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新私商(下)

“不要將它們碰到水了,”李貞站在岸邊大聲吆喝着。

在他的指揮下,工人們將一捆捆白色或黃色的竹紙陸續搬上了船。這便是當初選在杭州的另一個好處,那就是水路交通發達,在這時代水路運輸成本乃是最低的,如果組織得當,一斗糧食從杭州通過水路運到京城,僅十幾文錢就夠了。但通過陸路呢?

那也甭運了,直接讓百姓向南方轉移吧。

王嵬也站在岸邊,欣喜地說:“終於等到這一天。”

熬了快兩年半時光,終於看到收入了。

李貞說道:“二叔,我去一下杭州城,我不在時,你替我照應着。”

“好來。”

李貞上了船,順流而下,很快就來到杭州城,向人打聽,找到城中最大的書坊,然後對店中的大伯說道:“我要見你們東家,談筆大買賣。”

“請問郎君是……”

“我是富陽那個紙作坊的管事。”

大伯立即換上笑臉,現在的紙作坊,在杭州幾乎家喻戶曉了,並且與他們書作坊聯繫更緊密,想要書賺的錢多,必須各方面都要省約成本,其中紙成本就是大頭。

他立即進去稟報,一會兒一個老者從裡面走出來。

“李郎君,什麼買賣。”

“我們進去說話。”

“行,跟老朽來吧。”老者將李貞帶到裡屋,讓人人倒茶,然後說:“李郎君。我們現在可以說了吧。”

“我想與翁翁聯手印刷金剛經,圓覺經。這些常見的佛經,不一定非得那本。但必須貴家有雕板的。”

這便牽連到印刷成本問題,不一定活字印刷就一定比雕板印刷便宜。那得要看,一些常見的書籍,例如儒家十三家,一些佛家書籍,大型書坊都有現成的雕板。

但這個雕板保存一佔地方,二得防蟲蛀,時間長了還會變形,一變形就沒辦法印刷了。因此冷門的與不暢銷的書籍。一次性雕版印刷後,雕板也就銷燬了。然而常見的書籍因爲各大書坊與書局都有,所以利潤很輕。

正是因爲這種情況,畢昇才鑽研了活字印刷,以便書坊印書降低成本。單爲一本書上活字,那肯定不划算,可書坊一年會印很多本書,一書不划算,十本不划算。那麼二十本,五十本呢?

書的成本自然就下降了。

但畢昇用的材料可能受到雕版印刷的影響,先是選擇木活字,沒成功。然後又選擇泥活字。刻字容易哪。金屬活字雖好,可在這時代想鑄出來一個個字模何其之難?而且金屬活字對粘合劑要求更嚴格。

他想便宜省工,結果忽略了金屬活字。於是活字印刷出來,卻因爲木活字與泥活字的種種弊病。不能普及。

與這個無關,有關的是成本。

有了現成的雕板。印刷成本會更小,再加上今年的黃金紙,書價可能就不到原來一半了。

“李郎君,不是我掃你的興致,雖然你們作坊有了那種新紙,便宜,但大家都在用,書也會便宜了。這些佛經不是一家書坊有的,實際沒有多少利潤。”

“翁翁,你想錯了,這些書不打算在中原賣,也不會在宋朝賣,而是運到西夏去。”

…………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歌妓軟軟地唱着柳永的《雨霖鈴》。

其中一個性急的中年人問道:“朱管事,說吧,你將我們一起喊來,究竟爲何事?”

這也是被逼的。

荔原堡查私貨,並且連續變相地搶走了三傢俬貨,大家無奈了。

當然,他們也在想辦法,只是孫沔又貪又暴又強硬,這些豪強們同樣不敢開罪。但辦法遲早會有的,畢竟他們纔是地頭蛇,而且私貨牽連甚廣,也不是孫沔能搞得掂的。

因此朱清走入大家視野,就是此人帶着大量豬羊,送給了華池縣各營官兵。

朱家是延州的地頭蛇,影響伸不到慶州。

不過他們也想打想通華池路,因此朱清邀請,於是一起來了。

朱清拍了拍手,讓那歌妓下去,說道:“諸位,我來是同各位商議一件事,我們聯手經營私貨,從華池路走。”

“哦。”大家一起驚訝,但想一想覺得很可能,據他們聽來的一些消息,那個姚巡檢深受着華池縣那個小知縣的影響,那個小知縣就與這個朱家來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朱管事,你說吧,如何共同經營法。”一人問。

另一人陰陽怪氣地說:“朱管事,華池縣乃是慶州地界,不是你們延州人的地盤。”

“諸位,聽我將話說完,第一我們延州可能有幾戶進入,收益我們只得十分之一,餘下的由你們分攤,但我保證不會再發生私貨被查沒的事發生。”

這個要求並不高,大家於是不作聲,只有一人問:“那麼二呢,三呢?”

