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

bookmark

朱有孝在天啓二年二月初二派出出征河套地區的袁崇煥以後,就接到了四川平息叛亂的喜訊,尤其是孫承宗的彙報中對於李信的土改政策更是讓朱有孝高興,看起來李信這傢伙還真是個人才,沒有辜負自己的高看,就決定把李信留在四川,任命爲西南巡察使,協助川貴的朱燮元、王三善徹底整頓那裡的土地改革問題,穩固好整個大西南,進而爲明軍徹底進軍、統治南亞做好基礎準備工作。

想到在歷史上發生的山東徐鴻儒起義就發生在今年的五月份,朱有孝已經讓駱思恭、宋晉派出人馬前去秘密調查,不知道是不是徐鴻儒太狡猾了,還是朱有孝的判斷出現錯誤,到目前爲止還是沒有發現徐鴻儒的任何蜘絲馬跡。但是朱有孝還是不敢有任何大意,他命令孫承宗給李信留下五千的火槍兵、炮兵混合部隊,組成一個混裝營,讓戚金留下兩個千總配合,讓李信以此爲基礎組建川貴新式的軍隊,編制應該最終擴大到三萬人,就在那裡練兵,其餘人馬迅速沿長江調回,最遲應該在三月中旬返回北京。

在山東原來的老官僚們已經回到北京進行培訓,凡是年齡已經超過了五十歲的官員,朱有孝給了他們豐厚的退休金,讓他們回家含飴弄孫安享天年去了,四十歲以下的人員進行再培訓後出任另外地方的官吏。新的官員已經開始了熟悉基層的管理工作,這些新的官員放棄了老官僚的工作方式,除了有一個人輪流坐守縣衙,其他人都去深入鄉村瞭解鄉村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鄉情村情進行不同的建設工作。

無論是建設農村小學校,還是促進新型農作物栽培的培訓、推廣,新官員們都帶着無比的熱情去實踐在官吏學校學到的東西,弄不懂的不要緊,回到縣城後幾個人一起研究、討論,總之一句話,這些新官員的做法得到了老百姓們的普遍歡迎。因爲這些新官員不像老官僚那樣,一個個都是高高在上的老爺了,現在的他們更像是老百姓的朋友。縣學裡的生員們接受了新的培訓,凡是年輕的都先培訓各種新作物種植技術,新的國文教學方式培訓,將來他們就是農村工作的主力軍,凡是能夠安心到鄉村小學教學的生員,朱有孝將保證他們的生活水平不低於普通的官員的水平,他們就相當於後世的國辦教師,是受人尊敬的園丁。至於不願意安心於農村教學的酸秀才,朱有孝則讓他們回家自己讀死書去了,爲了不至於引起這些腐儒們的太大反彈,朱有孝還是保留了他們原來享受的免稅待遇,不過要想以後再通過科舉獲得功名的途徑,已經被徹底斷送了。既然都換成了新式的縣府級官員,以後的考試內容和方式肯定會截然不同,凡是不能適應新變化的文人,被自然淘汰是肯定的。

隨着山東新官員們的努力工作,山東的農村形式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凡是適齡的兒童都可以免費去學校上學,而且學校中午給每一個小學生髮放一個銅錢,爲什麼呢,因爲這些孩子們如果不上學,在家下地割草可以每天大約有一個銅錢的收入,尤其是失去土地的農民,孩子們必須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得家裡的食物,而家裡有少許土地的孩子們需要在家裡參加勞動,幫助大人幹活。現在有了這一個銅錢的收入,大人們就不再反對他們上學了。當然現在不是農忙季節,到了農忙季節還是要放假要孩子們回家幹活的,畢竟現在的生產力水平還很低下,需要更多的人下地幹活。

