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連環計

蘇天成的估計沒有錯誤,劉大華確實是接受了任務,專門試探他的,當然,這裡面的緣由,劉大華暫時是不會說的。

還有一件事情,蘇天成也是沒有能夠充分估計的,他沒有想到,雷文彤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夠服氣的人,眼見着自家兒子和蘇天成結怨了,而蘇天成的所作所爲,已經表現出來不一般的氣質,今後萬一考取功名了,做官了,自家的兒子,豈不是有了大麻煩。

長期做生意,以己度人是雷文彤的最大特點,所以他要再次出手了。

蘇天成到劉大華家裡做客的事情,再次傳開了,也真的是奇怪了,平陽府城,這段時間,總是在流傳着蘇天成的事蹟,好像他的一舉一動,都有人專門盯着似得。上半年流寇作亂的事情,本來是大傢伙議論的重點,到了這個時候,反而不重要了。

這裡面,當然有讀書人在幫忙宣傳的,如今的讀書人,可不比今後幾百年的樣子,都是相互擡舉的,凡是讀書人之間的事情,大家都是盡力宣傳,歷史都是讀書人寫出來的,如果想着讓蘇天成在平陽府城有一定的名氣,根本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蘇化文這段時間,很是心煩,除了外面有些亟待解決的事情,還有家裡的事情。

搬到太原府城之後,他就感覺到了不對,夫人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做事情或者做決定的時候,還看看他的面子,想到他是一家之主,可自從蘇天浩到國子監去讀書了,夫人就沒有這些估計了,開始插手生意上的事情,要說夫人哪裡會做什麼生意啊,從早到晚都是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夫人插手生意上的事情,不是有什麼好的點子,或者說怎麼讓蘇家掙錢,而是關心分家產的問題。

夫人的意思,所有的家產,都要劃歸蘇天浩和蘇天然兩人的名下,包括平陽府城的祖宅和土地,土地全部劃歸到蘇天然的名下,蘇天浩是監生,按照朝廷的規定,是可以免去賦稅的,至於說鋪面和財產,重點是考慮蘇天然。

蘇化文當然不會這麼做。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他還有個兒子蘇天成。

不管怎麼說,都要給蘇天成留下財產,否則夫人無所謂輿論的指責,自己反而要承擔所有的責任,要是蘇天成流落街頭了,自己估計是被讀書人罵死。

知子莫若父,蘇天浩和蘇天然兩人,都是紈絝之子,這一點,蘇化文是非常清楚的,夫人就是那樣的德行,兩個兒子不可能好到哪裡去,而且他們最大的毛病,是不顧親情,若是他們繼承所有財產,蘇天成肯定是被掃地出門。

蘇天成讀書是不錯的,可惜這個兒子,性格過於的懦弱了,裡面有夫人的原因,但男人也要有自身的決斷啊。

蘇化文每日裡,就是忙於生意上的事情,哪裡有時間和精力管教兒子啊。

到太原府城,夫人不同意帶着蘇天成,蘇化文也同意了,但他佈置有後手,嚴格說,從讀書的方面看,蘇家有希望的,還就是蘇天成。

第二個原因,爲了維持蘇家的生意,也是爲了自己的今後。

商賈之家的分家,是有着非常嚴格的規矩的,除非自己一命歸西了,或者是病入膏肓了,否則,不會提前分家,自己年紀不是很大,這麼早就分家了,財產全部都屬於兒子了,要是這幾個兒子,花天酒地,胡亂花錢,蘇家敗起來不過眨眼的事情。

散財如水推沙,聚財如針挑土。

至於說自己閉上眼睛之後,身後之事,也管不到那麼多了。

嚴格說,夫人是應該明白這個道理的,爲什麼這麼着急,無非是明年就要進行鄉試了,蘇天成若是考中了舉人,夫人也不敢胡亂說話了,畢竟舉人的身份尊貴,可以入朝做官了,牽涉到家產的分割,夫人絕不敢將蘇天成排斥的乾乾淨淨。

