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

(感謝套娃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回到王府的代善,恍若重生。

所有交換的過程,他都記得很清楚,被押到大淩河城之後,在那裡關押了好幾天的時間,沒有受到什麼虐待,這段時間很是難熬,代善雖然知道自己很有可能回到瀋陽,但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這樣的談判,大清國完全處於劣勢,還不是任由大明朝提出來條件。

從大淩河城出發,前往黑山的時候,代善的心跳的很快,他知道黑山是大清國的將士控制的,難道說自己要被直接送到黑山去,可進入黑山城池之後,眼前看見的一幕,令代善差點暈厥過去了,黑山城池裡面,都是大明的軍士,看不見後金將士了,這個時候,代善明白了,自己爲什麼能夠回到瀋陽了,看來皇太極是答應了大明朝提出來的所有條件了。

交換的過程很簡單,在黑山城池裡面進行,前來進行交換的,依舊是索尼。

代善看到了尚可喜和耿仲明兩人的屍體。

後來代善知道了,到達寧遠之後,在交換的前一天,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就服毒自殺了,留下了完整的屍首,這兩人其實是用來交換自己的,至於說戰馬和黃金,代善沒有看見,這些東西,不可能在代善的面前來清點。

離開黑山城池,朝着前方走了二十餘里地,代善看見了帶領大軍等候的濟爾哈朗。

只到這個時候,代善才明白,自己是真正的自由了,也是到了這個時候,代善才詢問大清國究竟付出了什麼,自己才得以回到瀋陽。

在得知了交換的條件之後,代善的臉色變得很不好看了,完全沒有拿着自由的喜悅。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以及一萬兩黃金、五千匹戰馬,這都不算是太大的損失,但失去了黑山城池,這個損失就不小了,損失了黑山,義州也無法固守,駐守在義州的大清國將士,只能夠撤回廣寧,因爲義州的運輸線掌握在大明軍隊的手裡,若是從蒙古運輸。成本太大了,再說明軍若是完全封鎖了運輸線路。義州就成爲一座死城了。

這個代價是巨大的,也是代善無法承受的。

佔領黑山和義州,大清國的勇士是付出了巨大代價的,包括佔據大淩河城,多年來,大清國爲了開拓疆土,經歷了無數的廝殺。每一次都是佔據大量的土地,還從來沒有放棄過土地的,這次爲了能夠換回自己,居然放棄了黑山和義州。

在宣州的失敗,以及正紅旗的覆滅,已經令代善心如死灰,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打擊,代善的認識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以前的沾沾自喜跌入了認真反思和自哀自嘆的境地。這個過程是異常痛苦的,但這個過程也是寶貴的,促使代善開始真正的清醒了。

不客氣的說,回到瀋陽的代善,從個人的認識能力以及見解方面,絲毫不弱於范文程了。

回到瀋陽,皇太極帶領諸多的滿人權貴在城門口迎接,代善很是平靜,見到皇太極之後,也表現的很是從容,這種氣度,打動了皇太極。

代善沒有到崇政殿去,直接回到了府邸,他需要時間平靜下來。

代善回到府邸之後,皇太極專門下令了,任何人都不得去打擾代善,讓代善在府邸好好的休息,更不要去拜訪,這個時候,代善需要的是平靜和調整。

兩天之後,皇太極親自到代善的府邸了,他帶着濟爾哈朗和范文程。

皇太極親自到代善的府邸來,一來是看望代善的意思,二來也是想看看,經歷了這麼大的劫難,代善究竟會有什麼樣的改變,要說第二個目的是主要的。代善的身體不錯,看樣子沒有遭受什麼酷刑,身體是不用過於擔心的,再說了,代善回到了瀋陽,想着見面的人也是不少的,包括多爾袞、多鐸、豪格與阿濟格等人,都專門託人帶信回來了,向代善問好。

正紅旗的建設迫在眉睫,代善是正紅旗的旗主,只有旗主回來了,才能夠重建正紅旗的,按照後金和大清國的規矩,就算是皇太極,也不好過於插手正紅旗的組建事宜。

代善早就在府邸門口迎接了。

看着身穿素服的代善,皇太極很是感悟,再次見到代善,他感覺到代善的氣質平穩了很多,有着看透一切的表現,若是有可能,代善甚至出家去做和尚道士了。

代善領着皇太極一行人,直接來到了書房。

進入書房,皇太極看見書桌上面有毛筆和硯臺,桌上鋪着宣紙,看樣子這幾天的時間,代善是在練字,這就很有意思了,代善是軍人,從來不喜歡寫字看書那些事情的,以前先皇曾經要求過,但代善也難以靜下心來。

“二哥這幾天練字啊,很不錯啊。”

“皇上,臣回到了瀋陽,恍若重生,一切都有些不適應,皇上的恩德,臣感激不盡。”

“二哥千萬不要這樣說,此次二哥受苦,朕也是脫不了干係的,讓二哥安全回到瀋陽,也是朕的職責啊。”

