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

劉備大獲全勝,全面佔領了夏口。立即派關羽攻打石陽城。石陽城也是陳武、潘璋的防地。裡面駐兵不過兩千,最大的官就是個校尉。見到關羽一到,就帥軍投降了。這個時候天還沒亮。周瑜還在做美夢。

破曉時分,劉備大軍全面控制了江夏郡。士兵們開始清理狼籍的戰場,文官負責出榜寫告示安民。劉備的後續部隊也陸續進城。

諸葛亮看到劉備,立即道:“江夏被攻破,周泰、韓當與江東失去聯繫,已經成了孤軍。主公可命關羽、黃忠帥軍前去攻城。派霍峻封鎖漢津口,斷絕其歸路,兩人必然投降主公也。”劉備早就聽說周泰、韓當是東吳猛將,心裡大喜,讓關羽、黃忠火速帥水軍出夏口,沿襄江而上,攻打竟陵。

周泰、韓當可不像陳武、潘璋這麼大膽。元宵節雖然也喝酒,城頭的防禦並沒有放鬆。他們兩個也中了諸葛亮的計策,覺得劉備頹廢了。可他們防備的是荊州的袁軍。所以還不敢太大意了。

關羽的船隊一入襄江,就有探子快馬通報給周泰。周泰命令再探。結果就傳回江夏失陷,陳武潘璋生死未卜的消息。周泰拍案而起,大罵劉備忘恩負義。

韓當是一員文武雙全的將領。聽完後,身子震了一震,就默然不語。半天才道:“趕快召集士兵,撤離竟陵,趕赴三江口。晚了就來不及了。”周泰正想給關羽迎頭痛擊呢,聽他說得如此窩囊,厲聲道:“你想不戰而逃。”韓當道:“不論這一仗打得贏還是打不贏,竟陵都會成爲孤城,北有袁兵,南有劉備。假如敵軍圍城一月,城內糧食吃完。我們兩個和幾萬將士都死無葬身之地了。假如回到東吳與大都督守住三江口,立功贖罪,未爲不可。”周泰平時就很佩服韓當的見識,他的話還是能聽得進去的。跺了跺腳,突然低頭撿起地上的矮几,舉過頭頂,揚起膝蓋,咔的一聲,折爲兩段。嚎叫着扔出廳去。“劉備匹夫,我周泰誓殺汝。”

關羽的船隊進城撲了個空。韓當週泰,已經順着襄江南岸進入長江了。這個時候霍峻的封江部隊還沒有到位。

諸葛亮沒有料想到韓當、周泰會棄城而逃。

關羽船隊出發的時候,他和劉備已經親自率領的水軍向三江口開進了。

三江口是東吳最爲重要的軍事要塞之一。江面寬闊達數十里,目光所視,南北兩岸都遙不可及。江面上波浪滔天,潮聲如雷,震耳欲聾。諸葛亮和劉備座下的樓船,穿波越浪,順風順水向下遊飛去。諸葛亮向窗外看時,只見巨浪猶如一堵堵透明的高牆。一個接一個的拍打着船身。船身顛簸,上下雀躍。

五百條戰船從波浪的低谷躍上潮頭,水天相接的地方,赫然出現舳艫無數。幾百條規模巨大的戰船塞斷下游的江水。逆流向這邊迎了過來。諸葛亮、劉備急忙奔跑出船艙。劉備驚駭道:“周瑜有準備了,怎麼回事?”諸葛亮叫道:“一定是關將軍撲空了。”劉備道:“快撤吧,人家有準備了,我們打不過。”諸葛亮道:“來不及了,亮料周郎水軍不過戰船百艘,主力艦隊一定駐守在柴桑口、武昌一線。就算實力再強,也敵不過我軍五百戰船。此人大張旗鼓而來,目的就是想把我們嚇走。我就偏偏反其道而行,與其硬撼一場。”

劉備心想,周瑜慣於打水戰,萬一打不贏,這碧波中連個逃跑的地方都沒有。勸道:“軍師,我看還是從長計議的好。”

諸葛亮笑道:“我軍戰船不如東吳,如果掉頭逆風行駛,必爲所擒。”劉備雙眉一挑:“我已經決定了,誓與周郎周旋到底,決不退縮。再有敢言撤退者殺無赦。”指着手下的將領道:“都聽到沒有。”將領們,包括關羽都在他背後翻白眼,心說,除了你沒有一個喊撤退的。還有誰說過那話!。

