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鄴城

而這時仍在大梁宮中喝酒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依然在放縱他的騎兵去民間“給戰馬尋找草料”,老百姓受盡了契丹人的凌辱,各地紛紛爆發反抗契丹野蠻統治的起義。耶律德光有些坐不住了,仰天背起詩來“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想家了。

藉口他的老孃述律太后想他了,要回家看看。可那幫靠拍馬屁混日子的前晉朝官員都捨不得他走,不知是哪個笨蛋出了個主意,說可以把太后老佛爺接到這啊,這裡的生活條件多好。耶律德光見這廝不亮事,氣的直翻白眼。

漢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三月,耶律德光留下他的表兄兼大舅哥蕭翰留守大梁,把大梁的金銀寶貝連同太監宮女都帶着,踏上了節後返鄉的路程。耶律德光在《遼史》中的評價很高,元朝脫脫說他“威德兼弘”,可這個“威德兼弘”的大皇帝在回國途中也不放過飽受苦難的老百姓,派出騎兵繼續掠奪民財。

尤其殘忍的是,耶律德光在路過相州(今河南安陽)時,契丹軍大肆屠殺,奸y婦女,將城中的男人近乎殺絕。最最讓人不能容忍的是,契丹軍還虐殺嬰兒,用嗷嗷待哺的嬰兒扔在空中,當嬰兒掉下來的時候用刀捅死,這幫禽獸不僅不以爲恥,反而以此爲樂。(野蠻!無恥!)

如此殘忍暴虐,老天也不容他,當人面獸心的耶律德光行到欒城(今河北欒城東)時,染上重疾,勉強走到了殺胡林,因醫治無效,嗚呼斃命。契丹人帶着耶律德光被掏空的屍體回國,他的侄子耶律兀欲繼位,尊耶律德光爲太宗皇帝。

劉知遠得到了耶律德光的死訊,將前不久耶律德光賜給他象徵地位的木柺子扔到地上,召集文武議事出兵規復中原。大多數將領七嘴八舌的建議先取河北,但郭威卻有不同意見:“雖說耶律德光死了,但尚在河北的契丹軍實力還很強,各地的契丹軍要是玩堅壁清野,我軍將進退無路,自取滅亡。不如沿汾水南下比較安全,這邊沒有契丹軍隊,而且各路豪傑多歸心陛下,不過十幾天我們就能拿下河南。河南是中原要州,河南一下,天下自定。”

還是郭威有軍事頭腦,兵法雲“避實擊虛”,比如想上樹摘果子,有梯子不用而學猴子爬樹那是天字第一號的笨蛋。劉知遠緊緊握住了郭威的大手說道:“朕,也是這麼想滴。”

劉知遠爲了安全起見,讓他的弟弟劉崇(就是後來北漢的老祖宗)留守晉陽,這是根本之地,千萬不能中原沒到手,把老本給賠掉了。

漢開福十二年(公元947年)五月,劉知遠命屯於潞州一帶的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史弘肇率所部攻取潞州(今山西長治)和澤州(今山西晉城),自己率大軍走西路,經晉州(今山西臨汾)、絳州(今山西新絳),直趨陝州(今河南三門峽),然後再折向東,進入汴梁。

史弘肇奉命南下,先取潞州,不過契丹軍聽到漢軍要來,都嚇跑了。史弘肇兵不血刃得到潞州,隨後攻澤州。澤州刺史翟令奇死守不降,漢軍連攻數次,均不得手。劉知遠得到消息,有些猶豫,想讓史弘肇放棄澤潞,隨他沿西路南進。

樞密使楊邠和集賢殿大學士蘇逢吉苦勸:“河東河南皆爲我所有,澤潞孤危,必不能堅守多少時日。如果召還史弘肇,軍心動搖,大事就將去矣。”劉知遠還有些不放心,致書史弘肇,問問情況。

