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穩定局勢

洪承疇、徐爾一和渠清澤再次進入廂房的時候,看見的是神情堅毅的蘇天成。

還沒有等到衆人開口,蘇天成就直接說話了。

“一天時間的思索,我已經下定決心了,這些軍官,作惡多端,敗壞軍紀,不能夠饒恕,悉數斬首,以此來穩定遼東邊軍,整頓軍紀,至於說造成的波動,我一人承擔。”

“朝廷裡面已經出現一些議論了,皇太極寫出來的求和信,在朝廷裡面早就傳開了,諸多的大人肯定是反對的,所以說,皇上已經下定決心,拒絕後金皇太極的求和了,如此情況下,遼東的局勢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的,軍紀就顯得特別重要了,若是我們不能夠狠下決心來整頓軍紀,遼東的邊軍,依舊難以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江寧營爲什麼會有戰鬥力,洪大人,你是很清楚的,江寧營的軍紀,是非常嚴格,乃至於嚴酷的,我們隊將士的待遇是完全發放到位的,對將士的家人是想方設法照顧的,但我們隊將士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堅決不能夠出現違反軍規的事情,否則一律是軍法從事的,正是依靠着嚴格的軍紀,包括一往無前的氣魄,江寧營纔會有着如此驍勇的戰鬥力。”

“衛所軍隊,爲什麼會完全喪失了鬥志,爲什麼不堪一擊,根本沒有了戰鬥力,根本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崇禎八年以前,可以說是軍餉拖欠,當兵飯都吃不飽,那是沒有辦法打戰的,姑且算這個說法是成立的,但那些軍官是什麼情況。他們能夠說沒有軍餉嗎,他們能夠說吃不飽飯嗎,恐怕沒有這樣的可能吧。”

“軍隊裡面,最爲重要的就是軍官,若是軍官**墮落了,這支軍隊就沒有任何的希望了。軍官起到了帶頭作用,打戰衝鋒在前,必然會最大限度激發軍士的鬥志和勇氣,看看遼東的邊軍,如今是什麼情況,軍官到了什麼樣的地步,可以說是無惡不作了,這些軍官,能夠起到什麼作用。”

“昨日洪大人說了。這麼多年以來,時時刻刻都面臨征戰,軍官軍士的素質難免有些良萎不齊,這也是很正常的情況,我也想過了,若說以前這樣理解,還算是說得過去,自崇禎元年以來。譁變的衛所軍隊是不少的,理由也是很多的。最大的問題還是軍餉,後來出現了諸多殺良冒功的情況,還是因爲軍餉的問題,可流寇已經被剿滅了,不說其他衛所軍隊的軍餉,邊軍的軍餉是完全到位了。沒有理由可以解釋了。”

“其實大家都是明白的,以前軍隊的譁變,與軍官有着莫大的關係,來到遼東之後,我爲什麼會裁撤邊軍。爲什麼會徹底的裁撤軍屯戶,讓他們索性去種田,就是因爲這些軍屯戶,已經成爲軍官發財的工具,他們替軍官種田,自己吃不飽穿不暖,不能夠養活家人,在溫飽線上掙扎,遼東的邊軍,在我大明軍隊之中,算是有些戰鬥力的,能夠拉的出來的軍隊了,都是這個樣子,可見其他的衛所軍隊,會成爲什麼樣子。”

“若是不下重手,任由這些軍官囂張,儘管說我們耗費銀兩,耗費氣力,能夠徹底改變邊軍的狀況嗎,或許我們今日的擔心和仁慈,就會帶來明日的苦果。”

“我知道,這樣做是要承擔很大責任的,或許會出現很多的波動,以至於遭遇朝廷裡面某些大人的彈劾,可前面我說過了,一切的責任,我來承擔。”

“遼東必須要穩定,邊軍的戰鬥力必須要增強,必須要敢於面對八旗軍,我們的目標諸位都是明白的。”

洪承疇和徐爾一都沒有說話,他們很清楚,蘇天成下定了決心,至於說有可能造成的影響,真的說起來,也就是那麼回事,遼東離不開蘇天成和江寧營,朝廷裡面的給事中和御史,最多也就是鬧一陣子罷了。

渠清澤是清楚的,蘇天成這樣做,有着不得已的苦衷,昨天晚上的那封信是關鍵,若是沒有那封信,情況也許不是這樣的,一方面要以最快的速度穩住遼東,一方面要建設好登州、萊州和青州,蘇天成沒有時間耽誤,只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改變邊軍的面貌,最好的辦法,就是除掉那些沒有絲毫的正面作用、軍紀敗壞的軍官了。

這是最好的辦法,通過殺人來立威,不管是誰,都需要掂量了,自己的脖子到底有多硬,至於說祖大壽和吳三桂等人,渠清澤相信,蘇天成總是有辦法震住他們的。

祖大壽和吳三桂進入廂房的時候,臉色都不是很好,有些事情,他們已經知道了,特別是吳三桂,內心是五味雜陳,這一次蘇天成動手的範圍是很廣的,有些徹底整頓的意思了,被抓的軍官中間,有不少人是他的絕對心腹了,和上次在攻打大淩河城一樣,有些軍官甚至就是他的搖錢樹,一次次的遭遇到清洗,這裡面是什麼意思,吳三桂可不會想的那麼簡單。

