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朱常潤的崛起(五)

bookmark

騰龍艦隊繞過了那個小半島,海塞卜也不用現在就佈置防禦,朱常潤現在一個心思就是佔領糧食主產區,航行的路上遇到的船隻利索的幹掉,封鎖一切可能透露消息的可能,隱蔽的接近預定地區。

騰龍艦隊登陸的地方就是阿巴丹港口,現在這裡還是人煙稀少的一個小村子,放下淺水平底船,除了留守軍艦的部分海軍士兵,其餘的一萬人全部上岸。在冒闢疆的指揮下,士兵們有條不紊的組成了十個大隊,有各自的隊長帶隊帶上三天的給養,開始向縱深發展。冒闢疆的命令是儘快找到人口聚集區,儘量不要主動攻擊當地居民,讓懂當地語言的人和他們溝通,購買糧食和蔬菜。遇到軍隊立刻互相通知,爭取儘快殲滅,不論是奧斯曼帝國軍隊,還是薩非王朝軍隊,他們都是目標,還要注意保護好自己士兵生命安全,現在負傷和死亡幾乎是同名詞,環境非常惡劣。

冒闢疆很快的就地建立起指揮部,指揮留守軍艦的士兵開始修建碼頭港口,一臺臺鍋駝機動力的挖掘機和土木工作船從運輸艦上卸了下來,這些士兵有不少是工程兵,是朱有孝特地爲這樣的環境而招募的。遠離本土的戰爭需要非常複雜,各兵種的構成非常重要,朱常潤不是專業的官員,不懂得這些,因此陳貞慧負責這裡的建設工作,他做過兩年地方官員,對這種事情比較有經驗,安排的井井有條,工作效率很高,朱常潤反倒是現在最清閒的一個人。

三天的時間裡,不斷有士兵返回報告或者是找到糧食,或者是發現鄉村,這些都不是重要的信息,冒闢疆需要的是軍事信息,他感覺這裡的人口太少了,有許多房子都是無人居住,尤其是附近五十里內,幾乎只剩下些老人,就是糧食也很少見,這個現象非常奇怪,難道這裡有大型戰爭存在,還是正在發生戰爭?這是重大情況,搞明白了情況纔好在這裡生存下去。

到了最後一天,終於有一支部隊發回重要情報,在港口西北部一百里的地方,發現大量的軍隊,經過偵查士兵的觀察,應該是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正在攻城,被攻擊的一方是薩非王朝的軍隊。通過與當地人艱難的溝通,大致的情況是雙方共有十三四萬軍隊,奧斯曼帝國佔九萬多,防守的薩非王朝有四萬多,現在幾乎到了關鍵時刻,隨時有可能破城。

冒闢疆立刻派出傳令兵,騎上僅有的幾匹戰馬,迅速通知部隊收縮,按照情報所標誌的地域,冒闢疆指定了集合地點,現在正是一個最好的機會,等到那個阿瓦士城被奧斯曼帝國軍隊攻破的時候,估計他們也會精疲力盡了,也會放縱士兵掠奪,正好騰龍艦隊士兵可以充當救世主的身份去解救城中的百姓,得意忘形的奧斯曼帝國軍隊必敗無疑。

經過一天的緊急集合,一萬人的部隊到達了指定地點,冒闢疆帶着幾位參謀人員悄悄的靠近了戰場,從望遠鏡裡可以看見雙方的戰鬥進行的非常激烈。進攻的奧斯曼帝國的士兵有的已經爬上了城牆,在城牆上的士兵拼死的阻止他們前進,雙方的武器差不多,都是著名的彎刀,大家都看清了眼下的形勢,都在做最後的掙扎,上了城牆的奧斯曼帝國士兵被打下城牆就是死路一條,被攻破城牆的波斯士兵也是死路一條,只有一方死去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涌上城牆的奧斯曼帝國士兵越來越多,波斯士兵越戰越少,逐漸的奧斯曼帝國士兵就穩定了這一段城牆的局面,在城下的士兵開始想着一段移動,企圖將這裡的缺口擴大。相反的是波斯士兵數量明顯不足,已經沒有能力將他們趕下去了,眼看着突破就要成功了,這是他們最好的機會了。

就在冒闢疆以爲奧斯曼帝國士兵要成功的時候,突然間從內城飛過來鋪天蓋地的大石頭,薩非王朝的波斯士兵開始用回回炮反攻了,這些回回炮發射的不僅是隻有石頭,其中還夾雜着不少陶罐,陶罐裡面盛的是石油,砸進人羣的陶罐立刻就破裂了,留下一地的粘油,讓奧斯曼帝國士兵的行動遲緩起來,城牆下面的士兵不斷向上面攀爬,站在石油裡面的士兵越來越多,很快的這一段城牆附近就積聚了幾千士兵。

接下來形勢發生了驟變,波斯士兵的炮隊發射過來的變成了燃燒的火球,他們用棉布或者是麻布沾了石油點燃了,用回回炮砸了過來,迅速的這一段城牆就變成了火海,數千的奧斯曼帝國士兵就被火海吞噬,慘象不忍直視,能夠逃生的寥寥無幾。

