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

楊嗣昌的理解是完全正確的,次日的早朝上面,諸多的文武大臣,幾乎都是贊同後金韃子臣服的,沒有表態的很少,要知道參與早朝的,都是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員,這些人大都表態,意味着議和的事情,完全確定下來了,其實朝廷諸多官員都是看皇上是什麼態度的,內閣商議的事情,不可能保密,衆人自然知道如何的選擇。

確定接受後金韃子臣服的事情之後,楊嗣昌很清楚,自己也要做好準備了,他這個內閣首輔,不要想着繼續發揮作用了,自覺一些,早點辭去內閣首輔的職位,不自覺的話,就等着皇上找到原因來讓他退下去了。

楊嗣昌內心是冰涼的,他忠於皇上和朝廷,並非想着讓蘇天成坐大,朝廷繼續征伐後金韃子,其實也是有太多好處的,一方面可以名正言順,剿滅後金韃子,是所有人都支持的事情,有利於樹立皇上和朝廷的威信,另外一方面,江寧營剿滅後金韃子,實力肯定是要遭受損失的,等到後金韃子真正被剿滅了,江寧營損失一定慘重,那個時候,來清算蘇天成,比現在容易很多的,最後一個方面,皇上和朝廷與孰輕孰重的認識,存在很大的偏頗,其實蘇天成還沒有真正構成實質性的威脅,後金韃子存在的威脅,已經有很多年了。

楊嗣昌最大的感受,還是蘇天成的遠見卓識,居然能夠提前預料到後金韃子的動作,能夠準確把握皇太極的心思,而且能夠以大局爲重,反對朝廷與後金韃子議和,主張徹底剿滅後金韃子。

內心裡面。楊嗣昌比較了皇上與蘇天成認識上面的差距,他有着很不好的感覺,儘管說皇上迫不及待的想着後金韃子臣服,想着騰出手來對付蘇天成,但最終的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皇上的能力與睿智,的確比不上蘇天成。

從歷史的發展規律來看,改朝換代的事情,也不是特別了不起的事情,萬一到了那一天,就看天下的讀書人做出來什麼樣的選擇了。

費勁千辛萬苦來到大明京城的賈吉涵,終於能夠安然無恙的回到瀋陽去了。

回到瀋陽的賈吉涵,得到了最大的獎勵,被任命爲吏部的漢人侍郎。這等於是一步登天了,而且賈吉涵也成爲了濟爾哈朗領導下的和談成員之一,可以預見,未來的賈吉涵,完全能夠替代范文程的位置,還將會比范文程做的更好。

賈吉涵帶回來了好消息,皇太極高興之餘,身體也康復一些了。

最令皇太極高興的事情。並非是和談的本身,而是這件事情背後折射出來的東西。按照道理說,大清國遭遇了沉重的打擊,這個時候,大明朝廷若是傾盡全力,繼續進攻,皇太極根本不敢保證抵抗有作用。如此有利的機會,被大明朝廷放棄了,這隻能夠說明,大明朝廷內部出現了問題,也就是皇太極早就預料到的事情。大明朝廷和那個崇禎皇帝,非常忌諱蘇天成了,恐怕想着清算蘇天成了。

其實前面有很多的消息,已經令皇太極有了這樣的想法,否則皇太極不會要求賈吉涵冒着巨大的風險,專門到大明京城去,提出來和談的要求。

儘管說和談會令大清國失去一些東西,也有可能在滿人權貴之中引發波動,但皇太極有信心擺平內部,有信心讓大清國繼續穩步發展,而且在他看來,蘇天成與大明朝廷、大明皇帝之間的鬥爭,會異常激烈,會最大限度損害大明的國力,那個時候,就是大清國最好的機會了,皇太極希望大明皇帝在這次爭鬥之中取勝,希望蘇天成能夠被斬殺,那樣大清國就沒有什麼顧慮了。

大清國談判團迅速組成了,濟爾哈朗成爲了負責人,有着充足的決定權。

十一月初,濟爾哈朗等人從瀋陽出發,趕赴大明京城,福臨與莊妃都跟隨前往大明京城,如此的做法,更加能夠體現出來和談與臣服的誠意。

朝廷負責談判事宜的,是內閣次輔周延儒。

周延儒的威信空前高漲,到府邸來拜訪的官吏絡繹不絕,相對來說,內閣首輔楊嗣昌的府邸就冷清多了,朝廷裡面的官吏,眼睛狠毒,能夠看出來很多的蹊蹺,其實這些官吏的態度,也表明了內閣大臣的興衰。

協助周延儒的是陳新甲和錢謙益。

三個內閣大臣直接負責後金韃子臣服的事宜,可見朝廷的重視,這也表明了,皇上是一定要後金韃子真正臣服的。

後金韃子派出了使者到京城來和談,表示臣服,這件事情在百姓之中,引發了很大的轟動,老百姓都是很淳樸的,認爲朝廷徹底打敗了後金韃子,皇上展現出來仁慈的態度,接納了後金韃子的投降,後金韃子到京城來,根本就不是什麼談判,而是來投降的,從這一刻開始,後金韃子再也不敢猖獗了。

