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

轉眼到了秋收季節

登州、萊州和青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發生的這些變化,是衆人能夠親眼看見的,特別是在一片廢墟里面建立起來的登州和萊州。

登州府城和萊州府城,是遭遇到毀滅性破壞的,所轄的州縣,也無一能夠倖免,都遭遇到了破壞,不過蘇天成真正開始關注登州和萊州之後,這裡開始出現巨大的變化,城池在廢墟上面建設起來了,比以前的城池更加的繁華,人口開始迅速的增加,超過了以前的若干倍,老百姓的生活,普遍得到了保證,只要自己動手,總是有機會掙到銀子,改善家人的生活,而且家裡有了耕地,也就有了立足的根本,置身於登州和萊州的任何地方,都能夠感受到老百姓的滿足,這樣的情況,在大明其他地方是看不見的,就算是在陝西,也難以出現如此融洽的局面。

青州的變化也是顯著的,儘管說速度慢一些,不過青州真正重大的變化,將是在秋收之後,自從蘇俊開始和士紳富戶聯繫購買土地的事宜,不少的士紳富戶,心甘情願的自願交出來地契,任憑官府作價,劉雲清和劉仲基曾經很是着急,眼看着士紳富戶紛紛離開青州,但蘇天成毫不在意,幾個月的時間過去,兩人終於明白了,爲什麼蘇天成不在意,事實的情況,令兩人的認識也發生了改變,心願士紳富戶離開青州。

青州各級官府的手裡,拿到了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將要分配給老百姓,通過分配土地的形式。吸納老百姓進入到青州,屆時的青州,將涌進來大量的人員,登州和萊州的教訓,青州也是需要吸取的,按照蘇天成的要求,人員進入也不要太快,需要甄別一下。適當的控制一下,蘇天成說出來的有序發展的道理,衆人是真正的明白了。

所謂的有序發展,蘇天成用通俗的話語來進行解釋,任何的事情,都需要一定的基礎,好比是小孩子總是慢慢長大的。你不可能指望一歲的孩子就能夠飛奔,登州、萊州和青州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首先要將自身建設好,接着才能夠養活衆多的百姓,貪大求全是不行的。步子走的太快了,反而會出現麻煩的。

登州和萊州發展的速度如此之快,在於大量的江寧營將士家人的遷入,這些人都是條件不錯的,家裡集聚了一些錢財。來到登州和萊州之後,得到了土地。不管是生活在城池還是村鎮的,都能夠將好的習慣帶到登州和萊州,他們願意幫助那些條件不好的百姓,特別是從遼東過來的漢人,這些人在青州和萊州的各級官府重新登記,成爲了大明的子民,也就是說,民間有着大量的錢財和糧食,就算是登州和萊州遭遇了災荒,也是能夠挺過去的。

登州和萊州的建設,立足於本地的基礎之上,大量的老百姓參與到建設之中,通過自身的勞作,獲取到報酬,能夠改善家庭生活的條件,獲取想要的生活。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數不清的房屋建起來了,這些房屋,都是老百姓自己建起來的,官府給予的意見,就是要求村鎮的房屋,按照大致集中的原則進行修建,儘量避免單家獨戶的情況,就算是有單家獨戶的情況,距離也不要很遠。這樣建起來的村鎮,便於里長和甲首進行有效的管理,遇見什麼事情了,也能夠相互協作。

老百姓是淳樸的,生活好了,他們感激官府,對於官府提出來的任何要求,都是言聽計從,百姓之間的糾紛,一般都是里長和甲首就出面解決了。

登州和萊州,暫時不存在什麼士紳富戶,士紳富戶是不會遷移到這裡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出來固有形成的觀念,就是要遵守官府的規定,尋常的百姓,聽從里長和甲首的管理,里長和甲首服從官府吏員的管理,吏員服從官員的管理,這樣形成了良性的循環,致使登州和萊州的發展速度更快了。

登州、萊州和青州三地,取消了出門需要路引的制度,這種禁錮老百姓的做法,蘇天成是不贊同的,將老百姓禁錮在一定的範圍內,本來就不合適,那完全是農業社會的產物,蘇天成需要建設的登州、萊州和青州,可不是純粹的農業社會,工業發展談不上,但商貿交易是必須的,只有依靠商貿交易,登州、萊州和青州,纔有可能真正的富裕起來的。

秋收時節,官府裡面,幾乎沒有官吏了,所有的官吏都進村入戶了。

今年的氣候很好,老天幫忙,青州、萊州和登州,本來就是魚米之鄉,糧食全部都獲得了豐收,稻穀的產量基本都是在畝產兩石以上,收成高的甚至達到了三石,玉蜀黍和甘薯,更是獲得了豐收。

