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千鈞一髮

朱由檢也算是夠倒黴了,登基之後,兢兢業業,一心想着能夠振興大明王朝,爲此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也不敢有享樂的念頭,可謂是大明開國以來的皇帝之中,最能夠自持的,可惜就是這樣的做法,也沒有能夠徹底改變大明的頹廢,特別是在登基的最初幾年時間,可謂是遭遇了太多的磨難,以至於有一段時間,他都想着能夠退位了。

崇禎九年的時候,後金的皇太極正式稱帝了,國號爲大清,那個時候,憤怒的朱由檢無可奈何,因爲後金韃子太強勢了,明軍根本就不是對手,而且那個時候,大明還有流寇的騷亂,可謂是內外都不得安寧,還好出現了蘇天成,剿滅了流寇,打的後金韃子俯首稱臣了。

可惜時間到了崇禎十六年,蘇天成也稱帝了,佔據了大明的南方半壁江山,立國號爲大晉,成爲了大晉的皇帝,這可真的是亙古難有的事情了,大明的境內,出現了三個皇帝。

更加令朱由檢憤怒的是,大明所屬的藩國,在蘇天成舉行登基大典的時候,居然都派出去使者表示慶賀了,其實這麼多年以來,朝廷自顧不暇,根本就管不到這些藩國了。

南直隸的戰鬥,以那樣的方式結束,這是朱由檢萬萬想不到的,三十多萬的大軍,加上地方衛所軍隊,居然是這樣的結果,幾乎沒有能夠和江寧營進行什麼像樣的戰鬥,就全部都被剿滅了,或者是直接投降了,唯有黃得功令朱由檢感覺到嘆息,可惜的是,以前的朱由檢。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黃得功這樣的武將。

朝廷裡面的氣氛已經是非常的微妙了,這麼長時間以來,錦衣衛和東廠清理了不少人,幾乎可以說,與蘇天成有關係的官吏,悉數都被投入到大牢裡面去了。包括蘇天成曾經的恩師,吏部左侍郎翁同章,還有從工部都給事中升任成爲工部侍郎的傅友亮,因爲在鄉試的時候,曾經是蘇天成的恩師,也被投入到大牢裡面去了。

要說與蘇天成有關係卻沒有遭遇到牽連的,也就是大太監王承恩、秉筆太監秦三德,以及錦衣衛都督僉事董昌了,這些人因爲主持清理事宜。自身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朝廷對這次的清洗行動,反應很是強烈,有不少的文武大臣,在清理的初期,對錦衣衛和東廠有着太多的怨氣和怨恨,甚至直接在朝堂上面說出來,可到了後來,這種聲音漸漸的少了。因爲說了也沒有多大的作用。

其實朱由檢的心思也經歷了一個轉換的過程,在清洗的初期。他也感覺到這樣做有些過分了,很有可能影響到朝廷的穩定,不過隨着對蘇天成怨恨的增加,特別是朱審烜、楊嗣昌、範景文和盧象升等人投靠蘇天成,激起了朱由檢內心的怒氣,這股怒氣無處發泄。只能夠轉移到朝廷文武大臣的身上了,凡是與蘇天成有過聯繫的文武大臣,都被視作是與朱審烜之類人是一樣的,甚至連已經致仕的秦良玉也不能夠倖免。

隨着蘇天成取得南直隸戰鬥的勝利,徹底控制了大明的南方全部地盤。準備朝着北方進攻的時候,朝廷裡面的氣氛變了,一些文武大臣不再說抵抗蘇天成的事情,也不提剿滅江寧營的建議,甚至內閣都是這樣的態度了。

如今的內閣,也不是很齊整了,錢謙益被蘇天成生擒了,範景文直接投靠了蘇天成,剩下的周延儒等人,整天的愁眉苦臉,沒有什麼建議,也沒有什麼辦法,似乎就在等待着蘇天成進攻北方,最終佔領京城。

這等的局面,豈是朱由檢所能夠接受的。

朝廷裡面也有大臣建議,是不是與蘇天成議和,規勸蘇天成降服朝廷,朝廷可以封蘇天成爲王,管轄南方等地,封地也可以明確在南方某個地方,朝廷不會予以干涉的,不過這等幼稚的建議,幾乎沒有得到什麼相應,誰不明白,蘇天成的目的就是統一中原,人家也有着足夠的實力,大明最爲富庶的南方,悉數被蘇天成佔領了,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這樣的情況下,人家會心甘情願的臣服大明,豈不是癡人說夢。

朱由檢也感覺到這樣的建議過於的幼稚,斷然否定了,局勢到了如今的這一步,他準備要賭博了,勝敗在此一舉,儘管朝廷裡面很多的文武大臣都是反對的,但他也要堅持發下去聖旨,可謂是動用全國之力,來剿滅蘇天成了。

養心殿。

周延儒、陳新甲、劉遵憲、張國維,以及遼東巡撫史可法,大同總督王道直等人,都在這裡,朱由檢的面容很是嚴肅,帶着強烈的悲憤情緒。

“朕已經決定了,調動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進駐保定府,太原府,開封府,蘇天成不是佔領了南直隸嗎,不是在南京稱帝嗎,朕就要親自率領大軍,直接進攻南直隸,進攻南京,朕就不相信了,難道說朕的子民,都會跟着反賊蘇天成走。。。”

