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算計

左良玉和黃得功留在了官驛,不能夠回到武昌和廬州去了,不過朱由菘和秦三德的命令卻發出去了,在後來的商議之中,秦三德建議左良玉率領的二十萬大軍,在徽州府等地駐守,每個地方駐紮五萬軍士,至於說黃得功率領的五萬大軍,蘇州府駐紮三萬人,松江府駐紮兩萬人。說是商議,其實就是命令。

左良玉不得不照辦,眼前的形勢他是清楚的,要是公開反對,肯定會被視爲叛黨,遭遇到最爲嚴厲的處罰,再說黃得功愉快的接受了命令,他也不能夠單獨表示反對。

命令發出去之後,左良玉坐立不安,駐紮在武昌的二十萬大軍,由他的心腹指揮和控制,暫時不用擔心軍隊會被誰兼併的問題,可麻煩的是,二十萬大軍沒有多少糧草的積蓄,這些年來駐紮在武昌,左良玉沒有能夠撈到多少的財物,維持二十萬大軍的開銷,已經令他精疲力竭了,這一下二十萬大軍全部被調出來了,不可能攜帶很多的糧草,一旦朱由菘和秦三德控制了錢糧等的開銷,也就等於是控制了二十萬大軍。

這個時候,左良玉開始佩服蘇天成了,人家有着紮實的根據地,江寧營所有的開銷,幾乎不依靠朝廷,這纔是人家能夠造反的本錢,反觀自己,看似風光無限,其實一切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離開了朝廷,二十萬大軍根本無法生存。

可左良玉也不會聽之任之,在大軍駐紮方面,他也動了心思,將最爲精銳的軍士悉數都集中在徽州府,到時候自己到徽州府去了,離開了南京。脫離了朱由菘和秦三德的控制,如何的行動還不是自己決定,大不了不打戰了,投奔蘇天成去。

做出來了諸多的安排,秦三德也很是疲憊。

官驛成爲了臨時的指揮中心,也不接待其他的官吏了。南直隸已經成爲了前線,這個時候,識趣的官吏是不會無事找事前往南京去的,躲避都來不及,至於說南方的諸多士紳富戶,還是很着急的,他們聽到的消息都是變味的消息,什麼浙江和福建的紳士富戶,遭遇到了大規模的清洗。幾乎被斬殺殆盡了,所有的財富都落入到蘇天成的手裡,特別是福建的富戶,狀況慘不忍睹,因爲男方的士紳富戶,與朝廷有着不小的牽連,很多家族都有人在朝廷做官,他們也認爲。一旦被蘇天成抓住了,肯定是沒有好結果的。

所以朱由菘和秦三德來到了南京。他們是完全支持的,巴不得朝廷早日剿滅了蘇天成。

也有一些清楚實情的士紳富戶,這些家族多半在山東有生意運轉,他們知道蘇天成的要求,更清楚蘇天成制定的規則,但在目前的高壓態勢之下。這些人是不會站出來說話的,否則他們就成爲了幫兇,還不要等到蘇天成率領大軍壓過來,恐怕就被朝廷和官府清理了。

南直隸的士紳富戶是最多的,這裡也是大明最爲富庶的地方。朝廷的銀子有限,不可能拿出來大筆的銀子打戰,要維繫三十餘萬大軍的開銷,朱由菘和秦三德還是要另想辦法,也許是宣傳輿論的作用,也許是牽涉到自身利益了,南直隸的士紳富戶,破天荒的拿出來了部分銀子,算是捐獻給朝廷剿滅反賊的。

這種情況的出現,令朱由菘和秦三德很是高興,要知道在朝廷困難的時候,北方遭遇大規模災荒的時候,想着向南方徵收一些賦稅,都遭遇了反對的。

當然,秦三德考慮最多的,還是統一大軍指揮權的事宜。

看着朱由菘進入了房間,秦三德有些憂慮的開口了。

“朱大人,咱家以爲,接下來的征伐,困難重重啊。”

“公公的意思是。。。”

秦三德看了朱由菘一眼,內心有些不滿意,其實情況朱由菘都是知道的,就是不願意說出來,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還玩心眼,有什麼意義啊,若是保不住南直隸,他們兩人都沒有好果子吃的,所以這個時候應該是齊心協力做事情的時候了。

“大人,咱家以爲,問題就在左良玉的身上啊,哼,這個左良玉,以爲執掌了二十萬大軍,就可以藉機要挾朝廷了,咱家要不是考慮到影響,早就動手了。”

朱由菘點點頭,終於開口說實話了。

“是啊,這個左良玉,到南京來的時候,專門邀約黃得功,在南京城外交談,足足半日的時間,談些什麼,還不是擔心被剝奪了指揮權,失去了二十萬大軍,他還算是什麼啊,故而有這等的焦慮,也是正常的,只不過大戰在即,這等情況是萬萬不能夠繼續出現的。”

