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

皇太極吐出了幾大口鮮血,面容白的嚇人。

廣寧和海州戰鬥的結果,儘管譚泰想着暫時隱瞞,但他都知道了,代善和多爾袞全部都殞命了,這是他沒有想到的,這個消息,不僅僅給皇太極形成了沉重的打擊,滿人權貴也從這個消息之中,感覺到末路來臨的氣息了。

瀋陽城內的滿人,開始大量的離開了,朝着撫順和薩爾滸方向逃命,這種趨勢,在代善和多爾袞殞命、江寧營渡過遼河,準備進攻瀋陽消息傳來的時候,進入了高峰期。

皇太極沒有阻止這種趨勢,他想着能夠保留儘量多的滿人血脈,到了這個時候,想要保密消息,幾乎沒有什麼可能性了,可他萬萬想不到,正是因爲這些滿人權貴的逃亡,增加了豪格的負擔,令豪格無法全身心的撤退,耽誤了時間。

孫傳庭和賀人龍率領的大軍,朝着瀋陽的方向疾馳而來,這個情報,被斥候偵查到了,不過面對這種局面,皇太極和濟爾哈朗都認爲,這股江寧營的大隊人馬,肯定是準備從另外的方向進攻瀋陽的。皇太極和濟爾哈朗做夢都沒有想到,這股大軍是直接殺向撫順和薩爾滸的,是直接衝着豪格去的。

因爲渡過遼河的江寧營軍士,沒有馬上展開進攻,故而濟爾哈朗更加的警惕,不知道盧象升是什麼安排,而這一切的疑惑,都在孫傳庭與賀人龍率領大軍氣勢洶洶的撲過來的時候,得到了解釋,原來江寧營是準備集中大軍攻打瀋陽。

佈防的情況不得不做出來改變,濟爾哈朗將大軍佈置三個方向,重點的兵力發在瀋陽的城郊,負責保衛瀋陽。其次是廣寧方向和遼陽方向,阻止江寧營的長驅直入,當然這兩路的防禦軍隊,若是在抵抗的過程之中遭遇到特殊情況,就要迅速回到瀋陽。

代善和多爾袞的殞命,對於濟爾哈朗的打擊一樣是巨大的。特別是多爾袞的殞命,讓濟爾哈朗百味雜陳,多爾袞是大清國最爲驍勇的旗主,實實在在的說,多爾袞的能力超過了豪格,故而在豪格出任皇太子之後,多爾袞表現出來了不服氣,甚至有抗命的勢頭,好在皇太極能夠及時的穩住局面。可惜事實就是如此的殘酷,多爾袞殞命了,豪格這個皇太子,還能夠堅持多長的時間呢。

作爲大清國僅存的親王,濟爾哈朗一樣保定了誓死捍衛瀋陽的決心,他不會撤退,哪怕是瀋陽被攻陷,他也要戰鬥到最後一刻。苟且偷生沒有多大的意義了,不過局面出現如此重大的變化。他想到了皇太極。

儘管說皇太極下定了決心,不願意離開瀋陽,儘管說皇太極的年紀有些大了,儘管說皇太極的身體很不好,但大清國離不開皇太極,皇太極的英明睿智。在大清國是無人能夠代替的,只要皇太極能夠安全撤離瀋陽,憑着多年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說不定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畢竟離開了鎮北關之後。進入到白山黑水之間,優勢就在大清國的手裡了。

濟爾哈朗這一次是下定了決心,專門從前沿的防禦陣地回到瀋陽,勸諫皇太極離開瀋陽。

崇政殿。

這裡曾經非常的興旺,在大清國剛剛建立的時候,身強力壯、意氣風發的皇太極,在這裡呼風喚雨,佈置籌謀入主中原的大計劃,可十多年過去,這一切都成爲了遙不可及的夢幻,大清國面臨着從未有過的嚴峻局面。

濟爾哈朗再次懇請皇太極撤離瀋陽。

這一次,皇太極沒有勃然大怒,強打起精神,慢慢開口了。

“鄭親王,朕知道你的意思,我大清國面臨生死存亡的境地,意氣用事是無濟於事的,可朕還是不能夠離開瀋陽,倒不是朕固執,二哥與十四弟都離開朕了,朕爲他們感覺到痛惜,瀋陽城內的滿人,大規模的離開,朕沒有阻攔,朕就是想着多保留一些滿人的血脈,可朕絕不能夠離開,這牽涉到我大清國的尊嚴,牽涉到我滿人的尊嚴。”

說到這裡的時候,皇太極站起來了,臉上出現了紅暈。

“朕馳騁疆場這麼多年,從未想過逃走,哪怕是瀋陽的滿人全部都撤離了,朕也不會走,朕留在這裡,就是我大清國的尊嚴。”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濟爾哈朗也完全明白了,不管瀋陽遭遇什麼樣的局面,也不管大清國遭遇什麼樣的重創,皇太極都是會坦然接受的。

“皇上,臣一定會打敗江寧營,一定會保住瀋陽的。”

