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六年五月三十日,國防最高委員會作出決議:裁撤軍事委員會及一切軍事機構,在行政院下設立國防部,掌管軍政軍令等事務。六月一日,國防部正式成立,白崇禧任國防部長,陳誠任參謀總長。他們至七月一日始宣誓就職。
回顧一九三七年八月上旬,白崇禧由廣西去南京就副總參謀長職時,蔣介石曾於陵園官邸對在南京的黃埔學生明確地宣示:抗戰期間,最高統帥如有三長兩短,應由白崇禧做接棒人。信任之專,情見乎詞。現在蔣介石似乎實踐他的諾言了,白崇禧當了軍事委員會結束後首任國防部長。揆之實際,並非如此。
白崇禧原來反對改組軍事機構,他以爲那時國共戰爭正在進行,和平並未實現。統帥部如要改組,費時失事,不能適應戰機的緊迫需要。白崇禧建議由何應欽的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去指揮軍事,以收駕輕就熟之效。但蔣介石不予採納,且派何應欽去聯合國當軍事代表,實際上等於流放。所以如此,是讓陳誠順利接收軍權。
國防部的設置,依照權能分開的原則,劃分國防部長和參謀總長的權力。意指國防部長有“權”,而參謀總長則有“能”。實際上並非如此。《國防部組織綱要》第五條規定:“國防部置部長一人,特任,其職掌如左:一、審定參謀總長所提關於國防需要之軍事預算及人員物資之計劃,提請行政院決定,並監督其執行。二、審議總動員有關事項。”又第七條規定:“國防部置參謀總長一人,特任,掌理軍事之一切計劃準備及監督實施,並有關國防之各種建議。但關於軍令事宜,秉承國民政府主席之命令;關於軍政事宜經國防部長提請行政院審定之。”依此規定參謀總長可以避過國防部長,直接受命於國府主席,統率陸海空軍。當然,陳誠也沒有這個權力。長期以來,蔣介石把軍隊緊緊抓在自己手中,絕不假手於人。蔣介石更建立一套“官邸作戰會報”制度,自己親自指揮作戰,這就是國民黨軍被迅速打敗的一個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