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大家比着坑(上)

王巨在那份奏章上的坊場河渡,趙頊全部說出來了。

其實在史上,這個制度同樣也在吵,反正實行一項就吵一項。

但真實的,這項制度爭議最少,弊端也最少。

所以王巨讓趙頊先行拋出來。

落實下去再說吧。

但那份奏章上還有,包括許多裁兵強兵策略,淘汰官員策略。

然而官員暫時不能動,這一動非得會吵,因此王巨在奏章裡進勸,讓趙頊先行將這一部分執行下去。

不僅爲了緩解財政困難,也是爲了鞏固皇權威信。爲什麼讓文彥博領手裁兵,文彥博會立即同意,這是一個秘密,道理實際是一樣。不完全是功勞,西府由韓琦之手,許多權利被東府剝奪。只要文彥博領手裁兵,這些權利就會陸續被收回來。加上他本來對裁兵不反感,所以王巨料定文彥博會配合。

可能當時趙頊看了後,不大相信,但經過倒韓一事後,他才意會到這個皇權威信的苦澀。

大家開始商議。

在青苗法未出來之前,又面臨着巨大的財政壓力,它們確實又是良策,大家還是很贊成的。於是一項項具體的條款迅速決策出來,又化成了詔令。

包括司馬光在內,也插了幾句嘴。這幾乎是宋朝最心齊的一次行動,兩府宰執,三司幾個大佬,知諫院與御史臺兩個大佬,兩制官員。

王巨心中長出了一口氣,只要能執行。宋朝會變得更好。做爲私人。這次的執行。那無疑會爲他帶來一道道美麗耀眼的光環。

從早上大夥兒一直商議到下午,連續出來十幾道詔令,大家才散去。

走了出來,王珪說道:“小王巨,做得不錯。”

他心中也惋惜啊,當初捉婿捉得有些馬虎,根本沒有想到這個小傢伙成長得這麼快,未來不可限量啊。這一想。心中那個悔啊。

“王公,不敢當。”

“好好做,公道自在人心,”王珪含糊地說了一句。

實際這句話頗有含意的,意思是說老夫看好你,以後有事,老夫說不定也會罩着你,這與蔡挺一樣,大家都在找幫手。

王巨會意,躬身說道:“下官謝過王公。”

“小小年紀。玲瓏心思,”王珪哈哈一樂。笑着上前走了。

王巨回到驛館。

黃良問道:“子安,安否?”

“還好,”王巨說道。這個還好,得感謝趙念奴,由她搭上了趙頊這條線,趙頊庇護。若非如此,自己蒙在谷中,司馬光猛然發作,自己那就悲催了。

因此王巨又說道:“只能說第一關過去了,以後說不定還會有麻煩。”

若是因爲自己推動,嵬名山兄弟不投降呢?若是韓琦不去陝西呢?那麼即便王安石來到京城,司馬光還能抽調精力專心對付自己。

當真憑藉自己現在的小胳膊小腿的,能抗住司馬光一波波攻擊。

…………

趙頊興奮莫明。

這大半年皇帝當得苦逼的。

磕磕碰碰的,今天終於第一次嚐到了皇權的滋味。

趙頊正興奮地走來走去,一個黃門走了進來,說道:“官家,太后請官家到後面坐一坐。”

“好。”

趙頊來到後宮,唱了一喏:“兒臣見過母后。”

“皇兒,哀家問你,今天司馬卿有沒有爲難王巨?”

