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從容應對

劉大華的府邸在南直大街。

官吏的府邸,都不會過於的顯眼,畢竟俸祿只有那麼多,要是有了佔地好多畝的豪華府邸了,不好解釋的。知府大人、同知和通判等主官,都不是本地人,再說了,他們在府衙裡面的住所,都是很不錯的,不會在府城購買府邸。

這樣的情況下,吏員的府邸,都是很普通的民居,所謂財不外露。

巳時,蘇天成準時到了劉大華的府邸。

劉仲基在門口等着,看見蘇天成身後挑着擔子的下人,顯得有些驚愕。

進去之後,蘇天成發現,這是一個四合院,面積不是很大,府城裡面,這樣的住宅是不少的,包括一切尋常的人家,都是住着四合院的,看來劉大華很是低調啊。

迎面是一個小院子,接着就是堂屋。

劉大華正在堂屋裡面坐着。

今天是十二月初二,休沐的日子。

已經到年底了,衙門裡面的事情,也不是很多了,老百姓一樣要過年,這大明朝過年的氛圍是很濃厚的,從臘月二十四開始,一直到正月二十左右,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只不過這幾年,農戶遭遇了很多的災害,加之流寇作亂,日子不是很好過。

“晚輩拜見伯父。”

劉大華比蘇化文的年紀大一些。

當然,蘇天成不需要跪下,抱拳鞠躬行禮,就可以了,畢竟自己是生員。

“呵呵,坤元啊,老夫就託大了。”

劉大華沒有客氣,自然接受了蘇天成的拜見,他是長輩,自然可以這麼做的。

“坤元,你與犬子是同窗,老夫早就應該請你到府邸來的,仲基經常到蘇府去打擾,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今日名爲老夫請你來,實則是仲基請你啊。”

“晚輩不敢,其實晚輩早就應該來拜訪伯父的。”

“呵呵,好,好,你能夠有這樣的想法,很好啊。你和仲基是同窗,是要多來往啊,老夫聽仲基說,你已經在開始溫習功課,準備明年的鄉試了啊。”

“晚輩有一段時間,沒有溫習功課了,近來翻書,都感覺到有些陌生了,故而多看看。”

“嗯,老夫相信,你一定能夠高中的。”

閒聊了一會之後,劉大華站起身來了。

“坤元,跟着老夫到書房去看看。”

家戶人家的書房,一般都是很重要的地方,有什麼大事情,都是在書房裡面商議的,包括一些朝廷的高管,雖然府邸有會客廳,但商談重要時期的時候,依舊是到書房去的。

這一次,劉仲基沒有跟着到書房去。

進入了書房,蘇天成剛剛坐下,劉大華就開口了。

“坤元,近來府城有些傳聞,老夫也聽到了,感覺有些好奇,想着問問你,你要是方便,不妨說說自己的想法,若是覺得爲難,不說也罷。”

“伯父儘管詢問,晚輩一定如實回答的。”

劉大華沒有馬上開口,面帶笑容的看着蘇天成,但眼神是有些犀利的,他在衙門這麼多年了,什麼樣的人沒有見過,這個蘇天成,從進入堂屋的時候開始,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亢不卑,談吐得體,表現的彬彬有禮,十七歲的年輕人,並非出身在官宦之家,能夠有這樣的氣度,很不簡單了。

“呵呵,老夫就直說了。”

“這第一件事情,聽聞你給蘇家的佃戶,發給了糧食、粗鹽和種子,老夫有些奇怪啊,不知道你爲什麼會想到做這樣的事情,說起來,蘇家的佃戶不是很多,土地不過五百頃,也不算是什麼大事情。這兩年,農戶遭遇了災害,朝廷是知道的,去歲陝西延安府大飢,朝廷還專門免去了賦稅,平陽府稍微好一些,但也是損失慘重,賦稅都無法正常的收繳了,派出去的衙役因爲收取稅賦的事情,亦是叫苦不迭,知府大人很是頭疼啊。”

蘇天成聽得非常仔細,與其說劉大華是在提問,不如說是想着表現出來某種意思,或者是提醒自己,需要注意一些什麼事情。

等到劉大華說完,他馬上開口回答了。

“伯父,晚輩確實給佃戶發放了糧食、粗鹽和種子,好在種子全部播下去了,沒有耽誤農時,來年還是有指望的,晚輩之所以這樣做,也是處於無奈啊。”

“哦,這話怎麼說啊。”

劉大華很快嚴肅了,臉上的笑容消失了,蘇天成居然這樣回答,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晚輩主要是想到日後的事情啊,上月,晚輩到佃戶家裡去看了,家裡已經沒有糧食了,田裡也沒有耕種,如果照此發展下去,會有什麼情況,不言而喻。佃戶落到這樣的田地,表面看起來,是遭遇了災禍,與我家沒有多大的關係,可晚輩要是不理不睬,今後估計會出現更多更大的麻煩啊。”

“你說說,會出現什麼麻煩啊?”

