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

(感謝書海雲遊仙人、帝國斜眼天下、金瑞投出了寶貴的月票,謝謝了。)

陝西裁撤衛所的事情,以飛快的速度傳開了,這件事情引發的轟動,遠遠大於要求皇室宗親進入朝廷做官。

衛所的存在有幾百年了,儘管說這個規定早就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了,儘管朝廷已經不堪重負,儘管軍戶大量逃亡、甚至是譁變,但這個制度還是堅持下來了,而且朝廷不敢輕易有什麼動作,這裡面是有着深層次原因的。

軍隊是絕對不能夠亂的,若是亂了,王朝就面臨覆滅的危險,大明朝延續這麼多年,千瘡百孔,早到了懸崖的邊沿,很多的事情,都可能成爲王朝轟然倒地的因素,這個時候,沒有誰敢於動軍隊,相反,還要花費巨大的氣力,儘量的維持住軍隊。

衛所制度和軍戶制度,延續多年,產生了很大一批的軍官,這些軍官屬於既得利益者,明朝的軍官屬於世襲制和繼承製的,軍官的兒子中間,有一人可以繼承軍職,繼承人在軍官死亡之前,被稱之爲舍人。一般情況下,軍官家庭如果沒有特殊的變故,可以世代爲官,他們不需要經過考試,衆生享受恩科優給,可軍戶家庭卻只能夠世代當兵,有軍功獲得擢升爲軍官的,鳳毛麟角。

出現這樣的制度,也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爲了表彰那些爲建立大明王朝,出生入死的武將,想着他們的時代子孫,能夠享受恩寵,能夠更加的忠心於皇室,加上明朝養活軍隊。主要依靠軍屯,軍官和軍士都在一個地方固定了。所以說,也不能夠完全說這樣的規定沒有作用。

可任何的制度,都需要接受時間發展的考驗,一旦不符合時代需求了,就需要做出來改變。可惜皇權通知,在這方面存在重大問題,先皇和祖宗定下來的東西,後輩子孫要做出來改變,可不是小事情,加之皇權統治的宿命,基本上是一代不如一代,想着王朝延續過程中,能夠有人超過開國皇帝的。這樣的情況幾乎沒有。

衛所制度和軍戶制度,明顯不符合要求了,軍屯不能夠養活軍隊,朝廷無力支付那麼多的軍餉,導致的結果,就是軍士的譁變,或者說衛所名存實亡。

更爲惡劣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衛所的軍官,習慣了貪墨以及喝兵血。對上他們謊報軍士人數,套取空餉,對下他們盤剝軍士,集聚個人的財富,若是有人不這麼做,堅持發展軍隊。反而成爲了眼中釘,大家都要抵制和打壓。

處於這樣的情況下,大明朝軍隊的素質,可想而知了。

自萬曆年間以來,軍隊的素質急劇下降。除開在欺負老百姓方面有着不一般的能力,拉出去打戰就是笑話了。

到了天啓和崇禎年間,不少的怪事情出現了,朝廷放着衛所的軍士不用,花費額外的銀子,招募軍士打戰,這也是朝廷的無奈之舉,衛所的軍士根本無法打戰,就算是拉出來了,也是到戰場上送死,甚至會因爲潰逃的事件,影響到大部隊的軍心。

隨着時間的推移,衛所軍士的發展方向,也令朝廷開始擔憂了,一些衛所的軍官,想辦法斂財之後,開始控制衛所的軍士,讓朝廷的軍隊,成爲了爲個人服務的軍隊,朝廷的聖旨調不動這些軍士,可衛所的軍官,說話一言九鼎,長此以往,甚至可能出現割據的軍閥。

大明朝的內憂外患太多了,朱由檢明白衛所制度和軍戶制度的弊端,可他沒有能力動手改造,只能是眼睜睜的看着,若是各地衛所軍士都出現譁變了,不需要後金和流寇的打擊,大明朝立刻轟然倒地。

這一次,蘇天成提出來在陝西裁撤衛所軍隊,朱由檢求之不得,放在以前,他也不敢表態,但有了強悍的江寧營,朱由檢放心了,至少在陝西,就是衛所的軍士譁變,也不是江寧營的對手,況且陝西衛所軍士,包括邊鎮的邊軍,戰鬥力孱弱是非常出名的,說得不客氣一些,有本事的軍士,早就加入到流寇隊伍裡面去了。

蘇天成敢於吃螃蟹,得益於對歷史發展的認識,也正是因爲這樣的認識,令蘇天成格外的小心,他不會貿然動手的。

很快,傳聞就出現了,陝西衛所之所以裁撤,是因爲陝西過於的貧窮,養活江寧營都顯得很是困難了,就更不用說養活衛所軍士了,這樣的情況下,陝西巡撫、江寧營都指揮使蘇天成大人,迫於無奈,想到了裁撤衛所的軍隊,讓江寧營的日子更加的好過一些。

