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光復河內

黑旗軍的編制是小組,人數三五不等,如果建制被打亂,就再次組成小組。而興登堡教導黑旗軍,就只訓練了一個戰術——側擊。打冷槍的時候是這樣,現在村中巷戰也是這樣。當法國殖民軍沿着一條巷子攻擊時,總有黑旗軍從側後方攻擊法軍。黑旗軍或者翻牆、或者爬窗戶、要不就從屋頂上跳下來,總之黑旗軍能從法軍意想不到的地方鑽出來,同法國殖民軍展開近距離搏殺。

槍聲就是信號,喊殺聲就是衝鋒號,哪裡有槍聲哪裡就有法國殖民軍,往那裡衝就對了。黑旗軍自發的向戰鬥區域靠近,興登堡在訓練時告訴過大家,黑旗軍跟法軍剛正面,那就是送給法國殖民軍屠殺,法國人的大炮和哈奇開斯機關炮不是黑旗軍能夠抵擋的。黑旗軍唯一的機會,就是衝近搏殺,如果被法軍拉開距離,會被炮轟的。所以,黑旗軍拼命往前衝,生怕離法國殖民軍太遠,而遭到大炮攻擊。

沙河村被打成了一鍋粥,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雙方都不成建制,也不講戰術了,就這樣攪在一起拼殺。這場戰鬥持續了三個多小時,法國殖民軍投入了全部兵力,黑旗軍也差不多投入了一千多人。剛開始的時候,法國殖民軍很不適應黑旗軍的小組加側擊的戰術,幾乎被全部趕出了沙河村。

法國殖民軍司令孤拔下令全軍撤出沙河村,命令內河艦隊用艦炮猛轟沙河村。然後命令陸軍多路平推,屋頂和巷子的部隊齊頭並進,與黑旗軍逐屋爭奪,佔領了沙河村。

雖然沙河村的戰鬥結果是法國殖民軍佔領了沙河村,但是寶貴的時間被消耗了,這對法國殖民軍極爲不利。如果天黑之前,法軍還不能收復河內城,那一定會陷入夜間巷戰。經過沙河村的戰鬥,每個法國殖民軍都不想再跟黑旗軍來一次巷戰。

全體法國殖民軍開始頂着黑旗軍的冷槍隊,不顧傷亡強行快速推進。孤拔登上炮艇,帶領一部分陸軍,準備擇機從水路奪回碼頭,從水路反擊。路易剛剛也參加了沙河村的戰鬥,開頭的戰鬥他沒趕上,不過艦隊炮轟沙河村之後,路易參加了對村中的黑旗軍的清剿。

打到現在,路易真的是筋疲力盡了,他現在連行軍都沒有力氣了。但是路易明白,在這種地方停下,就相當於給黑旗軍送人頭了。他不敢停留,跟着大部隊向河內城移動,他的腳很痛,肩膀也磨痛了,渾身泥濘,打溼的衣服又被身體烘乾。路易的口很渴,而且很餓,他真的走不動了,現在完全是恐懼推着他向前。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還活着。今天路易親眼看見了太多死亡,今天一天看過的死亡,比之前生命裡見過的死亡加起來還多。現在能夠讓他挪動雙腿的信念就是——活下去!路易心中想起了遠在祖國的家人,他有一個孩子,已經會叫爸爸了。他現在非常想立即結束戰爭,和他的孩子生活在一起。路易的父母還在世,但身體已經不好了,母親有風溼,行動不方便,路易多麼希望能夠回去照顧他們,就像小時候父母照顧他一樣。對家人的思念和求生的慾望,成了支撐路易不立刻垮掉的動力。

臨近河內的時候已經天黑,遠遠望過去,就能看見河內城中的火光。黑旗軍炸燬了城中的彈藥庫,燒燬了來不及搬走的糧草、物質、燃料,洗劫了銀行、政府,整個河內一幅末日景象。

河邊傳來一聲巨大的爆炸聲響,那是黑旗軍決死隊引爆了預先設在碼頭的水雷。水雷在水面之下兩米,用繩子綁在大石頭上,把大石頭投入水中,水雷系在石頭上。法國殖民軍的軍艦靠岸的時候,由埋伏在水中的黑旗軍決死隊拉動繩索,引爆水雷。這些決死隊看見軍艦過來,就潛在水下,用一根蘆葦杆伸出水面來保持呼吸。當軍艦靠近水雷時,決死隊才引爆水雷,相當保質保量。

被水雷炸燬的軍艦中有一艘特別高大,這是法軍內河艦隊的旗艦,司令孤拔和法國殖民軍的高層都在這艘軍艦上,他們和軍艦一起去見了上帝。這下子,法軍全都亂了套。入城的法軍和黑旗軍陷入了混戰,大家都各自爲戰,誰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路易實在累壞了,在進城前就走不動了,他掉隊了。他在一個村舍裡面找了一點兒水,吃了一些乾糧,路易實在太累了,他靠着一堆穀草,居然就在烽火連城的戰場前睡着了。