諸葛亮預料的分毫不差。周瑜手中只有戰船八十艘。其中包括,偷襲用的輕健快船二十艘,中型戰船五十艘,樓船鐵皮驅逐艦十艘。加上週泰、韓當帶回來的二十條戰船,一共一百艘,根本無法阻擋劉備的大軍。

這種情形下,周瑜採用疑兵之計,把一些通信用的漁船插滿旌旗,分佈在戰船中間,橫亙江面,從遠處看來,彷彿東吳水軍傾巢而出了。

劉備上當,諸葛亮卻不會。

黃忠打過水戰,見勢湊過來道:“主公、軍師,給我五十條船,五千士兵,我去把敵軍陣勢打亂。主公帶兵隨後掩殺,周瑜必敗無疑。”

諸葛亮指着周瑜船隊方向道:“敵船設了疑兵,我料定其中間必然夾雜無數通訊舴艋小船。漢升可避開他戰船將其間的小船撞毀,吳軍多了障礙,戰船與旗艦失去聯繫,必然混亂。我和主公這裡帥軍隨後接應。三江口唾手可得。”

諸葛亮算的太精確了,黃忠有些懷疑,連人家用通訊船僞裝,都猜出來了?狐疑着去指揮塔揮動旗幟調動船隻。

周瑜眼看劉備軍並不上當,而且派了爲數不少的戰船出戰,有些躊躇起來。柴桑口的救兵最早也要明天午後才道。區區的百條戰船,能夠頂得住劉備的強悍船隊嗎?不能再退了,就算是全軍覆沒,也要保住三江口。

黃忠的船隊鼓滿了風帆,離弦之箭般向對面衝去。周瑜眯了下眼睛,冷笑着對身後的丁奉道:“帶一隊‘水鬼’潛下去,把這幾隻船給我鑿沉。”丁奉手中有一隻類似於水下特種兵的隊伍,是孫權在東吳境內萬里挑一的潛水高手組成。這些人的水準,經過訓練之後,怎麼說呢,基本達到可以在水底睡覺的水平了。這些人的主要任務要兩項,一項是偵查。偵查包括偵查敵情,偵查水下的暗流和礁石,開闢航道。另外一項任務,就是周瑜剛纔說的‘把那幾條船給我鑿沉。’

丁奉眼中閃過殘忍,冷峻的臉上木無表情:“是大都督。”轉身離去。周瑜道:“蔣欽、徐盛,你二人各帶十隻戰船繞向敵軍兩翼,一見敵軍戰船沉沒,立即投放梭鏢。”梭鏢是東吳水軍的弓箭替代品,鋼鐵打造,非常沉重。平時的時候射箭,若是江風大作,箭矢容易偏頗,殺傷力大幅減弱,便改用梭鏢。

黃忠見東吳水軍兩路齊出,忙命士兵彎弓搭箭,立於左右船舷,提防左右夾攻。黃忠白鬚飄飄、威風凜凜,按劍站在船頭,對七八丈外敵船上的東吳大將蔣欽喊道:“賊兵還不早降?”兩艘船猶如箭矢對射疾速接近。六丈、五丈,蔣欽彎弓搭箭,射向黃忠。黃忠嘿嘿冷笑,也不躲閃,提起船頭上八十斤的巨功,搭上鵰翎,大吼一聲:“死吧。”“嗖”羽箭迎着蔣欽射出的箭矢飛去,“叮”江風送來一聲輕響,黃忠射出的箭矢,在空中把蔣欽的箭矢撞飛,去勢不止,角度不變,準確無誤的向蔣欽飛去。“彭”一箭射穿蔣欽心臟。蔣欽低頭看了看胸前的透明窟窿,眼中露出一絲驚駭,轟然倒在地上。黃忠喝令擊鼓,快速前進,接近蔣欽船隊,登時萬弩齊發。吳軍紛紛跳水逃生。

徐盛在右側看到蔣欽船隊被攻擊,急忙來救,在江面上一字排開,斜刺裡衝擊黃忠船隊。船剛走到半路,就見十幾艘劉備軍戰船吃水下沉,江面已經和船舷齊平了。上面的士兵,驚恐亂叫,紛紛跳入洶涌冰冷的江水中去。徐盛知道一定是‘水鬼’得手了。立即揮軍強攻,士兵們手持長槍,沿着江面刺殺落水的敵軍,一時間血染大江,猩紅一片。波浪變爲血浪。

