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無忌一愣,這次決戰,乃雙方實力對決,些許小計小謀已經無關大局,但既然陳摶開口,自然也賣其一個面子,百里無忌微笑着道:“道長請講。”
“天下雖然明、周、遼三分,但宗教卻是不分國家民族的,道教在遼國也有衆多道衆,或許可在私下爲陛下報個信或者點個火,做些後勤之事。”陳摶微笑着說道。
百里無忌聽了深以爲然,外敵可拒,家賊難防,縱然不能搞亂遼國上京,但完全可以對上京以北的遼國各個主要州城進行擾亂,使得此次決戰事半功倍。
百里無忌於是問道:“道長要去爲王樸診治,此事……?”
陳摶笑道:“老道此次來帶了一個弟子,名種放,就在帳外等候,若陛下不反對,可令人將其傳進帳來。”
百里無忌哪有不答應之理,令親衛傳種放。
一會兒,親衛帶着一箇中年男子進入帳中。此人四方臉,濃眉大眼,高鼻闊嘴,雖然一身道服,卻無一絲道士的味道。
百里無忌審視之間,且聽陳摶解釋道:“陛下,此乃老道大弟子种放,雖是道門子弟,卻不喜研習道術,盡從老道處學了些儒、醫之術,老道方纔所說之事,可由他代爲完成。”
百里無忌慢慢走到种放面前,問道:“种放,朕問你,你打算如何暗中率領遼國道衆擾亂各州?”
种放低頭一揖道:“回稟陛下,遼國道衆分爲三種,一乃契丹、烏古等胡人;二爲胡化漢人;三爲淪陷遼國心向中原的漢人。要擾亂遼國,必須分而領之,率第一種人聲討當今遼帝殘暴;率第二種人抗議地位低下;率第三種人謀動暴亂。”
百里無忌聞言對陳摶笑道:“道長名師出高徒啊。种放。朕留下了。”
陳摶謙遜地說道:“頑徒而已,既然入了陛下法眼,老道就將他留給陛下了。老道這就告辭向開封府去了。”
百里無忌與种放將陳摶送到帳外,然後回到帳中。
百里無忌心中自然知道陳摶將种放留下不單單是爲領道衆爲自己出力的原因,更主要的是陳摶必須在自己身邊留下一個人。爲他自己也爲道教爭取更大更多的利益,同時,种放將做爲他的代言人向百里無忌做出些諫言。
百里無忌知道但不想理會,見到种放第一眼,他覺得此人可用,可大用。
“种放。”
“貧道在。”
“自此時起。你不可再稱貧道,須改口稱臣。”
“貧道……,臣領旨。”
“朕授你北地義勇軍使、招安使之職,你可攜帶五百人潛入遼國地界,按你方纔所說,對遼國各州進行擾亂。五百人員你可去軍營中自行挑選。相關事宜。你可全權處置。”
“謝陛下。北地義勇軍使之職臣愧領了,所謂名正則言順。不過五百軍士則完全不必,潛入遼國,帶如此多的人,況且是從軍之人,再如何裝扮也是一眼就能識破的,恐怕未進遼境就被發現。反而不美。”
“哦?難道你要孤身前往?如此,恐怕太過危險吧?”百里無忌倒不是真擔心他的安全,而是擔心种放孤身一人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陛下放心,臣雖然隻身前往,但遼國道衆遍佈每一個角落,到處都是臣的道友。與軍士相比,他們本就是百姓,行事更爲方便。”
百里無忌表面上點頭,但心中卻一驚,遼國遍佈道衆。周國柴榮滅佛,只是不知明國道衆有多少?
种放彷彿看出了百里無忌的心事,特意解釋道:“天下入教者,十有八九或遇不幸,或前程不順。或遭受迫害等等,真正一心向道者稀少。明國百姓豐衣足食,故入教者千中無一,臣恭賀陛下。”
百里無忌雖然不太信种放此話,但被种放的馬屁拍得心情舒暢。心想這種放確是一個人才難得,雖然一副粗獷的長相,但實則心細如髮。
百里無忌道:“既然如此,你便自便吧。朕等着你傳來捷報,爲你慶功。”
种放應道:“臣領旨。”
……。
半月之後,二月十五。
六十萬早已枕戈待旦的遼軍憾然南下,泅渡潢河。
耶律璟徵召了八十萬大軍,本欲令其全部南下,但終究因爲西面武行文部和右面的百里康部牽制,向兩側派出各十萬大軍對抗。
而此次南下的六十萬遼軍統帥是耶律璟突擊提拔的新人,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祖父爲隋王耶律釋魯,父爲南院夷離菫耶律綰思。耶律休哥作戰勇猛,料敵如神,每戰勝則推功於將士。身經百戰,不濫殺無辜。在戍守北邊室韋部時,省賦稅、恤孤寡、勸農桑、修武備、均戍兵。可謂年少即有公輔之器。
兩年前,室韋部叛亂,耶律休哥隨北府宰相肖斡討室韋,叛平兵還。依功被耶律璟封授典宿衛詳穩,視爲心腹中的心腹。
此次上京政變,罷去了耶律惕剌的兵馬大元帥之職,耶律璟忌諱大元帥的稱呼,故提拔耶律休哥爲夷離堇(遼官名,各部軍事首領)、護國大將軍,率六十萬大軍與明國決戰。
百里無忌聽到耶律休哥這個熟悉的名字時不免大吃一驚,這種熟悉並非來自現在,而是以前的時代,歷史中這個名字曾經令御駕親征宋太宗趙光義臀部中箭只能乘坐驢車倉惶逃走。雖然此時耶律休哥還未出名,但卻令百里無忌心中起了深深的戒備之意。
一開戰,遼軍就是傾囊而出,在儀坤、龍化二州間的潢河上,數十萬遼軍泅渡南向。一時間,如蟲蟻般的人影遍佈在潢河每一個角落,以至於一眼望去,看不見潢河水面,皆是人影。
明軍此時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除了火炮,沒有任何武器能夠得着這個距離,而火炮的指揮權卻在百里無忌手裡。
當百里義前來稟報時,百里無忌正在望着潢河中的遼軍搖頭。
耶律休哥若真是要一戰定輸贏,想必也不止於令全軍送死,他雖然沒有親眼見過火炮威力,但耶律璟卻是親眼見過之人,耶律璟不可能不對耶律休哥講述令其折羽的明軍火炮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