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

(感謝xmage、血戰明月、董旺函、fengue521、亂擺、超級撒旦、逍遙書生、中年穿越迷、香蛋投出的寶貴月票,謝謝了

秦三德看到屋外沒有人,再次掩好了房門。

再次回到座位上的時候,秦三德的神情,已經很是嚴肅了。

“蘇大人,咱家說的事情,你知我知,可不要隨意的說出去啊,咱家也就是擔心,其實這話是不需要說的,有些事情,過一段時間,蘇大人也是會知曉的。”

蘇天成微微點頭,沒有說話。

他很少看見秦三德嚴肅的樣子,秦三德打小在皇宮長大,已經練就了一副標準的面容,見到任何人,不管是親近的人,還是憎惡的人,都是一臉的笑容,能夠做出來嚴肅的表情,說明信任他蘇天成,但也表示了,將要說出來的事情,不是小事情。

“蘇大人在江寧縣做的一切,咱家是由衷欽佩的,只不過蘇大人要求士紳富戶出售糧食等事情,在廄引發了不小的波動啊。”

“江寧營的情況,咱家就有些不明白了,明明是打了那麼多的勝仗,紫金樑、老回回、不沾泥,說出來誰不是赫赫有名的亂賊啊,都是被江寧營剿滅的,誰能夠做到這些啊,可朝廷裡面,就是有人不滿意,認爲江寧營的將士,軍餉太高了,就是朝廷沒有拿出來銀子,也不應該有這麼高的軍餉。不能夠因爲立功了,就要求有特殊的關照。”

“咱家更加不明白的。是對張溥的處理,要說內閣首輔溫大人都認爲。張溥做出來的事情,乃是十惡不赦了,砍頭都夠了,可還是有好多的大人,聯名上書了,說是張溥是考慮到家國天下,雖說做法有些過激,但心情是好的。責令今後不能夠如此,也就可以了。”

“有些大人好過分啊,在朝廷上面,說江寧營的舉措,是心懷叵測,如此下去,必然會危及到我大明朝的江山。還有大人說了,蘇大人不能夠繼續在江寧縣了,要問罪,要責罰。”

“咱家真的是氣憤啊,蘇大人在江寧縣做到的事情,哪一個大人敢拍着胸脯說。自己能夠做到,看見蘇大人做到了,就嫉妒了,咱家是明白蘇大人的想法了,那些喜歡空談的傢伙。就是不能夠在朝廷裡面當官。”

。。。。。。

秦三德還在憤憤不平的時候,蘇天成已經想到了原因。

蹦出來的這些大臣。絕不是專門針對江寧營的,而且蹦出來的這些人,背後支撐的,一定是南方的士紳富戶,這些人的思想,與東林黨和復社,是相通的,說得不客氣一些,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東林黨。

自天啓年間以來,朝廷內部的黨爭,如火如荼,穿插着東林黨與閹黨的爭鬥、東林黨與浙黨之間的爭鬥等等。

東林黨與閹黨之間的鬥爭,孰是孰非,已經是一目瞭然,崇禎元年,朱由檢不過是十七歲的年輕人,還沒有完全明白黨爭的厲害,在東林黨的教唆下,一概的否定了魏忠賢的所有政策。東林黨與浙黨之間的爭鬥,還在繼續,但東林黨佔據了很大的優勢,浙黨是節節敗退,基本上要失去話語權了。

明史的描寫,對東林黨是謳歌的,甚至認爲東林黨是國家的中流砥柱,朱由檢沒有能夠及早的利用這股力量,所以說,導致了大明朝的滅亡。

可蘇天成的看法是不同的。

穿越快四年時間了,點點滴滴的感受,已經令他認識到了,東林黨早就改變了,不是創始人顧憲成當初提出的那種理念了,不客氣的說,東林黨已經成爲了阻礙大明朝發展的一股中堅力量了。

魏忠賢的確是十惡不赦,但魏忠賢是農民出身,深知農民的疾苦,掌控朝政期間,絕不增加農民的負擔,針對的就是士大夫,要求士大夫拿出來錢糧,所以說,魏忠賢招致了士大夫的強烈反對,可魏忠賢倒臺之後,上臺的東林黨,加強了士大夫的特權,特別是官僚士大夫的特權,他們不動聲色的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更進一步的保護士大夫的利益。

至於說東林黨和浙黨之間的鬥爭,看看雙方的陣營就知道了,東林黨代表的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浙黨代表的是平民出身的貧寒讀書人的利益。

看看復社的舉措,就可以知曉了,當初成立復社,不過是想着,讓讀書人有參與國家政策討論的地方,可短短几年時間,復社的觸角,開始伸到了朝廷裡面,左右諸多的決策,凡是與他們的政見不合的,想方設法的打擊和排斥。

如今,打擊排斥的對象,變成了蘇天成。

wωω ¸tt kan ¸℃o

這裡面的原因,也是很簡單的,江寧縣的政策,中興學社的成立,中興學社所倡導的觀點,已經令東林黨和復社感覺到了危險,已經令他們背後的大官僚大地主坐立不安,他們要開始行動了,要用自身的力量,來逼迫皇上表態了。

