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有效勸諫

隨着豪格開口訴說,皇太極的神情開始變化,身體也微微顫抖了。

原來,就在皇太極昏迷的第一天,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阿濟格等人都回到了瀋陽,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他們肯定是要回來的,大家首先關心的,還是皇太極的身體,不過,到了第二天,情況沒有什麼變化,皇太極依舊是昏睡不醒,微妙的局面就出現了,因爲代善被大明生擒了,多爾袞成爲了事實上的領頭人,因爲皇太極的身體出現了問題,大清國又處於關鍵的時候,於是有人就提出來了,朝政是不能夠荒蕪的,必須要做出來決斷。

所謂的決斷,其實就是牽涉到皇位的問題,因爲皇太極尚未龍御歸天,沒有人敢說皇位繼承的事宜,但有人提出來了,如此重要的關頭,是否可以恢復以前的四大貝勒坐面朝南的制度,也就是大家一起來作出決策,至於說某一天皇太極真的龍御歸天了,再來商議後面的事宜。

這個建議提出來之後,贊成的意見是不少的,但正黃旗、鑲黃旗和正藍旗是堅決反對的,特別是託尼、鰲拜等人,堅決不同意,而且訓斥提出如此建議的人,就是居心叵測,皇上不過是身體不適,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到了第三日,瀋陽開始變得動盪了,皇太極病危的消息也傳出去了,衆人都開始惴惴不安,一些私下裡的走動也開始了,好多人都在謀求後路了,萬一皇太極病逝了。萬一多爾袞當皇帝了,或者是掌握權力了,今後該怎麼辦,總是要有態度的。

也正是因爲這些暗流涌動,所以說。絕大部分的滿人權貴,都是集中在皇宮的,與其說他們是關心皇太極的身體,倒不如說他們是來觀察風向的。

而且這種暗流,影響到了後宮,皇后娘娘也知曉了。

皇太極氣得臉色發白,隱隱又感覺到眩暈了。

豪格嚇得臉色發白,都不敢站起來了。

這個時候,范文程走上前,跪在了皇太極的面前。斬釘截鐵的開口了。

“皇上,奴才以爲,出現這些事宜,不算是什麼奇怪的事情,皇上還是要保重龍體。”

皇太極點點頭。讓豪格與范文程都站起來了。

豪格稟報的過程中。皇太極一直都沒有開口,自己的這個兒子,他是瞭解的,打戰確實不錯,奮勇殺敵,衝鋒在前,但政治上很是幼稚,作爲一國之君是不行的,不能夠彈壓住滿人權貴,而且不能夠明辨是非。皇宮裡面這幾日發生了那麼多的事情,豪格不參與進去是不大可能的,至於說豪格扮演了什麼角色,皇太極也不想去關心了。

皇太極揮手示意,讓豪格離開了。

屋裡剩下了皇太極與范文程。

“文程,讓你看見了這些事情,朕真的有些心寒啊。”

范文程臉上的神情一直都沒有變化,這樣的事情,在他看來,根本就不算什麼的,按說皇太極是應該有思想準備的,歷朝歷代的皇帝,自稱爲寡人,其實就是孤家寡人的意思,高處不勝寒,皇帝註定是孤獨的,註定是要遇見許許多多鬥爭的,皇太極的身體出現了問題,衆人想到了皇位傳承的事宜,想到了權力分割的問題,再正常不過了。

“皇上,奴才斗膽了,奴才以爲,皇上是應該坦然接受這些事宜的。”

皇太極點點頭。

“朕明白,高處不勝寒啊,這些年,你給朕說到了不少,朕都是知道的,只不過朕的心裡,有些不好受。”

皇太極當然清楚,這麼多年的鬥爭,他才能夠登上皇帝寶座的,這個寶座可不是輕輕鬆鬆就得來的,如今因爲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以前的一些渣滓開始氾濫,很正常。

看見皇太極能夠接受這樣的事情,范文程接着開口了。

“皇上,奴才有三件事情,若是說出來了,還請皇上饒恕臣不敬之罪。”

“儘管說就是了,這屋裡就是你和朕,沒有什麼不敬之罪。”

“奴才說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懇求皇上不要追究皇宮裡面出現的事情,就當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皇上身體康復,就是我大清國最大的福祉,皇上繼續署理朝政,衆人一定會盡心竭力。”

皇太極看着范文程,沒有開口說話。

“奴才這樣說,是覺得衆人在皇上的面前,是忐忑和惴惴不安的,皇上不過是身體不適,衆人就想到了後續的事宜,若是皇上寬宏大度,衆人一定是內心有愧,做事情也就會更加的盡心盡力,至於說覬覦皇權的事情,什麼時候都有可能發生,奴才讀了不少的史書,這方面的記載是不少的,奴才知道,皇上也是清楚的。”