史弘肇爲了不動搖劉知遠的決心,回奏:“請陛下寬心,大兵南向,勢若破竹,不日既可下澤潞,我軍行此,可進而不可退。進則成大事,退則死路一條。”劉知遠這才放心。史弘肇見打不下澤州,就派馬步軍都指揮使李萬超入城勸降翟令奇。翟令奇初不從,李萬超再勸:“耶律德光已死,契丹北逃,請問公爲誰守城?方今天下紛亂,四海無主。觀天下各鎮,能成大事,除了太原劉公,無人矣。降者富貴拒者族,翟公好好想想吧。”

翟令奇反覆思量,以劉知遠的脾氣,萬一把他惹急了,什麼事幹不上來,何苦爲契丹人賣命,便開門迎納史弘肇。而契丹餘部崔廷勳和拽剌等軍正在圍攻河陽(今河南孟縣),漢軍屢戰不利,武行德閉城死守,苦等援軍。崔廷勳得到劉知遠已經南進,史弘肇拿下澤州,知道中原不久必爲劉知遠所得,犯不着得罪劉知遠。崔廷勳退保懷州(今河南沁陽),等到史弘肇援軍路經懷州時,崔廷勳等人率軍北去。

潞州和澤州是河東與河南之間重要的樞紐重鎮,史弘肇的勝利掃除了敵對勢力對河東的威脅,並讓劉知遠率領的主力順順當當的進入河南。五月底,漢軍來到絳州,爲契丹守城的絳州刺史李從朗、偏將成霸卿、曹可璠等人在劉知遠剛稱帝時還沒把劉知遠放在眼時,現在劉知遠親自來做客了,老幾位一合計,覺得做好漢要能屈能伸,便開城降了。

而留守汴梁的契丹宣武節度使蕭翰是個風流公子,在汴梁城中風花雪月了一些時日,當聽說劉知遠要來,還算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那兩下子不夠史弘肇塞牙縫的,三十六計走爲上。

臨走之前,蕭翰自作聰明,想在劉知遠那裡埋下顆定時炸彈,找來已經十幾年沒有動靜的唐明宗李嗣源的老婆王氏(花見羞)和小兒子李從益,假傳死鬼耶律德光的旨意,強迫李從益當中原的代理皇帝。王氏知道要大禍臨頭了,不禁哭出聲來:“劉知遠是好得罪的嗎?你這不是害人嗎?”蕭翰管不了那麼多了,收拾好金銀細軟竄回契丹。

後漢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六月,大漢皇帝劉知遠跟遊山玩水似的來到了汴梁城,前不久還跪在地上舔耶律德光臭腳丫子的“契丹大臣”們,聽說新主子來了,都爭先恐後的去拜見。反正這年頭皇帝多,一天換一個,跟誰不都一樣?有吃有喝就行了。已經不要臉了,這時再講什麼氣節會被人家笑話的。

jy“人盡可夫”,這幫人連j女都不如。jav出賣的只是**,而這乾子“俊傑”出賣的卻是靈魂。當一個人失去了靈魂,我們就可以把他看成“死人”,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

劉知遠聽說李嗣源的小兒子在汴梁監國,臉色一沉,李嗣源死了十多年了,你李從益跑出來搗什麼亂?我的地盤不容別人染指。派人去宮中“幫助”王氏和李從益自殺,讓他們和早就做鬼的李嗣源骨肉團圓去了。

王氏死前說的非常可憐:“我兒子根本不想當皇帝,是契丹人強迫的。皇帝爲什麼不發發慈悲,留下李從益,每年也能給明宗皇帝掃一下落滿灰塵的陵墓。”

李從益和劉知遠素無仇怨,也根本沒有自己的政治勢力,他不過是被契丹人利用的棋子罷了,他對劉知遠能產生什麼威脅?劉知遠如此下狠手,唐明宗李嗣源的威望在這時還有一些影響,劉知遠此舉讓許多對他遠抱有期待的人非常的失望。殺了李從益,劉知遠又能得到什麼?