朝廷裡面,確切的說,內閣裡面,東林黨還沒有佔據到優勢,前任的內閣首輔周延儒,閒人的溫體仁,都不是東林黨人,只不過周延儒對東林黨溫和一些。

但朝廷裡面,東林黨的勢力是很大的,內閣不得不考慮,有些時候,東林黨利用自身龐大的勢力,對朝政施加影響,恐怕內閣也不可能公開的阻攔。

蘇天成想到的辦法,就是最好的辦法,成立中興學社,從根子上動搖東林黨和復社。

這樣的舉措,如果不招致瘋狂的進攻,那纔是怪事了。

秦三德終於說完了,當然,有邪,他是不可能直接說出來的,比如說內閣首輔溫體仁的態度,也是有些曖昧的,最終在處理張溥的問題上面,也是默認的。

至於說皇上,可能是明白很多事情的,但也不可能違背多數人的意見。

看見蘇天成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秦三德暗暗的敬佩,不愧是做大事情的人,就是能夠神定氣閒,不被一些不利的消息所擊倒。

秦三德暫時沒有打擾蘇天成,從桌上端起了茶杯,呡了一口,感覺到茶有些涼了,他習慣性的張嘴,準備叫人來換熱茶的時候,忽然想到自己和蘇天成在密談,很快閉嘴了。

蘇天成注意到秦三德的這個動作。

“公公,茶有些涼了,叫人來換換吧。”

“好好,剛剛說了這麼多,也是有洶渴了。”

太監進來換熱茶的時候,蘇天成的臉上,出現了微笑。

他已經想過了,秦三德今日說的這邪,絕不簡單,到底是勸誡的意思,還是支持的意思,一時間說不準,可從秦三德的表現來看,多半是勸誡的意思了。

秦三德身爲南京鎮守太監,不可能隨便說話,更不會私下裡說到朝廷內部的爭執,之所以在自己面前說到了這些,那是有人授權的。

張溥的事情,皇上儘可以直接拍板,不管怎麼說,動搖大明根基,都是十惡不赦之罪,但朱由檢沒有這樣做,這說明了,在朱由檢的內心,也是猶豫和彷徨的。

皇室內部的鬥爭,皇權與相權的鬥爭,皇上與內閣之間的鬥爭,千百年以來,都是存在的,朱由檢不可能不明白這些,下面的大臣過於的強大了,功高震主,這是皇上不願意看到的,可下面的大臣過於的軟弱了,看着國勢一天天衰微下去,這更是危機到自身統治的。

自古以來,開明的君主不多。

所以說,蘇天成需要認真的思考,這絕不是小事情,如果說自身的作爲,引發了朱由檢的猜忌,或者說朱由檢用那些所謂的帝王心術,扶持兩個對立面,便於自身掌控朝政,那麼,不管自己如何的努力,大明朝還是沒有什麼希望,一樣要走入滅亡的深淵。

張溥不可能成爲自身的對手,蘇天成也不會允許這樣的對手存在。

和朱由檢接觸了好幾次了,蘇天成深切的感受到,朱由檢絕不是桀紂之君,他迫切的希望大明朝繁榮興旺起來,接手的本來就是一個亂攤子,千瘡百孔,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問題越來越多了,這也漸漸的磨掉了他的耐心,令他有些急躁起來了。

世間沒有完人,從個人品質上來說,朱由檢確實是很不錯的,不奢侈浪費,沒有什麼不良嗜好,不追逐女色,朱由檢才二十三歲,這也的年紀,放在幾百年之後,也很難做到上面的那幾點的。

從一個人的基本品質,可以看出來此人今後的發展,是不是無可救藥。

蘇天成認爲,朱由檢還是不錯的,不管能力是不是有欠缺。

自己不可能徹底的改變朱由檢,除非是當初穿越,成爲了朱由檢的哥哥弟弟什麼的,爲今之計,就是適應,相互的適應。

電石火光之間,想清楚了這些,蘇天成也知道該如何的回答了。

“公公說的話語,真是醍醐灌頂啊,下官感激不盡,下官到江寧縣,快兩年時間了,內心時時刻刻都有着一個信念,不管做出來什麼事情,也不管是不是立功了,總之一條,必須要效忠皇上,要考慮到家國天下,皇上對臣是無比信任的,若是不能夠署理好政務,下官也無臉了,至於說朝廷中那些大人的議論,下官不會去考慮的。”

第1078章 補償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36章 大調整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1117章 硬骨頭(2)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29章 從容應對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44章 戰果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728章 江湖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29章 從容應對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185章 行動(2)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279章 借銀子第792章 偶遇(3)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080章 暗戰(1)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819章 怒氣第623章 行刺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405章 募捐(1)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822章 準備(1)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2章 知己知彼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884章 對決(6)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704章 隱患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6章 老乞丐第395章 畢懋康第698章 大遷移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823章 準備(2)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189章 稱帝(1)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029章 救贖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99章 聖眷難測
第1078章 補償第224章 朝廷的反應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136章 大調整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1117章 硬骨頭(2)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29章 從容應對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44章 戰果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728章 江湖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29章 從容應對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185章 行動(2)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279章 借銀子第792章 偶遇(3)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080章 暗戰(1)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819章 怒氣第623章 行刺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405章 募捐(1)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822章 準備(1)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598章 血戰夔州府城(2)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2章 知己知彼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884章 對決(6)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704章 隱患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6章 老乞丐第395章 畢懋康第698章 大遷移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910章 索尼的權限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823章 準備(2)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189章 稱帝(1)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029章 救贖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99章 聖眷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