秋收時節,意味着上繳賦稅的時刻,老百姓是非常積極的,不需要官員的監督,里長和甲首臨時抽調的人員,記下每家每戶糧食的收成情況,根據這個情況,確定需要繳納的賦稅,里長和甲首,全部都是江寧營將士的家人,他們熟悉這方面的事情,操作起來也是得心應手的,對於個別遭遇的災禍的農戶,里長和甲首如實上報,這些農戶,不僅僅不需要上繳賦稅,秋收之後,還可以得到一些補助,當然了,遭遇了災禍,條件是不能夠和那些豐收的農戶比較的。

府州縣衙門,每天都有里長和甲首,帶着老百姓來上繳賦稅,戶房和糧房忙的不亦說乎,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府州縣衙門,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收購一定數量的糧食,老百姓收購的糧食,肯定是吃不完的,不過官府收購的價格,不會是很高的,和商賈的不能夠比較,按照蘇天成的要求,老百姓收購的糧食,百分之五擁有繳納賦稅,百分之二十賣給官府,官府按照略低於掛牌價收購,每戶老百姓,拿出了田地裡面四分之一的糧食,餘下了四分之三,任何一家的農戶,都是能夠承受的。

蘇天成到各地巡查的時候,帶着牛二等人。

督師府專門成立了一個機構,類似於幾百年之後的農業技術推广部門,牛二就是這個機構的負責人,這個機構,不僅僅是要負責指導農戶種植糧食,提高產量,還要研究農業病蟲害的防治,當然,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提高糧食產量。

要說牛二也是非常努力的,帶着一幫以前的泥腿子,到處去看,時刻指導百姓,到什麼季節需要注意一些什麼,包括秋收之後,田地裡要做一些什麼等等,保證來年的收成。

蘇天成看的非常仔細,遇見一些地方的糧食產量不高,就詢問身邊的牛二,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有些時候,牛二的解釋,蘇天成不是很滿意的,還會提出來其他更加簡單的解決辦法,牛二會趕快記住這些法子,他對蘇天成不僅僅是崇拜了,簡直覺得蘇天成就是神仙,當初在平陽府城的時候,蘇天成提出來種植玉蜀黍和甘薯,而且提出來了具體的種植辦法,可以說,這些年以來,產量巨大的甘薯,活人無數。

蘇天成一行下去的時候,堅持的原則是不擾民,也不需要府州縣官員的陪同,他們往往在巡查完畢之後,直接和府州縣的官員商議,提出來相關的要求。

農業生產的形勢,蘇天成非常的滿意,府州縣城池、村鎮的建設,也是很不錯的,一些地方還在繼續建設的過程中,相信秋收之後,將會掀起龐大的建設高潮,老百姓會集中開始建房的,秋收之後有時間了,老百姓可以忙其他的事情了。

因爲威海衛碼頭、造船廠、煙臺火炮基地的建設,大量的青壯,都到這些地方去了,而且蘇天成督查的特別的嚴格,熊子健、孫傳庭和畢懋康等人,也是要加快進度的,幾個月的時間過去,進度是很快的。

到了這個時節,老百姓總算是輕鬆一些了。

建設的勢頭,總是會慢慢緩下來的,到時候,老百姓憑什麼賺錢,如何過上好日子,在登州、萊州和青州這三個地方,蘇天成可不想老百姓就依靠着土地裡面的收成過日子,所以說,他的重點,轉向了威海衛碼頭和造船廠,至於說火炮基地,招募的人員不會很多,從安寧堡過來的人員,基本足夠了。

威海衛的碼頭是重中之重,一旦碼頭建好了,開始了海上貿易了,登州、萊州和青州,都將要受到巨大的觸動,巨大的貿易交易,影響到的範圍很廣,利潤也是巨大的,這裡面的商機也是非常多的,完全可以令登州、萊州和青州的老百姓更加的富裕。

當然,問題也是存在的,威海衛碼頭,作爲朝廷唯一允許進行海上貿易的碼頭,將要吸引大量的海外商船,到時候,福建的鄭芝龍,是不是還坐得住,那是需要蘇天成直接面對的事情了。

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504章 平衡術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23章 唐海泰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65章 劉鐵漢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510章 刺激(2)第167章 血戰(1)第1282章 後宮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369章 算計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774章 海戰(4)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58章 籌謀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38章 威信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510章 刺激(2)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28章 上任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41章 收服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155章 識趣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
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504章 平衡術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123章 唐海泰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65章 劉鐵漢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510章 刺激(2)第167章 血戰(1)第1282章 後宮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220章 一諾千金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369章 算計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774章 海戰(4)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58章 籌謀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38章 威信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510章 刺激(2)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28章 上任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41章 收服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155章 識趣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