不過有一點老百姓還是不大明白,既然後金韃子投降了,爲什麼遼東還要那麼多的軍士把守,爲什麼大軍不直接到瀋陽去,難道說後金韃子的隊伍還是繼續存在,當然了,持這種觀念的人,不能夠說是真正的老百姓了,大都是一些讀書人,或者說明白事理的人。

遼東的情形完全不同。

盧象升得知了朝廷做出來的決定之後,將自己關在屋子裡整整一天的時間,誰也不見,祖大壽和祖大樂得知了這個消息,仰天長嘆,性格急躁的祖大樂,發脾氣說要到京城去見皇上,闡述不能夠和後金韃子和談的理由。

守衛遼東的將士,是最清楚後金韃子的厲害的,這麼多年過去了,也就是這幾年的局勢好一些,能夠開始對後金韃子發起主動的進攻了,可是朝廷居然在勝券在握的情況之下,決定接受後金韃子的和談了,相信後金韃子能夠臣服了,這等哄小孩的事情,難道皇上和朝廷不能夠明白嗎。

儘管說後金韃子派出了使團,但針對後金韃子的征伐沒有結束,皇上沒有下旨,關鍵是督師府還沒有命令,按照蘇天成的要求,征伐後金韃子期間,不管是皇上的聖旨,還是朝廷的敕書,一律都不遵從的,一切都以督師府的命令爲準。

盧象升的思考,與祖大壽等人是有所不同的,因爲要準備全面的進攻,盧象升在徵得蘇天成的同意之後,將祖大壽從大同調回來了,這也是準備要越過遼河,迎接更加殘酷的廝殺的,如今朝廷忽然接受後金韃子的和談要求,這裡面預試出來的問題,他當然清楚。

皇上的明旨與蘇天成的奏摺,盧象升都看見了,他沒有擴張,要求巡撫衙門壓住了,這樣的聖旨,暫時不要在遼東擴張,對於征伐後金韃子是不利的。其實沒有皇上的明旨和蘇天成的奏摺,朝廷裡面的爭鬥,盧象升也是清楚的。

接下來,盧象升將面臨重大的抉擇,究竟該做什麼樣的選擇,這本不是什麼值得思考的問題,直接選擇忠於皇上和朝廷就可以了,可盧象升不是這麼看的,作爲遼東巡撫,作爲與流寇、後金韃子多次交手的將領,他的認識是深邃的。

在蘇天成之前,朝廷多次剿滅流寇,可是流寇卻越來越囂張,力量越來越強大,更不用說後金韃子了,後金韃子入關的時候,沒有哪支軍隊敢於正面抵抗,眼看着後金韃子肆掠,這一切的情況,都是蘇天成扭轉過來了。

盧象升印象最爲深刻的,還是遼東的兩次大戰,陳新甲擔任遼東巡撫的時候,在皇上的授意之下,帶領十萬大軍征伐,結果招致慘敗,差點丟掉了關寧錦防線,再來看蘇天成領導的遼東打戰,情況完全不一樣了,不僅僅是收復了廣寧和西平堡,還大量剿滅了後金韃子的有生力量,前後對比太明顯了。

作爲高級將領,身處高位,盧象升有着自身的分析,陳新甲出任遼東巡撫,領導第一次的主動征伐,就表明了朝廷對蘇天成的忌諱,表明了皇上對蘇天成的打壓,事實證明,這種打壓是荒謬的,是自相殘殺。

每個人的忍耐限度都是有限的,蘇天成也不例外,面對朝廷的猜忌、皇上的貶斥,有着非同一般能力的蘇天成,不可能坐以待斃,泥人也有火性的。

僅僅一天的思考之後,盧象升做出來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不管朝廷是不是與後金韃子展開和談了,遼東的防禦還是要加緊,依舊要做好渡過遼河的準備,依舊要等候督師府的命令。其實盧象升清楚,恐怕皇上的聖旨馬上就要到遼東了,要求他表明態度了。

盧象升很是痛苦,他不願意看見這種情況的出現,蘇天成離開遼東的時候,留下來了一部分江寧營的將士,幫助訓練榆林營和遼東邊軍,訓練正在進行之中,若是蘇天成與朝廷決裂了,自己選擇忠於皇上和朝廷,這種訓練,很有可能終止了,遼東邊軍也不可能得到大量的火器來裝備大軍了,來剿殺後金韃子了。

內訌最終吃虧的自身,可惜盧象升沒有能力扭轉這種局面。(未完待續。。)

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347章 榮耀第1251章 崩潰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50章 面聖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252章 北平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54章 遇險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1013章 誤判?(2)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581章 尊嚴第88章 拜訪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467章 敗退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06章 禮儀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653章 預判第490章 近憂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77章 郡主來了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993章 整合(1)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384章 說情團第122章 眉姑娘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256章 悲愴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824章 準備(3)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669章 心結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127章 密旨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999章 分析局勢(2)
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347章 榮耀第1251章 崩潰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50章 面聖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252章 北平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54章 遇險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1013章 誤判?(2)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581章 尊嚴第88章 拜訪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467章 敗退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06章 禮儀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653章 預判第490章 近憂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77章 郡主來了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993章 整合(1)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384章 說情團第122章 眉姑娘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1256章 悲愴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824章 準備(3)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669章 心結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127章 密旨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1132章 目不忍睹(1)第999章 分析局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