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泄密者

是好機會,但還有王巨提示的那個機會好嗎?只要朝廷有心,派二十個敢死隊員,一萬貫錢就可以辦到。

然而王巨卻未聽到任何動靜。

其實也不能怪趙禎,若是真的,那麼沒藏訛龐幹掉李諒祚後宋朝必須有一系列跟進的措施,才能將利益最大化,所以必須召集大臣們商議。不過……

趙禎苦得不能再苦。

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因此程勘如果敢與王巨說實話,王巨就會敢與他說實話。畢竟他現在是宋人了,也想宋朝好。

只要將真相說出來,程勘就會做出一個選擇,不驚動朝廷,單幹,就象種世衡那樣。並且若沒有意外,趙禎馬上去世,宋朝多事之秋,也不會同意。

那麼佔領橫山不可取了,儘管這可能是上策,但必須要宋朝支持大量物資與軍隊,靠鄜延路數州軍的力量是辦不到的,反而會引起潰敗。

轉移各部同樣不可取,一旦收留,那將是幾萬人,鄜延路安置不下去,必須往其他地方安置,這樣又要上報朝廷。

但還有一策可取,假意授予一些支持,讓輕泥懷側出兵靈夏,並且收留部分其家屬,其結果輕泥懷側必敗。

然而操作空間留下來了,給未穩定的李諒祚政權重創了,橫山諸羌也產生分裂了,而且鄜延路的力量也夠了。

同樣是大功,不亞於種世衡反間計的大功!

但程勘未說,王巨只好離開。

隨後程勘上報朝廷,還提了馬的事,不管他對王巨有什麼看法,這兩條建議程勘認爲可取的。

趙禎迅速收到他的奏章,這是密奏。他也懲治上次所犯下的錯誤,因此只召來兩府幾個大佬過來商議。

有人同意,有人反對,再次開始扯皮。

但很秘密,外界不知道。可奇怪的是如此秘密的消息,居然前面程勘上書不到兩個月,西夏那邊就知道了。

李諒祚嚇壞了,立即派人加封輕泥懷側官員,又運了一筆財貨拉攏橫山各部酋長。

到了四月,橫山各部立即安定下去,無人有反意。

程勘傻了眼,有收穫,在程勘運作下,從橫山那邊得到了兩千多匹馬,如果不是消息泄露,只要程勘將糧食源源不斷往橫山運,說不定一年下來,能讓程勘得到上萬匹良駒。

程勘的麻煩還在後面。

這件事被司馬光也得知了,此人乃是有人的綏靖派,便恨上了程勘。

程勘三年任期到了,他在延州做得不錯,朝廷考慮到無人代替,便加了武安節度使職官,讓他再幹三年。那就繼續呆着吧。

但司馬光連上兩書:程勘素無才術……況今老病,昏庸尤甚,在鄜延苟且偷安,以度日月,爲吏兵所慢,戎翟所輕……

程勘建節再任,不合衆望,乞追前命事……自以老衰,畏人指目,專務姑息,取媚羣小……

這比罵娘還要狠哪,程勘差一點氣暈了,司馬小子,俺哪裡得罪過你。

沒人聽他的,結果宋神宗上位,司馬光再奏,索性將輕泥懷側這件事翻出來,“竊聞邊臣言趙諒祚部將輕泥懷側,欲以橫山之衆攻諒祚歸命。朝廷許令招納。進謀者但言其利,不言其害……”

真相揭開,原來是司馬光爲了輕泥懷側這件事恨上了程勘。

趙頊剛繼位不久,因爲此事秘密,趙頊也不知道,於是不解,什麼輕泥懷側啊,便讓人下去查。

這一查便迅速查出來,若是無人泄密,西夏那邊不會反應那麼快。而且泄密之速度也讓人難以想像,幾乎不亞於是前面得到消息,後面是用快馬通知西夏的。

作爲一個進取心無比強烈的皇帝,惋惜心情可想而知。但趙頊也不笨,立即就想到了,究竟是誰泄密給了西夏,然後又想到那段時間司馬光的上蹦下跳。

於是大怒,問文彥博:“輕泥懷側,司馬光何由知之?”