眼看着立下頭功,黃忠忽然覺得腳下不穩,戰船搖擺,立足不定。急忙叫喊親兵,問怎麼回事。親兵連滾帶爬的從後艄跑過夾板,跪在他面前鬼哭狼嚎:“將軍,將軍大事不好了,船尾、船艙被鑿穿了十幾個一尺長的口子,江水突突的往艙裡灌。已經開始下沉了——”話還沒說完,黃忠就看到墨綠的飄着白沫的江流從船艙裡倒灌入甲板,轉個眼珠的功夫,水已經沒過了膝蓋。一個浪頭打來,方纔跪在腳下的親兵,被捲入滾滾江水之中,沒了蹤影。糟了,黃忠知道是怎麼回事。所有沒有跳水的士兵都往穿頭壓過來,船頭承受不住重量,加速下沉。

徐盛戰船和沉船隻有二十幾步距離。船上梭鏢如雨,一起投放過來。黃忠連想也沒想,穿着鎧甲跳入了冰寒刺骨的冬日江流中去。無數的梭鏢落入水中,劈啪作響,彷彿突降暴雨。

半個時辰沒到,黃蓋率領的五十條戰船沉沒多半。剩下的二十幾條,羣龍無首,一半掉頭逃走,一半受到攻擊沉沒或投降。

諸葛亮發現黃忠船隊沉沒想救援已經來不及了,事情發展的太快。方纔還是勝仗,瞬間就逆轉爲慘敗。始料未及。

周瑜看到劉備水軍敗逃,急忙命令全軍追擊。諸葛亮看不到黃忠回來,心裡難過,命令戰船拋矴石,在水面上結成環形陣勢,等待周瑜戰船自投羅網。周瑜不是白癡。這麼明顯的寡不敵衆,怎麼會衝過去。命令船隊返航退回三江口。他肯定,經過今天一戰,劉備水軍在不敢輕舉妄動了。周瑜回去知道蔣欽陣亡哀傷不已,蔣欽乃是孫權愛將,勇猛異常,沒想到輕易就死在黃中手上。孫權痛哭流涕。封蔣欽兒子蔣怡爲列侯。親自統領戰船千艘,來三江口和心目中卑鄙無恥的小人劉皇叔決戰。

諸葛亮見周瑜撤走,心裡就開始擔心黃忠。好容易有了個本事大又聽話的手下他可不願意失去。趴在船舷上,在遼闊的江面上瞭望。忽然,遠處伸出一隻大手,連連搖動。雖然看不清相貌,可是身上的鎧甲卻在日光下反射金光。絕對是黃忠無疑了。

周瑜立功心切,想在孫權來之前露一手,順便替蔣欽報仇,召集手下的大將合計一下,決定夜晚去劉備水寨劫營。

劉備軍沒有靠岸下寨,而是在顛簸的江面上圍成圓環,這給周瑜暗算提供了便利條件。周瑜命丁奉帶着水鬼軍繼續潛入水下鑿穿。自己帶着周泰、韓當、徐盛、董襲、虞翻、谷利等大將不點火把,藉着黯淡星光,起用軍中的一百條舴艋小舟,銜枚前進。舴艋小船就是通訊傳,船體小而且輕便,行駛在大江江面上,就像一片樹葉,不容易被發現,無孔不入,靈活異常,適宜偷襲。

劉備軍水寨寨門就是四條戰船,橫向兩條,縱向兩條。若是,有人出入只需橫向兩船向後倒退,閃開一條水路就可以。此外,諸葛亮害怕吳軍偷襲,事先在江面上扔下去一兩百根檑木,若隱若現的浮游在水面上。疾行中的戰船若是碰巧撞到,發出響動定會驚動守軍。可這一切又怎能瞞得過東吳的‘水鬼軍’呢。周瑜早就打探清楚了。提前命令幾百個士兵,手持七米長矛,站在船頭,把檑木撥向一邊。船隊暢通無阻。

寨門的兩條船上的百十名士兵,輪班休息。每個輪換隻有十幾個人站崗。被手持匕首的水鬼們摸上去,從身後一刀斬了,扔下大江。下面的弟兄把船身鑿穿。那戰船就忽悠忽悠的沉入水中。可憐兩條船上的士兵,稀裡糊塗的就成了真正的水鬼。

