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應對辦法(1)

抵達廣寧後,蘇天成沒有責怪盧象升,他很清楚,責怪也沒有多大的作用了,濟爾哈朗率領後金韃子,已經渡過了遼河,脫離了危險,至於說乘勝渡河追擊的事情,蘇天成暫時沒有考慮,他已經夠顧全大局了,戰役進行到現在,也要爲自身考慮了,同時蘇天成還有一些認識,預計朝廷對後金的態度,有可能出現改變,也就是說,朝廷的主要矛盾很有可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出現重大的變化。

廣寧城沒有遭遇到任何的損壞,濟爾哈朗離開廣寧城,顯然是經過了精心策劃的,一切都做的很是保密,來不及破壞廣寧城內的一切,甚至來不及實施必要的劫掠,這倒是令蘇天成省下不少心思了,不需要拿出錢糧來救濟廣寧的居民。

廣寧這座遼東曾經幅員遼闊、人口繁盛的地區,承載了太多的故事,而且與蘇天成之間發生了些許的淵源,天啓二年,也就是公元1622年,廣寧失守,被後金佔領,這是努爾哈赤軍事上面的建樹達到了頂峰,而駐守廣寧的王化貞和熊廷弼,卻遭遇了不一樣的命運。

二十年的時間過去了,蘇天成終於擊敗了後金韃子,收復了廣寧,從這一刻開始,遼東的局面出現了戲劇『性』的重大變化,遼河以南全部爲大明所佔據,遼河以北尚屬於後金的地盤,雖然說大明在整個的遼東,佔據的地盤還不是很多,但已經明顯威脅到了後金的政權了。

遼東的決戰,以蘇天成大獲全勝而告一段落。

戰役持續的時間,特別的短暫,前後算起來不過一月有餘的時間。如此快的速度,令所有人不敢想象,算上蓋州之戰,後金的實力遭受了重創,滿八旗所屬的正白旗,損失一半,漢八旗所屬的正黃旗、鑲黃旗、鑲紅旗、正藍旗。全軍覆沒,鑲藍旗遭遇重創,一蹶不振,滿八旗所屬的鑲藍旗,漢八旗所屬的正紅旗、正白旗,也遭遇了一些損失。多鐸、金礪、馬光遠、石廷柱、巴顏等旗主悉數殞命。

蓋州之戰,後金損失兵力達到三萬五千餘人,西平堡戰鬥,後金損失兵力六萬餘人,廣寧突圍,後金損失兵力一萬多人,整個的算起來。後金在一個多月的戰鬥之中,損失兵力接近十一萬,等同於全國兵力的三分之一,而且還丟失了大量的領土。

進入蒙古,準備挑起大戰的代善,沒有什麼建樹,大同邊軍、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嚴密防範,草原部落的遊移。使得代善的組織工作,顯得特別的艱難,幾乎難以有所作爲,在遼東大敗之後,代善接到了皇太極的旨意,帶領大軍回到了瀋陽。

反觀大明這邊,承擔主要進攻任務的江寧營。在一個多月的大戰之中,損失的兵力不過兩萬多人,而且經過了及時的招募與補充,大軍維持了原來的水平。至於說損失較大的遼東邊軍,因爲盧象升沒有能夠及時預見濟爾哈朗的進攻,在兩軍決戰的時候,損失了兩萬餘人,這也不是什麼難以承受的損失,以四萬左右的傷亡,換取後金韃子十萬多的傷亡,這無疑是巨大的勝利了。

江寧營、大同邊軍、遼東邊軍的總兵力,依舊超過二十萬,後金的總兵力,下降到二十餘萬,兩邊兵力的總數差不多了。

這只是表面情況,兵力損失,對於後金來說是致命的,後金缺乏的就是人口,特別是青壯,因爲嚴酷的環境,後金人口存活率本就不是很高,所以在每次入關劫掠的時候,後金的主要任務就是劫掠人口,但被劫掠的人口,絕大部分都是從事農業生產,真正能夠進入到軍隊的人是不多的,這也令皇太極特別看重軍士的招募事宜,常常爲病源不足而苦惱。

後金兵力的壯大,前期依賴的是滿八旗和蒙八旗的驍勇,後期主要依賴投降的漢軍,這些漢軍加入到後金韃子的隊伍之中,致使後金的實力空前壯大,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崇禎八年,可從崇禎九年開始,也是崇德元年開始,這種情況慢慢不存在了,江寧營的崛起,大明內部流寇被剿滅、各地慢慢開始穩定下來,幾乎沒有明軍投靠後金了。

這些情況說明,後金損失的兵力,想着在短期內補充起來,等同於天方夜譚,基本不可能,但大明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參與剿滅後金韃子的,主要是江寧營、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至於說大明南方的軍隊,包括北直隸的軍隊,幾乎沒有動用。這預示着大明兵力的補充是足夠的,只要大明朝廷不出現致命的錯誤,後金慢慢將徹底失去生存的空間。

遺憾的是,後金最爲痛恨的對手蘇天成,這位大明的太子太師、內閣大臣、薊遼督師,虛歲才三十歲,比豪格與多爾袞都要年輕,身體也是非常的健康,這預示着後金更加沒有希望,想要統領中原,只是笑話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蘇天成做出來決定,暫緩進攻。