還有農村的鄉紳們也接受了官員們的培訓,接受了朱有孝關於減少地租的建議,官員們反覆強調,皇帝是如何親民,如何爲了保證國家的強大縮衣節食,臣民們應該如何以皇帝爲榜樣,爲國家、爲老百姓做好事,減輕農民的困苦,改善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有的地方官員們爲了讓鄉紳接受這些新觀念,還題字題詞鼓勵那些開明的鄉紳,因爲在當時這些縣老爺們的題字還是很有體面的,至於不肯聽話的鄉紳,官員們則動員他們的佃戶離開他們的家裡,正好朱有孝也在考慮向遼東移民,就由縣裡出糧食,出路費,凡是願意去的可以免費到哪裡獲得十畝土地。劣紳們失去了幹活的農民,自然收成減少,而稅賦則一點也不少,甚至官員們還會增加。

新型農作物在這些新式官員的大力推動下獲得了大面積的推廣,尤其是紅薯的種植,在山東西部的黃河衝擊平原上的半沙地生長情況更好。無論是地主還是佃戶們,看着這些綠油油的、長勢喜人的新莊家,都對官員們充滿了敬意。而官員們在鄉村看到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的老百姓,心裡更是充滿了成就感,從而對皇帝的新政認同感又增加了許多,對於朱有孝講的魏徵的話有了新的體會。

事情的發展總是有那麼一些小坎坷,總有那麼一撥不開眼的人找麻煩。在鄆城縣衙內,濟寧知府正坐在縣衙大堂上訓斥鄆城主薄。爲什麼呢?今天是鄆城的第四把手主薄值班,這主薄乃是大明官吏學校出來的學生,名叫王博,本來不用當主薄,應該幹縣丞的工作,但是他爲人誠實,工作踏實,又不太善於言談,加之歲數稍大一點,就幹了這個主薄的工作。今天濟寧知府突然的到來,尤其是飛揚跋扈、趾高氣昂的做派,讓他有些不太適應,再加上他在大明官吏學校時朱有孝已經廢除了跪拜禮,只是鞠躬迎候知府,就讓這位知府大發雷霆,簡直沒有一點官員的風度。兩人就頂起牛來了,知府要找知縣、縣丞。主薄告訴他知縣、縣丞都到到鄉下巡查去了,有什麼事可以和他交代,他可以轉述。這知府來這裡本來是想撈點油水的,但是這話如何能說的出口,說的婉轉一點,主薄根本就不上路,裝蒙做傻,氣得濟寧知府大發雷霆,大加訓斥。

就在濟寧知府發飆的時候,縣尉回來了,這縣尉乃是大明技術學校的學生出來的,名叫薛猛。這薛猛不是童生進入大明技術學校的,他是因爲在遼東戰場上被‘二踢腳’小炮的火藥燒瞎了一隻眼睛,孫元化見他識字就送他去上了學,然後纔來這裡的。他一看自己的同伴受辱,二話不說上去就給了濟寧知府左右兩記耳光,揍了一頓,然後命人綁了起來,讓人送到濟南府,交給文震孟大人處理。

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十章 局勢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十章 局勢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常潤的崛起(七)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二百七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十五)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一百零七章 瘋狂的小陳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五章 家底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途(二)第十三章 收網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
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南(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八十九章 中醫和中藥(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洋的誘惑(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謀劃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組江浙銀行(一)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一百九十八章 薄珏(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工開物(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三十五章 定西南(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方探險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西伯利亞(八) 一千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四十一章 蘇州事平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三百零一章 大順侯國(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庫茲涅茨克(一)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覆滅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三十三章 定西南(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十章 局勢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出海第十章 局勢第一百一十五章 謀劃北方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新洛陽的規模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鐵路(三)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常潤的崛起(七)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逛街第二百七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十五)第六十七章 天啓二年的盤點第二十九章 西南邊陲(二)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二百七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十二)第一百零七章 瘋狂的小陳第二百零四章 歐洲形勢第二百五十五章 非洲勢力範圍(六)第十八章人才和發展(二)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三)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二百五十章 非洲勢力範圍(一)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八十五章 東北驅逐戰(三)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西西伯利亞(十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三百五十三章 基礎建設(一)第一百零九章 橡膠草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三十一章定西南(二)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二百二十二章 玉石之爭第五章 家底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一百六十章 海洋的誘惑(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導權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途(二)第十三章 收網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組江浙銀行(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佔宿務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襲託木斯科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二百三十章 新洛陽的模式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二百二十四章 謀劃洞吾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