“母后,爲難了,不過沒有成功。”

“說來聽聽。”

趙頊將大約情況說了一遍。高滔滔說道:“那就好,王巨是人才,司馬光也是良臣。之所以發生衝突,乃是王巨年青,做事略有些不守規矩,司馬光乃是一個老成的大臣,便略有些看得不習慣。你是大宋的官家,當學會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兒臣知道了,兒臣也沒有袒護誰,只是希望他們不要相互攻擊,傷了和氣。”

“這就對了,而且輕泥懷側的事,也與司馬光無關,他老成持重,斷斷不會做出如此通敵的事。”

“兒臣也是這麼想的。”

不過這時候高滔滔與趙頊都忽視了一件事,唐朝太和五年,吐蕃維州守將悉怛謀請降,李德裕派兵入據其城。消息傳到朝中,牛僧孺卻說,李德裕收復了一個維州不算什麼,與吐蕃人關係惡化,那纔不划算呢。因此牛僧孺請唐文宗下詔讓李德裕將維州還給吐蕃,並且派人縛還悉怛謀及從者,交給吐蕃官吏,讓吐蕃人盡殺於維州城。

難道牛僧孺通敵?

不往這上面想,加上司馬光滿嘴仁義道德,那就被迷惑了。所以王巨在驛館幸慶,幸慶提前搭上了趙頊這根線,否則他自己就慘了。

當然,高滔滔有高滔滔的想法。

兩人都是人才,最好不要來一場火拼。

高滔滔又說道:“募役法?”

“恐怕有些爭議,因此兒臣當時沒有問。”

“你將他召到宮中問一問,可以做一個參考,這個差役哀家也聽聞了,確實苦了百姓。”

“母后,二八分制與坊場河渡制實行下去,會緩一緩差役。”

“那緩的也有限。”

“兒臣這就召他進宮詢問。”

王巨剛要休息呢,又被喊到皇宮。

“王巨,那個募役法你似乎言猶未盡。”

“陛下,這個真麻煩,”王巨有些後悔了。

在王安石諸多改革中,也有許多爭議比較少的,這一類按照效果可分成數類,一種爭議少,見效不大,卻是真正的勞民之舉,如保馬法。一種爭議少,見效大,也是益民之舉。如二八分制。將兵法。坊場河渡制,倉法。

還有一種就是爭議很大的,比如通商法,也就是市易法,均輸法,青苗法,還有這個免役法。

所以王巨後悔自己說漏了嘴。

“說說吧,朕權當是參考。”

到時候你就不參考了。王巨心道。他想了想說道:“若此,請兩位太后於簾後聆聽。”

“咦。”

“說到它,就要說到高曹兩家,故臣請兩位太后聆聽。”

趙禎臉色立即變了變,不過差役弊病太多了,他想了想說:“你先吃茶,桌上還有幾個果子,就是粗糙一點,不過也沒有關係,你不是奢侈的大臣。”

趙念奴轉告。趙頊真聽了,有時候熬夜批閱一些奏章。便讓太監端來果子,或者湯,滋補一下。但再三叮囑,讓朕不餓着就行了,不能奢華。可能這對於王巨來說,纔是一個真正的好消息。只要趙頊多熬兩年,將司馬光熬下去,一切便ok了。

一會兒趙頊又從後面轉出來,說道:“王巨,隨朕來。”

他帶着王巨來到後宮。

路上有一些宮女盯着王巨看,還有膽大的在小聲議論。

“他就是那個王巨啊。”

“就是他。”

“好年青,就是黑,不象傳聞中的那個美將領。”

“你不懂,這是爲了渠工吃苦的。”

趙頊不由喝斥道:“退下。”

幾個小宮女吐着舌頭,退開了。

主要王巨年青,若是老頭子來了,她們纔沒興趣看呢。王巨也不由一笑,但趙頊對王巨很放心,至少在這上面比較放心。看看那個瓊娘子,倒貼,王巨都不要,這也是一種德操。

幾聲碎碎的腳步聲,來到簾後。

其實懸不懸這個簾子無所謂,年齡懸差太大,用不着避諱。

王巨衝簾後說道:“微臣見過太皇太后以及皇太后。”

“平身吧。”

“坐吧。”

兩個聲音,一個無疑是曹太后,另一個是高滔滔。

高滔滔說道:“王巨,你讓我與太皇太后聽你議論,現在哀家與太皇太后過來了,你就說說你那個募役法。”

“有遵兩位太后懿旨,那微臣就說了,說這個募役法,微臣斗膽先說一件事,兼併。”

“兼併?”