“二就是勿得經營私鹽,餘下私貨不問,但有一條,必須從西夏人手中換回大量的戰馬。”

“馬啊?我明白了,原來是爲了那支新蕃落軍啊,”其中一人恍然大悟道:“不過朱管事,此非昔比,仁宗時朝廷置買馬社,雖然後來關閉了,但官府也偶爾從我們手中買馬。可那時馬價格比較公道,一匹良駒往往能給近六十貫錢。然而今年朝廷下了詔書,一匹馬就給三十貫。去山那邊都買不到,況且在宋境內。”

“這位仁兄說得也對,不但在慶州這個錢買不到私馬,就是保安軍互市哪裡都買不到馬。朝廷……”朱清搖了搖頭。

當然,原來朝廷從商人手中買馬。確實發生了一些不好的現象,如官吏勾結。用劣馬冒充良馬,騙取國家錢帛。一匹不能當成戰馬的劣馬與一匹優良的戰馬。差價能達到四五十貫。

那種情況是不好,可那個價格卻是能買到馬的。

就是那樣,朝廷在陝西的兩支騎兵廣銳軍與蕃落軍仍然嚴重缺馬,蕃落軍由於自己能帶馬還好一點,馬數能超過一半,但不足六七成。廣銳軍只能做到兩三人才配置一匹戰馬。

騎兵有騎兵的打法,步兵有步兵的打法。

沒有了馬,騎兵如何上戰場?等於自廢了武功。

然而現在朝廷更糊塗,聽說那個韓相公曾經在陝西呆過很長時間。難道連這個也不懂?

朱清是想不明白的,韓琦還算好的,小宋都直接拋出老母豬法的養馬。

“這個就不要你們操心了,只要得到馬,我們會以真正的市價收回來。”

“新蕃落?”這一下子所有人都明白了。

原來所謂的查私貨,全是那個小知縣鬧的把戲。

只有嚴查私貨,華池道才能封死,延州的商戶纔能有機會脅迫與進入,那個新蕃落纔能有機會買來馬。至於那個劉指使。不僅因爲那個小知縣報復,更主要的就是爲了這一條,再加上報復,於是躺槍了。

“我們可以答應。但鹽不能停。”又一人說道。

其他人紛紛附和,鹽只是私貨的一部分,但在裡面獲利比例很大。加上慶州離鹽州又很近,因此大家不甘心放下。

朱清也不氣憤。平靜地說:“組建蕃落軍,保衛的是慶州。不是我們延州。”

他們不知道王巨的計劃,也不知道延州有多少商戶參加,可能是爲了巴結那小知縣吧,那麼出一點錢買來豬與羊,改善兵士伙食,以及資助戰馬,還是可能的。

這筆賬好算,那個伙食,一年八千貫足矣了。

這個馬更簡單。看似一營四五百匹馬得要不少錢,可不要忘記了,這個馬從山那邊買回來的,一匹四十來貫便足矣了。朝廷再掏出三十貫。一匹不過虧空十來貫錢。

但還有呢,幾家參與到私貨當中,也會獲利,說不定不但不虧,反而能將那個伙食費都賺了回來,又博得了一個大大的美名。

那人卻又譏諷道:“一營蕃落便能保衛慶州?”

“你是?”

“在下吳查。”

“一營蕃落是不會起作用,不過慶州有那麼多營官兵,關健時候多一營蕃落與少一營蕃落性質就會是兩樣的。”

“朱管事,不是我笑話你,試問葛懷敏手中有多少官兵?”

朱清略有些不悅了:“王知縣初到華池,當天便有一支私貨到達華池,我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想示威。這是王知縣不想鬧出更大的風波。如果你們不合作問題也不大,大不了我們自己行動。”

“朱管事,打開天窗說亮話吧,這裡是慶州,就包括華池縣的胥吏與官員,都有我們的人,難道王知縣一個人能撐起華池縣?”

“不錯,他一個人撐不起來華池縣,但加上那支蕃落軍呢?以後他們就駐紮在華池鎮訓練。也許各位門路廣,但我們這是私貨,不碰私鹽,大家去京城告狀吧,或者到孫公面前告狀吧。”

這纔是要命的後着。

只要能說一個理,朝廷就會准許。

但只要朝廷准許,這一營蕃落往華池鎮一卡,他們又明爲延州商家贊助,實際後面王巨,那麼無論大夥在荔原堡做出什麼手腳,華池縣這條私商路也斷掉了。

其中一個年長者立即勸說道:“大家少說一句吧,朱管事,爲什麼不從保安軍買馬?”

