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遇見難題

孫承宗在大淩河城足足呆了兩天的時間,走遍了城內的每一個角落。

作爲大淩河城的開創人,關寧錦防線的締造者,孫承宗受到的歡迎是無以倫比的,來到大淩河城,所有駐守城池的軍士,悉數列隊等候孫承宗的檢閱,祖大壽、吳三桂、祖大樂、祖大弼等邊軍將領,自始至終陪同,包括賦閒在家的吳襄,都參與了整個的接待。

孫承宗恢復了當年的豪氣,見證了遼東的變化,他終於放心了,以前自己主要考慮的是軍事上面的防禦,可現在的蘇天成,考慮到的是軍事上面和民生方面的綜合防禦,這已經不能夠說是防禦了,這裡進行的每一項動作,都預示着全面剿滅後金的最終目標。

走遍了關寧錦防線,孫承宗的精神是很好的,也更加的明白了,朝廷必須要保證這裡的穩固,要不惜一切代價、無條件的信任蘇天成,放手讓蘇天成去打敗後金韃子。

孫承宗離開遼東之後,蘇天成也準備啓程了,他要到登州和萊州去看看了。

孫承宗說到朝廷裡面發生的事情,沒有引發蘇天成太多的憂慮,朱由檢已經算是很不錯了,自己手握重兵,擁有如此大的權力,朱由檢不可能完全放心,在這種煎熬中間,朱由檢能夠做出來這樣的姿態,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孫承宗不再擔任內閣首輔,對於大明朝來說,究竟是好事情還是壞事情,蘇天成也不敢下斷言,可新老更替是正常情況,儘管說孫承宗資格老,但總是呆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面,也是遭到衆人嫉恨的,至於說遼東的形勢,會如何的發展。那纔是蘇天成需要重點考慮的事情,短時間之內,雙方都會偃旗息鼓的,不會有什麼大規模的動作了,既然沒有了多少的戰鬥,剩下的就是需要整理內部的事情了。

登州和萊州的情況,蘇天成聽說了一些。幾乎是千里無人煙了,多爾袞在登州和萊州實行的是三關政策,燒光、殺光、搶光,這樣的政策,對登州和萊州,幾乎形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了。蘇天成也做好了思想準備,自己見到的,肯定是不一般的慘景。

他也必須要到登州和萊州去,皇上的聖旨裡面,說的很是明確,牽涉到邊關的事情,都是由他來全權處理的。登州和萊州的情況,發生了變化,以前後金沒有戰船,可現在後金也開始加強水師的建設,作爲薊遼督師,必須要有應對的辦法。

從寧遠到登州,兩千餘里地,蘇天成用了十天的時間。才進入萊州的地界。

進入到到濟南府的樂凌縣,蘇天成就感覺到了一種不同的氣氛,從到手的朝廷邸報以及暗線送來的情報看,多爾袞就在登州和萊州境內活動,兵沒有進入到青州和濟南府,但整個的山東,都被這一次的後金韃子劫掠牽連了。

樂凌縣的知縣。見到蘇天成之後,吶吶不能言,好像是有着很大的怨氣。

這令蘇天成有些警覺,他在樂凌縣停留了一天的時間。經過幾個時辰的交談,知縣終於說出了實情,原來蘇天成曾經給山東巡撫下令,要求山東衛所軍隊,全力抵抗後金韃子,不能夠任由後金韃子肆掠,這道命令,在傳達的過程中,改變了味道,加上了前提,意思是說朝廷不管山東了,任由山東的老百姓遭受痛楚,山東衛所軍隊,不是後金韃子的對手。

實際的情況也是這樣,多爾袞還在登州和萊州肆掠的時候,青州、濟南的老百姓,紛紛開始了大逃亡,甚至連袞州和東昌的老百姓,也開始了逃亡,紛紛逃往北直隸和南直隸,這樣加大了這兩個地方的負擔,而且這種恐怖的氣氛,也進入到了北直隸和南直隸,弄得當地官府草木皆兵,生怕這些逃亡的人羣之中,混有後金韃子。

這件事情造成的影響很大,山東的老百姓,在逃亡的過程中,受盡了屈辱,甚至被沿途一些衛所軍士敲詐勒索,漂亮的女人和女孩子被侮辱。

蒙受了巨大損失的山東百姓,對朝廷的決定很是憤怒,但老百姓是沒有說話的權力的,吃虧了也就是自己扛着,結果是這裡淳樸的民風,遭受很大的影響了。

得知了這些情況,蘇天成說不出話來了。

發生這樣的事情,表面上看,要怪後金韃子的肆掠,但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出在朝廷,出在各級的官府,出在衛所軍隊的戰鬥力上面,山東衛所軍士,甚至是大明境內諸多衛所軍隊,不能夠保護老百姓了,遭遇外敵入侵的時候,軍士跑的比老百姓還要快,這豈不是大笑話了,朝廷還要這些軍隊幹什麼。

衛所軍隊更大的問題在於,他們在盤剝百姓方面,有着非常不錯的能力,殺良冒功的事情,已經不算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情,時常會發生,處於官官相護的思想,官府同樣是隱瞞的,吃虧的還是普通的老百姓。