“就是兼併,隋秦暴政,那兩個大一統朝代不必說了,微臣只說漢唐。西漢由於外戚專權才產生的更替,與暴政關係不大。再到東漢,東漢外部環境比我朝好得多,僅是一些西戎作亂,那個危害並不大。但爲何衰敗,外戚專政,宦官當權。然而這兩樣就使東漢滅亡了嗎?非是,真正滅亡的原來乃是兼併。沒有兼併,就沒有張角賊作亂。”

“有點道理。”

“再到唐朝,唐朝之敗,朋黨之爭,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然而即便如此,唐朝還能苟延殘喘地延續下去,真正讓唐朝滅亡的乃是黃巢。黃巢爲何作亂?兼併。”

“兼併?”高滔滔茫然。

“我朝制度是不禁止兼併的,祖宗英明,爲何不禁止,這也是堵不如疏之術。先是祖宗的齊人之術,給貧困百姓權利與生機,沒有奴隸,沒有部曲,甚至又不禁止百姓流動,用此來減少主戶對客戶與佃農的壓迫,減少矛盾激化。”

“堵不如疏,說得有理,繼續說。”

“微臣再說一件事,爲何開國一般容易出盛世,然而中興朝代卻罕有之,即便開元盛世,也只是曇花一現,隨後就迎來了天寶之亂。”

“爲何?”

“因爲開國之初,百姓由亂入治,容易滿足。戰亂不休,人口銳減,唐朝立國之初,若大的疆域,戶數僅有兩百萬戶,我朝還經過了後周之治,也不過三百萬戶。大量土地荒蕪,沒有土地壓力,稍稍勤勞耕作,一家人就容易溫飽了。因此容易出現大治。但隨着立國一久,人口激增,土地緊張,也開始值錢了,由是兼併開始,富者益富,貧者益貧。”

這比較頭痛的,兩個婦人都在沉思,曹太后問道:“兼併與差役有何關係?”

“有,因爲兼併,導致貧困分化,導致階級產生,陛下,微臣不知道韓公與司馬公是如何說的,但他們有沒有說過一件事?那就是頂級的豪強壯況?”

“有區別嗎?”

“有,差役又分爲好幾種,胥吏,衙前,苦差。其中胥吏最爲輕鬆。但胥吏又分爲好幾種,一種是苦活,一種是輕鬆的活計。比如臣斬殺的那幾名胥吏,就是苦活。真正的豪強也會應差,但多是比較輕鬆的胥吏。真正蕩家破產的,只是二三等戶人家,也有四五等戶。實際因爲差役太多,有的官員不作爲,默認胥吏將七八等赤貧戶拉到差役裡,那纔是真正的慘忍。”

“朕明白了,你是說應差的,或者說應苦差的,多是無勢無貴之富戶?”

“陛下,微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新的問題又來了,那些頂尖豪強,包括官戶,超級富戶,甚至有外戚,這些人那怕經商,都不會交納商稅,更不要說應差了。他們一不交稅,二不應差,於是富者益富。然而國家真正納稅的是那些人,從商稅到兩稅,實際就是這些二三四等戶!”

通俗一點說法,真正坑來坑去的乃是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消失,國家危機那才真正降臨了。貧困百姓能剝削出來多少?只要剝削過重,馬上大規模造反起義開始了。

“爲什麼二卿不說?”

“陛下,臣再來剖析一下。現在是兩種思想,一種是必須要維護權貴的尊尊,這些權貴都是國家的精英,因此在許多大臣心中,他們的利益是不可侵犯的。還有一種就是想要繼承祖宗的齊民之術,給更多的人一份生機。所以司馬光恨微臣,正是這種思想的衝突。”王巨索性將這層關係挑明瞭。