“從保安軍買馬必須以貨易貨,還要繳納場稅。”

大家都明白了,只要延州幾戶商人從保安軍買馬,官府還會很歡迎的,但那就是硬性交易了,無法產生巨大的差價來彌補這個虧損。但他們還不知道,王巨不是打算買四五百匹馬,而是一千多匹馬。不僅那個正在揀兵的蕃騎,王巨甚至將荔原堡那個蕃落軍的戰馬補齊。

並且這個馬只是其用費的一小部分。

整個計劃用費十分驚人,不能全靠補貼,因此利用手中的職權,通過私貨的渠道將這個用費彌補回來。不然朱李兩家可以拿出兩萬貫錢,但能拿出十萬貫錢嗎?

朱清繼續說道:“這是其一,其二延州那邊也缺馬,一旦我們大肆買馬,官兵必然前來扣留,還能帶多少馬來慶州?至於私鹽的事,我也打開天窗說亮話,王知縣在華池縣是磨勘,按照制度三年過後必然調走了。若是建了功,不用三年,就要調走了。他前面調走,後面我們也撤出來了,那時你們怎麼辦,不管我們的事,也不管王知縣的事。請切記,每增加一份力量,便能更好地保衛你們的家園。王知縣這樣做,是在保衛你們的家園,而不是延州的家園。”

“那好,我們立一個契約。”吳查又說道。

無論能不能說出理,它是灰色地帶,契約能立嗎?

此人真麻煩,朱清心中說道。

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715章 犧牲品第107章 盜版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202章 不明白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571章 貴人第375章 交待第577章 啪啪啪第740章 裂車(中)第56章 苦逼的丁家(上)第577章 啪啪啪第531章 斬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202章 不明白第427章 擔心第190章 亮劍第334章 翻盤第659章 海戰(下)第794章 讓(上)第138章 鄉黨第273章 撈好處第116章 四告(下)第799章 不敢碰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360章 一句話第63章 親戚第750章 周小魚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214章 故人第205章 禁馬第92章 第一躍(二)第687章 飛錢司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767章 控訴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480 勸說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509章 逆轉(下)第20章 講道理第680章 黃雀(下)第397章 名額第314章 錦袍第53章 賀禮第227章 燒酒戰爭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175 新私商(上)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202章 不明白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859章 落幕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69章 泄密者第279章 從龍功第436章 小人物第270章 縣學第431章 撫養第459章 空談嗎?第102章 蛋痛了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376章 共濟會第26章 送禮第648章 海盜(上)第312章 屠刀(下)第255章 分裂第292章 首相第651章 宋朝特色(上)第647章 蘇茂蠻第517章 死亡樂章(六)第238章 不能比第779章 土豆宴第205章 禁馬第685章 撈人第764章 進京第405章 頂替第837章 三明第859章 落幕第821章 一家人第35章 關學第38章 垂涎第93章 第一躍(三)第762章 咬死第84章 鬧大吧(三)第378章 新語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260章 屹立(下)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463章 喜相逢第538章 會戰(三)第658章 海戰(中)第578章 和平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348章 又坑了第505章 飛天(上)第365章 鞭屍第466章 笑話
第277章 新的誓言第715章 犧牲品第107章 盜版第57章 苦逼的丁家(中)第202章 不明白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571章 貴人第375章 交待第577章 啪啪啪第740章 裂車(中)第56章 苦逼的丁家(上)第577章 啪啪啪第531章 斬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202章 不明白第427章 擔心第190章 亮劍第334章 翻盤第659章 海戰(下)第794章 讓(上)第138章 鄉黨第273章 撈好處第116章 四告(下)第799章 不敢碰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360章 一句話第63章 親戚第750章 周小魚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214章 故人第205章 禁馬第92章 第一躍(二)第687章 飛錢司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767章 控訴第716章 睜眼說瞎話第480 勸說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509章 逆轉(下)第20章 講道理第680章 黃雀(下)第397章 名額第314章 錦袍第53章 賀禮第227章 燒酒戰爭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175 新私商(上)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202章 不明白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859章 落幕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69章 泄密者第279章 從龍功第436章 小人物第270章 縣學第431章 撫養第459章 空談嗎?第102章 蛋痛了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376章 共濟會第26章 送禮第648章 海盜(上)第312章 屠刀(下)第255章 分裂第292章 首相第651章 宋朝特色(上)第647章 蘇茂蠻第517章 死亡樂章(六)第238章 不能比第779章 土豆宴第205章 禁馬第685章 撈人第764章 進京第405章 頂替第837章 三明第859章 落幕第821章 一家人第35章 關學第38章 垂涎第93章 第一躍(三)第762章 咬死第84章 鬧大吧(三)第378章 新語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260章 屹立(下)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745章 古怪的制度第463章 喜相逢第538章 會戰(三)第658章 海戰(中)第578章 和平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348章 又坑了第505章 飛天(上)第365章 鞭屍第466章 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