在契丹撤軍後,中原出現了權力真空,雖然劉知遠是當時實力最強的,而且已經做起了大梁城的主人。但還是有些人瞧劉知遠不起,仗着自己手上有七八個弟兄、十幾條槍,非要和劉知遠掰掰手腕子,契丹的鄴都留守杜重威就是這麼一位角色。

杜重威肚子裡有幾個蛔蟲,劉知遠一清二楚,劉知遠進入汴梁後,就立刻下詔,就以大漢皇帝的名義,調杜重威任宋州節度使,象鄴城這樣的軍事重鎮不能落在杜重威這個朝三暮四小人的手裡。可杜重威哪裡肯聽,把來使給轟了出去:“回去告訴你家皇帝,別想打杜老爺的主意。”

劉知遠一聽:“什麼?不想過來?那朕就去請你過來吧”。天福十二年的閏七月,劉知遠派出天平軍節度使高行周和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彥超率軍到鄴城去“請”杜重威赴任。杜重威連劉知遠都不當個人物,還能瞧上高行周?立刻派兒子杜宏遂去還在鎮州的契丹大將滿達勒(也譯麻答)。

滿達勒讓部將楊袞(不是演義中那個火山王楊袞、楊六郎的爺爺。楊延昭祖父本是楊信,後漢麟州刺史)去鄴城解圍。可當楊袞來到刑州(今河北邢臺)時,聽說滿達勒已經被漢兵給驅逐出境了,哪還有心思去救杜重威,自兒玩去吧,楊袞也竄回契丹去了。

杜重威無奈,只好死守,不過杜重威還能撐的住,高行周打了二個多月沒攻破鄴城。

到了十月,劉知遠見高行周的面子不大,只好親自來請了。劉知遠親自率軍攻城,但沒想到杜重威身上有刺,被狠狠紮了一下,死了一萬多將士。劉知遠大怒,圍城不攻,準備餓死杜重威。杜重威知道害怕了,餓死的滋味是很難受的,在得到了劉知遠“投降就不殺他”的保證後,灰不溜秋的開門投降了。劉知遠說話算數,沒殺杜重威,但將杜重威的家產充分,犒賞三軍。留下高行周留守鄴城,大駕回京。

可當劉知遠剛回到開封,迎頭就遭了一棒:皇長子開封尹劉承訓已經病故了。劉承訓爲人厚重,也很有政治才能,在短命皇帝“肆虐”五代的情況下,劉承訓是後漢王朝多活幾年的最可靠保證。可惜早死,只有二十六歲。怪不得劉知遠哭的死去活來,自己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合格接班人說沒就沒了。而次子劉承祐年少貪玩,輕佻無行,這讓劉知遠如何放心的把江山傳給他。

當然,即使劉承訓能順利的繼承皇位,不見得就一定能讓後漢王朝的存在時間超過五代統治時代最長的後梁。五代之所以歷年短促,並不全因爲各個朝代的第二代繼承人的責任,這是一個歷史大環境的問題。五代是唐朝藩鎮之禍的延續,問題出在軍事控制權的分流。五代加上十國的開國帝王絕大多數都是軍閥出身,而第二代則基本上沒有軍事經驗。在這個一個誰會打仗誰就能當皇帝的時代,軍事能力纔是硬通貨。

