰場,各營保捷軍教頭是指使、都頭,不會兒戲一樣練兵,各種陋習可能繼續存在,但比義勇那邊少。練兵認真,練兵時間長,心態好,無後顧之憂,便能真正形成戰鬥力。”

“形成戰鬥力了,朝廷便可以推廣類似的邊軍,那麼就可以達到淘汰禁兵,節約龐大軍費的目標。”

“保甲法用意是好的,一是防盜,以保鄉里平安,二是通過集結訓練,能找到各地的勇壯之士,讓他們進入禁軍,使禁軍更強大。然而吉甫兄,你可知道基層農民的生活,賦稅沉重,一年四季面朝黃土背朝天,就是在冬天裡也需要勞動的,替麥子鋤草澆水施肥。然而國家不減免賦稅,還要他們掏錢來自購武器,說不定還有教頭的苛刻勒索,又耽擱了生產勞動,能不憂民麼?”

當然,如果國家財政寬裕,那麼免卻所有保丁的賦稅,提供武器,只集結真正有時間練兵巡鄉的保丁,杜絕教頭的不法行爲,再提供練兵補貼,那也就罷了,權利是國家提供給一部分百姓的福利。

然而國家有這個財政麼,首先免稅這一塊國家就不會通過。

再說保丁能備戰麼,能防止大規模起義麼?要知道蔡京爲相之時,保丁數量更龐大,但宋江方臘起義,保丁在哪裡?還不如原先的壯丁呢。至少王倫起義時,就被和州一個壯丁幹掉了。至於備戰,那更是一個笑話,金人南下時,國破家亡在即,試問保丁在哪裡?

不能備戰,就不能達到裁淘禁兵,節約開支的目標。再說現在又推出了王巨這種保捷軍的邊軍,用以裁淘禁兵。

那麼再大規模推出保甲法,興師動衆,還有什麼意義?

這隻能說明王安石在軍事上真的不懂,比如那個保馬法。

戰馬能交給農民飼養嗎,交給農民飼養,必然用它們來犁田,來拉東西,不是戰馬不能拉東西,偶爾拉一拉沒問題,長時間負重,又缺少溜馬的場所,這個馬養起來上了戰場還能跑得動麼?

否則何來的戰馬馱馬之區分?

不過王巨又安慰了一句:“治平四年,我給官家進了一篇奏摺,講了幾條。首先就是這個兵,第一步淘汰老弱病殘的士兵,清查吃空餉的名額,這已經實現了。第二步就是引河水淤田。將部分禁兵調向郊外。給其田。增加其家人的收入,減少家人支出,家人無憂,士氣才能高昂,並且在鄉下,也減少京城所帶來了浮華之氣。淤田開始,不過調向郊外還沒有執行。第三步就是增加部分邊軍,再進一步淘汰禁兵。現在鄭白渠那幾萬保捷軍就是一個很好的試驗。如果這三步皆能成功,那麼國家軍費將會大幅度減少,並且軍隊總體實力反而進一步提高。禁兵戰鬥力真的越來越差了。”

“第二策就是淘汰官員名額,然而不能直接淘裁,那樣必會掀起軒然大波。所以我的策略就是一減少進士名額,二減少恩蔭名額。這兩步也在漸漸執行,只是見郊很慢。”

“第三策便是坊場河渡的改革,這一策已經見效。”

“但就是這三策,想迅速見效仍不大可能,但另一邊卻是西夏不停地入侵。國家又有巨大的積欠。所以介甫公變法,我不大支持。但不會反對,包括這個保甲法。爲何?我朝弊病越來越多,越來越積貧積弱,做比不做好,至少做了,努力了,國家還有希望,大不了變法後,對一些弊端再進行進一步的調整。”

呂惠卿說道:“這麼說來,子安,你還是偏向支持變法的一方了?”

王巨纔不上當呢。

他說道:“錯,不支持不反對,因爲我還沒有想清楚,自己都沒有弄清楚,如何支持?”

…………

“官人,真不行,你將瓊娘也帶到慶州吧。”

王巨想了想,說道:“也行,過年後讓瓊娘去慶州吧。”

其實人質不人質的,趙頊肯定不在意,主要是防備其他有心人,但瓊娘無所謂了。

但也必須等過年後才能去,馬上自己就要離開京城了,但不會立即去慶州,第一站是洛陽,一是在洛陽還要籌備一些物資,二是要等章楶會合,然後兩人要洛陽就要將大方針制訂好,這樣才能用目標的用兵,調撥物資。否則去了慶州後就來不及了。

然後再到三原,將幾萬保捷集結換裝,這才能出發,這一路上自己也得做一個表率,與士兵同甘共苦。

實際王巨也開始墮落了,比如夏天天熱時,王巨採購了許多冰塊放在房間裡降溫,伙食上沒有山珍海味,然而葷腥卻是不斷的。

但到了軍中,必須得吃苦,這樣才能贏得士兵的愛戴,才能爲王巨所用,上戰場後才能發揮出他們最大的潛能。

那時瓊娘如何隨行?

