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本就因妺喜中秋宴的那次離奇事件很是忌憚,朝堂之上也不乏頻頻上書的大臣們,卻不想,如今履癸爲了妺喜,竟重修瑤臺,更叫人意想不到的,履癸竟是把瑤臺賜給了妺喜。
那日之後,宮內外也紛紛的謠言四起,妺喜心裡不禁擔憂起來,畢竟這履癸是王,唐玄宗當年如此的寵愛楊貴妃,楊貴妃也還不是死在了馬嵬坡,任何的君王都抵不住羣臣奮起和尖銳的流言紛擾,妺喜自問不是楊貴妃,履癸也不是李隆基,素來心狠的他,或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放棄她。
妺喜心中的擔憂早已勝過一切,本想快些的博取履癸的憐愛和信任,沒想到如今,會叫她如此的爲難,“鄢陵!備輦!”
妺喜的轎輦停在了鳳和宮,多久了,好似許久不曾來過了。妺喜的眼神在宮門前停留了好久,本是金碧輝煌的鳳和宮如今顯得格外冷清,妺喜本想讓鄢陵去通傳一聲,走到宮門前,纔看到,宮門輕掩着,妺喜輕輕推開,偌大的宮苑內空無一人。
時至深秋,早已落葉滿地,風拂過青磚地面,‘唰唰’作響,些許枯黃的葉片隨風而起,在殿前飛舞着,妺喜看着滿苑蕭條,心一下便抽緊了,本是急促的腳步漸漸放緩。
妺喜站在殿外許久,王后都不曾發現她的到來,只是伏在案前,靜靜的抄錄經書,時而放下筆,鬆鬆手腕,猛然起身,卻對上了妺喜的雙眸,忙迎了上前,“北姬這是怎麼了?來了也不吱會兒一聲,白白的站在殿前。”
妺喜含笑,看了一眼王后,“妾參見王后。”
王后一把扶住妺喜的身子,“何必給本宮行禮呢,本宮知道,你如今頗是得寵,本宮若不是蒙你想救,也不過冷宮王后罷了。”
看到如此孤寂的王后,妺喜的心一冷,“王后娘娘何出此言,王
後仁德,人盡皆知,王上必然能夠明白的。”
“王后娘娘!妾……”
妺喜剛開口,卻被王后毅然打斷,“北姬,本宮知道你要說什麼,那日中秋宴,本宮也在。”
妺喜一下便低下了頭,“妾當真是冤屈,如今無人傾訴,也只好向王后娘娘說說。”
王后滿臉疼惜的扶上妺喜的一頭烏髮,“本宮知道,你也是鬼門關走過一遭的人了”,王后的話語有些停頓,無奈的嘆了口氣,隨後緩緩嘆息,“但是你與本宮到底還是不同的,王上不信任我,你比本宮幸運,王上相信你!”
被王后忽如其來的話,妺喜有些無措起來,尷尬的一笑,“妾哪得王上如此厚恩,不過是念在妾是有施公主的份上罷了。”
王后搖了搖頭,“正因你是有施公主,王上如此厚待你,本宮才覺得你幸運,聽聞今日王上還把瑤臺贈予你了,如今更是在重修。”
未等王后說完,妺喜忙解釋道,“王后誤會了,妾本不是如此奢靡之人,今次重修之事,確是因妾而起,但也是盛情難卻,爲了妾一人而動用國庫稅銀,妾愧對王上,也愧對百姓,妾有罪,此事定會稟報王上,讓王上收回成命的!”
王后立刻扶起了妺喜,滿臉的笑意,“本宮知道你並非如此奢靡之人,但也是王上的一番心思,王上既是送了你,你也不必推辭了,從前本宮便說過了,但凡王上的決定,本宮不會說個‘不’字。”
王后的話着實讓妺喜震驚,“但凡王上的決定,本宮不會說個‘不’字”?這是什麼樣的情感,纔會編織出如此的妥協和求全。爲一個男人,傾盡了一生,卻得不到半點的疼惜,即使相敬如賓卻也沒有半絲的信任。
妺喜曾經覺得王后傻,覺得那些付出那麼的不值,可隨着內心
對於子履的思念越來越濃烈,她漸漸的覺得,王后所做的默默守候,是如此的辛苦,又如此的痛苦。
妺喜與子履,或許是遙遙無期的等待,雖是相隔異地,卻至少,還是彼此思念的。然而王后和履癸,他們近在咫尺,卻是同牀異夢,那種等待比妺喜更遙遙無期,更錐心刺骨。
妺喜這次來鳳和宮,不能說完全是來看王后的,的確,她也是存了私心的,最近的流言頗多,王上又大修瑤臺,惹得朝臣很是不滿,王后雖如今不得聖寵,但到底鳳印還在,人心還在,她若是能得王后的信任,日後既是受了冤屈,也能夠有個說得上話的人。
聽王后的話,顯然,妺喜此次算是來對了,或許是王后當真信任妺喜,或許是因爲王后信任一切履癸在意的人,若是後者,妺喜擔憂,若是有朝一日,她如楊貴妃一般被逼至馬嵬坡,她一定不會悖逆履癸的意思。
不過妺喜好像真的想錯了,王后是果真信任她的爲人,只是,倘若有朝一日履癸被逼至唐玄宗的境地,她一定毫不猶豫的選擇放棄妺喜,在王后心中,不管履癸是否在意她,她的心中早已沒有什麼能夠替代履癸了。
“王后娘娘寬宏,妾惶恐,豈敢受王上如此恩典,妾只求相伴左右,不想當各位大人口中的禍國紅顏。”妺喜的話說的堅定,倒讓王后一驚,本以爲妺喜是故作姿態,畢竟她是新寵,可如今的字字句句,聽的她一陣泛酸,“北姬,你不必介懷,當年本宮與苕琬入宮之時,也是飽受爭議的,當年本宮的父親跟隨先王征戰,釐邱峰一戰時大捷那日,便是我們姐妹出生之日,先王視我們爲祥瑞,更是把新得的美玉相贈,賜名‘琰’‘琬’①。”
①琰;琬:在古代意味美玉的意思,通常是比喻美好,可見先王對華琰和苕琬何其不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