“蘇家的佃戶雖然不多,但實在是沒有糧食吃了,要麼等着餓死,要麼就是想其他的辦法,找到吃的東西,最可怕的是,他們一時間糊塗,做出來大逆不道的事情,上半年,陝西的流寇,已經侵擾到平陽府來了,若是這些佃戶,被人蠱惑了,加入了流寇的隊伍裡面,這豈不是給府衙造成了很大的麻煩,晚輩給他們糧食和種子,讓他們能夠安心種田,不僅是保全了家裡的穩定,也是爲府衙減輕了壓力。”

“呵呵,說的不錯啊,不過你好像還有什麼話想說啊,儘管說出來,不要有什麼顧慮。”

“晚輩斗膽了,平陽府城,有不少的大戶,若是這些大戶都能夠這樣做,哪怕是少拿出來一些糧食,穩住佃戶,讓佃戶不至於絕望,也是一份不小的功勞,各縣的農戶也遭災了,有那等好心的富戶商賈,拿出來一些銀兩,賑濟農戶,讓他們度過災荒,晚輩相信,若是再次有流寇侵襲平陽府,這些農戶亦會奮起廝殺的,這就是爲府衙減輕了負擔啊。”

劉大華的眼神變得深邃了,但沒有做任何的評價。

“呵呵,這第二件事情,雷文彤到蘇府去了,和你談了一些事情,老夫也聽到了一些傳聞,不知道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啊,那雷老闆,本是你的長輩,不知道爲何到蘇府去了,令尊已經到太原府城去了,按說他是不應該到蘇府去的。”

“雷老闆的確是到府裡了,不過雷老闆是長輩,到府裡找到晚輩,也是想着告誡晚輩,晚輩只是對雷老闆的有些看法,不敢苟同,說了一些想法而已,沒有外面傳的那樣玄乎的。”

“看來這件事情是真的啊,你的膽子夠大的啊。”

“伯父,晚輩不是膽子大,因爲雷老闆是長輩,晚輩沒有什麼顧忌,想到了什麼,就說什麼的,晚輩相信,有理走遍天下啊。”

劉大華的神情,有些捉摸不定了。

交談持續的時間不長,蘇天成說話很簡練,不拖泥帶水,有些問題,他做出來詳細的解釋,有些問題,他遮掩過去,比如說劉大華問到雷文彤爲什麼到蘇府的事情,包括自身對雷文彤的評價,這些事情很是敏感,雷文彤在平陽府城這麼多年,有身份有地位,要說在官府裡面,沒有絲毫的關係,那是不可能的。

蘇天成的小心,引起了劉大華的興趣。

蘇天成不回答的問題,劉大華也沒有追問。

吃飯的時候,劉大華給蘇天成敬酒了,督促劉仲基也給蘇天成敬酒,而且專門要求劉仲基,今後多和蘇天成交往,兩人是同窗,可以在一起多多交流磋商,共同提高。

眼見了這樣的場景,蘇天成更加相信自身的判斷了,看來劉大華並非是想着請自己赴宴,他的背後,還有府衙的主官。

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192章 稱帝(4)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995章 整合(3)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772章 海戰(2)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38章 威信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675章 計中計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054章 遼東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846章 慘敗(4)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1084章 廷辯(2)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66章 鄉試第8章 交易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2章 破局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444章 想不到第107章 授官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42章 人市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845章 慘敗(3)第236章 擴軍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57章 下狠手(2)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282章 後宮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45章 租子第317章 大比武(2)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644章 松山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28章 上任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123章 唐海泰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81章 幕僚第480章 內耗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1280章 變化(1)第88章 拜訪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122章 熱鍋(2)第1012章 誤判?(1)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767章 波動
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192章 稱帝(4)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995章 整合(3)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772章 海戰(2)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38章 威信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675章 計中計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054章 遼東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846章 慘敗(4)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1084章 廷辯(2)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66章 鄉試第8章 交易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2章 破局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444章 想不到第107章 授官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42章 人市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845章 慘敗(3)第236章 擴軍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57章 下狠手(2)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1282章 後宮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45章 租子第317章 大比武(2)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644章 松山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128章 上任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123章 唐海泰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81章 幕僚第480章 內耗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1280章 變化(1)第88章 拜訪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122章 熱鍋(2)第1012章 誤判?(1)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767章 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