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危險邊緣

(感謝jesonshers、815書蟲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ggkghgh、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拜謝了。)

張鳳翼在京城足足等了十天時間,才能夠進入到皇宮。

可惜張鳳翼還是沒有能夠見到皇上,只是見到了內閣次輔陳新甲。

這一切都是周延儒安排的。

周延儒已經收到了楊嗣昌的來信,經過了長時間的思考之後,周延儒也下定了決心,他認爲楊嗣昌說的是正確的,如今的情況之下,若是朝廷與蘇天成之間,真正出現了直接的衝突,恐怕是要惹出大事情來的,蘇天成麾下的江寧營,驍勇異常,大明還沒有哪一支的軍隊可以匹敵的,再說蘇天成也沒有公開表示造反,如此情況下,朝廷需要用時間來消磨,爭取能夠不爆發衝突,爭取能夠利用其它的機會,來消耗蘇天成的實力。

內心裡面,周延儒還說想着平穩的,不能夠在自己剛剛就任內閣首輔的時候,就面領着一團糟的局面,那樣的情況下,他這個內閣首輔就過於的悲慘了,以前擔任內閣首輔的時候,在於了溫體仁的暗算,再一次擔任內閣首輔的時候,面臨着無法收拾的局面,那樣的情況誰都不願意看見的,所以周延儒要充分展現自身的能力。

周延儒有着這樣的信心,關鍵是皇上是非常信任他的,而且這種信任是不一般的,周延儒完全能夠感受到,也能夠充分利用這種信任。

張鳳翼來到京城,出乎了周延儒的預料,朝廷正在全力準備與後金韃子談判和調整官吏的事情。這個時候,張鳳翼應該是帶着大軍穩穩當當的駐紮在宣州,至少也能夠對蘇天成形成一定的威懾,偏偏這個時候,張鳳翼回到了京城,美其名曰什麼稟報情況。皇上沒有旨意,要張鳳翼會京城稟報什麼事情啊。

周延儒幾乎可以判斷出來張鳳翼的內心活動,肯定是感覺到在宣州不對勁了,想着離開,想着保證自身的安全,所謂的稟報軍隊的情況,那不過是藉口。

其實朝廷對軍隊的控管是非常嚴格的,按照慣例,將帥與軍隊是分離開來的。只有在領軍作戰的時候,將帥才能夠控管軍隊,一旦作戰任務完成了,將帥回到了京城,從各地抽調的軍隊就解散了,回到了各自的駐地,可惜這樣的管控,在嘉靖年間就出現問題了。因爲倭寇在沿海作亂,戚家軍成立了。這是一支將帥與軍隊合一的隊伍,戰鬥力特別的強悍,自那以後,朝廷對軍隊的干涉,慢慢開始變味,一些地方上的將領。出現了擁兵自重的情況,到了崇禎年間,這種情況遍地都是,朝廷也默認了。後來流寇作亂造反,後金韃子騷擾。加之朝廷窮困,拿不出來軍餉,各地擁兵自重的情況就更加的嚴重了。

張鳳翼率領的大軍,還是有一些來頭的,當年陳新甲在遼東慘敗,關寧錦防線出現問題,皇上緊急調動大軍,包括京營都抽掉了部分的兵力,前去守衛山海關,當時領兵的是秦良玉,之後秦良玉到了大同,張鳳翼就率領這樣一支大軍了,恰逢蘇天成帶領江寧營,拿下了宣州和登州等地,這支大軍就調到了平壤去了。

後來朝廷與蘇天成之前的關係出現了問題,朝鮮王室提出來請求,懇請大明朝廷不要繼續在平壤駐軍了,皇上同意了朝鮮王室的請求,讓張鳳翼帶領大軍駐紮在登州,那個時候,蘇天成正帶領江寧營,在遼東廝殺,安排張鳳翼率領三萬大軍,記住登州,無疑是抄了蘇天成的後路,可以想象張鳳翼不可能在登州立足。

果然張鳳翼帶領大軍,轉移到了宣州。

這裡面的情況,周延儒都是非常清楚的,這樣的時刻,張鳳翼到京城來,周延儒幾乎可以斷定,張鳳翼率領的大軍,遇見了極大的麻煩,估計是無法在宣州立足了,面對強悍的蘇天成和江寧營,三萬大軍根本無用武之地。

周延儒最初也想着,將三萬大軍調回北直隸,可這裡面的開銷是巨大的,而且北直隸一帶,多年飽受軍隊駐紮之苦,老百姓是非常反感的,這些軍隊,欺壓盤剝百姓是能手,可後金韃子來了之後,跑的比兔子還快。

周延儒不想張鳳翼見到皇上,那樣會出發皇上敏感的神經,說不定會惹出來大事情,一旦皇上的情緒無法控制了,甚至準備對蘇天成動手了,那就麻煩了,在京城的後金韃子,不會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朝廷內部出現了巨大的內訌,後金韃子豈會繼續臣服,到時候,恐怕什麼事情都辦不好了。

但如此巨大的事情,周延儒又是不敢擅自隱瞞的,畢竟是三萬大軍,所以在仔細斟酌之後,周延儒讓陳新甲去見一見張鳳翼,若是張鳳翼沒有稟報什麼爲難的事情,一切還好說,若是張鳳翼說到了大軍存在危險,那就要仔細盤算了。

