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章 悲愴

一夜之間,外城和內城被江寧營佔據,朱由檢所能夠控制的地方,只有皇城了,這還是人家蘇天成不準任何人騷擾皇宮,纔有這樣的情況。

看見了一臉灰敗的王承恩和秦三德等人,剛剛聽完了稟報,朱由檢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健步朝着大殿走去,那裡是早朝的地方,他已經很久沒有去了,大殿上面空無一人,朱由檢甚至親自拿起了鼓錘,敲響了大鼓,這是要求文武大臣上朝的,可惜傳來的只有空蕩蕩的鼓聲,還有聚集在大殿之外的太監和一些宮女,看不見一個文武大臣了。

這個鼓聲,意味着大明朝廷徹底走向了覆滅。

這才幾年的時間,大明王朝沒有倒在流寇的作亂之下,沒有倒在後金韃子的劫掠之中,卻倒在了大明朝廷一手培植起來的蘇天成手上了。

朱由檢的臉色紅了白,白了紅,他禁不住狂笑起來了。

“朕的江山,就這樣丟掉了,朕對不起列祖列宗啊。。。”

嚎啕的哭聲在大殿裡面迴盪,太監和宮女從來沒有聽見這樣悽慘的哭聲,他們都感覺到了後怕,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守衛在皇宮裡面的錦衣衛也不多了,憑着這些錦衣衛和太監,想要守住皇城,那是不可能的,皇宮的失陷,可以進入倒計時了。

朱由檢坐在金鑾殿上面,他不想到皇宮的城牆上面去,他很清楚,外面肯定是江寧營軍士把手了,就連這個皇帝的寶座,他再也沒有機會坐了。

驀地,臉色發青的朱由檢站起身來了。隨手拿起了旁邊柱子上面的寶劍,急匆匆的朝着後宮的方向走去,身邊的王承恩,臉色發白,他很清楚皇上要做什麼,也匆匆跟着過去了。

進入了乾寧宮。周皇后的臉色很是安詳,盛裝坐在椅子上,正在等候皇上。

看見皇上提着寶劍進來之後,周皇后站起來了,給皇上行禮。

“臣妾正在等着皇上,臣妾沒有其他的要求,只是懇請皇上讓太子、定王和永王早些逃走,他們都還小啊。。。”

周皇后沒有說到兩個女兒長平公主和昭仁公主,也沒有說到其他的嬪妃。看樣子是想着這些嬪妃、太平公主和昭仁公主都跟着殉葬了。

朱由檢的身體發抖,握着寶劍的手也在劇烈的抖動,他流着淚開口了。

“皇后,你當初爲什麼嫁給朕了,若是在尋常人家,也不會有這樣的結局了。。。”

王承恩臉色發白,他想着上前去求饒,懇求皇上不要這樣做。可他不敢往前走,避免面前是皇上和皇后娘娘。他一個奴才怎麼敢做出來如此忤逆的事情來。

眼看着悲劇就要發生了,這樣的時候,無人能夠阻攔皇上的決定。

一名太監飛奔進入了乾寧宮,看見了眼前的一幕,嚇得撲通跪下了。

“奴婢稟報皇上,皇后娘娘。那個蘇天成求見,說、說是要求見皇上,還說,還說。。。”

朱由檢鐵青着臉,轉過身看着太監。厲聲開口了。

“狗奴才,支支吾吾的幹什麼,蘇天成還說什麼。”

“還說請皇上不要做出來後悔終身的事情,要看的開一些,說皇宮的任何人都不會遭遇到傷害的,這、這都是那個蘇天成說的,不是奴婢說的,皇上恕罪啊。。。”

太監不停的磕頭,這個時候,若是皇上發怒了,舉起寶劍,一刀割破他的喉嚨,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朱由檢楞了一下,沉默了好一會,滿臉悲愴的開口了。

“朕這是做了什麼孽啊,這個蘇天成,知道朕想做什麼嗎。。。”

看見皇上的態度緩和了一些,一邊的王承恩知道機會來了,馬上跪下開口了。

“皇上,皇后娘娘,奴婢有幾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朱由檢沒有開口,一邊的周皇后開口了。

“有什麼話就說吧。”

“奴婢以爲皇上不必如此,蘇天成乃是殿試榜樣,雖說造反了,不過奴婢以爲,蘇天成是絕不會對皇上和皇后娘娘動手的,更不會動皇宮裡面的任何人,奴婢懇求皇上不要如此,這是奴婢的心裡話,皇上恕罪,皇后娘娘恕罪。。。”

王承恩也開始磕頭了。

朱由檢當然明白王承恩的意思了,這麼多年過去了,王承恩的忠心,他是非常清楚的,從實際情況來說,王承恩說的也是實話。

好半天的時間過去了,朱由檢終於動了。

寶劍哐當的掉在地上了,他知道蘇天成是絕不會侮辱皇室的,至少有一條,朱審馨是蘇天成的皇后,朱朱審烜是大晉朝廷的尚書令、內閣首輔,這兩人都是朱家的子孫,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蘇天成是絕對不會動朱家人的。

“罷了罷了,朕這就去拜見蘇天成,拜見這個大晉朝廷的皇上。。。”