賈基涵終於得到了皇太極的信任。

譚泰被調走了,跟隨鄭親王濟爾哈朗去打戰了,賈基涵開始全面負責大清國的情報機構,可惜這一天來得太晚了,儘管說得到了皇太極最大的信任,但這種信任是苦澀的。

掌握了多方面情報的賈基涵,清楚的知道,大清國面臨滅頂之災了。

代善與多爾袞相繼殞命,駐守廣寧和海州的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和鑲白旗軍士,損失殆盡,這意味着大清國一般的精銳將士不存在了,剩下的將士,面對犀利的江寧營,想要反敗爲勝,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賈基涵是有野心的,只不過這種野心,被很好的藏起來了。

范文程是賈基涵的榜樣,曾幾何時,賈基涵想着超過范文程,范文程雖然厲害,最終還是被滿人所猜忌,失去了性命,這些年來,賈基涵韜光養晦,想的就是在大清國開闢出來一片漢人的天地,可惜這樣的機會,永遠不存在了。

或許是當局者迷,賈基涵很清楚的預感到,孫傳庭和賀人龍率領的大軍,不一定會進攻瀋陽,洪承疇率領的大軍,正在進攻海州的時候,孫傳庭突然率領大軍離開了,不去進攻鞍山和遼陽,而是直接開拔,這很不正常,其實洪承疇完全可以兵分兩路,一路進攻海州,一路進攻鞍山和遼陽,要知道駐守海州的多爾袞被剿滅之後,鞍山和遼陽已經無法堅守了。

賈基涵的目光,看向了撫順和薩爾滸一帶,他預判到的結局,令自身都不寒而慄。

皇太子豪格率領大軍駐紮在撫順和鐵嶺一帶,要說江寧營沒有偵查到這方面的情報,那是不可能的,若是孫傳庭與賀人龍率領的大軍,繞過鞍山遼陽,甚至繞過了瀋陽,直撲撫順一帶,這恐怕是大清國的災難。

賈基涵沒有將自身的這個判斷,直接稟報給皇太極。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賈基涵的心態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了。

爲大清國服務這麼多年,兢兢業業,可惜到了最後的時刻,才真正的掌握那點少得可憐的權力,他總算是明白了,爲什麼范文程會有那樣的遭遇,儘管范文程曾經風光無限。

眼看着滿人權貴大規模的離開瀋陽,儘管離開的都是那些滿人權貴的子女和家人,但皇太極應該清楚,一旦瀋陽被攻陷,真正危險的,還是那些爲大清國服務的漢人,這些人被視爲漢奸,絕不會有好的結局,其實皇太極真正應該考慮的,還是這些爲大清國服務的漢人,如何的保證這些人的安全。

可惜皇太極根本沒有想到這些漢人。

到了這個時候,賈基涵才真正的明白了,什麼是奴才,奴才就是爲主子賣命的,主子遇到危難的時候,根本就不會考慮到奴才的命運,自己辛辛苦苦爲大清國服務,出謀劃策,做出來諸多的分析,算是鞠躬盡瘁了,可最終皇太極是想不到自己的,也想不到那麼多的漢人,相反,大清國內,對漢人的猜忌也達到了高潮,認爲漢人是不可信的,奴才就是奴才。

出於這些方面的考慮,賈基涵不會繼續分析相關的情報了,反正瀋陽失陷是遲早的事情,若是孫傳庭與賀人龍率領的大軍,是直撲撫順與薩爾滸的,那麼自己離開瀋陽,趕赴撫順,也是找死的行爲,還不如現在就想辦法,爲今後的生活找出路。

賈基涵準備離開瀋陽了,這些年來,他積攢了不少的金銀財寶,幾乎都存進銀行裡面去了,當然沒有用真名字,有了這些財寶,賈基涵下半輩子做富家翁,也是完全可行的,只要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就不會有問題。

這麼多年以來,賈基涵一直都非常的低調,很少出頭露面,故而除開少數的滿人權貴,絕大部分人都不認識他,情報工作本來就需要保密,出頭露面的機會很少,一旦瀋陽被攻陷,絕大部分的滿人權貴是不要想着能夠活命的,故而自己也能夠安全。

皇太極的確沒有考慮到爲大清國服務的漢人,但濟爾哈朗注意到了。

濟爾哈朗倒不是想着能夠讓這些漢人安全,而是從守衛瀋陽的角度出發,他認爲不少在朝廷內的漢人,很有可能成爲巨大的威脅,一旦瀋陽遭遇了麻煩,這些漢人會反戈一擊,甚至打開城門,都是說不定的,故而他也下決心,準備清理朝廷之中的漢人了。

沒有誰會想到,江寧營尚未開始攻打瀋陽,瀋陽居然會出現內耗。(未完待續……)

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081章 暗戰(2)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915章 朝貢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8章 交易第995章 整合(3)第497章 內訌(2)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179章 幫倒忙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629章 巡視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880章 對決(2)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202章 商議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498章 內訌(3)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880章 對決(2)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993章 整合(1)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614章 剪不斷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703章 遠見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398章 燧發槍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157章 算計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560章 變通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809章 前兆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579 天降神兵(1)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414章 傷情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980章 收復臺灣(5)
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081章 暗戰(2)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915章 朝貢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8章 交易第995章 整合(3)第497章 內訌(2)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179章 幫倒忙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629章 巡視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831章 環環相扣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880章 對決(2)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202章 商議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498章 內訌(3)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880章 對決(2)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993章 整合(1)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614章 剪不斷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703章 遠見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398章 燧發槍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157章 算計第35章 蠢笨如豬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560章 變通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809章 前兆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579 天降神兵(1)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414章 傷情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980章 收復臺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