朱由檢還在說話的時候,周延儒等人的臉色就變化了,就連站在朱由檢身後的王承恩,臉色也出現了變化了。

這個觀點,皇上早就提出來過了,但遭遇到強烈的反對,就算是皇上雄心勃勃,但內閣一致都不同意,就連王承恩和秦三德、董昌等人,都不看好這個計劃,畢竟後金韃子還沒有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而且蒙古韃子也是虎視眈眈,要不是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守住了邊關,大同方向早就處於重重危險之中了,而且因爲蘇天成的造反,遼東的局勢已經是很不樂觀了,用危如累卵來說,也是不過分的。

駐守在耀州和海州等地的多爾袞,早就將大軍照着遼東的遼河方向移動,首先是在距離遼河不遠處設立了軍營,做好了長期駐紮的準備,接着在明軍接連遭遇到敗績、無法穩住南方的時候,越過了遼河,在距離廣寧不過一百餘里的地方安營紮寨,這樣做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一旦遼東方向的力量削弱了,多爾袞肯定是要率領大軍進攻的,要佔領廣寧、西平堡、黑上以及大淩河城等地方,直接威脅關寧錦防線,直接威脅京城。

若是從遼東大規模調兵了,恐怕後金韃子的進攻就無法阻攔了,說不定京城就真的會遭遇到危險了,那個時候,大明各地恐怕沒有勤王的軍隊了,京城若是被後金韃子攻破了,遼東也失去了,大明王朝就真的沒有希望了。

這樣的種種可能性,諸多的文武大臣全部都分析過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儘管說蘇天成佔據了南方,佔領了南直隸、山東、福建、浙江、湖廣、四川、廣西等地,不過朝廷還可以依據北方,看看局勢會不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而且蘇天成還要花費精力穩住南方,還要佔領雲南、朵甘都司、烏斯藏都司等地方,纔有可能完全穩定南方,否則這些地方都是非常麻煩的地方,少數民族居多,喜歡造反,喜歡自立爲王的。

這樣的分析也是有着一定道理的,可朱由檢不是那樣看的。

看着默不作聲的衆人,朱由檢再次開口了,語氣顯得有些陰森了。

“朕知道你們想些什麼,認爲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不能夠調動,若是後金韃子和蒙古韃子藉機進攻了,京城都有可能失去的,朕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可你們說說朕該怎麼辦,難道等着蘇天成前來進攻嗎,等着蘇天成佔領京城嗎,真的到了那個時候,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又能夠做什麼,飲鴆止渴的道理,朕豈能不知道,可朕不調動這些軍隊,拿什麼來對付蘇天成,如何能夠剿滅蘇天成的叛亂。”

還是沒有人說話,這樣的氣氛令朱由檢感覺到窒息,其實這裡面表現出來的意思,他是知道的,他更是清楚,滿朝的文武大臣,都認爲蘇天成是不能夠抵抗的,江寧營是天下無敵的,攻打京城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諸多文武大臣的建議,也就是文火燉青蛙,讓朝廷慢慢的消亡,結果都是一樣的。

只不過滿朝的文武大臣,對於蘇天成和皇太極兩人的看法是不一樣的,皇太極畢竟是異族,若是佔領了中原,那就真的是漢人亡國了,蘇天成佔領了中原,只不過是改朝換代,這天下依舊是漢人的。

朱由檢的臉色變得鐵青,他準備要拍板了,火燒眉毛的時候,哪裡還管的了那麼多。

就在這個時候,周延儒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遼東邊軍暫時不能夠調動,若是皇上想着調動兵力,可以調整大同邊軍,皇上給予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首領聖旨,要求他們鎮守邊關,防止後金韃子和蒙古韃子的偷襲,大同共有十五萬的邊軍,全部調動問題也不是太大,加之北直隸衛所軍隊,以及部分的京營將士,組建二十萬以上的大軍,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朱由檢站起來了,沒有給予衆人討論和爭論的時間。

“就按照周愛卿所言,調動大同十五萬邊軍,同時在河南、陝西、山西、寧夏等地,招募十萬大軍,組建二十五萬大軍,朕的要求是明確的,一月之內,大軍必須要招募到位,吏部、戶部和兵部,全力以赴,若是不能夠按期完成任務,朕一定會責罰。”(未完待續。。)

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55章 真相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729章 恩怨第35章 蠢笨如豬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90章 先手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846章 慘敗(4)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49章 春耕時節第497章 內訌(2)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866章 兩重天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187章 行動(4)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58章 後續第158章 籌謀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811章 詫異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084章 廷辯(2)第482章 大禮第279章 借銀子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201章 軍心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157章 遇匪第793章 都不笨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115章 老頑固第268章 敵情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680章 突然襲擊
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55章 真相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729章 恩怨第35章 蠢笨如豬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90章 先手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846章 慘敗(4)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49章 春耕時節第497章 內訌(2)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21章 周密安排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866章 兩重天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1187章 行動(4)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58章 後續第158章 籌謀第242章 必須堅持的底線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811章 詫異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084章 廷辯(2)第482章 大禮第279章 借銀子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201章 軍心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276章 無法阻止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157章 遇匪第793章 都不笨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115章 老頑固第268章 敵情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680章 突然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