蘇天成沒有管兩人的神情,徑直開口了。

“祖將軍,吳將軍,今日請你們來,是專門說一說對那些爲非作歹的軍官的處置意見的,督師府經過商議,決定全部予以斬首,以此來整頓軍紀。。。”

祖大壽的臉色發白,吳三桂的身體甚至有些顫抖了。

蘇天成說完之後,兩人也冷靜一些了。

祖大壽看了看吳三桂,首先開口了。

“大人,這些軍官,一直都是在遼東駐守,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大人是否能夠網開一面,邊軍的有些軍官,確實存在重大過錯,不過如此大範圍的懲治軍官,是否會在邊軍中間引發波動啊。”

吳三桂也跟着開口了。

“大人,這都是末將管教不嚴,末將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末將懇請大人網開一面,饒了這些軍官,末將一定會嚴格整頓軍紀的。”

祖大壽和吳三桂的態度,完全在蘇天成的預料之中,要是兩人爽快答應了,才真的是有問題的。

“你們的心情,我是能夠理解的,征戰多年,我也知道將士的辛苦,駐守遼東,時刻面臨後金韃子的攻擊,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可你們想過沒有,越是這樣,邊軍的軍紀越是重要,若是軍官帶頭違反軍紀了,下面的軍士會怎麼看,會怎麼想,軍官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麼簡單的道理,不需要我多做解釋了,若是我們不能夠徹底解決邊軍的狀況,萬一皇上要求我們進攻後金韃子,我們怎麼應對。”

祖大壽和吳三桂愣住了,他們可沒有想到,難道說這麼快就要進攻後金韃子了,好像還沒有這樣的準備啊。

“最近在遼東流傳的一些消息,想必你們也是知道的,後金的皇太極,給皇上寫信,要求握手言和,朝中大臣自然是斷然拒絕的,如此皇太極會不會惱羞成怒,對我關寧錦防線發動進攻,這等的情況,誰能夠保證,若是邊軍不能夠提升戰鬥力,如何應對後金韃子的進攻,後金韃子在登州萊州肆掠,利用戰船發動了進攻,我大明要在登州萊州組建水師,必然要抽調一部分的兵力,進入登州和萊州,這樣的消息是瞞不住的,如此邊軍將逐漸成爲鎮守遼東的主力軍。”

“我剛剛到遼東的時候,就說過這樣的話,要求邊軍在短時間之內,敢於迎戰後金韃子,甚至敢於在野戰之中,迎戰後金韃子,這樣的話語,說出來是容易的,真正想着做到,可能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這一點,你們是更加清楚的。”

“當然了,這一次斬殺這麼多的軍官,你們肯定是心裡不舒服的,不過我們都是爲了能夠更好的鎮守遼東,更好的爲皇上效力,不辜負皇上和朝廷的重託。”

蘇天成的一席話,說的祖大壽和吳三桂啞口無言,他們清楚江寧營的驍勇,也知道蘇天成的決定,已經成爲了事實,不可能更改了。

十二月中旬,寧遠城外。

三十餘名軍官,五花大綁,被押赴到刑場,他們知道了自己的命運。

觀看這次行刑的,包括了江寧營、邊軍百戶以上的軍官,寒風瑟瑟之中,沒有人說話,這一次斬殺這麼多的軍官,對衆人的震撼,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隨着洪承疇的一聲令下,鋼刀閃過寒關,鮮血飛濺出來,人頭落地的剎那,好多人都低下頭了,他們經歷過很多的廝殺,見慣了死人,可這一次,三十多顆人頭,給予了他們巨大的壓力,所有人都想到了自己,今後該如何做,若是違反了軍紀,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命運。

斬殺軍官,在軍士中間,形成的影響是很不錯的,普通軍士甚至是擁護督師府的決定的,他們也真切的體會到了,蘇天成是真正的執法如山,想到的是穩定遼東的局勢,想到的是增強邊軍的戰鬥力,想到的是最重剿滅後金韃子。

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18章 秦淮河(2)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794章 邀請函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684章 都會算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792章 偶遇(3)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90章 大場景第467章 敗退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1189章 稱帝(1)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77章 郡主來了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675章 計中計第1274章 奧妙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480章 內耗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274章 奧妙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700章 提醒第644章 松山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280章 變化(1)第818章 挑撥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29章 從容應對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23章 些須情況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76章 啓動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967章 非凡一戰(1)
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18章 秦淮河(2)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794章 邀請函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684章 都會算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792章 偶遇(3)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90章 大場景第467章 敗退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1189章 稱帝(1)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77章 郡主來了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675章 計中計第1274章 奧妙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480章 內耗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274章 奧妙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700章 提醒第644章 松山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280章 變化(1)第818章 挑撥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29章 從容應對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23章 些須情況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76章 啓動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967章 非凡一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