這樣的傳聞,喧囂塵上。

沒有知道,這樣的傳聞,其實是蘇天成自己杜撰出來的。

他不得不這麼做,寧可自己的名聲不好,也不能夠引發其他地方衛所軍士的反對,甚至是譁變,江寧營還沒有能力控制到大明朝所有的土地。

內心裡面,蘇天成想法是堅決的,要趁着這次機會,徹底改變陝西軍事現狀。

所有的衛所,幾乎都要裁撤,按照幾百年之後的辦法,設立軍區,按照位置的關鍵程度,設立大小不同的軍區,軍區與地方上完全脫鉤,依靠朝廷養活,軍區嚴格控制在朝廷的手裡,軍士全部實行招募制,廢除軍戶制度。

至於說軍隊需要種田來養活自己,這在蘇天成看來,簡直就是笑話,又不是民兵,種田幹什麼,軍隊的任務就是保家衛國,就是打戰。

雖然在朝廷裡面,蘇天成建議江寧營一分爲五,分別守衛五個地方,但實際上,他的想法,江寧營一分爲三,邊關放置一部分,西安府放置一部分,漢中府放置一部分,這樣足夠守衛陝西,護衛陝西的安寧了。

想想幾百年之後,中國那麼大的面積,面臨方方面面的威脅,也就設置了七大軍區,軍隊都放置在最爲關鍵的地方。

這樣做是有道理的,軍隊不騷擾地方,儘量減輕地方上的負擔,對於自身的發展是有着很大好處的,軍隊駐紮的地方,一般都是軍事禁區,閒雜人等是不準靠近的,若是這樣的地方設置過多了,豈不是到處都是禁區了。

當然,蘇天成知道,陝西裁撤衛所,最大的問題在於軍官上面。

明朝軍官的地位低下,和文官不能夠比較,這裡面有着朝廷重文輕武的思想,但與軍官的自身素質,還是有着很大關係的,天啓崇禎年間以來,指揮每一次的大型戰役,都是文官作爲統帥的,比如說熊廷弼、袁崇煥、洪承疇等人,說起來都是科舉考試出來的讀書人,純粹軍人世家出身的軍官,很少有能夠出頭的,吳三桂這樣的人,典型的奇葩。

軍官素質低下,也成爲一個突出的問題,貪生怕死,就知道瘋狂的集聚財富,歷史上,明朝軍隊與流寇和後金韃子的交鋒,軍官逃跑的情況,比比皆是。

處於這樣的情況限制下,蘇天成想着改變大明的狀況,需要對衛所開刀。

蘇天成也感慨自己的命苦,首先要對士紳富戶開刀,接着要對衛所開刀,似乎處處都是在與富豪階層做對,說實話,蘇天成不是憤青,更不是仇富和仇官的人士,他所做的努力和改變,並非是徹底的推翻富人,相反,他很清楚,大明王朝必須要依靠這些士紳富戶共同來支撐,任何的一個社會,都是有一層既得利益者的,想着天下人都是一樣,人人都是非常幸福的,那是美麗的神話。

前世本來就是公務員,和同事之間探討過很多的體制問題,包括資本主義社會,一樣是寡頭政治,只不過富豪階層,在佔據了大量的社會財富之後,知道反哺社會,知道滿足人的生活追求,也注意改善社會環境,在控制政治的同時,嚴格要求自己。

社會出現動盪和問題,並非是說富人太多,而是富人不懂得去回饋社會,不懂得去改善生存環境,甚至出現階層固化的問題,在佔據大量社會資源的同時,拼命的維護自身的利益,堵死了窮人奮進的道路、或者是獲取財富的道理。

這纔是蘇天成認爲的社會癥結之所在。

蘇天成也是從這方面做出來努力的,人與人之間平等的宣傳,在他看來是不切實際的,出身富貴家庭和孩子和窮人的孩子,不可能完全一樣,只不過社會必須爲他們創造出來相對公平的競爭機會罷了。

抱着這樣的想法,蘇天成不仇富,也允許自己身邊的人富裕起來,也想着要建立自身的關係網,他針對士紳富戶的政策,相對是仁慈的,只不過牽涉到理由攸關的時候,或者是威脅到自身利益的時候,纔會露出來獠牙。

至於說對於陝西境內的一大批軍官,包括諸多的千戶、百戶等等,這些打從孃胎裡面出來就是軍官的人,蘇天成不會客氣的,軍隊要保持純潔,軍隊是國家的柱石,若是被昏庸無能之輩佔據了軍官的位置,帶壞了軍隊的習氣,那就是自掘墳墓了。(未完待續。。)

第509章 刺激(1)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99章 聖眷難測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653章 預判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754章 造船廠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29章 從容應對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646章 夜襲(1)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68章 落地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60章 剿匪(2)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013章 誤判?(2)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281章 變化(2)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25章 原來如此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581章 尊嚴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71章 鹿鳴宴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820章 面對面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186章 行動(3)第126章 眼藥水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884章 對決(6)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509章 刺激(1)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81章 未雨綢繆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644章 松山第40章 壯漢與少女
第509章 刺激(1)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99章 聖眷難測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653章 預判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754章 造船廠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29章 從容應對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646章 夜襲(1)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68章 落地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60章 剿匪(2)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013章 誤判?(2)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281章 變化(2)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25章 原來如此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581章 尊嚴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929章 京城的消息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71章 鹿鳴宴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820章 面對面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186章 行動(3)第126章 眼藥水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884章 對決(6)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509章 刺激(1)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81章 未雨綢繆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644章 松山第40章 壯漢與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