“官人,真是三十萬兵馬?”

“天知道呢,未必有吧,就象曹操揚言百萬大軍下江南,有百萬大軍嗎?”

“但這一回你切莫要衝鋒在前?”

“妃兒,放心吧,上回我僅是華池知縣,現在是慶州的知州,如果再象上回那樣,整個大軍都亂掉了。”

不過隨用不着不理智的在前線衝鋒廝殺,但在關健時候還需要站在最前線親自指揮的,那樣才能極大的鼓舞士氣。

“官人,妾身仍然很擔心。”

如果不是呂惠卿說漏了嘴,王巨就是離開京城了,都不會說出這個三十萬,三十萬敵人哪,能不讓人擔心嗎?

王巨安慰道:“無妨,敵寇越多,後勤負擔越沉重,必不能持久,我有城牆在手,有何危險?”

“萬一他們供給充足呢?”

“那也無妨,我還有一張最大的底牌未說出來呢。”

“什麼底牌,說說,妾身不會講出去的。”

這關係到丈夫的安危,李妃兒肯定不會講的,因此王巨也在妃兒耳邊說了。

“那就沒有關係了,”李妃兒高興地說。

“這回你放心了吧,此行看似危險,實際真的不危險。相反的,是撿功勞去的。有了功勞,即便戰後朝廷罷免了我那個陝西安撫使的差官,知州不會罷免吧,職官階官的啥,也要升一升吧。升官發財了。”

妃兒嘻嘻笑了起來。

“升官發財了,娘子,我們還不親熱一下,提前慶祝慶祝嗎。”

第806章 三國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835章 同意第568章 隱患第86章 鬧大吧(五)第2章 黑蜂盜第574章 維穩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121章 省試第208章 權威第178章 子安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738章 哭第54章 插釵第130章 吻合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592章 修房子第183章 賽跑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392章 合資第388章 交好他第538章 會戰(三)第258章 屹立(上)第330章 餿主意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838章 願望第130章 吻合第336章 安靜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570章 戲耍(下)第8章 懷疑第299章 舅舅們(下)第756章 第一步第129章 吹三秦第7章 路窄第682章 嚇一嚇第330章 餿主意第535章 號角第78章 不合格第729章 考驗第741章 裂車(下)第22章 禍福第31章 幸運草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456章 拿捏(上)第3章 伏擊(上)第437章 大人物第476章 鼓聲(下)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6章 上岸第312章 屠刀(下)第862章 崩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14章 小翅膀第22章 禍福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473章 迷宮(下)第811章 未來第860章 堯舜(上)第18章 折服第735章 最暗黑(上)第509章 逆轉(下)第282章 用第121章 省試第73章 自作孽第291章 一扇窗第721章 真相第388章 交好他第520章 天上(下)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688章 歪理第577章 啪啪啪第267章 龍手(中)第759章 張睦(上)第216章 報復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235章 孩子氣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369章 雪別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18章 折服第360章 一句話第414章 粗人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23章 香玉第849章 冷處理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444章 二王(上)第540章 春雷第738章 哭第94章 第一躍(四)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67章 逆天西夏第27章 敗了
第806章 三國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835章 同意第568章 隱患第86章 鬧大吧(五)第2章 黑蜂盜第574章 維穩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121章 省試第208章 權威第178章 子安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738章 哭第54章 插釵第130章 吻合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592章 修房子第183章 賽跑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392章 合資第388章 交好他第538章 會戰(三)第258章 屹立(上)第330章 餿主意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838章 願望第130章 吻合第336章 安靜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570章 戲耍(下)第8章 懷疑第299章 舅舅們(下)第756章 第一步第129章 吹三秦第7章 路窄第682章 嚇一嚇第330章 餿主意第535章 號角第78章 不合格第729章 考驗第741章 裂車(下)第22章 禍福第31章 幸運草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456章 拿捏(上)第3章 伏擊(上)第437章 大人物第476章 鼓聲(下)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6章 上岸第312章 屠刀(下)第862章 崩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14章 小翅膀第22章 禍福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473章 迷宮(下)第811章 未來第860章 堯舜(上)第18章 折服第735章 最暗黑(上)第509章 逆轉(下)第282章 用第121章 省試第73章 自作孽第291章 一扇窗第721章 真相第388章 交好他第520章 天上(下)第807章 肺腑之言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688章 歪理第577章 啪啪啪第267章 龍手(中)第759章 張睦(上)第216章 報復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235章 孩子氣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369章 雪別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18章 折服第360章 一句話第414章 粗人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23章 香玉第849章 冷處理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444章 二王(上)第540章 春雷第738章 哭第94章 第一躍(四)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67章 逆天西夏第27章 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