衛所軍隊的戰鬥力,在目前的體制之下,根本就無法提升了,實際情況,蘇天成已經很清楚了,衛所軍隊分爲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指揮使的親兵,這一部分的軍士,待遇能夠得到保證,但他們的性質發生了變化,成爲了指揮使的私人保鏢,一切都按照指揮使的要求來辦事,至於說朝廷的旨意,在他們的眼裡,沒有多大的作用,第二部分的軍士,是衛所的真正軍士,這一部分的人很少,他們的軍餉,勉強能夠得到保證,他們是用來充面子的,隨時應付上面的檢查,自崇禎七年以來,軍餉基本能夠保證了,衛所要是沒有軍士,肯定是說不過去的,但這一部分軍士的戰鬥力,不敢恭維,第三部分就是軍屯戶了,這是最大的羣體,佔據衛所軍士的絕大部分,這些人不能夠算是軍士,純粹屬於農民了,他們有可能從來沒有摸過刀槍,也不知道如何打戰,他們的任務就是種田,而且他們耕種土地的收入,絕大部分都是落入了各級軍官的腰包裡面去了,他們一貧如洗,甚至無法養活家人,他們的待遇,無法和農戶比較,他們已經淪落爲社會的最底層了。

引發蘇天成警惕的,還有老百姓有了怨氣,憋在心裡,總是有爆發的時候,這就好比是一個火藥桶,只要有火星,很快就會爆炸,會造成傷亡。

陝西當年義軍造反,也是有着這樣的環境的,老百姓內心有怨氣,活不下去了,有人振臂高呼,形勢很快發生變化,紫金樑、高迎祥和李自成等人,折騰了十多年的時間,大明朝的國力,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去年流寇才被徹底剿滅,難道說山東又要出現這樣的情況了嗎。

所以說,進入山東,看見的情形,令蘇天成格外的擔心了。

這些情況,朝廷是不會知曉的,只要後金軍士撤離了登州和萊州,其餘的事情,朝廷很少關心,地方官吏也不會過問,這屬於戰鬥引發的災難,只能是老百姓自己來承擔。

可蘇天成不能夠不管。

可這個問題不好管,牽涉到太多的方面了,恐怕要花費巨大的氣力。

大明上下應該是一盤棋,行動應該是統一的,可現在,想要做到這一步,基本沒有多大的可能性,一些重大的隱患,或者是問題,依舊是存在的,譬如說南方的讀書人,把持了朝政,南方士紳富戶,能夠得到的好處還少很多的,就算是北方遭遇了災害,南方的士紳富戶是不會掏出來一兩銀子的,若是朝廷想着用南方的糧食銀子,來解決北方的問題,馬上就會有官員跳出來了,說這是增加百姓的負擔,是朝廷與百姓爭利等等,最終討論的解決辦法,依舊是免去賦稅,殊不知人家都快要餓死了,你免去賦稅有個屁用。

蘇天成在江寧縣的時候,興辦了中興學社,實際上就是想着壓制士紳富戶的特權,首先解決朝廷賦稅枯竭的問題,這個問題,慢慢開始得到解決,朝廷開始重視商業賦稅,士紳富戶也要按照實際要求繳納賦稅了,國庫裡面的銀兩確實多一些了,但這僅僅是起步,目前朝廷也就是做到了這一步,至於官商結合的問題,照樣是存在的。

身爲陝西巡撫的朱審烜,也多次給蘇天成寫信了,說到了很多政策方面的問題,陝西恢復的步伐是很快的,得益於互市的促進,老百姓的日子好了很多,可以說,以前那些造反的思想,在陝西基本上沒有了,也沒有存在的土壤了,可朱審烜也遇到了具體的問題,包括如何對待商賈的事情,如何協調士紳富戶利益的問題等等,這些都是不能夠小看的問題。

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總是會遇見瓶頸的,蘇天成就到了這一步,他那些先進的思想,在如今的朝代,還無法推行,至於說人民公社那些做法,更是不要想着提出來,提出來就是自己找死,動搖了士紳富戶、包括皇室的基本利益,人家肯定是要找你拼命的。

第405章 募捐(1)第86章 朝廷嘉獎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22章 眉姑娘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44章 慘敗(2)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90章 先手第1258章 花絮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167章 迅雷(2)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39章 廟會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1281章 變化(2)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384章 說情團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480章 內耗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54章 遇險第1190章 稱帝(2)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33章 精心策劃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68章 落地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419章 賀瘋子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648章 夜襲(3)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236章 擴軍第413章 羣英會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45章 租子
第405章 募捐(1)第86章 朝廷嘉獎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22章 眉姑娘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59章 收穫季節第844章 慘敗(2)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90章 先手第1258章 花絮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167章 迅雷(2)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39章 廟會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1281章 變化(2)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384章 說情團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480章 內耗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54章 遇險第1190章 稱帝(2)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33章 精心策劃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68章 落地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419章 賀瘋子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648章 夜襲(3)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236章 擴軍第413章 羣英會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45章 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