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隱患

王巨時不時冒出一個新名詞,不過大家也不奇怪,這是新事物嘛,當然用新名詞了。

這時候斬殺高懷忠的效果就看出來了,那麼多將士,眨眼之間就卡嚓了,而且王巨只帶着一營蕃騎過去,當着十六營永興軍官兵的面,將那麼多將士斬首的。

這讓大家想到了王巨兇名在外,下面的官員多是聽,即便質疑,也儘量用委婉的語氣說出來,省怕開罪了王巨。

王巨不顧大夥的想法,繼續說道:“我朝稅賦幾乎是唐朝的五到六倍,事實財富也可能是唐朝的五六倍。但這個富是富在極少數人,普通百姓依然很貧困。如果所有百姓都有唐朝百姓的五六倍收入,那會發生什麼?”

於籤判笑道:“明公,那不可能。”

“是啊,不大可能,如果真有這個可能,我朝就會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最少西夏與遼國那邊的漢戶,會想盡辦法,前來投奔我朝。正是因爲普通百姓不富,加上國家又不強大,所以連這些漢戶都不願意迴歸大宋。”

“明公,很難啊。”於籤判笑道。

當然,真出現了這種局面,不用說,至少遼國與西夏漢戶會哇哇地來投奔。

不過不可能的,若是這出現這局面,離夫子所說的大同盛世也不遠了。

王巨看了他一眼,這是一個老於世故的老臣,當年只是四甲進士出身,但一步步爬到這個位置上。雖升得很慢,但一直在升。

這也是一種本事,弄不好就會讓王巨頭痛,但他主動配合,這種圓滑會對自己產生幫助。

念頭一轉而過,王巨點頭道:“是啊,很難,但我們會有辦法將慶州變得更好一點,那樣也會增加吸引力。並且以前若是慶州太過富裕。西夏必會派兵過來時常抄掠。但現在橫山諸砦擋在前面,整個慶州都在後方了。”

這是一步真正的大棋,王巨正在下着。

如果那邊更窮,這邊更富。通過對比,西夏人心會更加渙散。

不過能不能成功,王巨就不大清楚了。

他又說道:“所以我想出了這個辦法,成立這個慶州發展基金,鼓勵百姓將手中的餘錢存儲於這個基金裡。沒有固定時間的。無利息,但不會向百姓收取保管費用。如果定期存一年者,存滿一年後,可以到基金裡支取本金,外加上三釐利息。如果定期五年者,利息是四釐,如果定期十年以上者,利息是五釐。定期二年以上者,每年期滿可以到基金裡支取利息。當然也可以將利息繼續存於基金,用它們利滾利。但定期取利者。如果期限不滿,提前提取,那就要支付兩釐的保管費用。”

這裡有一個背景,宋朝也有類似銀行的機構,讓百姓存放錢帛,但不是支付利息,而是要收取保管費,這個保管費並且還很高。

然而也有生意,一些商賈帶着大量錢帛,放在身邊不放心。因此往這些機構裡臨時存一存,最少不用大量人手去看管,也免去不必要的風險。

不過那些機構多在一些特大商業城市中,特別是京城。其中挑筋教人做這種生意的最多,這也不得不承認猶太人確實會做生意。

但他們這種經營方式很落後,以活期存取爲主,所以不敢將其錢帛拿出來放貸。

主要是這時代高明的會計師太少了,這個問題馬上王巨也要面臨。

其實活期存儲的錢帛同樣可以用來放貸謀利,然而沒有高明的會計師。那麼就可能造成將錢帛一起放出去,客人來取款,基金裡卻拿不出錢帛。然後產生緊張,信用崩潰,紛紛來將存錢取回,基金失敗!

所以王巨用利息與保管費,鼓勵百姓定期存款,但不得未到期就提前支取,以免賬目產生嚴重混亂。

十幾個官員都不由地長吐了一口氣。

現在他們幾乎都明白王巨用意了。

於籤判不由說道:“這可是一個好主意啊,雖同樣是斂財,但它比青苗法高明多了。”

大夥額首。

首先青苗法需要朝廷支付大量成本,然而這需要支付什麼成本?幾間屋舍,看守的衙役兵士,十幾名懂得經營的經濟人。

次之它的前景更遠大,青苗法放的是本金,放完了就沒有了,但這個則不同,不需要本金,但本金無限多,若是它信譽打出去,不提別的,就是環慶二州軍百姓手中有多少餘錢?雖然利息更輕一點,然而賺取的這個利息差因爲數量龐大,會遠遠勝過朝廷攤派的青苗貸。

還有呢,如果放貸對象不發生失誤,它又可以爲官府帶來很多的商稅。

至於風險,難道青苗法就沒有風險嗎,個個能收回來嗎?

“於籤判,你說錯了,何爲斂,向百姓不願意強行攤派的雜稅苛徵才能稱爲斂,但我這條措施,那來的強行二字?”