盧象升、秦良玉等人,都不是很明白,但蘇天成沒有做出來解釋,他的命令必須要執行,衆人沒有辯解的機會。

戰役部署方面,蘇天成再次做出來了調整,遼東邊軍調三萬將士,進駐遼東,戰略要地大同,僅僅留下兩萬人,佔據了遼河以南所有地方的大明,駐紮的總兵力達到十萬人,江寧營悉數撤出遼東,回到登州去。

蘇天成的這個部署,意味着遼東的山海關,不再是最爲要害的地方了,整個的關寧錦防線,已經出現了顛覆『性』的變化,遼東最爲主要的地方,變爲三個點,第一個點是廣寧城,這裡也是抗擊後金韃子最爲前沿的陣地,其次就是大淩河城與錦州城,這裡成爲了遼東的中樞,最後纔是山海關,作爲護衛京師的最後一道防線。

從這一刻開始,大明的京師以及處於相對安全的地位了,以前那種京師戒嚴的情況,幾乎不會出現了。

大同、榆林和寧夏方向,名義上還是邊關,但防禦的重點轉移到草原了,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已經成爲抗擊滿八旗和蒙八旗的重要力量,後金韃子想着從這些地方入關,也是自找苦吃的行爲了。

若是要說的直白一些,那就是從崇禎十五年末開始,後金轉入了全面防禦的階段,無力也不敢對大明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了,大明開始轉入到全面進攻的階段,掌握了主動權,隨時可以越過遼河,對後金發動戰略總攻,徹底摧毀後金政權。

在形勢如此好的前提下,蘇天成偏偏停止了進攻。

離開廣寧之前,蘇天成特意囑託了盧象升,必須強化對軍士的訓練,從這次阻擊廣寧突圍的後金韃子戰鬥中,有着太多需要吸取的教訓,遼東邊軍的損失達到了兩萬多人,後金韃子僅僅損失一萬多人,而且遼東邊軍還是依靠着火炮的威力,大量的殺傷後金韃子。

盧象升也是大明的重臣了,一般人在他面前說這樣的話,肯定是難以忍受的,可在蘇天成的面前,盧象升非常的謙虛,虛心的接受意見,他很清楚,不管是遼東邊軍,還是榆林營,與江寧營都有着太大的差距,盧象升雖然不明白蘇天成爲什麼沒有繼續進攻,但他認爲蘇天成的安排肯定是有道理的,自從對後金韃子的戰役鋪開以來,蘇天成所有的計謀和決策,都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績。

盧象升懇請蘇天成能夠留下一些江寧營的骨幹,幫助訓練遼東邊軍和榆林營,提高大軍的戰鬥力,在不久之後面對後金韃子的決戰之中,能夠取得勝利,蘇天成沒有拒絕。

在蘇天成看來,遼東邊軍和盧象升,是必須要爭取的對象,包括大同邊軍和秦良玉。

朝廷內部的鬥爭,已經變得空前激烈了,這讓蘇天成察覺到,全身心投入到隊後金韃子的戰鬥,不依靠後金韃子來壓制朝廷,自己恐怕要吃虧了,朱審烜被軟禁了,盧象升和徐爾一等人,被勒令致仕了,這一切都表明了,朱由檢早就動手了,根本不顧及前方的戰鬥,可能在朱由檢的心裡,後金韃子的威脅降至次要地位了。

蘇天成也下定決心了,他不會繼續隱忍,不會繼續的顧全大局,有些時候,顧全這樣的大局,其實就是助紂爲虐,對於朱由檢個人,蘇天成的看法還是不錯的,若是拋開了所有的身份,他與朱由檢一定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加入了權力的因素,壓上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看法就完全不一樣了。

蘇天成要動手了,至少在剿滅後金韃子之前,他要達到某種目的,那就是朝廷無法干涉他,無法命令他,朝廷沒有資格調動江寧營,甚至不能夠調動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不能夠染指登州、萊州、青州、復州、宣州和遼東等地,自己可以在這些地方,完全的實施權力,至於說徹底與朝廷翻臉,那需要在剿滅後金韃子之後了。

懷着這樣的目的,蘇天成果斷停止了征伐。(未完待續。。。)

第66章 鄉試第1186章 行動(3)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369章 算計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128章 上任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771章 海戰(1)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122章 眉姑娘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273章 驚奇第414章 傷情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210章 廷議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823章 準備(2)第176章 升堂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653章 預判第509章 刺激(1)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647章 夜襲(2)第1013章 誤判?(2)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596章 怪異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418章 造勢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629章 巡視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90章 大場景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551章 辯解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480章 內耗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64章 太原府城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882章 對決(4)第902章 一瓢冷水
第66章 鄉試第1186章 行動(3)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369章 算計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128章 上任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771章 海戰(1)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122章 眉姑娘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273章 驚奇第414章 傷情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210章 廷議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823章 準備(2)第176章 升堂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653章 預判第509章 刺激(1)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647章 夜襲(2)第1013章 誤判?(2)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596章 怪異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418章 造勢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629章 巡視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90章 大場景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551章 辯解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480章 內耗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64章 太原府城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882章 對決(4)第902章 一瓢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