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天津決戰(1)

(感謝我在青藏高原、無冕天子、asdrs743、liranguo、A貓臉A、帝國斜陽天下、裁決垃圾等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哦。)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蘇天成在江寧營進軍天津之前,說出來這樣的話語,令洪承疇等人感覺到了驚奇,雖說蘇天成曾經寫過一些至今傳唱的詩詞,但自從步入朝廷之後,就沒有繼續了,據說這等吟詩作對的行爲,蘇天成很不不屑,認爲那都是太平時期的事情,亂世之中,安身立命的本錢還是需要強大的軍隊和足夠的睿智。

當然,洪承疇等人的理解,也認爲這是皇上的心情很好了,滄州血戰,雖說江寧營也是損失很大的,但這一次的戰鬥,徹底打垮了明軍的氣勢,讓後金韃子落荒而逃,這已經超出了預期的結果,從整個戰役的角度來說,這個開局是非常精彩的。

盧象升率領大軍,趕赴了滄州,一路上的風餐露宿是不用說的,來到了滄州之後,盧象升還是很遺憾的,沒有能夠趕上大戰,他率領的四萬江寧營將士,進軍河南的時候,幾乎沒有遇見什麼像樣的抵抗,就連開封府,都是輕輕鬆鬆拿下來的,河南的衛所軍隊,早就聞風而逃了,也有直接投降的。

盧象升能夠順利的離開河南,不考慮地方上穩定的事宜,這也得益於蘇天成的安排,跟隨盧象升進入河南省的,是楊嗣昌,作爲宰相。大明王朝的前內閣首輔,楊嗣昌自然是清楚該做什麼樣的安排的,其實在楊嗣昌進入河南府之後,陝西和山西兩省的一些官吏,已經在開始偷偷和楊嗣昌聯繫了,這其中有些官吏。本來就是楊嗣昌的門生,想着能夠直接投靠大晉王朝,也爲今後謀取出路。

大軍在滄州休整了兩天。

兩天的時間是很緊張的,但不能夠繼續耽誤了,必須要加快戰役步伐。

有關下一步行動的商議過程中,有人建議繞過天津,直接攻打京城,只要能夠拿下京城,天津的明軍也就羣龍無首了。失去抵抗的意義了。

但蘇天成否定了這種意見,儘管說這次征伐大明,一直以來都有些順利,沒有遭遇到太多的波折,但今後如何的發展,這是誰也說不清楚的,總是有那麼一些人,權力慾望非常的強烈。甚至可能趁着這個時機,自立爲王。建立所謂的王朝,因爲這些人的手裡有軍隊,一旦這些短命的王朝建立起來了,吃虧的就是老百姓了,地方上的建設也將遭遇到巨大的破壞,出現千里無人煙的景象。也就不是什麼稀奇事情了。

江寧營必須要徹底剿滅明軍,蘇天成創立的大晉王朝,不允許有其他的軍隊存在。

蘇天成說出來這個觀點之後,衆人的認識很快就統一了,也正是因爲蘇天成如此的表態。讓江寧營的諸多軍官明白了,就算是拿下了京城,剿滅了明軍,江寧營依舊還有很重的任務,至少在徹底剿滅後金韃子之前,不要想着能夠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十二月十三日,江寧營大軍從滄州出發了。

斥候偵查到的情報,以及孫傳庭諸多的稟報,已經明確了明軍分佈的地點,主要就是集中在天津城池的周圍,城池內駐紮了大量的明軍。

這個情況在蘇天成的預料之中,驚魂未定的陳新甲和王道直,只能夠選擇駐紮在城池之內,若是繼續野戰,大同邊軍無法抵抗江寧營的進攻了。

其實滄州之戰後,局面早就出現改變了,北直隸所屬的大名府、廣平府、順德府,以及真定府和河間府部分的地方,已經被大晉王朝所控制了,大明朝廷所能夠控制的地方不多了,名義上還剩下陝西、山西、寧夏等地,但大明朝廷的命令,也就是能夠傳達到順天府、保定府、永平府、宣府鎮和遼東一帶了,朱審烜、楊嗣昌和範景文等是什麼人物,肯定是能夠抓住一切機會的,陝西和山西所屬的諸多的府州縣,不少的官吏明確表示投靠大晉王朝,這種投靠,在他們看來不是什麼醜事情,反正大晉王朝的皇上蘇天成也是漢人,而且還曾經是殿試的榜眼,況且蘇天成在陝西和山西的影響是巨大的,陝西的老百姓至今都不會忘記蘇天成,正是蘇天成擔任陝西巡撫的時候,他們能夠吃飽飯了,不至於流離失所了,山西是蘇天成的家鄉,家鄉出了皇帝,百姓內心是感覺到驕傲的。

所以很多人都明白,天津之戰若是取得了勝利,整個的戰役基本上就結束了,拿下京城之後,大明王朝將徹底覆滅,至於說遼東邊軍,面臨着兩難的局面,放棄遼東,讓後金韃子佔據了,甚至是直接進攻京城了,遼東邊軍將遭遇到萬人唾罵,堅守在遼東,朝廷覆滅了,他們究竟屬於什麼軍隊,未來的出路在什麼地方。