等路易醒來,已經過了深夜。他向城中望去,喊殺聲已經平息下來。他身邊一個隊友也沒有,路易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小心翼翼的像城裡走去。忽然,他聽見彷彿有馬蹄聲,出於謹慎,路易伏到路邊觀察。過了一會兒,馬蹄聲越來越清晰了,道上來了兩匹戰馬,馬上坐着兩名清軍!是的,路易認得出來,這兩人不是黑旗軍,而是清軍。清軍的大營駐地在北寧府,離這裡有一百多裡。看這兩名清軍的警惕性不高,那麼戰鬥的結局應該是黑旗軍勝利了。

路易推斷的不錯,北寧府的清軍有一萬多人,他們在欽差大人的嚴令下,派出部分精銳,直插河內,企圖策應山西府的黑旗軍。當清軍渡過天德江後已經是入夜,卻看見河內城中火光沖天。於是清軍派出偵察隊,渡過紅河,探聽河內城中情況。等偵察隊回來,已過午夜,偵察隊報告黑旗軍正在城中和法國殖民軍激戰。清軍帶隊的是個副將,他本來是想再觀望一二。但官職最大的是跟隨欽差大人的提督馮子材,老將馮子材要求清軍立即過江,援助黑旗軍。副將沒辦法,馮子材官職比他大,又是跟隨欽差大人從北京來的,只有硬着頭皮渡江。

法國殖民軍已經強行軍一整天,而且又飢又渴,已經是強弩之末。本來法國殖民軍應付黑旗軍已經漸漸不支,這股清軍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城中的法國人在清軍到來後崩潰了,戰鬥發展成爲一邊倒的屠殺。等路易醒來的時候,清軍已經完全佔領了河內,全殲了法國殖民軍的陸上部隊,只有內河艦隊順流而下,撤往了興安(越南的興安府,不是大興安嶺)。

路易不敢走陸路,而是丟了步槍,抱着一根木頭,漂到了下游法軍佔領區。

河內,光復!

第六十六章 新槍(中)第三十九章 德法邊境戰役第三十章 中俄戰爭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戰況第十一章 空城第三十一章 武器貿易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獵殺小組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一章 銀行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三章 左寶貴將軍第四十四章 海上獵殺小組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十三章 光復河內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四十三章 海上形勢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五十二章 戰果第二十一章 銀行第二章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五十一章 落幕第二十五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火力第四章 潮起彼岸第四十四章 海上獵殺小組第十四章 大勝之後第二十三章 左寶貴將軍第六十五章 新槍(上)第十九章 君主立憲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五十四章 波蘭戰役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五章 電器公司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九章 新戰術第八章 黑旗軍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三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五十九章 打得準第六十二章 鐵道炮第二章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第六十五章 新槍(上)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四十一章 包圍第七十章 紐芬蘭島第十二章 撤軍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五十四章 波蘭戰役第一章 穿越小克虜伯第十六章 甲申易樞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獵殺小組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四十章 英法聯軍賽跑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獵殺小組第四十三章 海上形勢第四十六章 損兵折將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國形勢第六十三章 布魯西洛夫攻勢第二十章 克虜伯汽車公司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十四章 大勝之後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三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六十五章 新槍(上)第三章 機牀設備集團第六章 恭親王奕訢(上)第十一章 空城第四十六章 損兵折將第六十二章 鐵道炮第四十五章 英艦追擊第二十八章 密約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六十六章 新槍(中)第六十七章 新槍(下)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七十章 紐芬蘭島第六十九章 俄國革命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十三章 光復河內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四十五章 英艦追擊第四十五章 英艦追擊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六章 恭親王奕訢(上)第四章 潮起彼岸
第六十六章 新槍(中)第三十九章 德法邊境戰役第三十章 中俄戰爭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戰況第十一章 空城第三十一章 武器貿易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獵殺小組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一章 銀行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三章 左寶貴將軍第四十四章 海上獵殺小組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十三章 光復河內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四十三章 海上形勢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五十二章 戰果第二十一章 銀行第二章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五十一章 落幕第二十五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火力第四章 潮起彼岸第四十四章 海上獵殺小組第十四章 大勝之後第二十三章 左寶貴將軍第六十五章 新槍(上)第十九章 君主立憲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五十四章 波蘭戰役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五章 電器公司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九章 新戰術第八章 黑旗軍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三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五十九章 打得準第六十二章 鐵道炮第二章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第六十五章 新槍(上)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四十一章 包圍第七十章 紐芬蘭島第十二章 撤軍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五十四章 波蘭戰役第一章 穿越小克虜伯第十六章 甲申易樞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獵殺小組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四十章 英法聯軍賽跑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獵殺小組第四十三章 海上形勢第四十六章 損兵折將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國形勢第六十三章 布魯西洛夫攻勢第二十章 克虜伯汽車公司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十四章 大勝之後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三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六十五章 新槍(上)第三章 機牀設備集團第六章 恭親王奕訢(上)第十一章 空城第四十六章 損兵折將第六十二章 鐵道炮第四十五章 英艦追擊第二十八章 密約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六十六章 新槍(中)第六十七章 新槍(下)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七十章 紐芬蘭島第六十九章 俄國革命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十三章 光復河內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四十五章 英艦追擊第四十五章 英艦追擊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六章 恭親王奕訢(上)第四章 潮起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