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後續事宜

翌日一大早。

縣衙所有官吏,包括衙役,都在等候着,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誰也是不敢怠慢的,事情肯定是很多的,等候知縣大人安排之後,各執其事。

進入大堂的,依舊是盧天明、渠清澤、劉仲基和六房的司吏,包括糧房的司吏。

“今日的事情衆多,盧大人負責錢糧入庫事宜,渠大人負責對匡思明府邸的查抄,餘下諸位,聽從兩位大人的安排。”

劉仲基有些不服氣,看着蘇天成,不知道他爲什麼沒有能夠安排事情,要是大家都去忙碌了,他呆在典史衙,有什麼意思啊。

“劉典史,今日負責縣城治安事宜,匡思明自感罪孽深重,畏罪自殺,可還有諸多的鹽商關押在縣衙大牢,包括匡思明的家人和府邸的下人,這些人,決不能出現意外了,你要親自督促,免得有些獄卒以爲有什麼油水可撈,特別是女眷,要特別關照。”

劉仲基點點頭,這樣的強調是必須的,進入大牢之後,境況是特別悲慘的,特別是女犯人,遭遇很多非人的凌辱,犯人不可能有什麼人權,也不會有人替他們說話。

匡思明已經畏罪自殺,也就是說,準備出手幫助的人,也會置之不理了,既然自身已經安全了,就不要找事情做了。

蘇天成剛剛佈置完畢,應天府知事鄭克友就到了。

“蘇大人,府尹大人請你馬上去一趟。”

這早在他的預料之中了,就是鄭克友不來,安排完事情之後,他也是要到應天府去的,盧天明已經寫好了奏章,自己就是要帶着這些東西,去彙報啊。

鄭克友是騎馬來的,蘇天成不願意耽誤時間,帶着王大治,騎馬趕往應天府衙,一路上,鄭克友沒有主動開口說話,更沒有說到匡思明的事情。

進入了府衙,鄭克友帶着蘇天成,直接到了三堂。

府丞何耀武、通判馬家淦都在三堂等候。

“蘇大人,本官聽聞,匡思明已經畏罪自殺,究竟是什麼情況啊?”

還沒有等到蘇天成開口,王道直就詢問了,可見事情的嚴重。

蘇天成早就有準備。

他不慌不忙的拿出來了奏章,包括獲取的證據,匡思明的遺書等等,遞給了王道直,一邊彙報所有的情況了。

關於火器的事情,他一直都有些糾結,想着不稟報,可這肯定是不行的,要是稟報了,說不定自己就得不到這些火器了,本來想着,叫孫元坤去搬運一些火器的,先下手爲強,但渠清澤勸阻了,暫時好說放在庫房裡面,等候皇上的聖旨。

王道直的臉色有些發白,何耀武更是面無血色,唯獨馬家淦好一些,情況他已經提前知道了,當然,寫給皇上的密奏,昨日夜裡就離開南京了。

“想不到啊,真的想不到啊,匡思明如此的大膽,富可敵國啊,蘇大人,查封的金銀珠寶,還有軍械物資,目前是如何處理的。”

“金銀財寶,悉數入庫了,有專門的清單,至於說軍械物資,暫時扣押在匡思明的府邸,這些東西,暫時不好搬運。”

“恩,江寧縣巡檢司的力量,足夠了,不過事關重大,府衙這邊,請馬大人蔘與,一定要清理好相關物資,等候皇上的聖旨。”

事情說出來,就不復雜了,匡思明既然勾結後金,而且是和正黃旗有聯繫,那已經是通天了,誰都保護不了的,至於說蘇天成提出來匡思明家眷處理的意見,王道直無法拍板,自然不會說的很多。

小半個時辰之後,蘇天成跟隨馬家淦,來到了通判府。

“蘇大人,給皇上的奏摺,我已經呈報了。”

“下官謝謝馬大人了。”

“你我就不要說這樣的話了,不過我還是要提醒你啊,匡思明的影響非同一般,你是不是考慮,直接給唐大人和馬公公稟報一下,這樣做也不顯得唐突,至於我,你救不要管那麼多了,我自行到縣衙去看看,問問情況。”

“下官有一件事情擔心啊,就是這匡思明的家眷,如何處置,下官已經許諾了匡思明,儘管說匡思明已經畏罪自殺,可若是有人提出來其他的處理意見,下官就不好做人了。”

“這是自然,我已經給皇上奏報了,想來皇上得到了這麼多的銀兩,不會嚴懲匡思明的家人了,不過你還是要在唐大人和王公公的面前說說的。”

馬家淦之所以如此不遺餘力,幫助蘇天成,也是因爲蘇天成很會爲人,送來的一千兩黃金,他是笑納了,這幾乎是他兩年的常例銀子,再說了,蘇天成的態度也不錯,沒有因爲馬家壽的事情,顯得理所當然的。

和這樣的人打交道,是很舒服的,職責範圍內的事情,馬家淦當然願意出力了。

蘇天成帶着王大治,急匆匆的趕往南京六部。

一番稟報之後,不出預料,唐世濟果然在等候消息。

面對這位南直隸的最高領導人,蘇天成不會客氣了,該說的,該提出來的要求,統統都說了,特別是涉及到軍械的事情。

蘇天成說完之後,唐世濟沉默了好一會。

如此大的動作,他有些始料未及,想不到蘇天成如此大的膽量,說動就動,沒有稟報的時候,就查抄了匡思明的府邸,偏偏從府邸裡面,發現了逆天的軍械,僅僅是這些軍械,就可以滅匡思明的九族了,更不用說匡思明和後金勾結,走私軍械和私鹽的事情了。