“皇上萬萬不要這樣說,此次慘敗,正紅旗被全部殲滅了,那麼多的勇士,就在臣的面前倒下了,臣痛苦不堪啊,這都是臣的失誤,臣這幾日一直都在反思,懇請皇上責罰。”

“二哥不要這麼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回到了瀋陽,一切都好了,朕還等着二哥重建正紅旗,過去的事情,就不必掛在心上了。”

代善沒有表現出來特別的激動,年紀大了,遭遇了這麼大的變故,代善看透了很多的事情,並非是幾句話,就可以感激涕零的,也可以說,經過了這些遭遇,代善想到的事情,更加的多了一些,也更加的實在一些了。

看見皇太極如此的關心自己,代善本不想多說的,他尚在思考的過程中,覺得自己所說的話語,恐怕會令諸多的滿人權貴不服氣,但皇上的關心,令代善覺得,有些話自己是必須要說出來的,否則內心會很不安。

“皇上,臣這次遭遇變故,有着很多話想說,思來想去,很多的話語都是廢話,只是有三點建議,還請皇上聽臣說之後,做出來決斷。”

“二哥有什麼建議,儘管說出來。”

“第一點建議,臣覺得,如今的情況下,我大清國還是與大明朝修好,暫時不要對抗的好,雖然說做到這一點很難,但只要皇上態度誠懇,短時間之內停止對抗和廝殺,還是有可能的。”

“第二點建議,臣覺得,我大清國滿八旗的將士驍勇,騎兵更是天下無敵,可這樣的認識,在江寧營出現之後,要改變了,江寧營的驍勇,臣是親眼所見了,崇德元年,阿濟格率領十萬大軍入關,損失了三萬人,那個時候,臣還覺得有些不能夠理解,之後江寧營攻下大淩河城,臣也以爲是僥倖,如今臣是明白了,江寧營的確是我大清國滿八旗最大的對手。”

“第三點建議,臣覺得,我大清國要注重神機營的建設了,我大清國的勇士,打小就是勇猛的,在白山黑水之間,敢於和野獸搏鬥,可血肉之軀,是難以抵擋火炮的,江寧營火炮的殺傷力,臣是真正領教了,臣建議,皇上要花費最大的精力,配置先進的火炮,購置大量的燧發槍,增強我滿八旗的戰鬥力,不要吝嗇錢財啊。”

代善一口氣說出來了三點建議,書房裡面安靜下來了。

其實這些認識,皇太極早就有所感悟的,戰鬥力方面的對比,大清國並非是處於劣勢的,大明能夠和滿八旗對抗的,也就是蘇天成領導的江寧營,可從雙方經濟上面的對比,問題就出現了,大清國多年沒有能夠入關劫掠了,擁有的財富是在逐漸消耗的過程之中,可大明有着好幾處的亮點了,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南京的市舶司,包括登州的碼頭,這都是能夠爲朝廷和江寧營集聚銀兩的地方,反觀大清國,幾乎沒有這樣的亮點,一個是逐漸的消耗,一個是在慢慢的積累,時間長了,優劣自然就出現了。

皇太極也不是沒有考慮過,究竟應該從什麼地方選擇突破口,以前他很少想過這方面的問題,包括代善說到的火炮和燧發槍的事宜,包括神機營的建設,現在看來,這方面的問題,也是必須要引發高度重視的,要不然滿八旗最終可能會完敗於蘇天成和江寧營的手裡。

代善說到的有一點是很關鍵的,那就是想辦法迅速與大明朝講和,在目前的情況下,雙方不適宜展開大戰,這對大清國是非常不利的,但如何的講和,如何的罷兵,這裡面是有着很大講究的,可不是嘴上說說就能夠做到的。

“二哥所說的這些,朕會認真考慮的,二哥還是要注重身體啊。”

“皇上,臣的身體沒有問題,歇息幾日之後,臣還是要做事情的。”

皇太極逗留的時間不長,濟爾哈朗和范文程也沒有開口說話,不過兩人的神情都很是嚴肅,雖然他們的想法不同,但有一點是一致的,他們都感覺到了,經過了這一次的劫難,代善的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129章 忠告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99章 聖眷難測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406章 募捐(2)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1章 收拾你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57章 遇匪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792章 偶遇(3)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55章 真相第136章 大調整第818章 挑撥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182章 家信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279章 借銀子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247章 協調會(1)第884章 對決(6)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69章 發榜(1)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60章 震動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030章 妥協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1187章 行動(4)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202章 商議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15章 在路上(2)第38章 威信第1115章 老頑固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793章 都不笨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729章 恩怨第1014章 誤判?(3)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92章 會試第1201章 御駕親征
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129章 忠告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99章 聖眷難測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406章 募捐(2)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1章 收拾你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57章 遇匪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792章 偶遇(3)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55章 真相第136章 大調整第818章 挑撥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182章 家信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279章 借銀子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657章 壯哉炮兵營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247章 協調會(1)第884章 對決(6)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69章 發榜(1)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60章 震動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030章 妥協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1187章 行動(4)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202章 商議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15章 在路上(2)第38章 威信第1115章 老頑固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793章 都不笨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729章 恩怨第1014章 誤判?(3)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92章 會試第1201章 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