見到了陳新甲,張鳳翼的內心很不是滋味,想不到回到京城這麼長時間了,沒有能夠見到皇上,甚至連內閣首輔周延儒都沒有見到,這樣的情況說明了什麼,張鳳翼是非常清楚的。

朝廷歷來都有習慣,報喜不報憂,除非是事情到了不能夠收拾的那一步了,按說張鳳翼回到京城,稟報大軍的事宜,皇上是應該要見的,可事實不是這樣,張鳳翼知道該說些什麼了,反正三萬大軍還在宣州,也沒有出現什麼情況。

人比人氣死人,當初張鳳翼是兵部尚書的時候,陳新甲不過是刑部郎中,根本沒有在張鳳翼的眼睛裡面,如今人家卻是內閣次輔了。

“下官拜見陳大人。”

“張大人萬不要如此的客氣了,快快請坐。”

陳新甲親熱的態度,令張鳳翼內心稍微好受了一些。

接下來的彙報就簡單很多了,張鳳翼說到了駐紮宣州大軍的情況,反正是一切正常,沒有什麼問題,這次到京城來,主要是稟報一下大軍的情況,同時向皇上請罪,當初皇上要求大軍駐紮在登州,結果因爲一些特殊的原因,大軍轉移到宣州去了。

陳新甲的臉上帶着笑容,遭遇了遼東慘敗之後,他注意很多了,這次周延儒要他出面來見張鳳翼,這裡面是什麼原因,陳新甲也是清楚的,既然張鳳翼說駐紮在宣州的大軍,沒有其他的什麼事情,那就放心了,這是誰都希望看見的結果。

陳新甲正準備端茶送客的時候,張鳳翼提出來要求了。

“下官這次到京城來,還有一件事情,因爲長期駐紮在平壤和宣州,下官的身體有些不適了,懇請告老歸家,頤養天年,望大人考慮。”

陳新甲楞了一下,張鳳翼這是撂挑子啊,誰不知道宣州那個地方,不是什麼好地方,朝廷與蘇天成的關係已經惡化了,更沒有人願意到宣州去了。

不過張鳳翼的資格老,人家不幹了,也不能夠勉強的。

稍微沉吟了一下,陳新甲開口了。

“張大人所言之事,本官是不能夠決斷的,這些年來,張大人勞苦功高,皇上是清楚的,張大人身體雖然不適,可有着豐富的經驗,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張大人還是不要提告老歸家的事情了,至於說朝廷是不是調整,本官看張大人還是在京城等候一段時間吧。”

周延儒一直都在等着陳新甲,看看張鳳翼到底說了一些什麼。

陳新甲稟報了張鳳翼所說的事情之後,周延儒送了一口氣,總算是沒有什麼事情,正好朝廷也準備調整人選了,遼東巡撫和大同總督,都在調整之列,張鳳翼提出來調整的事宜,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陳大人,本官看,張大人提出來的也是實情,朝廷也應該做出來調整了,不過張大人沒有帶領大軍駐紮在登州,皇上肯定是有看法的,此件事情,還是內閣做出來商議之後再說吧,關鍵是看派誰到宣州去啊。”

陳新甲沒有開口說話,這樣重大的事情,只有周延儒說出來,其餘的內閣大臣商議,若是合適了,陳奏皇上。

看見陳新甲沒有開口,周延儒略微沉吟了一下。

“本官看,可以讓遼東巡撫盧象升到宣州去,盧象升作戰勇猛,在遼東也是立下功勞的,與蘇大人之間的關係也是不錯的,本官相信,盧象升到宣州去了,一定是能夠穩住宣州的局勢的,也能夠給蘇大人進言啊。至於說張大人,還是可以到遼東去的。”

陳新甲不自覺的點點頭,這樣的安排的確是不錯的,朝廷暫時無法剝奪蘇天成麾下的江寧營,但是可以收回來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的指揮權,只要捏住了這兩支大軍,後面的事情就順利很多的,而且這樣的安排,也等同於削掉蘇天成薊遼督師的職位。

“大同該如何的安排啊。”

“駐守大同的秦大人,年紀很大了,本官看可以致仕了。”

這個時候,周延儒倒是說得非常好的乾脆的。

如此重大的事情,三言兩語之間,周延儒就確定下來了,不過誰也不知道,這正是危險的開始,從此之後,周延儒在朝中的權威越來越大,能夠決定朝廷很多重大的事宜,當年孫承宗留下的好的傳統,慢慢開始分崩離析了。(未完待續。。)

第705章 放心了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35章 蠢笨如豬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155章 識趣第106章 禮儀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48章 辯解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368章 碰撞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029章 救贖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90章 先手第510章 刺激(2)第3章 痛下殺手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773章 海戰(3)第139章 官田第1083章 廷辯(1)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55章 真相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614章 剪不斷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37章 安排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53章 吳三桂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1015章 誤判?(4)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236章 擴軍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17章 秦淮河(1)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00章 殿試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60章 剿匪(2)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179章 幫倒忙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042章 新的情況
第705章 放心了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35章 蠢笨如豬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155章 識趣第106章 禮儀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48章 辯解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368章 碰撞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029章 救贖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90章 先手第510章 刺激(2)第3章 痛下殺手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773章 海戰(3)第139章 官田第1083章 廷辯(1)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55章 真相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614章 剪不斷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37章 安排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153章 吳三桂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1015章 誤判?(4)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236章 擴軍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17章 秦淮河(1)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00章 殿試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60章 剿匪(2)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179章 幫倒忙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042章 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