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 萬國來朝(1)

大晉十五年正月初八。

清晨,蘇天成醒來的時候,一縷陽光從窗戶鑽進來了,屋子裡很是明亮。

今日是早朝的日子,也是新年第一天上班的時間,上朝的時間早就改爲了辰時,以前卯時就上朝的規矩被廢除了,參與早朝的人也沒有那麼多了,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的主要官員,都察院的左右都御使,六部尚書、左右侍郎,若是有需要,六寺九卿的負責人也會參與,但這種情況都不多見了,每個部門的職責是明確的。

新年的第一個早朝,參與的官員多一些,這是一種形式,也是固定下來的程序。

朱審馨早就起身了,準備好了一應洗漱的用具。

皇宮之內的巨大改變,對於官吏和百姓的震撼是巨大的。

這麼多年過去,皇上一直都沒有迎娶女人,皇宮裡面就是皇后娘娘和皇貴妃,太子殿下早就迎娶了,不過身邊也就是四個女人,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多的太監病故了,皇宮裡面的人逐漸減少了,因爲大晉朝廷的嚴格規定,民間不可能繼續出現被閹割之人,太監逐漸要成爲歷史了,估計皇宮裡面的太監全部都老去之後,大晉就不存在有太監了。

宮女的人數急劇減少,按照皇上的說法,衣食住行都是自己操心,而且家庭生活有着很多隱秘的地方,不需要外人看見,更不需要外人服侍,自己做就是了,再說宮女在皇宮時間長了,耽誤了青春,也耽誤了成家的時間,整日在皇宮裡面。怎麼可能見到如意郎君。

上行下效,皇上都是如此,其餘的文武大臣絕不敢放肆。在個人的享樂方面是嚴格控制的,而且在皇上的提議之下。朝廷通過了有關厲行節約的規定,所有人都是要遵守的。

民間更是不用說了,節約成爲了習慣,奢侈浪費是遭遇鄙視的。

至於說大晉的富裕,不是用簡單的言語可以表述出來的,好多的藩屬國,都懇請成爲大晉朝廷治下的府州縣。可惜皇上不允許,至於說西域的諸多金髮碧眼的蠻夷,無數人來到了大晉,或者在京城。或者在山東,或者在浙江廣東等地,自此定居下來,成爲了大晉的子民,這樣一股移民的熱潮。持續接近十年的時間了。

變化最大的就是日本了,日本統治者一直都認爲漢唐宋代表了標準的儒家文化,至於說後來的明朝,都是有着很大區別的,甚至有一些日本人認爲。日本纔是真正代表了儒家文化,可隨着大晉朝廷的富裕和強盛,以及儒家文化的廣泛傳播,無數優秀的日本青年,漂洋過海,來到大晉,好多進入大晉朝廷做官,更有人打小就生活在大晉,進入學堂,參加科舉考試,從頭至尾基本都是大晉的人了。

從大晉七年開始,全面統一的大晉王朝,迎來了諸多的朝拜者。

在剿滅了後金韃子之後,大晉朝廷全面轉入到經濟建設之中。

軍隊的建設當然不能夠放鬆,江寧營總兵力維持在五十萬人,其中專業的軍官和軍士維持在十萬人左右,其餘的軍士全部都實行招募制度,十八歲至三十歲的男子,都在服兵役的行列,入伍之後服兵役五年時間,服兵役期間,軍隊發放的有補助,足夠養活家人。

京城的禁軍總人數依舊是兩萬人,但是非常的精銳,尋常人根本不要想着有機會進入,禁軍的待遇高於江寧營,江寧營的將士每年都要進行大比武,特別優秀的軍士,有機會在培訓之後,進入到禁軍的行列。

軍隊和軍人的地位空前提高,這主要是因爲軍隊和軍人在朝廷之中的地位完全不一樣了,儘管朝廷採取的是兵役制,但因爲軍隊的人數太少,每年有大量的年輕人想着進入到軍隊之中,想要真正的成爲軍人,難度是不小的。

有了軍人的身份,表現優異,可以通過軍隊內部的考試,直接進入朝廷,到朝廷或者地方上出任官員,這就更進一步的凸顯出來軍人的優勢了。

不過朝廷的規定依舊嚴格,那就是軍隊處於皇上的絕對控制之下,服從都督府和兵部的命令,不準干預地方上的事宜,除非是遇見特殊情況,至於說地方上的治安事宜,一律由巡檢司負責,包括地方官府。

京城之內的禁軍,主要負責保衛皇宮的安全,京城的治安也是由五城兵馬司直接負責,兵馬司由應天府衙直接管轄,和地方的巡檢司一樣,不屬於軍隊的序列。

變化最大的還是學堂。

隨着經濟的發展,朝廷對教育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譬如說京城之內,專門用於基礎方面教育的學堂,超過二十所了,一般省府所在地,學堂悉數都超過十所,府衙所在地根據人數的多少,南方人多的地方,也可肯超過十所學堂,縣衙一般都有五所以上的學堂,一些特別偏遠的地方,人口不多的,譬如說草原地帶,學堂數目明顯少一些,可能只有一所到兩所的規模。