說完第一件事情,范文程低下頭了,皇太極是什麼意見,他不清楚,但他感覺到,憑着自己對皇太極的瞭解,皇太極是一定會採納這個建議的。

果然,皇太極點點頭。

“文程,你的心思朕知道,大清國處於關鍵時期,大家必須要齊心協力,此時此刻,我大清國絕不能夠出現內訌,要不然不用蘇天成來進攻,自己就垮了,你說的這個建議,朕記住了,朕不會追究任何人的。”

范文程頭上豆大的汗滴,皇太極看見之後,臉上出現了微笑,從袖帶裡面掏出了錦帕。

“文程,在朕的面前,不要如此緊張,擦擦汗。”

皇太極的態度,終於令范文程平靜下來。

“皇上,奴才的第二個建議,是懇求皇上,儘快確立皇太子,確立皇太子,乃是我大清國穩定之根基啊。”

這個建議,范文程僅僅說了一句話,沒有解釋,也不需要解釋,放在以前,范文程不敢提出來這樣的建議,任何的一個皇帝,都是期盼自己長命百歲的,只不過是制度的約束,需要立下皇太子和繼承人,但在擔任皇帝期間,對太子也是嚴加防範的,預防太子奪權,歷史上也有這樣的教訓。更加關鍵的是,大清國剛剛建立,時間不長,而且征伐的任務很重,貿然的說到皇位繼承的問題,皇太極肯定是不高興的。

這一次的情況不同了,范文程可以直截了當的說出來了。

皇太極點點頭,輕輕嘆了一口氣。

“朕明白,這件事情,必須要考慮了,朕總是以爲身體好,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想不到這一次,竟然出現了這麼大的麻煩,朕老了,人總是要死的,朕以前沒有考慮到皇位傳承的事宜,這是朕的失誤,這一次,朕需要仔細考慮了。”

皇位繼承人的事宜,皇太極不可能直接徵求范文程的意見,所以這件事情,說到這裡也就可以了,不需要繼續說下去了。

“奴才的最後一個建議,是懇請皇上,將這次征伐復州和宣州的失利,全部都歸結到奴才的身上,這些日子,奴才徹夜難眠,想到了禮親王,想到了正紅旗的勇士,心裡就不是滋味,奴才甘願承擔責任,接受一切的處罰。”

范文程說到這件事情,令皇太極有些奇怪了,其實他早就想到了,這次征伐宣州和復州的失利,自己是有責任的,要是不顧及代善的面子,要求代善必須要與濟爾哈朗合軍一處,發動進攻,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了,而且被生擒的代善,本身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沒有認識到蘇天成和江寧營的厲害。至於說范文程,也有一定的責任,但這種責任,可以忽略不計,因爲范文程不可能從宣州或者是復州得到蘇天成的任何情報,說得不客氣一些,蘇天成從宣州發動的進攻,大明朝廷都不知道,范文程憑什麼能夠知道。

“文程,你說到的前面兩件事情,朕都答應了,這件事情不行,宣州和復州征伐的失利,的確是我大清國慘重的損失,可這個責任,不在你,朕要承擔主要責任。”

皇太極說完這句話,范文程跪下了。

“奴才之所以懇請承擔責任,就是害怕皇上承擔責任,若說是小的失利,奴才以爲,皇上承擔責任,完全是可行的,也令下面的人,無法有什麼議論,但這一次的情況不同了,皇上萬萬不能夠承擔責任,否則朝政有可能再次出現波折,一些王公貴族可以說出來坐面朝南的建議,恐怕內心也是有想法的,我大清國正處於關鍵時刻,皇上一旦承擔了責任,衆人就有口實了,皇上決策部署下一步的事宜,就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出現,到了那個時候,皇上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來平穩內部啊。”

皇太極的神情有些嚴肅了,范文程說的是很有道理的,當年三國的曹操,攻打袁術的時候,糧草不足,密令糧官以小斛代替大斛稱糧食,引發了軍士的不滿,最終殺掉了糧官,穩住了局面,這種借刀殺人之辦法,有些時候是不得不採用的。

范文程是漢人,在這些方面,考慮是周全的。

“文程,你的意思朕明白了,但你不能夠承擔責任,你也無法承擔這個責任,否則朕也保不住你了,這件事情,朕會考慮的。”

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820章 面對面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156章 出發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90章 先手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054章 遼東第630章 山海關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648章 夜襲(3)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882章 對決(4)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179章 幫倒忙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118章 硬骨頭(3)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83章 抉擇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584章 情報戰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12章 善後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58章 籌謀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676章 分析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51章 遊歷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105章 自作孽(1)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8章 交易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884章 對決(6)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
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820章 面對面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156章 出發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90章 先手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054章 遼東第630章 山海關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648章 夜襲(3)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882章 對決(4)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1179章 幫倒忙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118章 硬骨頭(3)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483章 抉擇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584章 情報戰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12章 善後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58章 籌謀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676章 分析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51章 遊歷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105章 自作孽(1)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8章 交易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884章 對決(6)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