劉備軍水寨這麼容易突破,讓周瑜忍不住笑出聲來。命令士兵,分成左右兩路開始潑油放火。正當此時,突然一聲清脆的鑼響,劃破夜空,佈列於兩側的劉備軍工兵齊出,飛速的拉起水寨門前的粗大纜繩。水寨的中央立即豎起一排十幾米長的檑木,只在水面露出米許。一下子把周瑜的船隊斬爲兩段。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20章 魏國內亂第14章 我的洛神(4)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40章 孫策之子第8章 淮南多才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5章 罪魁禍首第33章 單槍匹馬第45章 周瑜病逝第35章 誘敵之計第5章 連斬三將第33章 首戰告捷第29章 英雄悲歌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18章 洞房花燭第1章 收降徐晃第54章 徐庶戰略第34章 桃色事件第46章 對陣逞威第9章 反敗爲勝第33章 首戰告捷第13章 調兵遣將第22章 精忠報國第11章 廢長立幼第26章 寸土必爭第17章 相思疾病第29章 兩雄單挑第15章 囤糧要地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6章 伏牛隘口第38章 火力集中第16章 劫營偷襲第15章 囤糧要地第8章 草原霸主第13章 調兵遣將第54章 反目成仇第8章 無中生有第32章 晉王的排場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16章 事出突然第12章 親情何在第23章 死亡氣息第29章 兩雄單挑第36章 製造冤案第24章 螳螂捕蟬第15章 心狠手辣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5章 捉了一批人質第2章 張遼再出山第10章 傳統家風第27章 臨陣換將第7章 一舉三得第6章 伏牛隘口第17章 伏兵四起第23章 死亡氣息第5章 屯田修渠第16章 得寸進尺第40章 官渡之敗第21章 宦官 外戚第17章 樂進之死第4章 血染深山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9章 追殺百里第12章 長江戰雲第5章 司馬先生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20章 罄竹難書第3章 悍將周泰第42章 救人危難第27章 虛虛實實第29章 張飛關羽第47章 敗退潼關第14章 宿將與降將第19章 滅曹戰略第15章 匈奴烏桓第33章 首戰告捷第31章 奇兵制勝第3章 黃巾四起第43章 威逼利誘第32章 黑賊張燕第12章 刺客突現第23章 死亡氣息第21章 代理皇帝第17章 相思疾病第11章 我的洛神(1)第59章 意外收穫第4章 蔣幹 楊儀第5章 張遼的心第58章 背水一戰第28章 天下軍閥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33章 戰略要地第34章 桃色事件第19章 穿雲排弩第35章 第二封衣帶詔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37章 劉備戰敗第7章 陽平天塹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
第20章 魏國內亂第14章 我的洛神(4)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40章 孫策之子第8章 淮南多才第15章 歷史淹沒的悍將第5章 罪魁禍首第33章 單槍匹馬第45章 周瑜病逝第35章 誘敵之計第5章 連斬三將第33章 首戰告捷第29章 英雄悲歌第26章 變法維新的計劃第18章 洞房花燭第1章 收降徐晃第54章 徐庶戰略第34章 桃色事件第46章 對陣逞威第9章 反敗爲勝第33章 首戰告捷第13章 調兵遣將第22章 精忠報國第11章 廢長立幼第26章 寸土必爭第17章 相思疾病第29章 兩雄單挑第15章 囤糧要地第2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6章 伏牛隘口第38章 火力集中第16章 劫營偷襲第15章 囤糧要地第8章 草原霸主第13章 調兵遣將第54章 反目成仇第8章 無中生有第32章 晉王的排場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16章 事出突然第12章 親情何在第23章 死亡氣息第29章 兩雄單挑第36章 製造冤案第24章 螳螂捕蟬第15章 心狠手辣第11章 孫權加九錫第5章 捉了一批人質第2章 張遼再出山第10章 傳統家風第27章 臨陣換將第7章 一舉三得第6章 伏牛隘口第17章 伏兵四起第23章 死亡氣息第5章 屯田修渠第16章 得寸進尺第40章 官渡之敗第21章 宦官 外戚第17章 樂進之死第4章 血染深山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9章 追殺百里第12章 長江戰雲第5章 司馬先生第55章 劉彰的妙計第20章 罄竹難書第3章 悍將周泰第42章 救人危難第27章 虛虛實實第29章 張飛關羽第47章 敗退潼關第14章 宿將與降將第19章 滅曹戰略第15章 匈奴烏桓第33章 首戰告捷第31章 奇兵制勝第3章 黃巾四起第43章 威逼利誘第32章 黑賊張燕第12章 刺客突現第23章 死亡氣息第21章 代理皇帝第17章 相思疾病第11章 我的洛神(1)第59章 意外收穫第4章 蔣幹 楊儀第5章 張遼的心第58章 背水一戰第28章 天下軍閥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33章 戰略要地第34章 桃色事件第19章 穿雲排弩第35章 第二封衣帶詔第13章 我的洛神(3)第37章 劉備戰敗第7章 陽平天塹第13章 心灰意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