“朱大人說的是,咱家擔心的就是這樣的情況,這個左良玉,一直都想着進入江寧營,若不是機會不好,說不定已經是蘇天成手下的將領了,如今要和蘇天成作戰,還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咱家想到了劉澤清,當初皇上下旨,要求劉澤清抵抗江寧營,可劉澤清做什麼事情啊,在浙江各地瘋狂的劫掠,說是軍餉不足,根本沒有想到去抵抗江寧營,結果如何,十萬大軍灰飛煙滅,自己也不得善終,這個左良玉,好像也是這樣的想法啊。”

朱由菘點點頭。

“公公說的是,南直隸是富庶之地,特別是蘇州和揚州,乃是商賈集中之地,左良玉想到的就是這些地方,大軍也想駐紮在這些地方,難道前面劉澤清的教訓,他不知道嗎。”

秦三德看了一眼朱由菘。

“左良玉不可能不知道,其實他想到的就是擴充自身的實力,想着依靠這次剿滅蘇天成的任務發大財啊,這發財背後的目的,以爲誰不知道嗎,朝廷與蘇天成之間的搏殺,若是朝廷取得勝利,左良玉依靠二十萬大軍,足以自立了,朝廷經過了這樣的廝殺,恐怕是元氣大傷,顧不上他了,由此割據的情況就有可能出現,若是朝廷失利了,左良玉更會利用二十萬大軍做文章,至少和蘇天成有交換和談條件的資格,說到底,左良玉根本就沒有想着廝殺,主帥都是這樣的想法,他手下的軍士,就更不用說了。”

“這可不行啊,公公有什麼對策嗎。”

秦三德的臉上浮現出來冷酷的表情。

“左良玉的算盤打得太精了,他恐怕還想着,等到離開南京之後,繼續控制大軍的,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糧餉掌握了大人和咱家的手裡,一旦拿到了部分的軍餉和糧草,左良玉肯定會想辦法消極怠工的,想着依靠他去征伐蘇天成,根本就不可能。”

朱由菘不說話了,他知道,秦三德內心有了計劃。

“事關重大,咱家還是要請蘇大人配合啊,咱家已經以左良玉的名義,請左良玉手下參將以上的軍官,悉數到南京來,名義上就是領取軍餉和糧草,這是一次機會,一定要把握住,把握了這次的機會,大人和咱家就能夠牢牢的掌握這二十萬大軍了。”

朱由菘的臉色很是平靜。

“公公,此事重大,還真的需要仔細的謀劃,若不然二十萬大軍散了,恐怕不要等到蘇天成進攻,南直隸就會出現問題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沒有什麼特別擔心的,咱家就不相信,所有人都是左良玉的死忠,咱家早已經寫了密摺,京營裡面的諸多將領,應該已經趕赴南京來了,左良玉的那些心腹將領,不管是什麼想法,一律都不要留下來,必要的時候,左良玉也要爲朝廷盡忠了。”

兩人商議的聲音開始變小了,這等整肅軍隊的做法,不是沒有,只不過很不成功,崇禎二年的時候,袁崇煥殺毛文龍,就沒有能夠把握好,結果毛文龍手下的諸多將領,後來都造反了,後金皇太極分封的幾個漢人王爺,悉數都是毛文龍的手下。

秦三德和朱由菘可不會走這等的老路,他們要做到萬無一失,將左良玉的心腹一鍋端,儘管說這樣做,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對大軍的戰鬥力又影響,但從長遠的利益來看,這樣做是非常有必要的,只要能夠牢牢的掌控這二十萬大軍了,加上黃得功率領的五萬大軍,二十五萬的大軍,可不是那麼輕易就能夠被剿滅的。

秦三德畢竟在江寧營那麼長時間,雖然沒有真正管多少的事情,可耳聞目睹之間,學也學到了不少東西了。

朱由菘雖然對率領大軍作戰的事宜不是很熟悉,但對於官場上的鬥爭卻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不能夠控制左良玉的二十萬大軍,一切都無從說起,若是南直隸很快就丟失了,他的腦袋恐怕也保不住了,同時秦三德表現出來的能力和自信,也感染了他,讓他覺得,只要能夠按照預定的步驟,一步步的落實,打敗蘇天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雙方可以僵持很長的時間。

觀點就在這樣的氛圍之下統一了,誰都不會想到,還沒有開始對蘇天成進行征伐,明軍內部的爭鬥就首先開始了,而且這不是一般的內訌,已經成爲你死我活的拼殺了。(未完待續。。)

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614章 剪不斷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82章 家信第1013章 誤判?(2)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239章 故人來(1)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19章 秦淮河(3)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280章 變化(1)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647章 夜襲(2)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173章 歹毒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347章 榮耀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56章 出發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1084章 廷辯(2)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280章 變化(1)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101章 帝心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
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614章 剪不斷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82章 家信第1013章 誤判?(2)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239章 故人來(1)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19章 秦淮河(3)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280章 變化(1)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647章 夜襲(2)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1173章 歹毒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347章 榮耀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156章 出發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1084章 廷辯(2)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1265章 對外局勢第350章 治國之策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1280章 變化(1)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101章 帝心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