蘇天成考慮的足夠多了。

崇禎三年穿越,到了崇禎十六年,創立了大晉王朝,成爲大晉王朝的皇帝,十四年的時間,看似不長,但其中的酸甜苦辣,蘇天成自己是非常清楚的,他的穿越,可以說大晉王朝最大的秘密,一輩子都不可能泄露出去的。

認識上面的不同,蘇天成能夠把握,能夠及時的自我糾正,其實他曾經讀過很多的歷史書籍,對於古代的事情,也是有着一些瞭解的,但朝代整體的落後,可以說是整個世界的落後,卻不是蘇天成能夠改變的,就算是他個人的認識,也未必能夠達到巔峰。

不管怎麼說,從受到的教育來說,還是從自身成長的經歷來說,包括穿越之前所從事的工作來說,蘇天成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認識,那就是老百姓必須要能夠吃飽飯,要能夠穿暖和,這是最低的要求了,官吏可以讓自己過上好日子,但不能夠因爲謀求個人的利益,而損害老百姓的利益,至於說是不是損害了國家的利益,這方面蘇天成可不敢保證,實際上也沒有任何一個王朝能夠徹底的消除腐敗。

爲什麼能夠在短短的十四年的時間,就建立起來一個全新的王朝,蘇天成也曾經分析過,這恐怕是自己那些先進的理念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不要以爲古人都是很蠢的,人家不會比你差多少的,只不過認識方面侷限了。

就從江寧營的建設來說,蘇天成從兩個方面出發,第一是足夠的軍餉,這是最爲基本的保證,是讓將士有榮譽感的基礎,若是江寧營的將士和明軍一樣,都是軍戶,都是穿着破破爛爛的衣服,老婆孩子都不能夠養活,你怎麼要求這樣的軍隊有着強烈的鬥志。

第二就是至高無上的榮譽感了,能夠激發個人最大能力的做法,不是給予他多少的金銀財寶,而是讓他展現出來自身的價值,讓他感覺到爲之奮鬥的目標是崇高的,是值得犧牲性命去做的,只有做到了這一點,軍隊才能夠無限強大起來。

當然,在軍隊建設的過程中,蘇天成非常清楚銀子的重要作用,這一點重點體現在炮兵營的建設上面,可以說這些年以來,用於炮兵營建設的銀子,已經是天文數字了,但在這方面,蘇天成從來不吝嗇銀子,該投入的時候堅決投入。火炮被稱之爲戰爭之神,幾百年都是如此,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雖說經歷了這麼多次的戰鬥,明軍與後金韃子也明白了火炮的重要,可惜他們沒有基礎,無法建設強大的炮兵營。

這種先進的理念,得益於穿越之前積累起來的認識。

人無完人,金無赤足,蘇天成知道自己也有缺點,也會安於享樂,人都是有惰性的,古代那麼多的皇帝,要說人家沒有水平,那是不可能的,可爲什麼聖君只有那麼幾個,爲什麼王朝總是由盛轉衰,成爲了一道繞不過的魔咒,這裡面說出道理來是非常多的,幾天幾夜也說不完,但基本的原因,恐怕在於幾百年之後總結的人治,皇帝的權力太大了,決定一切,可以違背法律,可以隨心所欲,上行下效,下面的官吏也是這樣了,若是皇帝和官吏能夠自制,王朝就開始興盛,若是皇帝荒淫,官吏貪墨,那這個王朝走向覆滅就是必然的命運。

蘇天成努力做的事情,就是改變這樣的狀況,否則大晉王朝也是一樣的命運,輝煌到頂點之後,會跌入無底的深淵,爲了避免這等的情況,他需要做的事情,說起來簡單,兩件事情,一是確立嚴格的制度,一切都用制度來辦事,一些基本的制度,皇帝也不能夠違背,譬如說某人有死罪,大理寺或者刑部審理確定了,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夠推翻這個決定,二是大力創辦學校,提高老百姓的素質,而且在學堂的教育之中,就灌輸這些觀點,什麼事情能夠做,什麼事情不能夠做,儘管你是天潢貴胄,不能夠做的事情,依舊不能夠觸碰。

至於倡導那些人人平等的理念,包括什麼人權的理念,蘇天成暫時不會去做的,要求人與人之間完全平等,蘇天成自己都不相信,就算是幾百年之後,這樣的目的也沒有達到,擁有的金錢財富權勢的多少和大小等等,完全可以決定人與人之間是不平等的。(未完待續……)

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82章 家信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467章 敗退第1192章 稱帝(4)第42章 人市第387章 小手腕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195章 問責第236章 擴軍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993章 整合(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584章 情報戰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186章 行動(3)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186章 行動(3)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669章 心結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88章 拜訪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424章 屠殺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321章 聖旨下第347章 榮耀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118章 秦淮河(2)第421章 佈置第204章 敵情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596章 怪異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26章 眼藥水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387章 小手腕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703章 遠見第56章 下狠手(1)
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82章 家信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171章 漂亮的圍殲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467章 敗退第1192章 稱帝(4)第42章 人市第387章 小手腕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195章 問責第236章 擴軍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993章 整合(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584章 情報戰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1186章 行動(3)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186章 行動(3)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669章 心結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88章 拜訪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424章 屠殺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321章 聖旨下第347章 榮耀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118章 秦淮河(2)第421章 佈置第204章 敵情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596章 怪異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26章 眼藥水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387章 小手腕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703章 遠見第56章 下狠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