第54章 晉陽帝第61章 驚變第18章 常郢領軍第30章 禪位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34章 十面埋伏第60章 袞州節度使第57章 鬥將第26章 驚宋第67章 石重貴第85章 打造第96章 金沙城第8章 王審知第14章 開寶九年南唐歷史下第34章 十面埋伏第99章 鐵騎破陣第6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第14章 世族宋家第111章 夜戰第21章 霸絕天下第6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七)第83章 騎兵神器第87章 一網打盡第87章 一網打盡第91章 君臣一諾第24章 三大勢力第37章 古代的陣法(一)第143章 兵發楚國第2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69章 黑鴉,幽狼,獵鷹第84章 馬蹄鐵第87章 劍拔弩張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29章 漳泉往事(下)第34章 十面埋伏第166章 黃巢起兵第38章 南地亂起(中)第97章 野心第163章 唐末史第160章 漢元帝第43章 春意盎然第19章 大戰起第29章 傭兵自重第27章 歷史的車輪,詞帝李煜第142章 風花雪月第12章 昏君南唐歷史上第110章 中計否?第156章 激戰黃縣第91章 金沙渡口第35章 久違的血腥第68章 天意第109章 火藥槍的歷史(下)第93章 大軍壓境第35章 盡人事第62章 沙陀三王朝第87章 五百鐵騎第2章 清君側,人心歸第7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九)第51章 百密一疏,森林行船第130章 螳螂捕蟬第137章 曲終人散第121章 朝秦暮楚第152章 匹夫之力第155章 說什麼來什麼第56章 癡虎戰瘋牛第127章 定亂山越第38章 古代的陣法(二)第128章 章 汴梁會第147章 花蕊夫人第168章 平復無期第47章 弱肉強食第24章 常郢論勢第150章 楊行密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25章 北地瀛州第86章 最後一搏第134章 死戰不退第156章 徐知誥第25章 鹽神第90章 苦心孤詣第18章 烈烈遼風(上)第140章 西川詔討第93章 南唐鐵騎第45章 佈陣第16章 江陵第33章 夜宴第118章 踞城而守第167章 長安亂第165章 天下第95章 進退維谷第79章 清丈田土第37章 南地亂起(上)第18章 一代名將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50章 噩耗傳來第145章 孟知祥第34章 十面埋伏第136章 平定
第54章 晉陽帝第61章 驚變第18章 常郢領軍第30章 禪位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34章 十面埋伏第60章 袞州節度使第57章 鬥將第26章 驚宋第67章 石重貴第85章 打造第96章 金沙城第8章 王審知第14章 開寶九年南唐歷史下第34章 十面埋伏第99章 鐵騎破陣第6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第14章 世族宋家第111章 夜戰第21章 霸絕天下第6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七)第83章 騎兵神器第87章 一網打盡第87章 一網打盡第91章 君臣一諾第24章 三大勢力第37章 古代的陣法(一)第143章 兵發楚國第2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69章 黑鴉,幽狼,獵鷹第84章 馬蹄鐵第87章 劍拔弩張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29章 漳泉往事(下)第34章 十面埋伏第166章 黃巢起兵第38章 南地亂起(中)第97章 野心第163章 唐末史第160章 漢元帝第43章 春意盎然第19章 大戰起第29章 傭兵自重第27章 歷史的車輪,詞帝李煜第142章 風花雪月第12章 昏君南唐歷史上第110章 中計否?第156章 激戰黃縣第91章 金沙渡口第35章 久違的血腥第68章 天意第109章 火藥槍的歷史(下)第93章 大軍壓境第35章 盡人事第62章 沙陀三王朝第87章 五百鐵騎第2章 清君側,人心歸第7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九)第51章 百密一疏,森林行船第130章 螳螂捕蟬第137章 曲終人散第121章 朝秦暮楚第152章 匹夫之力第155章 說什麼來什麼第56章 癡虎戰瘋牛第127章 定亂山越第38章 古代的陣法(二)第128章 章 汴梁會第147章 花蕊夫人第168章 平復無期第47章 弱肉強食第24章 常郢論勢第150章 楊行密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25章 北地瀛州第86章 最後一搏第134章 死戰不退第156章 徐知誥第25章 鹽神第90章 苦心孤詣第18章 烈烈遼風(上)第140章 西川詔討第93章 南唐鐵騎第45章 佈陣第16章 江陵第33章 夜宴第118章 踞城而守第167章 長安亂第165章 天下第95章 進退維谷第79章 清丈田土第37章 南地亂起(上)第18章 一代名將第13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50章 噩耗傳來第145章 孟知祥第34章 十面埋伏第136章 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