這是保密的奏章,趙禎只與幾個宰相商議過,司馬光那時擔任的職位只是知諫院,並沒有參與。所以司馬光這份奏章上得極其古怪。

文彥博便道:“臣那時因母喪,正在家中守孝,並不知道此事。”

趙頊又將司馬光召來,司馬光不但不答,反而責問:“趙諒祚稱臣奉貢,不當誘其叛臣,以興邊事。”

一番大道理,宋神宗讓他侃暈了,也忘記召他進宮幹嘛的,只好說道:“此外人妄傳耳。”

司馬光趁熱打鐵,又說:“外人言楊定,高遵裕,薛向,王種建是策。”

又說這幾個人如何如何的壞,輕泥懷側欲末反叛管這四人屁的事啊。但程勘死了,追究程勘不起作用,索性搞掉幾個激進的大臣將領吧。

…………

“買馬社終於中止了。”朱歡道。

“那是好事。”王巨說道。他不知道這幕後的事,真以爲程勘是配合歐陽修於河東置馬監的。

對宋朝養馬王巨不是很贊成,特別是官府養馬。

只要是官府在養馬,養得越多,虧得越多,還不如象原來那樣,朱歡每年弄來兩三百匹良馬,因爲數量少,延州也沒有牧監,於是讓程勘迅速交給了軍隊,那樣反而或多或少起了一些作用。

“程公也是好心。”朱歡又說道:“聽說朝廷讓程勘於延州再留任一屆,也是延州的幸事。”

程勘讓他領手買馬社,朱歡省怕出事情,沒有出事情了,朱歡想一想宋朝是缺馬啊,也贊成了程勘的舉措。

王巨也默然。

在他心中,宋朝寧肯不要歐陽修、韓琦、石介這些官員,都不能少了程勘這些可能在後世默默無聞的官員,可能他們缺點很多,但嘴巴不大,個個在辦實事。

想一想唐朝的房杜,再想一想領手宋朝巔峰之治鹹平之治的聖相李沆,他們說過什麼,甚至連大家都不知道他們具體做了什麼。

還有,劉蛾主政時的四賢相王曾、李迪、張知白,杜衍。

包括呂夷簡也不是大嘴巴,只是在范仲淹孔道輔不斷的攻擊下,才引起後人的注意。

程勘與王巨不感冒,不過程勘在延州任上修道路,築城防,撫百姓,甚至上書朝廷請重用一些有能力的蕃將,做得還是不錯的。

朱歡這才說正事:“你看,這就是最好的紙。”

王巨推出來的主意便是竹紙。

宋朝造紙的材料五花八門,藤,麻,病繭,樹皮,秸杆,甚至水苔。但多是以古藤與麻,或者青檀樹皮與楮樹皮爲材料。麻的產量低,古藤數量有限,因此造出來的紙又貴又厚,厚得能當衣服穿,能當紙甲。

江浙開始出現了竹紙工藝,不過白度不夠,而且紙質缺少韌性,“如作密書,無人敢拆發之,蓋隨手便裂,不復粘也。”蔡襄手上官員貪小便宜,一度用這種粗陋的竹紙寫公文,結果“獄訟未決,而案牘已零落”,於是禁止。不過技術在不斷提高中,到了北宋末年,這種竹紙能勉強用了。

王巨知道這段歷史,實際只要從三個方面着手就行了,一是將生料改爲熟料,對竹料進行反覆蒸煮和漂洗,提高纖維的純度;二是採用天然漂白法,讓熟料長期日曬雨淋,製成精白竹漿;三是增加舂搗強度。

用生料也可以,雖然顏色發黃,卻適合用於印刷紙,但必須增加一道工藝,置一個踩料槽,然後用人工反覆踩料,就能將纖維剝離出來,充分帚化,增加韌性,成本也比熟料紙低得多。

王巨讓朱趙李幾家去杭州研發的便是這兩種竹紙。

不過還有許多具體工藝,據《天物開工》的說法,有七十二道工藝。

因此王巨將地址選在富陽,不僅後世富陽與夾江竹紙好,交通發達,文化基礎也不錯,並且這裡造紙業比較發達,從越州到杭州出了不少名紙,也有了一些竹紙的工藝基礎。

幾家聽從王巨的意見,派人立即下了杭州,得要搶新竹子上來,然後在富陽浙江江畔買了一個竹山,又高價聘請了十幾名紙匠,薪水很高,不過簽訂了天價的賠償契約,只要作坊繼續在支付着這個高薪,這些紙匠們就不能將技術泄露,否則得賠償作坊十萬緡錢。

