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獵殺小組

英國圍捕艦隊返航,第一關就是德國海上獵殺第二小組。雖然英國圍捕艦隊殲滅了海面上的敵人,但是天空中的敵人一直跟蹤着英國圍捕艦隊,“齊柏林”空中飛艇還追尋着英國人的尾跡,吊在後面給德軍發報位置。由於現在的飛機升限不夠高,所以飛艇在稍高處(飛機在三千米高空就飛不動了)飛得很安全。

就憑現在這些滿身帶傷的軍艦,想要擺脫德國海上獵殺第二小組簡直是天方夜譚。所以,英國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必須前來接應。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有6艘戰列艦,還有衆多的輔助艦支,要頂住德國海上獵殺第二小組不成問題,甚至第三小組一起上來也拿它沒辦法。真正可怕的是德國公海艦隊,它還有10艘戰列艦正在趕來。要是和公海艦隊遭遇上,麻煩就大了。對英國艦隊最好的情形就是,趕在公海艦隊到來之前,接應回四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目前英國艦隊裡面能跟得上德國戰列艦的,就只有這四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如果沒有這四艘快速戰列艦,德國的海上獵殺小組又會把大西洋攪得天翻地覆。所以,英國人無法割捨這四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英國人接應到四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後,不用返回斯卡帕灣,只要往東駛入英國近海,就能得到岸炮、潛水艇、空中的支援,還是有很大機會全身而退。

唯一的變數就是:另外兩個德國海上獵殺小組,如果被它們攔截住,那就不好說了。但是這次英國皇家海軍拿出了全部家底,連同四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總共有十艘戰列艦,還有一大羣輕型輔助艦支,德國人很難攔下這支龐大的艦隊。

由於伊麗莎白號戰列艦和巴勒姆號戰列艦都需要拖拽行駛,所以整支英國圍捕艦隊速度只有十幾節,比風帆戰列艦快不了多少,而現在就是比拼速度的生死時刻,所以大家都特別着急。1915年5月23日,圍捕艦隊離皇家海軍本土艦隊還有四百公里,雙方要六個小時才能會師。圍捕艦隊指揮官心中特別焦急,每過一分鐘都在煎熬。可是怕什麼就來什麼。水上飛機發來消息,說是西北方向發現德國軍艦高速駛來。

“該死的!”英國圍捕艦隊指揮官罵了一句,“要是再快一點兒就好了,現在援軍還有400公里,這一戰必須要靠自己挺過去了。”

於是,全軍擺開陣勢,準備迎敵。不一會兒,觀瞄員通知大家:“西北方向,兩艘德國戰列艦,五艘驅逐艦,距離兩萬米,航速……”

這時候海面上的能見度一般般,還不能清楚的看見敵艦的煙柱,但是不影響大家備戰,擴音筒裡傳來了指揮官的聲音:“左舷接敵!半齊射!開火!”

德國第二海上獵殺小組也隨即展開陣線,與英國艦隊平行行駛,並用火炮還擊,一場海上炮戰就此展開。現在英國人能打的只剩下厭戰號戰列艦和勇士號戰列艦。伊麗莎白號戰列艦隻剩下上層建築還在海面以上,其餘部分都泡在水裡,一個大浪就能把甲板淹沒,還打什麼仗。巴勒姆號戰列艦到現在都還歪着身子,要是發射炮彈,都不知道會打到哪兒去。其實厭戰號戰列艦昨天也發生了側傾,只不過現在救了回來,大敵當前先頂上去而已。

今天的敵我雙方的優勢掉了個個兒,德方成了強勢的一方,400毫米主炮不停的閃出烈焰,向英國艦隊噴吐着復仇的炮彈。德國人的火控技術明顯比英國先進,英國人的火控裝置有些竟然是商人們有一下沒一下發明的,而德國克虜伯的火控設備真是一個系統工程。由克虜伯集團火控項目部牽頭,採取前沿技術論證、領先技術研發、先進產品開發、未來產品預研,四個科研大組齊頭並進,相互交叉支持的方式推進。從士兵、炮術官、製造商到工程師、科學家,各方代表橫向組成重度矩陣式集成項目團隊,由項目管理員牽頭,各部門負責人配合,共同推進火控技術和裝備的發展。