燃燒的石油冒出了濃濃的黑煙,這一段城牆在世成了戰場的禁地,在大火滅掉以前,雙方士兵是不可能在這裡存在了,這一段城牆暫且食安全了。

冒闢疆還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戰鬥局面,他沒有想到這裡的戰爭會這麼殘酷,想想如果自己遇到了這種情況會怎麼辦,估計會和奧斯曼帝國士兵的遭遇一樣,死傷慘重。看來以後攻城的時候必須謹慎,一定要嚴防波斯人的這種戰術,避免這樣的慘重損失,自己的士兵不多,一次大的傷亡就可能造成整個任務失敗,必須要絕對避免遇到這樣的戰術。

離開這段城牆,冒闢疆繼續帶着參謀團隊繞城觀察,最終發現在別的地段也有類似的作戰跡象,對於這種戰術,奧斯曼帝國士兵好象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繞開這一段城牆,進攻一次次受阻。

看到了波斯人的這種火海戰術,冒闢疆和參謀團隊就要研究打破這種戰術的方法,經過大家不斷的討論,得出的結論就是儘量分散登城士兵的密度,避開他們的回回炮攻擊到的地方,再就是儘可能提早發現波斯人炮兵陣地和發射跡象,以最快的速度用迫擊炮打掉他們的陣地。

看起來前面偵查的士兵沒有發現波斯人的這種戰術手段,也許是他們只有在關鍵時刻纔會使用這種方法,估計他們還能守住一段時間,消耗更多的奧斯曼士兵,冒闢疆也不着急,連續帶着參謀觀察了一天他們的攻防作戰,爲下一步豐富自己的作戰手段打基礎。

其實這種作戰戰術非常簡單,那就是等待對方企圖在一個點上攻擊突破時,突然發動炮擊和火海攻擊,看起來很突然,但是在現代火器面前,這些都是小兒科,畢竟這種回回炮不過是一種重型拋石機,無論是移動能力還是發射速度都要比迫擊炮差得多,尤其是攻擊距離這一點,更是沒有可比性。

經過兩天的仔細觀察,冒闢疆就和他的參謀小組摸清了這種回回炮的作戰特點,不再像第一次看到那種慘烈的場面是那樣震撼。冒闢疆並不是沒有參加過戰鬥,在實習期間,他也曾隨隊參與過戰鬥,這是大明所有軍事學院學院必須要經歷的,只是沒有見到過使用這種回回炮的大型戰鬥,這次見過了大型戰場的作戰場面,對於他的指揮技能有了一個極大的提高,也學會了在戰鬥中靈活運用戰術的技巧。

到了第三天,冒闢疆繼續帶着參謀小組和部分基層軍官前往前沿陣地觀察,他還需要繼續看看奧斯曼士兵或者波斯士兵還有什麼更高明的戰術措施要實施,這是絕佳的長見識的機會。對於剛剛進入戰場的高級軍官,尤其是向冒闢疆這樣的學院派軍官,實戰就是提高他們指揮能力的最佳途徑,像這樣的不用付出代價的免費觀察機會不多,既然這次僥倖遇到了,冒闢疆就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冒闢疆帶着的幾位基層軍官都是已經退役的,他們的作戰經驗非常多,雖然級別不高,但是都是靠實戰殺出來的,自從朱有孝登基以後的戰場上的傷亡率明軍非常低,因此也造就了大批經驗豐富的老兵。在冒闢疆正在觀察雙方的攻守策略時,一個老兵建議冒闢疆立刻整隊,因爲他似乎看到奧斯曼帝國要攻破城守了,至於原因他也說不出來,他說這是直覺。

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擴張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里約熱內盧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一百零七章 瘋狂的小陳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西伯利亞(六)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毛堡爭奪戰(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一章 朱有孝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二章 登基(一)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
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擴張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襲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三百三十三章 鑽石戰爭(二)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一百五十二章 毛堡爭奪戰(六)第六十五章 察哈爾汗的前途第一百八十五章 古裡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鴻基探險記(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里約熱內盧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組江浙銀行(三)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掃涇河兩岸(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合縱連橫新篇(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非洲勢力範圍(七)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三百三十章 戰爭贖金第一百八十三章 踏上征途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六十三章 里斯本第一百零七章 瘋狂的小陳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信仰(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西伯利亞(六)第九十二章 新的一年開始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好人常在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七十三章 澎湖列島之戰(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商標法第四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愚直的指點第一百五十三章 毛堡爭奪戰(七)第四十三章 年關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鴻基探險記(一)第三十四章 定西南(五)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平洋東岸(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九十三章 進軍大西北(一)第一百四十章 天工開物(四)第二百九十章 李鴻基探險記(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到處是機會(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島第二百一十六章 發財了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一百零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毛堡爭奪戰(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非洲勢力範圍(四)第四十七章河套戰役(一)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四十章 欽差被潑糞第八十八章 中醫和中藥(一)第八十四章 東北驅逐戰(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牛金星的南洋策略(一)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一章 朱有孝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工開物(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平洋東岸(五)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納沃伊小鎮第三百三十二章 鑽石戰爭(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和諧的事件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鳳陽王國(七)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林丹汗的掙扎第一百七十一章 太平洋東岸(一)第七章大明的新起點(一)第五十二章 山東的新變化(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西西伯利亞(五)第七十七章 澎湖列島之戰(五) 戚金接第一百七十章 新長安第一百四十九章 毛堡爭奪戰(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四十九章 河套戰役(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非混戰(一)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四十二章 大明朝的新式官員第五十五章 藩王會議(一)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第二章 登基(一)第三十九章 東林黨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