可現在的機會很好,蘇天成只不過是生員,每月領着官府發給的癝米,算是沒有多大地位的,此刻動手,分割了家產,既成事實了,蘇天成今後就是考中舉人,也於事無補了。

其實夫人不要蘇天成到太原府城來,就是想着,能夠將這件事情,完全的定下來了,免得蘇天成知道了,一定要鬧出去,面子不好看。

從年初開始,夫人就一直說着這件事情,剛開始,蘇化文還解釋一下,到了現在,解釋的心情都沒有了,乾脆不搭理了。

蘇化文有些心涼,夫人太不明事理了,爲什麼不爲蘇府的將來考慮。

自打成家以來,夫人就是有些跋扈的。

夫人的家世也不怎麼樣,蘇化文當時是商賈,不可能迎娶到官宦人家的姑娘,明朝的等級制度森嚴,高攀的事情,太少見了,基本不允許,門當戶對是最爲重要的。

可舉辦了儀式之後,蘇化文才知道一件事情,原來夫人拜了一個義父。

夫人的義父,是朝廷中間的一個官員,雖然品秩不高,但好像是京官。

至於說是怎麼拜上的,這麼多年了,夫人一直都是諱莫如深,從來不說。

蘇化文本來是高興的,能夠有這樣一層關係,對於商賈之家來說,是大好事,可當他提出來,要去拜訪這位義父的時候,夫人死活都不同意。

時間長了,蘇化文的心思發生了變化,有些懷疑這一層的關係了,當然,他主要想到的,還是夫人的這位義父,到底是不是有着什麼權柄。

可夫人辦好了蘇天浩到國子監去讀書的事情,這令蘇化文有些猶豫了,想要進入國子監讀書,僅僅有銀子是不行的,還需要一定的關係。

清官難斷家務事,這麼多年過去了,蘇化文漸漸也就弱了這一份的心思,家裡的生意做的不錯,有銀子了,重要的是幾個兒子能夠爭氣,光宗耀祖,改換門庭。

到了十二月,蘇化文得到了一個重要的情報。

戶部尚書畢自嚴上疏十二事,其中就有增加糧餉的建議,這次增加的是遼餉,從萬曆年間的九釐,增加到一分二釐,從田賦中間得來,每畝增加三釐。

所謂遼餉,又稱爲新餉,主要用於遼東的軍事需要。

蘇家在太原府和平陽府,都有耕地,而且都是在他蘇化文的名下,他自己沒有功名,必須要上繳賦稅,如此以來,賦稅自然也就增加了,如果說這些田地在蘇天浩或者是蘇天成的名下,就不需要繳納賦稅了。

因爲這個原因,蘇化文開始考慮,如何處置田地的事情,是不是重新劃分一下戶頭,至於說家裡的鋪面,不用考慮,現在肯定是不會動的。

他的想法,太原府城周邊購買的耕地,劃歸到蘇天浩的名下,平陽府城的土地,劃歸到蘇天成的名下,這樣合適一些,蘇天浩畢竟是蘇家的嫡長子。

可這個建議,遭遇了夫人的激烈反對。

蘇化文和夫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一怒之下,準備獨自回到平陽府城,處理這件事情了。

蘇化文畢竟是當家的,真正做出來了決定,夫人暫時也沒有辦法,眼看着府裡的衝突越來越激烈,有着不能夠控制的跡象了。

平陽府城的消息,不斷的傳回來,蘇天成做出來的事情,令蘇化文感覺到吃驚,夫人每天在家裡,都是詛咒蘇天成,說蘇天成是敗家子,甚至準備停了蘇天成每月三十兩銀子的生活費,蘇化文當然是不同意的。

如果不是府裡每日都發生的爭吵,蘇化文和夫人早就回到平陽府城去了。

暗地裡,蘇化文感覺到了奇怪,得到的這些消息,令他吃驚,這好像不是蘇天成所能夠做出來的事情啊。難道說蘇天成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了。

就在這個時候,蘇化文接到了平陽府商會寄來的信函。

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482章 大禮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78章 重要情報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644章 松山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188章 行動(5)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775章 海戰(5)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644章 松山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33章 精心策劃第703章 遠見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885章 對決(7)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19章 秦淮河(3)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581章 尊嚴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793章 都不笨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560章 變通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1122章 熱鍋(2)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189章 稱帝(1)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69章 發榜(1)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596章 怪異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36章 如願以償第279章 借銀子第114章 在路上(1)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7章 馬市驚魂第37章 安排第494章 宿命論(3)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444章 想不到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970章 非凡一戰(4)
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482章 大禮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78章 重要情報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644章 松山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188章 行動(5)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775章 海戰(5)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644章 松山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33章 精心策劃第703章 遠見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885章 對決(7)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119章 秦淮河(3)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581章 尊嚴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793章 都不笨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560章 變通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1122章 熱鍋(2)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1189章 稱帝(1)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69章 發榜(1)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596章 怪異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36章 如願以償第279章 借銀子第114章 在路上(1)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7章 馬市驚魂第37章 安排第494章 宿命論(3)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444章 想不到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970章 非凡一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