德國火控裝備不僅比英國的精確,而且輸入的射擊諸元也比較切合戰場實際。前面講過德國人爲了避免炮口焰和落彈水柱的影響,觀瞄設備都比較高,而爲了減小高處的搖晃和震動,德國人又加裝了減震底座和電動陀螺儀。不談其他的,就說電動陀螺儀,這個小玩意兒需要電機技術和機加工水平,克虜伯的機牀加上電機發明人西門子的組合就把英國拉開差距了。

由於衆多科學家參加了克虜伯火控系統的研發工作,所以德國火控裝備在物理和數據方面也比英國人考慮的更科學。比如德國戰列艦發射提前量的計算就比英國人要多,例如英國人就不計算科里奧利力——對旋轉體系中進行直線運動的質點由於慣性相對於旋轉體系產生的直線運動的偏移,這種偏移在地球這個旋轉球體上影響還是很明顯的,二十公里外發射的炮彈最多能夠偏移上百米,而這幾次炮戰都在這個距離上開始的。

德國海軍槍炮和火控專業的官兵遵循長期技術兵種服役制度,這些官兵服役時間很長,而且容易進修和學習的機會,所以德軍射擊水平普遍高於英美。這些官兵進修和學習之後,還可以獲得更高的級別(崗位不變)和薪水。多年以後,這些槍炮和火控專業的官兵退伍之後,有很大機會進入德國海軍專科學校任教或者擔任設備維修工作,還可以選擇到克虜伯軍工廠上班,加入新一代火炮開發小組。

而英國水兵的情況幾乎令人絕望,各個甲板分隊以種種理由不斷招人,炮組裡的好小夥子受到誘惑,可以成爲文書、廚師、倉庫管理員、麪包師,或是學會各種機械手藝。實際上,在船上除了槍炮部門外的每個部門,水兵都能學到一門在退伍後派得上用場的手藝。所以當槍炮分隊長收到調動通知時,炮位上不是失去一名好手,就是得到一個廢物。水兵一旦發現呆在槍炮部門學不到什麼本事,就會被挖走,而且拼了命想走。

最終的結果就是德國戰列艦的火控發展很快,打得也比英國戰列艦準。不一會兒,厭戰號戰列艦和勇士號戰列艦中了好幾發400毫米口徑穿甲炮彈,本就不堪的船況更加惡劣了。而英國穿甲炮彈(穿甲炮彈之間的“炮”字一旦去掉,就會被系統判爲黑詞,真是無語)提前爆炸所賜,德國戰列艦的傷都在表面,船體內部完好無損。

厭戰號戰列艦右後機室通風口附近中彈,黑煙和火焰侵入操控室內,一半電燈熄滅,中央隔壁附近蒸汽噴了出來,在使用應急燈後能見度依舊爲0,機艙內的水兵全員戰死,機械也停止了運行。緊接着鍋爐室(位於右舷前部機械室前方)上方再次中彈,鍋爐內部噴出黑煙和火焰,人員被迫撤離(一部分通過通風口),鍋爐熄火。厭戰號戰列艦的航速很快降到了12節,並且出現了8度的側傾,損管人員不得不注入海水以平衡艦體。

勇士號戰列艦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一發400毫米口徑炮彈打穿了艦首部的裝甲,鑽入船艙底部,引爆了存放在這裡的魚雷,前面的三個水密艙都被炸壞,勇士號戰列艦短時間內進水三千噸,整個艦首的甲板都沒入海面以下。

這裡說一句,戰列艦裝魚雷這種事,全世界海軍都幹過。其實本人一直沒有找到一戰時期戰列艦使用魚雷的記錄,也不知道這麼大的軍艦怎麼衝上去拼魚雷,但是一戰時期各國戰列艦都裝備了魚雷。這個時空中,德國海軍爲了節省造艦經費,砍掉了所有的魚雷、魚雷發射管以及魚雷火控塔,不光節省了經費和噸位,還減少了一個危險的隱患,可謂一舉多得。

眼看厭戰號戰列艦和勇士號戰列艦扛不住德國戰列艦了,英國的輕巡洋艦們從戰列艦後面衝了出來。不過現在英國人只有四艘輕巡洋艦了,而德國人有兩個驅逐艦編隊共計兩艘驅逐領艦和八艘驅逐艦。戰鬥一開始就偏向德軍——德國戰列艦上的副炮向英國輕巡洋艦開火,很快就擊沉一艘輕巡洋艦,重創一艘。英國的輕巡洋艦又退了回去,而德國驅逐艦編隊趁勢施放了一輪魚雷。德國人發射魚雷的時候,英國的水上飛機已經施放了煙霧,所以這一輪魚雷是在幾乎看不見對方的情況下發射的,只有一枚魚雷擊中了厭戰號戰列艦。