富陽知縣看着契紙哭笑不得。

竹紙啊,什麼好東西,於是也就同意了。

王巨之所以想出這個竹紙,也是擔心,眼下他手頭經濟不緊張,可鹽不是長久之計,但天知道什麼時候中進士,即便中了進士,若是名次不高,還得慢慢磨勘。

那怕熬成知縣,象張載這樣,花銷也就夠了。可熬成知縣也不易的。要麼中狀元……那個會汗滴的。

並且竹紙出現,對讀書人也有幫助。

在他心中還隱隱有些想法,即便做了官,手中也要有資源,這些商戶若是捆綁在自己戰車上,同樣是一種資源,只是那個還遙遠。

王巨試了試,然後看着朱歡帶來的工藝,想了許久,指出幾條,讓朱歡派人下去明年再改進。

能用了,但還沒有達到王巨心中的目標。

這個不急,王巨正月裡就說過,可能會到明年,並且已經出來了,大家也等得起。

朱歡又道:“那本書張公有沒有修好。”

“我來問問,”不過王巨去張載家,又帶了一樣物事。

第657章 海戰(上)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75章 對子第504章 放棄第570章 戲耍(下)第441章 火拼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89章 高家第782章 捨得第396章 井田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33章 愚者第641章 文臣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94章 第一躍(四)第35章 關學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504章 放棄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244章 蕃奸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795章 讓(下)第103章 公主怎麼辦(上)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168章 坦白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687章 飛錢司第8章 懷疑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4章 伏擊(下)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691章 不滿第300章 一箭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272章 來了第75章 對子第762章 咬死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25章 寶藏(下)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177章 買撲第724章 孤臣?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537章 會戰(二)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801章 後手第292章 首相第245章 王巨心很野第697章 芒種第599章 白衣(下)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568章 隱患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299章 舅舅們(下)第77章 意境第114章 請教第120章 上眼藥第65章 拜節第214章 故人第452章 爭標第379章 不可行第478 鼓聲(續下)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577章 啪啪啪第262章 斬龍(上)第76章 世仇第152章 弟仇(下)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391章 鬥將第428章 七兩銀子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159章 錢哪(上)第4章 伏擊(下)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476章 鼓聲(下)第631章 不過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592章 修房子第535章 號角第505章 飛天(上)第817章 一波波第685章 撈人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202章 不明白第800章 點將第115章 四告(上)第386章 謠傳第30章 以直報怨第335章 高利貸第129章 吹三秦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535章 號角
第657章 海戰(上)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75章 對子第504章 放棄第570章 戲耍(下)第441章 火拼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89章 高家第782章 捨得第396章 井田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33章 愚者第641章 文臣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94章 第一躍(四)第35章 關學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504章 放棄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244章 蕃奸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795章 讓(下)第103章 公主怎麼辦(上)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168章 坦白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687章 飛錢司第8章 懷疑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4章 伏擊(下)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691章 不滿第300章 一箭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272章 來了第75章 對子第762章 咬死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25章 寶藏(下)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177章 買撲第724章 孤臣?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537章 會戰(二)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801章 後手第292章 首相第245章 王巨心很野第697章 芒種第599章 白衣(下)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568章 隱患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299章 舅舅們(下)第77章 意境第114章 請教第120章 上眼藥第65章 拜節第214章 故人第452章 爭標第379章 不可行第478 鼓聲(續下)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577章 啪啪啪第262章 斬龍(上)第76章 世仇第152章 弟仇(下)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391章 鬥將第428章 七兩銀子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159章 錢哪(上)第4章 伏擊(下)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476章 鼓聲(下)第631章 不過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592章 修房子第535章 號角第505章 飛天(上)第817章 一波波第685章 撈人第541章 放過樑乙埋第202章 不明白第800章 點將第115章 四告(上)第386章 謠傳第30章 以直報怨第335章 高利貸第129章 吹三秦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535章 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