“但是有幾點記切,優惠的是朝陽產業,何謂朝陽產業,本人是良民,一慣遵紀守法,行業正當,有前景。它雖不是斂財機構,但是謀利機構,沒有前景的產業就要慎重了,對於朝陽產業的評估則更要慎重。非朝陽產業,想借貸者,必須有相等價值的宅契、地契,或者其他固定財產做抵押,方可放貸。貸息則是一樣,年貸年息一分,月息一釐。”

“另外爲了避免不必要的口舌之爭,必須對貸人做幾條限制,對僱工不得苛薄,規訂明確的薪酬、工作時間與假期,不得用這個貸款挪作他用,特別是用它去發放高利貸,否則立即收回,還要追究欺騙官府之罪,必須交納規定的相關稅務。”

其實這幾條,剛剛王巨在講述他與祖陽對話時,便已經講了,這裡不過重複了一遍。

只有是增加了一個月貸,這有兩個用意,一是方便短期的借貸,二是可以盤活利用那些“活期存儲”。

不過王巨又補充了一條:“此外,凡是官戶子弟,各州縣重要的胥吏子弟。只能做爲儲的一方,不得作爲貸的一方。”

在集權制度下,官員經商,會帶來多大的弊端。可想而知的。

但這個麻煩一千年後都沒有解決的,就不要說在宋朝了,因此宋太宗與宋真宗禁

了幾次,都沒有禁止。

王巨也不想碰這個麻煩。

但在這個小範圍內,王巨打算將這個危害提前杜止掉。

王巨又說道:“特別是稅務。國家在攤派青苗貸,就不能再加深百姓負擔了,從現在開始,不僅是商稅,包括其他的稅務,都是統一規範起來,任何人不得胡亂攤派規訂外的稅務。”

“質夫兄,這些事,你從明天起就開始立一個章程,全境實施。”

“行。子安,要不要上報朝廷?”章楶說道,他隱約地感到王巨所做的這件事非同小可,並且它的意義遠勝過了青苗法。

而且它似乎又隱隱與青苗法產生了嚴重對比,因此他建議王巨上報朝廷。

“質夫兄,不用了,想要實行這個發展基金,條件太過困難,一需要大量懂得經濟賬目的經濟人,不但要懂。還要精通,這個人選就很難找到。即便找到,也非是官府能僱得起的。”

“其次貨幣嚴重不足,不可能百姓抱着一匹絹來存儲。到了明年再給他一匹三尺絹,那成了什麼?因此存儲的必須是各種貨幣,以及金銀、交子。然而這三樣皆嚴重不足,此次能在慶州實施,是因爲大量青鹽交易,給慶州帶來了充足的貨幣。換作其他州軍。有幾個能達到這個條件?”

“況且它非是謀取利息那麼簡單,即便貨幣本身的價格也在波動,金銀一直在上揚,除非有人能從海外謀得大量金銀過來,否則以後價格會更高。但一些大商賈富豪看到這種趨勢,他們不會存儲金銀。再說各個銅錢與鐵錢,從現在趨勢來看,鐵錢價位也在漸漸下跌。只是因爲民間一直缺少流通貨幣,因此朝廷屢禁不止。即便銅錢本身,各個銅幣硬通程度也不相同。況交子波動之大,無法想像。一旦執下去,會比我所說的麻煩更多。在慶州實施,我還能關注着,至少在我知慶州這段時間,讓大家積累一定的經驗。若是全國匆匆忙忙地執行,那將會是一場災難。”

“再說經營,我說了朝陽產業,但何謂朝陽產業,恐怕各個官員心中標準不一。它謀取的就是存貸之間的利差,如果貸款放得少,利潤就會下降。如果爲了謀利急匆匆地放貸,造成許多死賬爛賬,不僅會惹起許多讓人爭議的官司,還會出現嚴重虧損。”

“所以慶州這個發展基金只是一個試驗點,通過它的執行,就能看它會有那些問題,也能積累一定的人才與經驗。因此不需要向朝廷稟報。”

但王巨又安慰了一句:“當然,如果它能成功,各位就是先驅者,一旦國家推廣,在座的各位,你們也會十之八九調到京城主持這個新部司。”

去京城,對於王巨與章楶不是夢想了,但對於其他官員來說,都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然後王巨又扔出一張名單,名單上有二十幾戶百姓的姓名與資料,皆與祖陽有些類似,不過各個行業不同,有的是陶瓷業,有的是牲畜業,有的是種植業,甚至還有兩張柿餅加工作坊。

這都是王巨暗中摸來的情報,但想要向他們發放貸款,一要他們本人願意,二也要進一步的考察。

不過王巨卻轉到了其他話題。

慶州開始內治了,事務很多的,至於這個發展基金最後會帶來什麼變化,王巨雖期待,但也不大好估計。

實際這就是爲以後的銀行,在打下第一步地基……

但是慶州不止這一件事務,事務還有很多,比如免役法,慶州應當怎麼辦?