厭戰號的左舷被炸開一個大洞,不過這段水密艙本來就進水了,所以對戰列艦影響不大。水上飛機拉煙過後,德國戰列艦也沒什麼辦法,空中飛艇只能用於輔助校射,要在這種情況下獨力完成校射還不行。所以,只能跟着英國戰列艦,等待煙霧散去。

英國人見狀,每隔一段時間派水上飛機拉出煙幕,戰列艦和輕巡洋艦也不停發射煙幕彈,以求得片刻的時間,延緩敵艦炮火的到來。可煙幕又能持續多久?

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國形勢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戰況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三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三十三章 無畏艦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四十九章 戰列艦交火第十八章 反攻第六十二章 鐵道炮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戰況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六十六章 新槍(中)第十四章 大勝之後第四十四章 海上獵殺小組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十六章 甲申易樞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三十二章 提爾皮茨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十一章 空城第六十四章 戰後思考第一章 穿越小克虜伯第十章 水戰第三十章 中俄戰爭第四十章 英法聯軍賽跑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獵殺小組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三十五章 變樣的海軍競賽第二十一章 銀行第四十三章 海上形勢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一章 武器貿易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六十四章 戰後思考第十八章 反攻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十章 水戰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六十三章 布魯西洛夫攻勢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三十一章 武器貿易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獵殺小組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五章 電器公司第十六章 甲申易樞第十四章 大勝之後第三十九章 德法邊境戰役第十三章 光復河內第六十二章 鐵道炮第五十二章 戰果第三十九章 德法邊境戰役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四十七章 射程決勝第十一章 空城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六十五章 新槍(上)第五十九章 打得準第七十章 紐芬蘭島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二章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第五十四章 波蘭戰役第二章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戰況第三十五章 變樣的海軍競賽第七章 恭親王奕訢(下)第二十章 克虜伯汽車公司第二十五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火力第三十五章 變樣的海軍競賽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五十二章 戰果第十六章 甲申易樞第五十四章 波蘭戰役第八章 黑旗軍第二十一章 銀行第三十五章 變樣的海軍競賽第六十四章 戰後思考第十章 水戰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三十章 中俄戰爭第四十一章 包圍第三十一章 武器貿易第五十二章 戰果第二十四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速度第二章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十九章 君主立憲第二十四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速度第六十六章 新槍(中)第六十章 慘勝第四十六章 損兵折將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
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國形勢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戰況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三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三十三章 無畏艦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四十九章 戰列艦交火第十八章 反攻第六十二章 鐵道炮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戰況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六十六章 新槍(中)第十四章 大勝之後第四十四章 海上獵殺小組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十六章 甲申易樞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三十二章 提爾皮茨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十一章 空城第六十四章 戰後思考第一章 穿越小克虜伯第十章 水戰第三十章 中俄戰爭第四十章 英法聯軍賽跑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獵殺小組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三十五章 變樣的海軍競賽第二十一章 銀行第四十三章 海上形勢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三十一章 武器貿易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六十四章 戰後思考第十八章 反攻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十章 水戰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六十三章 布魯西洛夫攻勢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三十一章 武器貿易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獵殺小組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五章 電器公司第十六章 甲申易樞第十四章 大勝之後第三十九章 德法邊境戰役第十三章 光復河內第六十二章 鐵道炮第五十二章 戰果第三十九章 德法邊境戰役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四十七章 射程決勝第十一章 空城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六十五章 新槍(上)第五十九章 打得準第七十章 紐芬蘭島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二章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第五十四章 波蘭戰役第二章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戰況第三十五章 變樣的海軍競賽第七章 恭親王奕訢(下)第二十章 克虜伯汽車公司第二十五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火力第三十五章 變樣的海軍競賽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五十二章 戰果第十六章 甲申易樞第五十四章 波蘭戰役第八章 黑旗軍第二十一章 銀行第三十五章 變樣的海軍競賽第六十四章 戰後思考第十章 水戰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三十章 中俄戰爭第四十一章 包圍第三十一章 武器貿易第五十二章 戰果第二十四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速度第二章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十九章 君主立憲第二十四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速度第六十六章 新槍(中)第六十章 慘勝第四十六章 損兵折將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