學堂越來越多,讀書人也就越來越多了,因爲科舉考試的公正,加之就是從事商賈等活動,也需要一定的知識,老百姓越來越重視孩子讀書的事宜了,不管家境的好壞,孩子都是必須要進入到學堂讀書的。

學費都是官府承擔,這也促使了更多的孩子進入到學堂讀書。

當然,在女孩子讀書方面,還是有着一些差距,官府正在努力,爭取讓更多的女孩子進入到學堂裡面去讀書。

地方上變化最大的是松江府。

松江府被大晉朝廷確定爲另外一個港口之後,發展非常的迅猛,嚴格說,松江府的港口規模,是超過了登州的港口規模的,港口的發展,對於地方上經濟的帶動是非常大的。松江府迅速成爲了商賈集聚的中心地點,不要西域的人也進入到這裡生活,朝廷經過討論之後。專門將松江府的地方劃出來,成爲了專門的商貿中心地帶。

其次就是廣東和福建。因爲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成爲了僅次於松江府、登州府等地的商貿交易中心。

這些地方商貿的巨大發展,帶動了周圍地方,隨着大型作坊的不斷增加,老百姓的選擇越來越多了,農閒之時總是有事情做,有些農民慢慢開始脫離耕種土地的事宜。他們在作坊裡面做事情,賺到的錢足夠養家餬口了。

軍工和科技的發展,也是令人矚目的,朝廷每年投入大量的錢財。專門從事軍工的研發與科技的發展,這方面就連蘇天成都沒有想到,因爲大型作坊的增加,因爲市場的需要,雛形的蒸汽機居然在大晉出現了。蒸汽機出現之後,迅速就得到了朝廷的關注,開始加大力度研究,如何實施改進了。

工業化的浪潮,必將隨着蒸汽機的出現。步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遺憾當然存在,蘇天成看的非常清楚。

隨着經濟的發展,封建社會的固定格局正在慢慢被動搖,隨着這種動搖的加劇,皇權必定要受到波及,這本來是社會進步的現象,蘇天成是清楚的,也是支持的,但商業資本的迅速壯大,不一定是特別好的事情,這是必須要控制的,一旦形成了商業寡頭,必然會左右政治,一切都是爲了商業利益服務,這樣的情況,對於大晉今後的發展,肯定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資本運作纔剛剛開始冒頭,但力量巨大,足以影響到一切。

最爲大晉的皇帝,蘇天成密切注視這一切,至於說該如何的面對和預防這一切,有專門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蘇天成不會關心那麼多。

世界永遠是進步的,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就算大晉朝廷快速發展,或許幾十年,或許百年之後,也是會遭遇到太多變化的,以前的蘇天成內心充滿的激情,可現在的他冷靜下來了,認爲干預的因素還是少一些,儘量遵循發展的規律。

朝着皇極殿走去的時候,朱審烜已經等候在乾清宮外面了。

一般的早朝都是在乾清宮,但新年之後的第一個早朝,一般都是安排在皇極殿的。

朱審烜的年紀大了,出現了白頭髮,但精神非常好,十多年掌控權力,他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了,自身的威嚴顯露無疑,曾經有一段時間,朱審烜非常的擔心,功高震主可不是什麼好事情,不過皇上從來都沒有這樣的想法,對他的要求也是非常明確的,按照規矩辦事情就行,不要壞了規矩,功高震主這樣的想法不要有。

十多年時間過去了,朱審烜對自身和家人的要求還算是不錯的,但要說完全沒有照顧,那也不可能,畢竟他的妹妹是皇后,他的親侄子是太子殿下。

“老朱,看上去身體不錯啊,又是一年開始了,一年之計在於春,你可要好好忙碌一下了。”

“皇上,這是臣的職責,這錄取官員的考生今年要進行了,臣還在擔心啊,朝廷和地方上的官員總是不夠用,皇上也該鬆一鬆了,都這麼多年過去了,官員的編制也沒有增加什麼啊。”

“今年是應該增加一些了,重點在於戶部,商貿這一塊,要加大管轄的力度了,還有對外一塊,常駐外面的使臣,到五年時間了,也該要調整一下了。”

(收官階段了,感謝諸位讀者大大的支持,新書《鐵血兵戈》已經開始上傳,懇請得到讀者大大的支持,點擊、收藏、推薦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會吸取本書的很多教訓,也希望能夠寫的更好,但讀者大大的認可纔是決定性的,期盼繼續得到支持,拜謝了。)

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107章 授官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710章 囑託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596章 怪異第45章 租子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793章 都不笨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030章 妥協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845章 慘敗(3)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20章 雪中送炭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368章 碰撞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764章 開埠第54章 遇險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86章 朝廷嘉獎第630章 山海關第29章 從容應對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444章 想不到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822章 準備(1)第119章 秦淮河(3)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88章 拜訪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
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107章 授官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710章 囑託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596章 怪異第45章 租子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793章 都不笨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1030章 妥協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845章 慘敗(3)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20章 雪中送炭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368章 碰撞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764章 開埠第54章 遇險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86章 朝廷嘉獎第630章 山海關第29章 從容應對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444章 想不到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822章 準備(1)第119章 秦淮河(3)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88章 拜訪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