特別讓高滔滔聽一聽,那會產生極大的幫助作用。

“王巨,你這番話可謂石破天驚。”高滔滔道。

“太后,微臣出身寒微,若在以前論品用官,微臣那就慘了。即便在唐朝,還會看門戶用人,微臣也慘了。微臣能科舉得中,能做官,得感謝我朝,我朝幾位祖宗的齊人之術。並且微臣在幼時,得蒙仁宗皇帝贈書,那時微臣真的很窮,延州教育又落後,若無仁宗皇帝那一車書,微臣哪裡能學到知識學到學問,又如何讓恩師看上眼收爲門生?然後科舉,又承蒙先帝之恩德,差一點將微臣強行提爲探花。再到官家,官家對微臣更不用說了。太皇太后,太后,大順城之戰,微臣只對胡謙略有幫助,胡謙立即回報微臣,說吾願往。現在微臣只想說一句,爲了大宋富強,雖千萬人矣,臣願往。”

“好孩子,好孩子,”曹太后說道。

“太皇太后,母后,你們看一看王巨的手。”

“這是微臣應當做的,”王巨羞澀地說道,不過還是將手伸了出來,他搬了好幾天石灰岩是幹嘛的,還不就是爲了這一刻?

高滔滔與曹太后隔着簾紗觀看,高滔滔嘆息道:“你這孩子也癡了,何苦之,何若之。”(……)

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323章 吃柿子第192章 初戰(下)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212章 行歌第39章 勞動吧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84章 鬧大吧(三)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778章 瘋了第664章 預熱第392章 合資第673章 惡婚(上)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172章 贈馬第403章 私軍(上)第338章 小人第14章 小翅膀第323章 吃柿子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244章 蕃奸第124章 觀燈第31章 幸運草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790章 五天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666章 入彀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121章 省試第83章 鬧大吧(二)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23章 香玉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705章 殺母(下)第680章 黃雀(下)第855章 囚籠(下)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128章 快活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43章 大哥第384章 《感事》詩第423章 畫花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75章 對子第335章 高利貸第26章 送禮第540章 春雷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399章 二王(上)第521章 蔣幹第373章 增兵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263章 斬龍(下)第578章 和平第206章 重諾第625章 有過第20章 講道理第361章 很軟很暖和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680章 黃雀(下)第830章 反轉第658章 海戰(中)第563章 羞侮第262章 斬龍(上)第623章 自保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555章 和平派第507章 逆轉(上)第641章 文臣第5章 斬首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633章 南國山河第317章 坐臥者第654章 不會吧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816章 響第37章 魅影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331章 寬厚第648章 海盜(上)第75章 對子第433章 默契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607章 冒泡(下)第43章 大哥第603章 幾振(上)第602章 南方第731章 假像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376章 共濟會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508章 逆轉(中)
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323章 吃柿子第192章 初戰(下)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212章 行歌第39章 勞動吧第481章 李秉常的種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84章 鬧大吧(三)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778章 瘋了第664章 預熱第392章 合資第673章 惡婚(上)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172章 贈馬第403章 私軍(上)第338章 小人第14章 小翅膀第323章 吃柿子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217章 王巨的審判(上)第244章 蕃奸第124章 觀燈第31章 幸運草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790章 五天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666章 入彀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121章 省試第83章 鬧大吧(二)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23章 香玉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705章 殺母(下)第680章 黃雀(下)第855章 囚籠(下)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128章 快活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804章 小小懷孕案第43章 大哥第384章 《感事》詩第423章 畫花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75章 對子第335章 高利貸第26章 送禮第540章 春雷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399章 二王(上)第521章 蔣幹第373章 增兵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263章 斬龍(下)第578章 和平第206章 重諾第625章 有過第20章 講道理第361章 很軟很暖和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680章 黃雀(下)第830章 反轉第658章 海戰(中)第563章 羞侮第262章 斬龍(上)第623章 自保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555章 和平派第507章 逆轉(上)第641章 文臣第5章 斬首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633章 南國山河第317章 坐臥者第654章 不會吧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816章 響第37章 魅影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331章 寬厚第648章 海盜(上)第75章 對子第433章 默契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607章 冒泡(下)第43章 大哥第603章 幾振(上)第602章 南方第731章 假像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376章 共濟會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508章 逆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