大夥商議到月明星稀之時,才一一散去。

“子安,就在我家吃點飯吧。”

“行。”

兩人向章楶臨時租賃的房屋走去。

章楶又說道:“子安,我只擔心兩點,一是介甫公會介意。”

“恩,朝廷若有詔令問詢,我會向朝廷解釋。”

“二是介甫公會仿佼。”

這是必然,王韶在秦州爲了斂攢平定熙河的經費,弄出一個市易法,王安石立即拿來,全國執行了,況且這種更先進的初步銀行雛形。

然而在現在貨幣不充足,沒有足夠的經濟人才,以及各個官員能力大小不一的情況下,一旦全國執行,危害那將不亞於市易法。

這也是章楶聽過王巨解釋後,所擔心的。

“質夫兄,這個倒要提防一下,所以我們事先要將其門坎提高,比如現在三軍短時不會從鹽州撤回來,我必須兼帶着陝西安撫使與環慶路安撫經略招討使的差官,也有權插手整個環慶路五州軍大小事務,藉着這個機會,我時不時回來,將所有的苛稅一律去除,簡化稅賦,制訂更標準的稅賦政策,並且詳細地做詮註,用露布向五州軍所有州縣百姓發佈,並且制訂詳細的懲罰條例,懲處那些貪虐的胥吏,並且正好朝廷實施免役法,既然朝廷發放薪酬了,如果再貪墨,我也有藉口重懲之。”

“其次着重強調自願二字,不得以任何形式勒迫百姓商賈存儲或者借貸,三是培養人才,以及將其經營方式靈活機動化。如是介甫公感興趣,我可以上書將這些高高的門坎說清楚,讓介甫公知難而退。如是介甫公還要強自執行,我便可以上書勸阻。”

那樣若出現問題,則與王巨無關了。

不過它的意義非同小可,王巨也不想王安石爲了斂財,將它敗壞掉,因此又說道:“質夫兄,羣策羣力,你也可以與大夥共同想一想辦法,進一步擡高它的門坎,只要不將自己陷進去就行。”

章楶則是茫然,這纔是真正的新事物,自己上哪兒想辦法去?

王巨也苦惱,這個慶州發展基金,最後會給慶州帶來什麼變化,現在不好估計。作用小,王巨會失望。作用大,必然就要防火防盜防安石。

不過想防安石,確實太過困難。

但眼下最要緊的還是幾萬大軍,以及半路上密密麻麻的運鹽百姓,於是王巨第二天就回到鹽州。

朝廷詔書還沒有到,不過王巨聽到一則消息,說朝廷派了中使調查韓絳與趙卨。

王巨驚訝地說:“這兩人撕得如此嚴重?”

劉昌祚臉上則出現了一絲擔憂。。

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644章 長城(上)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367章 變化第158章 請權(下)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605章 冒泡(上)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488章 泄露第649章 海盜(中)第788章 酒語第376章 共濟會第441章 火拼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70章 潤筆費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275章 威名(上)第453章 三十萬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380章 桑弘羊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108章 姐第61章 六拜(上)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124章 觀燈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772章 不殺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620章 威名(下)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621章 膽子大第321章 松溪第43章 大哥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下第459章 空談嗎?第144章 巧遇第410章 分道揚鑣第555章 和平派第726章 微調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355章 驕傲(下)第623章 自保第312章 屠刀(下)第69章 泄密者第802章 有了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225章 礦奴第718章 拯救第721章 真相第428章 七兩銀子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150章 葬花第800章 點將第693章 完了第762章 咬死第771章 軟第243章 虎踞炮第19章 天翻地覆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471章 迷宮(上)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5章 斬首第862章 崩第377章 平戎策第280章 不早死第158章 請權(下)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401章 十條罪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690章 正統第317章 坐臥者第508章 逆轉(中)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192章 初戰(下)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456章 拿捏(上)第72章 悲情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473章 迷宮(下)第153章 小知縣(上)
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644章 長城(上)第34章 美人的煉成第367章 變化第158章 請權(下)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605章 冒泡(上)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488章 泄露第649章 海盜(中)第788章 酒語第376章 共濟會第441章 火拼第148章 東華唱名(中)第70章 潤筆費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275章 威名(上)第453章 三十萬第833章 贊普的人選第380章 桑弘羊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108章 姐第61章 六拜(上)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124章 觀燈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772章 不殺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620章 威名(下)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621章 膽子大第321章 松溪第43章 大哥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368章 文韓富,呂韓範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下第459章 空談嗎?第144章 巧遇第410章 分道揚鑣第555章 和平派第726章 微調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355章 驕傲(下)第623章 自保第312章 屠刀(下)第69章 泄密者第802章 有了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225章 礦奴第718章 拯救第721章 真相第428章 七兩銀子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150章 葬花第800章 點將第693章 完了第762章 咬死第771章 軟第243章 虎踞炮第19章 天翻地覆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471章 迷宮(上)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5章 斬首第862章 崩第377章 平戎策第280章 不早死第158章 請權(下)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401章 十條罪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864章 最後三十里第690章 正統第317章 坐臥者第508章 逆轉(中)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192章 初戰(下)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456章 拿捏(上)第72章 悲情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473章 迷宮(下)第153章 小知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