皇宮裡面的氣氛,沒有預想的那麼淒涼,蘇天成及時傳進來的話語,穩定了絕大部分人的心,但諸多的太監是明白的,從此之後,好日子將要離他們遠去了,聽說蘇天成對太監很不感興趣,恐怕東廠橫行朝廷的日子,不可能繼續存在了。

皇宮裡面的人還是不少的,皇上剛剛登基的時候,因爲朝廷缺錢,曾經一度清理皇宮裡面的宮女,加之皇上不好女色,後宮的嬪妃也不多,可朝廷的情況慢慢好轉之後,情況再次出現了變化,皇宮裡面的太監和宮女慢慢多起來了。

這些太監和宮女對蘇天成沒有特別的惡意,畢竟改朝換代不是他們所能夠決定的事情,只能夠是默默的承受,每一次的改朝換代,都意味着一輪腥風血雨,就連皇宮裡面也是不例外的,但這一次的情況不同,至少京城裡面沒有什麼反應,江寧營進入到京城之後,局面非常的平靜,這種平靜也令皇宮裡面異常的安靜。

這樣的比較甚至在私下裡進行過,曾經有太監專門分析了蘇天成,認爲蘇天成比起後金韃子來,強百倍不止了,蘇天成是漢人,曾經是大明朝廷的官員,這就意味着蘇天成對皇室一定是尊重的,不會採取極端的手段,就是採取手段,針對的也就是皇上,不會遷怒到其他人,這樣的認識與朝中文武大臣的認識有些大致相同,當初抽調遼東邊軍,文武大臣就是堅決不同意了,他們認爲,若是丟失了遼東,導致後金韃子攻打京城了,面臨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多爾袞在昌平一帶的殘暴行徑,完全說明了這一點。

一大早蘇天成和江寧營進入到京城的消息就在皇宮裡面傳開了,諸多的太監和宮女,甚至不管皇宮裡面的規矩,來到大殿之前集中了,他們想着看看究竟是什麼情況,這其實是他們爲自己擔心,蘇天成的承諾傳到皇宮裡面之後,集聚在大殿之外的太監和宮女迅速散開了,這個時候他們需要回到各自的位置上面去。

朱由檢跌跌撞撞的朝着大殿的方向走去,他的心神已經亂了。

其實蘇天成的承諾,他早就知道了,蘇天成曾經說過,絕不會傷害皇室成員,估計這裡面有朱審烜和朱審馨的意思,但這樣的消息,對於他這個大明朝廷的皇上來說,是一種巨大的侮辱,曾經令他暴跳如雷,可到了現在,終於走到這一步了。

朱由檢更加的清楚,滿朝的文武大臣,可以投靠大晉朝廷,可以歸順蘇天成,但自己是沒有什麼後路的,歷史上的經驗都說明,被推翻的王朝,皇上是沒有好的結果的,爲了皇位的穩固,蘇天成是不會放過他的,包括他的皇后、嬪妃以及子女等等。

登基十七年了,往事歷歷在目,經歷了很多的驚濤駭浪,也有感覺到舒心的時候。

進入大殿之後,裡面空無一人,朱由檢看着空蕩蕩的大殿,一種說不清的滋味涌上心頭了,他忽然跪下了,朝着皇位的方向跪下了。

“列祖列宗在上,由檢無能,導致我大明江山被顛覆了,由檢無顏面對列祖列宗啊。。。”

王承恩在一邊看着皇上,跟着落淚,他是一直都跟隨在皇上身邊的,皇上所遭受的痛苦,他是非常清楚的,皇上的童年並不幸福,被冊封爲信王之後,基本是沒有可能登基的,被冊封封地之後,沒有前往,得益於前任皇上的寵幸,若是真的到封地去了,還不知道後面的情況如何,登基之後,皇上勵精圖治,眼看着大明王朝慢慢開始興旺起來了,流寇被徹底剿滅,後金韃子也表示臣服了,這樣的情況之下,本來皇上是可以大有作爲的,可惜皇上與蘇天成之間的矛盾爆發出來了,這次的矛盾爆發非常的激烈,不過幾年的時間,就產生了如此的後果,導致了大明王朝的覆滅。

王承恩的內心是異常苦澀的,他同樣不知道今後的前途如何,他是一直跟隨在皇上身邊的,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着異常顯赫的權勢,但經歷了這場鉅變之後,之後會怎麼樣,他不知道,想着能夠繼續有顯赫的權勢是不可能了,能不能保住性命,還是說不清楚的事情,誰知道蘇天成會不會故意找茬,殺掉他這個秉筆太監來立威啊。(未完待續。。)

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1013章 誤判?(2)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42章 人市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17章 秦淮河(1)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883章 對決(5)第669章 心結第1118章 硬骨頭(3)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189章 稱帝(1)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483章 抉擇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616章 理還亂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391章 慘敗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397章 開花彈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41章 收服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08章 恩榮宴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21章 周密安排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20章 雪中送炭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444章 想不到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81章 未雨綢繆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8章 交易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12章 失意人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
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1013章 誤判?(2)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42章 人市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17章 秦淮河(1)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883章 對決(5)第669章 心結第1118章 硬骨頭(3)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189章 稱帝(1)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483章 抉擇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616章 理還亂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391章 慘敗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397章 開花彈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41章 收服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08章 恩榮宴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21章 周密安排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20章 雪中送炭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444章 想不到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81章 未雨綢繆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8章 交易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12章 失意人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