蘇天成立下了巨大的功勞,皇上得到了這一千六百萬兩白銀,肯定是高興了。

可這小子提出來的要求,讓他爲難了。

流放匡思明的家人,問題不是很大,皇上也不願意多殺人,但衆多的火器,留給江寧縣巡檢司,幾乎沒有什麼可能性。

可要是不給蘇天成留下一些什麼,人家辛辛苦苦忙活一陣子,什麼都得不到,積極性肯定是遭受到打擊的,再說了,按照皇上的性格,這樣的一筆鉅款,南京的六部,包括應天府,都是能夠得到一些好處的。

至於說糧食和耕地,唐世濟沒有看在眼裡,和一千多萬兩的銀子比較起來,根本不值一提了,十二萬石糧食,價值才三萬多兩銀子,耕地收歸江寧縣所有,也是官田,今後要繳納田賦的,江寧縣不可能賣出去。

“蘇大人啊,這次查抄匡思明的府邸,你是立下巨大功勞的,我一定會稟報皇上,爲你請功,你能夠約束下屬,在查抄的過程中,不貪墨一錢銀子,這很不簡單了,關於匡思明家人流放的問題,這個好說,我會稟明觀點的,可火器的處置,我很爲難啊,按說這些火器,都是要交給南京京營的。”

蘇天成的心裡動了一下,管着南京京營的,主要就是唐世濟,還有鎮守太監王振,另外就是守備勳臣張泰寧了,張泰寧是英國公張輔的後代,奉朝廷的命令,鎮守南京的。

只要這一批的火器,不運送出南京去,自己就能夠想到辦法,反正是要和南京兩大營交涉的,花費一些銀子,留下一部分的火器,包括全部的彈藥,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或許是察覺到了蘇天成的想法,唐世濟繼續開口了。

“蘇大人啊,南京的東京大營和西京大營,歷來都是與江寧縣有些交往的,你上任這麼長時間了,還是應該去走動一番的。”

王振看見蘇天成來拜訪的時候,臉上笑成了一朵花。

兩千兩的黃金,如果還不能夠換來這樣的笑容,蘇天成就要罵人了。

“蘇大人年少有才,不愧爲我大明的棟樑之才啊,咱家一定要向皇上舉薦的。”

“下官昨日處理了匡思明的事情,今日特意來彙報,若不是匡思明畏罪自殺,早就要來拜訪公公了。”

“蘇大人客氣了,咱家已經知曉了,蘇大人處理事情果斷,很好啊,匡思明這廝,罪大惡極,自殺乃是明智之舉。”

蘇天成內心有着說不出來的感覺,匡思明孝敬的衆多官吏中間,你王振是最大的獲益者,每年得到大量的孝敬,這個時候,看見匡思明死了,自身也安全了,就高興了。

當然了,王振和南京錦衣衛是有着不少聯繫的,很多的內情,都是清楚的,更是知曉,匡思明沒有說出來任何的官員,也沒有牽連到其他人。

“蘇大人建議流放匡思明的家人,咱家是贊同的,皇上是有着仁愛之心的,也是一定會同意的,蘇大人不要考慮過多了,若不是蘇大人剛剛上任,咱家倒是要恭喜你了,一定會升遷到京城去的。”

“公公厚愛,下官萬分感激,處理了匡思明的事宜之後,下官想着,和東京大營、西京大營的將軍接觸一下的,畢竟他們幫助江寧縣,做了很多的事情,下官還是要表示感謝的。”

“好說,好說,這件事情,咱家會幫着聯繫的。”

蘇天成剛剛離開,王振的臉色迅速的變化了。

一個黑衣人進入了屋裡。

“這封密奏,馬上送到京城去,直接交給曹公公,不得有誤,要是出了問題,小心你的狗頭。”

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793章 都不笨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321章 聖旨下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133章 準備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59章 剿匪(1)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240章 故人來(2)第25章 原來如此第710章 囑託第793章 都不笨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818章 挑撥第675章 計中計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279章 借銀子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846章 慘敗(4)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57章 遇匪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75章 小王爺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156章 出發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184章 行動(1)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167章 血戰(1)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14章 在路上(1)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68章 落地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676章 分析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274章 奧妙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25章 原來如此第885章 對決(7)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793章 都不笨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698章 大遷移第118章 秦淮河(2)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268章 敵情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33章 準備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2章 知己知彼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1155章 識趣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58章 後續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
第1105章 自作孽(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793章 都不笨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321章 聖旨下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133章 準備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59章 剿匪(1)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240章 故人來(2)第25章 原來如此第710章 囑託第793章 都不笨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818章 挑撥第675章 計中計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279章 借銀子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846章 慘敗(4)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57章 遇匪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75章 小王爺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156章 出發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184章 行動(1)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167章 血戰(1)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14章 在路上(1)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68章 落地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676章 分析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274章 奧妙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25章 原來如此第885章 對決(7)第674章 原來是陰謀第793章 都不笨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698章 大遷移第118章 秦淮河(2)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268章 敵情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133章 準備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12章 知己知彼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1155章 識趣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58章 後續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